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夏朝和商朝是否连续?对比殷墟和二里头,有这几点相同和不同

夏朝和商朝是否连续?对比殷墟和二里头,有这几点相同和不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107 更新时间:2024/1/7 6:13:29

殷墟遗址,位于河南安阳市。洹河在这里弯曲流过,宫殿区正好位于南岸的一个大湾,三面环水。宫殿区发现了大量甲骨,在专门的窖藏坑内,共出土甲骨约1.5万片,类似于图书馆。在宫殿区,意外发现了妇好墓,出土器物1928件,包括468件青铜器,755件玉器以及564件骨器,另有将近7000枚海贝。

宫殿区渡过洹河,就是陵区,这里累计发现大墓13座,陪葬墓、祭祀坑与车马坑2000余处,并出土了数量众多、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石器、陶器等。王陵区最震撼的是祭祀坑,数量众多,排列有序。不少坑内排列着几百骨架,没有头颅,旁边专门的坑内,是几百个头颅。王陵基本被盗,后母戊大方鼎因为太重而幸免,这是现今为止所发现的最重青铜器。

洹河北面还有一个商城,这个城年代为商代早期,是个普通地位的城市。

二里头遗址,位于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市境内,这里位于洛河和伊河的夹河滩。两河汇流于此,冲击出大片肥沃的良田,自古这里便是旱涝保收的粮仓。农耕明时代,这里是经济最为繁荣的富庶之地。这里分为宫城、墓葬、作坊等区域,分工明确。两个遗址相比较,有几处共同点:

1、大型宫殿

殷墟宫殿区有50余座建筑,分“宫殿、宗庙、祭坛”三组,规模宏大。殷墟像类似圆明园的纯皇家生活区,和普通居民、贵族居住没有混在一起。在它的西南70公里,还有个城市朝歌,是末代商王的国都。

二里头宫殿区位于中部,像一个城中城,有30多座夯土建筑基址,其中最大的两座已正式发掘。宏伟的1号宫殿建筑基址平面略呈正方形,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高0.8米,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一号宫殿正南是3开门,进来后周围回廊环绕,北部正中还建有大型宫殿,气势宏博。

两个遗址都建设有道路,二里头遗址的规划道路最宽处20米左右,相当于现代的4车道公路,发现了中国最早的车辙。从宫殿和道路建设看,两个遗址继承关系明显。

2、青铜器

殷墟代表着巅峰时代,青铜器包括礼器、乐器、兵器、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礼器有鼎、斛、簋、觚、爵等,乐器有铙、铃、钲等,兵器有戈、矛、钺、刀、镞等,工具有锛、凿、斧、锯、铲等,生活用具有铜镜、杖首、漏、勺、箸、器座、角形器等,装饰艺术品有人面具、人头面具、铜牛、铜虎、铜铃等。

二里头代表着初期时代,还处于石器青铜器过渡时期。青铜器有容器爵、鼎、斝、盉、角;乐器单翼铃;兵器镞、戈、钺;工具锛、凿、锥、鱼钩,装饰品有牌饰。礼器有爵、斝2种,爵的数量较多,束腰、平底、椎足,较早的素面无柱,具有浓重的陶爵特征。

3、玉器

殷墟由于青铜器辉煌,玉器已经不像早期那么重要。用于礼仪、祭祀的琮、圭、璋、璧、环、瑗以及簋、盘等数量不多,个头也没有以前那么宏大。装饰品玉器最多,用于佩戴和镶嵌饰物,头饰和冠饰,腕饰,器物上和衣上的坠饰。

二里头的玉器数量丰富,大约有1200多件,主要包括玉圭、玉璋、璧、玉柄形器、绿松石镶嵌铜牌饰等礼器,玉钺、玉戈、玉斧、玉刀等仪仗用的玉兵器。长65厘米的七孔玉刀、绿松石龙、绿松石镶嵌铜牌饰都是里面的代表。

对比可知,商代主要以大型青铜器作为礼仪和祭祀用,里头青铜器还不成熟,玉器是主流。

二里头主要是夏朝(约前2070至前1600)初年国都,殷墟则是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至约公元前1046年)中后期国都,两个朝代相邻,但两个遗址的年代却相差近千年。两个遗址,还有很多不同。

