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个明朝打工仔,却刺死了西班牙总督,三百年后梁启超为其立传

一个明朝打工仔,却刺死了西班牙总督,三百年后梁启超为其立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735 更新时间:2024/1/19 21:52:54

这是西班牙统治菲律宾三百年来,唯一一次总督被刺死的事件,西班牙、中国和日本史籍都所载。地理大发现之后,西方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横冲直撞、予取予夺,鲜有总督被杀的历史,那么潘和五何许人也,因何起义,又如何刺死西班牙总督?

中国与菲律宾交往历史源远流长,宋朝时期就有密切往来,南宋灭亡前后就有不少汉人移居菲律宾。到了明朝永乐年间,随着郑和下西洋,菲律宾古国之一的吕宋国与明朝关系进一步密切,曾3次遣使访问中国,明朝也于1405年遣使报聘。15、16世纪,中国东南沿海商民同吕宋的交往更为频繁,到1603年的时候,吕宋岛上的华侨将近3万人。

潘和五,原是福建晋江人,生于1567年,幼年时期就已远赴菲律宾打工谋生。当时,中国正处于隆庆开海的海贸繁盛时代,如潘和五这样的商民不知凡几。笔者发现一个奇怪现象,闽粤二地商民下南洋的目的地往往有所不同,闽地的一般去菲律宾,粤地的一般去印度尼西亚。

但与前辈们不一样的是,潘和五来到的吕宋岛,已经是西班牙人的天下,于是潘和五的命运多了一份传奇。

葡萄牙人麦哲伦环球航行之后,到达了菲律宾,从此西班牙人知道了菲律宾。1565年,嘉靖四十四,西班牙舰队在宿务岛登陆,隆庆年间,西班牙人来到吕宋岛,采用我们熟知的套路,即先是骗取一大片土地,用皮条圈了起来,然后建造房屋、堡垒、装置大炮,站稳脚跟的西班牙人翻脸不认人,不久之后攻下王宫,杀死吕宋国王。隆庆五年(1571年),西班牙人在吕宋建立了马尼拉城,将其作为西班牙在亚洲的殖民统治中心。

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八月,西班牙驻菲律宾总督拉示马迎示准备出兵攻占摩鹿加(又译美洛居),于是强征华侨250名,充作战斗人员,潘和五等人为哨官,80多名西班牙官兵与250名华侨,在菲律宾总督拉示马迎示的率领之下,乘坐巨舰,从海上出发。

八月的南洋,经常大浪滔天,西班牙旗舰犹如一叶扁舟,在南洋的浪涛之中翻滚。划船的华侨每天精疲力尽,但西班牙殖民者却强行命令华侨日夜兼程的划桨驾船,稍一停喘歇息,则鞭笞立至,甚至用刺刀刺杀侨工,对华侨们百般凌辱和虐待,《明史》云“蛮人日酣卧,而令华人操舟,稍怠辄鞭挞,有至死者”。

这一群华侨们非常愤怒,潘和五不堪迫害,秘密和同伴商议:“即便我们乖乖的,也可能被打死、刺死,如果我们忍受下来,一到攻打摩鹿加,我们冲锋在前,同样也免不了一死,与其都是死,不如反抗而死......如果我们成功了,那就扬帆回归故里,如果失败,也要拼个鱼死网破,到那时死也未迟。”

在一个月黑之夜,西班牙官兵进入梦乡时,潘和五手执利刃,带了几个同伴,静悄悄的摸进菲律宾总督达示马仁那示的睡房,将正在酣睡的达示马仁那示一刀杀死,并且割下他的头颅。随后,潘和五走出舱门,高举总督头颅威胁西班牙官兵:“不得妄动,若有反抗,照此办理!”80多名西班牙官兵自知恶事做尽而不愿投降,最终或反抗被杀或跳海逃亡。

