位置:首页历史解密>4000年前有没有“夏朝”?一件2900年前的青铜器,或能证明“禹”

4000年前有没有“夏朝”?一件2900年前的青铜器,或能证明“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628 更新时间:2024/2/6 22:32:47

某种意义上,“禹”是神话人物,四千年前有没有洪水,连专家也不敢妄下结论;说到这或有朋友会说“这不抬杠嘛,不仅‘大禹治水’,海外也有诺亚方舟,你凭什么说他不存在?”且不论四千年前是否有洪水的问题,以目前的科技认知看,四千年前开山挖渠,改流入海,如此浩大工程即便放到科技发达的现代,没有几代人也难以完成。因此,专家开始怀疑“仅凭禹带着一些‘未脱离原始社会的人’去治理水患,似乎有点不现实”。

按“神话”记载,禹接受“舜”命令驯服洪水,并最终划“九州”;按传说看,大禹治水的过程有太多“难以置信”的地方,譬如各种苍龙巨鳌等。历史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单凭“传说”自然不够,2002年,一件青铜器的出现,或许能证明“大禹治水”的真实性;这种器物高11.8厘米,口径24.8厘米,重2.5千克,椭方形,直口,圈足,腹微鼓,兽首双耳,内底铸有10行98字铭文,专家命名为“遂公盨[xǔ]”。

发现“遂公盨”是个偶然。当时青铜器鉴定专家、清华大学李学勤教授受邀鉴定,在众多文物中,一件盒状的青铜器原本并非重点,但它却成了最大收获。当时的“遂公盨”还没有进行除锈,粘有厚厚的土锈层,口沿能明显看出席子包裹压出的纹络;由此断定,这件青铜器应该出土不久,出处传闻出土于河南窖藏,明显是“土夫子”的杰作。

对此教授在《国家宝藏》中回忆,以他的判断,这件青铜器应是西周中晚期才出现的“盨”,是一种盛装黍、稷、稻、粱的食器;“盨”应该配有盖子,但这件没有,从文物角度出发,这直接影响了它的价值,因此当时并没有引起教授的过多注意。直到发现“盨”底若隐若现的篆刻字迹,教授将其带回北京,从此潜心研究十年,终于揭开了大禹治水和“夏朝”神秘面纱的一角。

这里仅简单介绍,“盨”是西周中晚期出现的一种青铜器,是盛装黍、稷、稻、粱等粮食的祭祀礼器;也有史料称,大禹率众治水时,日常饮食难以保障,因此发明了这种“青铜盨”;这种青铜器原本配有盖子,既可以随时生火做饭,还能当作盛装饭菜的“碗”。这种解释至今仍有争议,推算起来,“大禹”是四千多年前的人物;四千年前是否存在“青铜器”尚无定论,那就更别说饭盒了。

单说“遂公盨”,铭文开篇“天命禹,敷土隓山壑川,迺癸亥起征,降民监德”,翻译过来的大意是:舜帝命令禹治水,禹削平山岗以堵塞洪水,疏导河流的办法平息了水患;值得一提的是,98字中出现了6次“德”的描述,如“降民监德”、“厥沫唯德”、“益于懿德”等。专家将这些解读为:大禹在治水期间制定“道德规范”来教化、约束万民;关键就在这里,如此多的“德政”,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大禹在治水期间就已经当上“皇帝”了呢?

据铭文记载,大禹在治水期间就开始划九州,大水过后,又根据各地做出的贡献来划分属地;这是不是能理解成“分封诸侯”呢?铭文中“降民监德,迺自作配乡民,成父毋(母)”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禹有功于民,成为民众之、民众之父母”;由此可证,禹在治水时已经建立了“夏朝”,甚至成了万民皆服的“皇帝”;说到这或有朋友会说“史载大禹在治水后才受禅与舜,他儿子‘’正式建立夏朝。”

历史对“禹”的记载其实并不多,“夏朝”在什么时间建立也没有明确记载;“遂公盨”铭文记载,夏朝建立时间为“癸亥起征”,也可以理解成禹接受舜“禅让”,踏上治水征程的时间。对此专家解释,“遂公盨”出现之前,禹“起征”的时间从未出现过,《尚书》记载“予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这里的“辛壬癸甲”虽然与遂公盨铭文时间相近,但指的却是“夏启”的出生时间,那么“大禹治水”,或是“夏朝建立”究竟开始于什么时间呢?

