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据《明史·李善长传》记载:善长外宽和,内多忮刻。参议李饮冰、杨希圣稍侵善长权,即按其罪奏黜之。贵富极,意稍骄,帝始微厌之,四年,以疾致仕。后坐惟庸党死。这里面李善长被认为是胡惟庸的同伙而被受到处死的命运。但其实胡惟庸案已经案发十来年了,这个时候想起来定李善长的罪,未免有点说不过去了。不过李善长的确是受到了胡惟庸案的影响,就算不是跟着他一起造反的人,但他确实受到了牵连。
第二
李善长是开国功臣,出任宰相期内,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位极人臣,除开皇上朱元璋,便是李善长影响力最大了。他还是淮西集团的老大,这帮子人,都是开国功臣,能力很强,能量也很大。这些人可以说是朱元璋的心腹大患,而李善长更是重中之重。朱元璋之所以没有放过李善长,就是想要以此来敲打其他的大臣。
第三
李善长表面上在洪武四年就退休了,但他真的退了么,啥也不管了?并不是。他还不老实,建个私宅院还去问汤和借兵修建。后来,一批罪犯要被流放戍边,李善长却请求朱元璋赦免他的亲戚丁斌。丁斌之前在胡惟庸府上干过事情,这一审又供出了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与胡惟庸有交往的事情,最终把他牵涉进来了。
第四
要说大明的功臣包括李善长,有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呢?答案是有。但就一定是罪当致死嘛?所以说,这当中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朱元璋为了自己后代铺路,不得不这么做。这些人,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尤其是李善长,虽然不掌握军权,但脑子比谁都管用。老朱自信自己可能镇住李善长,但接班人就不一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