1、文字

殷墟遗址的文字成熟,百余年来,当地通过考古发掘及其他途径出土的甲骨已超过154600块。此外,在河南、陕西其他地区也有甲骨文出现,年代从商晚期延续到春秋。目前已经发现单字约4500个,现在能释读出的字约有2000个左右。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已是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

二里头发现文字很少,在陶器上发现了24个文字,这些文字与约8000年前的贾湖遗址、半坡遗址等文字相近,具有传承关系。二里头的文字符号和甲骨文做对比,也可以发现极其相似,应该是一脉相承的文字。

2、墓葬

殷墟遗址的墓葬非常雄伟,墓形呈亚字形、中字形、甲字形等。亚字形是帝王墓,共有9座(有一座未建成),最大的一座南北长约18.4米,东西宽约18.1米,墓口至墓底深约15.4米,四条墓道分别长约28.9米(东)、25米(西)、60.4米(南)、41.55米(北)。殷墟这种墓葬形式,后代一直延续,直到明清皇陵还是这种结构。

二里头遗址墓葬大体可分三类:一类是墓室稍大,随葬品中有青铜器;二类墓室小,随葬品只有陶器;三类没有任何随葬品,多无墓坑。一类墓葬最大的最大的5.35米×4.25米,随葬品有青铜器、玉器,有的还有漆器,也有陶器。

二里头的墓葬显然偏小,它的规格与原始社会很多遗址相像。

3、祭祀

与殷墟庞大王陵相伴,有480余座祭祀坑。商王把人像牛、羊、猪等牲畜一样供奉给祖先和神灵。埋人的坑大多是长方形竖穴,坑内所埋人骨有全躯的,有身首分离的,也有无头躯体。另外,还有一种是方形坑,是专门埋葬人头骨的。根据基因检测,人牲除了有黄种人,还有大洋洲黑人人种,高加索人人种,甚至爱斯基摩人,表明被杀的绝大多数为战俘,少数为奴隶。

二里头遗址宫城的北面有祭祀区,祭祀区有类似于后世的“墠”之类长方形半地下式和后世“坛”之类圆形地上式的遗迹及祭祀的墓葬。祭祀品主要是小猪、牛羊等动物,没有人祭。这种祭祀天地的方式,后代一直延续,东汉时洛阳城南建圜丘用于祭祀天地,明清北京正阳门南天坛里也有圜丘建筑。

两个遗址对比,既有很多相同或者相似,也有一些不同。两个遗址明显看出文化发展的差异,同时也具有继承性,很多文化特点一直延续到现在。

这两个文明,都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更多文章

  • 4000年前有没有“夏朝”?一件2900年前的青铜器,或能证明“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记录夏朝的青铜器,夏朝时期青铜器的发展,夏朝的青铜器都有哪些

    某种意义上,“禹”是神话人物,四千年前有没有洪水,连专家也不敢妄下结论;说到这或有朋友会说“这不抬杠嘛,不仅‘大禹治水’,海外也有诺亚方舟,你凭什么说他不存在?”且不论四千年前是否有洪水的问题,以目前的科技认知看,四千年前开山挖渠,改流入海,如此浩大工程即便放到科技发达的现代,没有几代人也难以完成。

  • 商朝有哪些祭祀手段?他们人祭时,用的是战俘还是本国贵族?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商朝祭祀过程,商朝祭祀文化是什么,商朝祭祀威慑作用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独特的朝代,其主要特点就是神权和王权既合作又制衡,宗教权力和世俗权力既统一又对峙。这两种权力的平衡模式就是祭祀,而大部分祭品都是活人。商朝的祭祀手段有两种:人殉、活祭。人殉很好理解,王室或者贵族成员死后,要用人作为配置品一直随葬墓地,这在现代考古得到了很多的印证,比如著名的商朝妇

  • 申公豹真正恨的人是谁?不是姜子牙,而是元始天尊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姜子牙和申公豹谁更厉害,申公豹为什么一直针对姜子牙,申公豹最终败给姜子牙

    申公豹与姜子牙是一同修道四十年的师兄弟,他为何如此痛恨姜子牙呢?申公豹与姜子牙反目成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元始天尊与南极仙翁从中挑拨离间!张桂芳兵伐西岐,为了对付他,姜子牙离开昆仑山之后第一次回来,然后他见到了元始天尊!姜子牙求助元始天尊,但元始天尊不止没给他什么法宝,反倒还训斥了他一番,说姜子牙