起义成功之后,潘和五等驾驶西班牙旗舰北归中国,但因途中遭遇台风,漂流至交趾,潘和五等就定居在了此地,后来郭惟太等32人返回中国。

潘和五的行为,犹如两千年的陈胜吴广,只是为求生存的反抗,是正义之举,但在西班牙史书上,却对潘和五极尽污蔑。

1593年12月,菲律宾代总督路易斯·达斯马里纳还义正言辞的向明朝抗议,污蔑潘和五等人是罪犯是强盗,派遣费尔南多·卡斯特罗率两神父,携带致广东、福建两省巡抚信函急件,要求将“罪犯”移交殖民当局,并归还旗舰及其上武器、财宝。

西班牙人写下的《菲律宾群岛的历程》中,将潘和五等杀死总督的动机是“为了贪婪船上财宝和避免远征劳役”,是强盗行为,但攻打摩鹿加的军事行动,又如何会携带大量财宝?而且,即便携带了财宝,必然会是西班牙官兵严加看管,又如何会让潘和五等华侨得知?逻辑上根本说不通!

值得一提的是,梁超的《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讲述了八位海外开拓的华人,至今仍然鲜为人知,这八个人分别是:三佛齐国王梁道明、三佛齐国王张琏、婆罗国王某、昆甸国王罗芳伯、爪哇顺塔国王某、暹罗国王郑昭、戴燕国王吴元盛、雪兰莪的先驱者叶亚来。其中,前三者是明朝人,后五者是清朝人,但可惜的是,明清政府将他们视为“天朝弃民”,不仅不予支持,甚至勾结列强共同绞杀,最终让极具开拓精神的一代中国人遗恨南洋,连史书都不见记载!

《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八君子之见摈于中国历史,其毋乃即中国民族见摈于今日生存竞争界之表征也,吾述此,吾有余痛焉耳。潘和五不足语于殖民事业,仰其义侠智勇,有足多者焉,冀附于八君子后传之!

当然,梁启超的“殖民”用词,把移居海外的汉族移民视为哥伦布、克莱武和利文斯敦等西方世界的殖民先锋,符合当时西方潮流,却不符合中国实际情况,中国人下南洋,往往并非统治当地土著,而是与之为邻,因此并非“殖民”而是“侨民”!

参考资料:《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

更多文章

  • 徐达碑文存在奇怪圆圈,考古发现令人不解:明朝就有标点符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给徐达的碑文,明朝徐达将军,明朝开国六王徐达

    高高竖立的徐达墓碑,历经600多年风云激荡,直到今天还保存完好,然而在这座墓碑上却有一个奇怪之处:徐达墓碑是“御制中山王神道碑”,朱元璋亲笔所书,但在2000余字碑文中,每句话后面都加上了断句的圆圈,与今天“句号”非常相似,难道明朝就有了标点符号?对于徐达墓碑中的“神秘圆圈”,民间一直以来有两种说法

  • 朱标一共有五子,除了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如何处理其他四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标是不是朱棣害死的,朱标死后朱棣为什么不抢太子位置,朱棣和朱标的关系怎么样

    1402年,朱棣靖难成功,兵临南京城下,朱允炆出逃后下落不明,成为“明史第一谜案”,那么此后朱允炆的四个兄弟下场又是如何?根据正史记载,朱标有两个妃子,即常遇春长女常氏与元朝参政吕本之女吕氏。其中,朱雄英与朱允熥是常氏所生,朱允炆、朱允熞、朱允熙是吕氏所生。1378年,常氏生育朱允熥时死去,吕氏遂成

  • 江苏出土一块石碑,推翻西方学者质疑:明朝海军领先西方200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上真实的明朝石碑,明朝海军石碑,明朝军事重点文物

    如果以舰船大小来衡量,那么明朝与西方的海军实力对比到底如何?江苏出土了一块石碑,揭开了明朝最经典的海军舰队——郑和舰队的真面貌,事实证明明朝海军船只比史书记载的还要大,领先西方200年!作为中国最传奇的一支舰队,郑和舰队到底有多大,却一直迷雾重重、且备受质疑,原因在于郑和舰队的原始档案不见踪迹。有人

  • 河南出土一墓碑,揭开第一才女身世,或解释了宋史一重大历史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河南出土第一才女身世,千古第一才女的身世,河南发现一块宋朝墓志

