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的奴儿干都司可以有效管理东北吗?

明朝的奴儿干都司可以有效管理东北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624 更新时间:2024/1/15 12:22:54

的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

图/奴儿干都司

明朝的奴儿干都司并非首创,而是对元朝征东元帅府(又称征东招讨司)的直接继承。在蒙古人

统治期间,元朝就在辽阳行省之下设置了管理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的征东元帅府。该元帅府的治所便是黑龙江下游东岸靠近入海口的奴儿干城(今俄罗斯尼古拉耶夫斯克特林),其主要职责就是管辖黑龙江下游地区的吉里迷人与野人女真,并有在远征日本计划中从侧翼攻击日本北海道及东北地区的打算。

元人黄缙曾如此描述奴儿干地区的人地理环境:“东征元帅府,道路险阻,崖石错立,盛夏水活,乃能行舟;冬则以犬驾耙行冰上。地无禾黍,以鱼代食”。

图/西伯利亚滨海地区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明朝派行人邢枢,偕同知县斌, “至吉烈迷诸部落招抚之”。吉烈迷酋长归附,相率入京。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二月,明朝设立奴儿干卫。随后的五年间,相继有黑龙江下游地区的大小女真部落前来归附,朱棣最终在公元1409年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下辖100卫所,接管了元朝的统治法权。

后世著名的《永宁寺碑记》记:“永乐九年春(1411),特遣内官亦失哈等率官军一千余人,巨船二十五艘,复至其国,开设奴儿于都司。”这名叫做亦失哈的海西女真人成为了明朝初年东北政策的有力执行者,他率领的明军自松花江一带浮江北上,一路抵达了黑龙江入海口,对奴儿干都司进行了实际性的统治与建设。

此后的20年间,这位女真人先后9次率领军队官员前往奴儿干都司所在地,并于1412年在满泾站左侧山峦上修建了一座后世闻名的永宁寺,用来供奉观音菩萨,祈愿奴儿干地区与人民永世昌宁,并建碑一座,上面刻有《永宁寺碑记》。

图/俄罗斯出土的《永宁寺碑记》

奴儿干都司是军政合一的地方政权机构。最高官员都指挥使为正二品,一般作为中央的代表驻奴儿干城,明朝同样派军队戍守,每隔二年轮换一次。这支军政机构的驻扎,将东北广大地区的女真纳入了明朝北方的羁縻体系之中。《永宁寺碑记》记:“莫不朝贡内属”。《重建永宁寺碑记》记“遂捕海青方物朝贡。”

明朝为了确保去往奴儿干的交通,在奴儿干都司辖区内设立了众多的驿站交通线,其中最重要的是通往奴儿干的“海西东水陆城站”。这条线路起点是海西女真底的失卜站,位于纳邻河下游(今吉林双城县西拉林河畔花园屯古城),终点是满泾站,在恨古河口(今享滚河口)。

除了陆路交通的设置,为了经略奴儿干都司,明政府还在今吉林市附近建船厂,造“巨舡”。明政府运往奴儿干的物资“赏赉”,都在这里装载,通过水运“浮江而下”,沿着松花江、黑龙江直抵奴儿干附近。据《明实录》记载刘清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三次“领军至此”造船。今吉林市东南阿什哈达屯江岸上,仍保存两件钦委造船总兵官骠骑将军辽东都司都指挥使刘清镌刻的摩崖文字。

图/明朝航海图

宣宗时期,由于成祖时期的扩张性政策(如下西洋)给明朝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再加上交趾与漠北蒙古势力的重新崛起导致军费开支不断,明朝对于东北地区的控制力锐减。宣德九年(公元1434)明朝内迁奴儿干都司于三万卫(今辽宁开原),放弃了对于奴儿干地区的直接军政控制。明宣宗直接下诏:“凡采捕造船运粮等事,悉皆停止,凡带去物件,悉于辽东官库内寄放;其差去内外官员人等俱令回京, 官军人等各回卫所着役。” 标志了奴儿干都司的没落。

图/俄罗斯远东地区

奴儿干都司对东北地区实际占领管辖作用其实仅仅维持了二十余年。这种“实际统治”政策是建立在明朝的“扩张性”政策基础之上,一旦明朝转守成,那么废置便会成为必然选项。

参考文献:

1.东北史纲要

2.中国全史百卷本

更多文章

  • 二十四史中,有辽史金史宋史,却为何没有西夏史?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比较好的辽史金史西夏史书籍,北宋与辽和西夏的关系思维导图,24史中为什么没有西夏史

    西夏,犹如一颗神秘彗星匆匆而过,不仅党项人去向成为谜团,而且西夏历史也是一片空白,消失得如此迅速、如此彻底,在世界历史上极为罕见。在二十四史中,有辽史金史宋史,却唯独没有西夏史。在有着数千年修史传统的中国,为何元朝没有编修西夏史?西夏,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国,而是当时政治版图上的重要强国!公元98

  • 一个明朝打工仔,却刺死了西班牙总督,三百年后梁启超为其立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梁启超是怎么被杀的,梁启超在什么时候被杀的,西班牙总督梁启超