  • 最真实的司马光,砸碎的不仅是童年的缸,更是中兴的熙宁大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上最真实的司马光,司马光砸缸历史时间,司马光砸缸历史上有这个事件吗

    北宋熙宁三年,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上书宋神宗赵顼无果,以编纂《资治通鉴》为由,自行离开京师汴京,退居咸阳。这首《客中初夏》便是司马光此时的作品,这首诗不难揣摩。诗中太阳自是明喻当时北宋最高权力者宋神宗赵顼,柳絮暗喻时任参知政事的王安石,并把自己比作葵花。透过诗词和简单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是司马光

  • 都说徐达是被朱元璋害死的,究竟是用“白马汗”,还是“蒸鹅”?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徐达是朱元璋害死的吗,朱元璋为何信任徐达,朱元璋打徐达原因

    说起“徐达”,熟悉历史的朋友或许很清楚了,这里仅简单介绍。进定远,攻滁州,徐达勇武初现,再到以后取和州、拔采石、下太平、擒元将、收蕲人,徐达更是一路所向睥睨,直到进取元大都、先灭陈友谅,再除张士诚,朱元璋称帝路上的每一仗,几乎都少不了这位“当世韩信”的身影;也正因如此,徐达位列“淮西二十四将”之首,

  • 朱元璋只将马皇后和朱标当一家人,其他人都是充话费给的?非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留给朱标的班底,朱元璋为什么把棍子扔在朱标面前,朱元璋儿子朱标之死的原因

    自古以来用后宫佳丽三千来形容皇帝的嫔妃之多,朱元璋的一生,一共有二十多个老婆,其中名气最大的是马皇后。朱元璋有42个孩子,分别是16个女儿和26个儿子,长子朱标深受朱元璋的器重。那朱元璋眼里只有马皇后和朱标吗?其他的嫔妃和孩子都置若罔闻,入不了太祖的眼吗?其实不然。 朱元璋一生的挚爱马皇后 马皇后名

  • 明朝的奴儿干都司可以有效管理东北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为什么放弃奴儿都司,明朝哪位皇帝撤销了奴儿干都司,明朝有几个干都司

    的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图/奴儿干都司明朝的奴儿干都司并非首创,而是对元朝征东元帅府(又称征东招讨司)的直接继承。在蒙古人的统治期间,元朝就在辽阳行省之下设置了管理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的征东元帅府。该元帅府的治所便是黑龙江下游东岸靠近入海口的奴儿干城(今俄罗斯尼古拉耶夫斯克特林),其主要职责就是管辖黑龙

  • 二十四史中,有辽史金史宋史,却为何没有西夏史?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比较好的辽史金史西夏史书籍,北宋与辽和西夏的关系思维导图,24史中为什么没有西夏史

    西夏,犹如一颗神秘彗星匆匆而过,不仅党项人去向成为谜团,而且西夏历史也是一片空白,消失得如此迅速、如此彻底,在世界历史上极为罕见。在二十四史中,有辽史金史宋史,却唯独没有西夏史。在有着数千年修史传统的中国,为何元朝没有编修西夏史?西夏,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国,而是当时政治版图上的重要强国!公元98

  • 一个明朝打工仔,却刺死了西班牙总督,三百年后梁启超为其立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梁启超是怎么被杀的,梁启超在什么时候被杀的,西班牙总督梁启超

    这是西班牙统治菲律宾三百年来,唯一一次总督被刺死的事件,西班牙、中国和日本史籍都所载。地理大发现之后,西方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横冲直撞、予取予夺,鲜有总督被杀的历史,那么潘和五何许人也,因何起义,又如何刺死西班牙总督?中国与菲律宾交往历史源远流长,宋朝时期就有密切往来,南宋灭亡前后就有不少汉人移居菲律宾

  • 徐达碑文存在奇怪圆圈,考古发现令人不解:明朝就有标点符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给徐达的碑文,明朝徐达将军,明朝开国六王徐达

    高高竖立的徐达墓碑,历经600多年风云激荡,直到今天还保存完好,然而在这座墓碑上却有一个奇怪之处:徐达墓碑是“御制中山王神道碑”,朱元璋亲笔所书,但在2000余字碑文中,每句话后面都加上了断句的圆圈,与今天“句号”非常相似,难道明朝就有了标点符号?对于徐达墓碑中的“神秘圆圈”,民间一直以来有两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