    根据史书记载,李清照外祖有二种说法,一是御史中丞王拱辰,二是宰相王珪。史书上留下的二种说法自相矛盾,让后人难以辨别,直到上世纪在河南出土一块墓碑,才算解开了李清照的身世真相,由此还可能解释一个宋史上的重大历史谜团。史书上记载的李清照外祖李清照的父亲是李格非,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是苏门(苏轼)“后四学士

  • 明末最强猛将:打得李自成只剩7个兵,让皇太极闻风丧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曹变蛟(1609~1642),山西大同人,曹文诏之侄,少年就随叔父出兵作战,且勇冠三军每战必胜。《明史》称曹文诏为“明季良将第一”,又称“万人敌”,足见其人骁勇威猛,可惜1635年在湫头镇之战中因寡不敌众兵败自尽。洪承畴听说曹文诏阵亡后捶胸痛哭,朱由检也为此痛心不已。曹变蛟到底有多厉害呢?1633年

  • 朱标一共有五子,朱允炆只是庶长子,朱元璋为何传位朱允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在朱标死后为啥不另立儿子,朱允炆是朱标跟谁生的,朱标死了之后朱元璋杀了哪些功臣

    历史上,建文帝只在位四年,却留下了很多谜团,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明史第一谜案——建文帝下落之谜。鲜为人知的是,建文帝身上还有一个谜案,即朱标育有五子,朱允炆只是庶长子,一向讲究礼法的朱元璋为何会传位庶子朱允炆?根据史书记载,太子朱标一共有三个皇妃:常氏、吕氏、元朝参政阿失宁之女。1371年,洪武四年,

  • 朱元璋眼里的元末军神:王保保只是奇男子,此人才是真军神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一次,朱元璋大会诸将,问道:“天下奇男子谁也?”诸将都说:“常遇春将不过万人,横行无敌,真奇男子。”明太祖笑曰:“遇春虽人杰,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在朱元璋眼里,王保保比常遇春还要值得敬佩。据说,朱元璋有三件憾事,一是没得到传国玺,二是王保保没被活捉,三是元太子(爱猷识理达腊)

  • 一个鲜为人知的湖北女子,却点燃了明朝灭亡的导火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灭亡导火索事件,明朝灭亡的三大案例,明朝黑历史事件

    与一只蝴蝶相似,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却也能大大改写中国历史,最广为人知的有两个:一是荆轲刺秦王时的夏无且,帮助秦始皇挡住荆轲一招,让秦始皇顺利抽出宝剑,否则秦始皇可能命丧荆轲之手;二是钓鱼城中的无名小卒,一炮重伤蒙哥大汗,导致后者身死,否则又哪有忽必烈崛起?鲜为人知的是,在明朝末年,一个微不足道的

  • 江苏发现一本家谱,记载内容令人不解:朱允炆至少又活了30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允炆家谱,明史记载朱允炆葬在哪里了,真实历史上朱允炆活了多少年

    通过在上海工作的孙子,戴壁城拿到了家谱复印件,阅读之后却大吃一惊。在《云阳戴氏家乘》第二卷的最后一篇文章中,戴壁城发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朱允炆根本没有死,朱棣攻克南京之后,朱允炆至少又活了30年,而这一点,他的先祖亲眼见到了朱允炆。朱允炆的生死之谜,可谓明朝第一悬案,折腾了中国600余年,至今没有1

  • 朱以海是明朝藩王,坚持抗清十八年,为何被郑成功沉于海中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鲁王朱以海个人资料,郑成功抗清是否标志明朝正式灭亡,漳州龙文公安朱以海

    《清史稿》记载,“久之,居金门,郑成功礼待颇恭。既而懈,以海(朱以海)不能平,将往南澳。成功使人沉之海中”!从这段记载中不难看到,郑成功与朱以海有了矛盾,然后郑成功将朱以海活生生的沉入海底,这是典型的谋杀。郑成功是抗清英雄,朱以海是抗清藩王,两人本该联手抗清,为何郑成功将一个明朝藩王沉于海中?其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