    这是西班牙统治菲律宾三百年来,唯一一次总督被刺死的事件,西班牙、中国和日本史籍都所载。地理大发现之后,西方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横冲直撞、予取予夺,鲜有总督被杀的历史,那么潘和五何许人也,因何起义,又如何刺死西班牙总督?中国与菲律宾交往历史源远流长,宋朝时期就有密切往来,南宋灭亡前后就有不少汉人移居菲律宾

  • 徐达碑文存在奇怪圆圈,考古发现令人不解:明朝就有标点符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给徐达的碑文,明朝徐达将军,明朝开国六王徐达

    高高竖立的徐达墓碑,历经600多年风云激荡,直到今天还保存完好,然而在这座墓碑上却有一个奇怪之处:徐达墓碑是“御制中山王神道碑”,朱元璋亲笔所书,但在2000余字碑文中,每句话后面都加上了断句的圆圈,与今天“句号”非常相似,难道明朝就有了标点符号?对于徐达墓碑中的“神秘圆圈”,民间一直以来有两种说法

  • 朱标一共有五子,除了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如何处理其他四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标是不是朱棣害死的,朱标死后朱棣为什么不抢太子位置,朱棣和朱标的关系怎么样

    1402年,朱棣靖难成功,兵临南京城下,朱允炆出逃后下落不明,成为“明史第一谜案”,那么此后朱允炆的四个兄弟下场又是如何?根据正史记载,朱标有两个妃子,即常遇春长女常氏与元朝参政吕本之女吕氏。其中,朱雄英与朱允熥是常氏所生,朱允炆、朱允熞、朱允熙是吕氏所生。1378年,常氏生育朱允熥时死去,吕氏遂成

  • 江苏出土一块石碑,推翻西方学者质疑:明朝海军领先西方200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上真实的明朝石碑,明朝海军石碑,明朝军事重点文物

    如果以舰船大小来衡量,那么明朝与西方的海军实力对比到底如何?江苏出土了一块石碑,揭开了明朝最经典的海军舰队——郑和舰队的真面貌,事实证明明朝海军船只比史书记载的还要大,领先西方200年!作为中国最传奇的一支舰队,郑和舰队到底有多大,却一直迷雾重重、且备受质疑,原因在于郑和舰队的原始档案不见踪迹。有人

  • 河南出土一墓碑,揭开第一才女身世,或解释了宋史一重大历史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河南出土第一才女身世,千古第一才女的身世,河南发现一块宋朝墓志

    根据史书记载,李清照外祖有二种说法,一是御史中丞王拱辰,二是宰相王珪。史书上留下的二种说法自相矛盾,让后人难以辨别,直到上世纪在河南出土一块墓碑,才算解开了李清照的身世真相,由此还可能解释一个宋史上的重大历史谜团。史书上记载的李清照外祖李清照的父亲是李格非,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是苏门(苏轼)“后四学士

  • 明末最强猛将:打得李自成只剩7个兵,让皇太极闻风丧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曹变蛟(1609~1642),山西大同人,曹文诏之侄,少年就随叔父出兵作战,且勇冠三军每战必胜。《明史》称曹文诏为“明季良将第一”,又称“万人敌”,足见其人骁勇威猛,可惜1635年在湫头镇之战中因寡不敌众兵败自尽。洪承畴听说曹文诏阵亡后捶胸痛哭,朱由检也为此痛心不已。曹变蛟到底有多厉害呢?1633年

  • 朱标一共有五子,朱允炆只是庶长子,朱元璋为何传位朱允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在朱标死后为啥不另立儿子,朱允炆是朱标跟谁生的,朱标死了之后朱元璋杀了哪些功臣

    历史上,建文帝只在位四年,却留下了很多谜团,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明史第一谜案——建文帝下落之谜。鲜为人知的是,建文帝身上还有一个谜案,即朱标育有五子,朱允炆只是庶长子,一向讲究礼法的朱元璋为何会传位庶子朱允炆?根据史书记载,太子朱标一共有三个皇妃:常氏、吕氏、元朝参政阿失宁之女。1371年,洪武四年,

  • 朱元璋眼里的元末军神:王保保只是奇男子,此人才是真军神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一次,朱元璋大会诸将,问道:“天下奇男子谁也?”诸将都说:“常遇春将不过万人,横行无敌,真奇男子。”明太祖笑曰:“遇春虽人杰,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在朱元璋眼里,王保保比常遇春还要值得敬佩。据说,朱元璋有三件憾事,一是没得到传国玺,二是王保保没被活捉,三是元太子(爱猷识理达腊)

  • 一个鲜为人知的湖北女子,却点燃了明朝灭亡的导火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灭亡导火索事件,明朝灭亡的三大案例,明朝黑历史事件

    与一只蝴蝶相似,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却也能大大改写中国历史,最广为人知的有两个:一是荆轲刺秦王时的夏无且,帮助秦始皇挡住荆轲一招,让秦始皇顺利抽出宝剑,否则秦始皇可能命丧荆轲之手;二是钓鱼城中的无名小卒,一炮重伤蒙哥大汗,导致后者身死,否则又哪有忽必烈崛起?鲜为人知的是,在明朝末年,一个微不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