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穿越数千年时空,中国第一都二里头,夏朝贵族一天生活场景

穿越数千年时空,中国第一都二里头,夏朝贵族一天生活场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551 更新时间:2023/12/14 12:12:08

朝阳初升,雾气弥漫在洛河水面,水鸟擦着芦苇的穗子扑棱棱地飞远了。洛河北岸的都城渐渐喧嚣起来,缕缕炊烟从夯土版筑的屋子中飘出。

贵族小洛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了一下太阳的方位,大叫一声:“不好,要迟到了!”仆人赶忙从一个底部有孔的圆形陶器中盛出小米饭,放入陶盆中。小洛席地而坐,伸手抓了两把蒸熟的小米饭塞入口中,没嚼两口就起身准备出门。

解读二里头遗址位于今天洛河南岸、伊河北岸的夹河滩地区,3000多年前,这里的自然风貌现在大不相同。当时的洛河位于城市南部,水源充足,草长莺飞,十分适合人类大规模定居。二里头时期的粮食主要是粟、黍和稻,这几种作物都原产于中国,小米饭、黄米饭、大米饭满足了人们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小麦最早产于今天叙利亚、伊拉克、土耳其的“新月地带”,当时在我国中原地区虽有种植但不够广泛,所以面食不太可能成为主食。此外,筷子普及是汉代末年的事情,桌椅的使用则要到唐代以后。因此,二里头人的就餐方式应该是席地而坐直接用手抓饭吃,贵族也不例外。

城中的街道已经热闹起来,小洛快步铸铜作坊走去。这座宏伟的都城有着严谨的规划,祭祀区、宫殿区、作坊区由北向南一字排开。小洛居住的贵族聚居区位于宫殿周围,走到铸铜作坊不需要太久,可以说是在家门口上班。

解读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道路都是支撑起一座城市的“骨架”,不仅可以将城市串联起来,还能起到划分功能区的作用。根据考古发现,二里头宫殿区东侧的道路宽10米,最宽处20米,相当于今天的双向四车道,可见当时都城的繁盛。有学者推测,当时二里头这座都城里生活着3.1万人,也有学者推算为2万人。在同一时期,一般的聚落人口不会超过1000人,二里头的城市规模在整个东亚地区可谓首屈一指。

热浪扑面而来,空气中弥漫着木材燃烧的味道,耳畔传来众人干活时发出的嗨哟声,小洛来到夏朝最重要的生产区——铸铜作坊。这里炉火冲天,里面放满了陶范、石范、矿石、铅片等物品,一件件国之重器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小洛开始了自己的工作。他要检验一批采自远方山区的铜矿石,判定是否可以用于冶炼、铸造。运送铜矿石的人不断向小洛汇报着情况,但小洛有些不耐烦,因为这个人的口音有些难懂。好在他经验丰富,忙活了半天,终于将送来的铜矿石检查完毕。

解读二里头遗址的铸铜作坊面积有1万平方米,这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器铸造作坊。虽然西亚、中亚地区在更早阶段就掌握了青铜器铸造技术,但只能铸造简单的工具、兵器、装饰品等。根据考古发现,二里头铸造青铜器所用的矿石应该来自今天山西省的中条山一带,绛县西吴壁遗址也发现了相关遗存。二里头遗址和中条山相距超过100公里,中间还隔着黄河,属于不同的地理单元,这反映出它早已突破了山河阻隔,将影响力扩到更大范围。

地上太阳的影子越来越短,火上烤着肉,散发出油脂的香味,刚刚结束工作的小洛来到朋友家共进午餐。

“快尝尝这野味,这是我一早带人打来的野猪,味道应该不错。”朋友这样说道。小洛啃了一大口烤肉,连声赞叹:“确实不错!还是烧烤好吃,比白水煮肉有滋味多了。

陶鬲可以用于蒸煮食物

解读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动物骸骨鉴定表明,二里头人获取肉食资源主要依靠家畜,其中家猪一直占据重要地位,绵羊和黄牛的数量呈逐步上升趋势。这一传统也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后来的帝王祭祀时,牛、羊、猪三牲全备称为“太牢”。然而,二里头人并没有完全放弃渔猎,遗址出土了由铜、骨制作的箭头,这些箭头既可以当作兵器也可以用于狩猎,大量野生动物骸骨的出土也印证了这一猜测。二里头人的肉食烹制方式大致可以分为煮制、烧烤两种,煮制就是放在相应炊具中用水煮熟。相对来说,二里头人对烧烤可能更为偏爱,遗址出土了不少烧焦的兽骨。到了商周时期,吃肉的普遍方法变成了用鼎煮食,烧烤一度退出了华夏族群的餐桌。到了汉代,受到西域化的影响,烤肉重新出现在部分人的食谱里。