“夏商周断代”最终将其定为公元前2070年左右,以此为节点,按遂公盨的记载,应“或前或后”推一甲子;向前是前2100年,向后就是前2040年。或有朋友不屑一顾“这么多废话,将遂公盨进行一次时间鉴定问题不就都解决了,用得着专家猜来猜去吗?”关键就在这里,前面说了,“遂公盨”出现于西周中后期,即周孝王、夷王前后,距今约2900年;但是,“禹”是四千年前的人物,如果单以年代确定,两者相差了一千多年。

也就是说,尽管“遂公盨”记载了大禹治水的过程,但仍不足以证明“禹”或是“夏朝”的真实存在;也有专家认为,遂公盨足以证明“禹”真实存在,原因很简单,因为“遂公”。熟悉历史的朋友或许知道,历史上但凡叫“公”的,基本都是某一诸侯国的“国君”;而“遂国”约在今天的山东泰安市宁阳县西北部与肥城市临界处,史料记载,“遂公”还是舜帝后裔。由此专家推断,既然遂国是“舜帝”后裔,四千年前应与“禹”平起平坐,且遂公盨又是祭祀礼器,本来就有禀告“神灵”的意图,铭文内容更需要依据事实论诉。

因此专家认定,遂公盨记载的“大禹治水”是真实可信的,它也是:目前所知时代最早,最为详实的关于禹的可靠文字记录。

更多文章

  • 商朝有哪些祭祀手段?他们人祭时,用的是战俘还是本国贵族?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商朝祭祀过程,商朝祭祀文化是什么,商朝祭祀威慑作用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独特的朝代,其主要特点就是神权和王权既合作又制衡,宗教权力和世俗权力既统一又对峙。这两种权力的平衡模式就是祭祀,而大部分祭品都是活人。商朝的祭祀手段有两种:人殉、活祭。人殉很好理解,王室或者贵族成员死后,要用人作为配置品一直随葬墓地,这在现代考古得到了很多的印证,比如著名的商朝妇

  • 申公豹真正恨的人是谁?不是姜子牙,而是元始天尊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姜子牙和申公豹谁更厉害,申公豹为什么一直针对姜子牙,申公豹最终败给姜子牙

    申公豹与姜子牙是一同修道四十年的师兄弟,他为何如此痛恨姜子牙呢?申公豹与姜子牙反目成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元始天尊与南极仙翁从中挑拨离间!张桂芳兵伐西岐,为了对付他,姜子牙离开昆仑山之后第一次回来,然后他见到了元始天尊!姜子牙求助元始天尊,但元始天尊不止没给他什么法宝,反倒还训斥了他一番,说姜子牙

  • 最真实的司马光,砸碎的不仅是童年的缸,更是中兴的熙宁大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上最真实的司马光,司马光砸缸历史时间,司马光砸缸历史上有这个事件吗

    北宋熙宁三年,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上书宋神宗赵顼无果,以编纂《资治通鉴》为由,自行离开京师汴京,退居咸阳。这首《客中初夏》便是司马光此时的作品,这首诗不难揣摩。诗中太阳自是明喻当时北宋最高权力者宋神宗赵顼,柳絮暗喻时任参知政事的王安石,并把自己比作葵花。透过诗词和简单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是司马光

  • 都说徐达是被朱元璋害死的,究竟是用“白马汗”,还是“蒸鹅”?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徐达是朱元璋害死的吗,朱元璋为何信任徐达,朱元璋打徐达原因