吃过午饭,小洛和朋友开始忙碌着整理仪容,下午他们要去参加一场重要活动。

当小洛和朋友来到祭祀的广场时,篝火已经点燃。没过多久,王缓缓向着祭坛走来,侍从们恭谨地端着金灿灿的鼎、爵等跟在王的后面。王将爵中的酒敬给神明,又奉献上各种各样的祭品,抬头向天低声祷告,小洛和众人一起匍匐在地。经过一系列复杂而神秘的仪式,祭祀活动终于结束了。

解读“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天祭祖可以凝聚族群人心,也是社会组织复杂化的重要标志。在二里头遗址宫殿区的广场上,有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大坑,坑壁上是厚厚的红烧土,证明这里曾经频繁点燃过篝火,考古专家认为这里是夏朝人祭祀活动的中心区域。虽然现在我们根据外观将那些礼器命名为青铜器,但这是铜锡合金、铜铅合金经过千年岁月后呈现的样子,它们原本应该是金黄色的。此外,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粮食出现富余,为酿酒提供了物质条件,酒精的麻醉作用被古人认为可以通神。酒在中国古代祭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礼(禮)”字的本意就是以“醴(酒)”举行的仪式。有学者就把肇始于龙山时代、兴盛于夏商时代的礼制概括为“酒礼”。

回家路上,小洛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磬声叮咚、埙声呜咽,还夹杂着啜泣的声音,一场葬礼正在进行。小洛走近一看,逝者已经躺在墓穴中,一个小小的铜铃放在他身旁。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逝者胸前的镶嵌绿松石铜牌上,显得格外光彩。小洛心中忽然生出别样的感慨:多少年后我也会这样躺在这里?千百年后还会不会有人记得我们?

解读二里头时期的墓葬等级呈金字塔结构,最高等级墓葬的随葬品有铜、玉礼器;第二级别墓葬的随葬品有陶礼器,有时也会有小件铜、玉器;第三等级的墓葬有少量日用陶器,或者没有随葬品。还有一些非正的埋葬,可能和祭祀有关。

目前,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乐器有铜铃、陶铃、石磬、漆鼓、陶鼓和陶埙,均出土于贵族墓葬中,数量较多,由此推测夏代已经有比较完备的乐器制度。铜铃多配有玉质、石质的铃舌,上残留有用于系挂铃舌的麻绳,外有纺织品包裹的痕迹。

3000多年后,考古工作者用手铲一层层揭开这座都城的神秘面纱,一件件铜鼎、镶嵌绿松石铜牌、陶盆、陶罐的出土,让我们隐约看到了古老王朝的那些人、那些事。

作者:立阁

更多文章

  • 夏朝和商朝是否连续?对比殷墟和二里头,有这几点相同和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商朝为什么又叫殷墟,殷墟和夏朝的关系,殷墟和商朝是什么关系

    殷墟遗址,位于河南安阳市。洹河在这里弯曲流过,宫殿区正好位于南岸的一个大湾,三面环水。宫殿区发现了大量甲骨,在专门的窖藏坑内,共出土甲骨约1.5万片,类似于图书馆。在宫殿区,意外发现了妇好墓,出土器物1928件,包括468件青铜器,755件玉器以及564件骨器,另有将近7000枚海贝。宫殿区渡过洹河

  • 4000年前有没有“夏朝”?一件2900年前的青铜器,或能证明“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记录夏朝的青铜器,夏朝时期青铜器的发展,夏朝的青铜器都有哪些

    某种意义上,“禹”是神话人物,四千年前有没有洪水,连专家也不敢妄下结论;说到这或有朋友会说“这不抬杠嘛,不仅‘大禹治水’,海外也有诺亚方舟,你凭什么说他不存在?”且不论四千年前是否有洪水的问题,以目前的科技认知看,四千年前开山挖渠,改流入海,如此浩大工程即便放到科技发达的现代,没有几代人也难以完成。

  • 商朝有哪些祭祀手段?他们人祭时,用的是战俘还是本国贵族?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商朝祭祀过程,商朝祭祀文化是什么,商朝祭祀威慑作用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独特的朝代,其主要特点就是神权和王权既合作又制衡,宗教权力和世俗权力既统一又对峙。这两种权力的平衡模式就是祭祀,而大部分祭品都是活人。商朝的祭祀手段有两种:人殉、活祭。人殉很好理解,王室或者贵族成员死后,要用人作为配置品一直随葬墓地,这在现代考古得到了很多的印证,比如著名的商朝妇