    说起“徐达”,熟悉历史的朋友或许很清楚了,这里仅简单介绍。进定远,攻滁州,徐达勇武初现,再到以后取和州、拔采石、下太平、擒元将、收蕲人,徐达更是一路所向睥睨,直到进取元大都、先灭陈友谅,再除张士诚,朱元璋称帝路上的每一仗,几乎都少不了这位“当世韩信”的身影;也正因如此,徐达位列“淮西二十四将”之首,

  • 朱元璋只将马皇后和朱标当一家人,其他人都是充话费给的?非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留给朱标的班底,朱元璋为什么把棍子扔在朱标面前,朱元璋儿子朱标之死的原因

    自古以来用后宫佳丽三千来形容皇帝的嫔妃之多,朱元璋的一生,一共有二十多个老婆,其中名气最大的是马皇后。朱元璋有42个孩子,分别是16个女儿和26个儿子,长子朱标深受朱元璋的器重。那朱元璋眼里只有马皇后和朱标吗?其他的嫔妃和孩子都置若罔闻,入不了太祖的眼吗?其实不然。 朱元璋一生的挚爱马皇后 马皇后名

  • 明朝的奴儿干都司可以有效管理东北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为什么放弃奴儿都司,明朝哪位皇帝撤销了奴儿干都司,明朝有几个干都司

    的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图/奴儿干都司明朝的奴儿干都司并非首创,而是对元朝征东元帅府(又称征东招讨司)的直接继承。在蒙古人的统治期间,元朝就在辽阳行省之下设置了管理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的征东元帅府。该元帅府的治所便是黑龙江下游东岸靠近入海口的奴儿干城(今俄罗斯尼古拉耶夫斯克特林),其主要职责就是管辖黑龙

  • 二十四史中,有辽史金史宋史,却为何没有西夏史?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比较好的辽史金史西夏史书籍,北宋与辽和西夏的关系思维导图,24史中为什么没有西夏史

    西夏,犹如一颗神秘彗星匆匆而过,不仅党项人去向成为谜团,而且西夏历史也是一片空白,消失得如此迅速、如此彻底,在世界历史上极为罕见。在二十四史中,有辽史金史宋史,却唯独没有西夏史。在有着数千年修史传统的中国,为何元朝没有编修西夏史?西夏,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国,而是当时政治版图上的重要强国!公元98

  • 一个明朝打工仔,却刺死了西班牙总督,三百年后梁启超为其立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梁启超是怎么被杀的,梁启超在什么时候被杀的,西班牙总督梁启超

    这是西班牙统治菲律宾三百年来,唯一一次总督被刺死的事件,西班牙、中国和日本史籍都所载。地理大发现之后,西方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横冲直撞、予取予夺,鲜有总督被杀的历史,那么潘和五何许人也,因何起义,又如何刺死西班牙总督?中国与菲律宾交往历史源远流长,宋朝时期就有密切往来,南宋灭亡前后就有不少汉人移居菲律宾

  • 徐达碑文存在奇怪圆圈,考古发现令人不解:明朝就有标点符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给徐达的碑文,明朝徐达将军,明朝开国六王徐达

    高高竖立的徐达墓碑,历经600多年风云激荡,直到今天还保存完好,然而在这座墓碑上却有一个奇怪之处:徐达墓碑是“御制中山王神道碑”,朱元璋亲笔所书,但在2000余字碑文中,每句话后面都加上了断句的圆圈,与今天“句号”非常相似,难道明朝就有了标点符号?对于徐达墓碑中的“神秘圆圈”,民间一直以来有两种说法

  • 朱标一共有五子,除了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如何处理其他四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标是不是朱棣害死的,朱标死后朱棣为什么不抢太子位置,朱棣和朱标的关系怎么样

    1402年,朱棣靖难成功,兵临南京城下,朱允炆出逃后下落不明,成为“明史第一谜案”,那么此后朱允炆的四个兄弟下场又是如何?根据正史记载,朱标有两个妃子,即常遇春长女常氏与元朝参政吕本之女吕氏。其中,朱雄英与朱允熥是常氏所生,朱允炆、朱允熞、朱允熙是吕氏所生。1378年,常氏生育朱允熥时死去,吕氏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