  • 申公豹真正恨的人是谁?不是姜子牙,而是元始天尊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姜子牙和申公豹谁更厉害,申公豹为什么一直针对姜子牙,申公豹最终败给姜子牙

    申公豹与姜子牙是一同修道四十年的师兄弟,他为何如此痛恨姜子牙呢?申公豹与姜子牙反目成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元始天尊与南极仙翁从中挑拨离间!张桂芳兵伐西岐,为了对付他,姜子牙离开昆仑山之后第一次回来,然后他见到了元始天尊!姜子牙求助元始天尊,但元始天尊不止没给他什么法宝,反倒还训斥了他一番,说姜子牙

  • 最真实的司马光,砸碎的不仅是童年的缸,更是中兴的熙宁大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上最真实的司马光,司马光砸缸历史时间,司马光砸缸历史上有这个事件吗

    北宋熙宁三年,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上书宋神宗赵顼无果,以编纂《资治通鉴》为由,自行离开京师汴京,退居咸阳。这首《客中初夏》便是司马光此时的作品,这首诗不难揣摩。诗中太阳自是明喻当时北宋最高权力者宋神宗赵顼,柳絮暗喻时任参知政事的王安石,并把自己比作葵花。透过诗词和简单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是司马光

  • 都说徐达是被朱元璋害死的,究竟是用“白马汗”,还是“蒸鹅”?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徐达是朱元璋害死的吗,朱元璋为何信任徐达,朱元璋打徐达原因

    说起“徐达”,熟悉历史的朋友或许很清楚了,这里仅简单介绍。进定远,攻滁州,徐达勇武初现,再到以后取和州、拔采石、下太平、擒元将、收蕲人,徐达更是一路所向睥睨,直到进取元大都、先灭陈友谅,再除张士诚,朱元璋称帝路上的每一仗,几乎都少不了这位“当世韩信”的身影;也正因如此,徐达位列“淮西二十四将”之首,

  • 朱元璋只将马皇后和朱标当一家人,其他人都是充话费给的?非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留给朱标的班底,朱元璋为什么把棍子扔在朱标面前,朱元璋儿子朱标之死的原因

    自古以来用后宫佳丽三千来形容皇帝的嫔妃之多,朱元璋的一生,一共有二十多个老婆,其中名气最大的是马皇后。朱元璋有42个孩子,分别是16个女儿和26个儿子,长子朱标深受朱元璋的器重。那朱元璋眼里只有马皇后和朱标吗?其他的嫔妃和孩子都置若罔闻,入不了太祖的眼吗?其实不然。 朱元璋一生的挚爱马皇后 马皇后名

  • 明朝的奴儿干都司可以有效管理东北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为什么放弃奴儿都司,明朝哪位皇帝撤销了奴儿干都司,明朝有几个干都司

    的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图/奴儿干都司明朝的奴儿干都司并非首创,而是对元朝征东元帅府(又称征东招讨司)的直接继承。在蒙古人的统治期间,元朝就在辽阳行省之下设置了管理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的征东元帅府。该元帅府的治所便是黑龙江下游东岸靠近入海口的奴儿干城(今俄罗斯尼古拉耶夫斯克特林),其主要职责就是管辖黑龙

  • 二十四史中,有辽史金史宋史,却为何没有西夏史?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比较好的辽史金史西夏史书籍,北宋与辽和西夏的关系思维导图,24史中为什么没有西夏史

    西夏,犹如一颗神秘彗星匆匆而过,不仅党项人去向成为谜团,而且西夏历史也是一片空白,消失得如此迅速、如此彻底,在世界历史上极为罕见。在二十四史中,有辽史金史宋史,却唯独没有西夏史。在有着数千年修史传统的中国,为何元朝没有编修西夏史?西夏,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国,而是当时政治版图上的重要强国!公元98

  • 一个明朝打工仔,却刺死了西班牙总督,三百年后梁启超为其立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梁启超是怎么被杀的,梁启超在什么时候被杀的,西班牙总督梁启超

    这是西班牙统治菲律宾三百年来,唯一一次总督被刺死的事件,西班牙、中国和日本史籍都所载。地理大发现之后,西方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横冲直撞、予取予夺,鲜有总督被杀的历史,那么潘和五何许人也,因何起义,又如何刺死西班牙总督?中国与菲律宾交往历史源远流长,宋朝时期就有密切往来,南宋灭亡前后就有不少汉人移居菲律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