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为何要杀掉无权无势的李善长?用意是什么?

朱元璋为何要杀掉无权无势的李善长?用意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788 更新时间:2024/1/25 7:02:43

第一

据《明史·李善长传》记载:善长外宽和,内多忮刻。参议李饮冰、杨希圣稍侵善长权,即按其罪奏黜之。贵富极,意稍骄,帝始微厌之,四年,以疾致仕。后坐惟庸党死。这里面李善长被认为是胡惟庸的同伙而被受到处死的命运。但其实胡惟庸案已经案发十来年了,这个时候想起来定李善长的罪,未免有点说不过去了。不过李善长的确是受到了胡惟庸案的影响,就算不是跟着他一起造反的人,但他确实受到了牵连。

第二

李善长是开国功臣,出任宰相期内,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位极人臣,除开皇上朱元璋,便是李善长影响力最大了。他还是淮西集团的老大,这帮子人,都是开国功臣,能力很强,能量也很大。这些人可以说是朱元璋的心腹大患,而李善长更是重中之重。朱元璋之所以没有放过李善长,就是想要以此来敲打其他的大臣。

第三

李善长表面上在洪武四年就退休了,但他真的退了么,啥也不管了?并不是。他还不老实,建个私宅院还去问汤和借兵修建。后来,一批罪犯要被流放戍边,李善长却请求朱元璋赦免他的亲戚丁斌。丁斌之前在胡惟庸府上干过事情,这一审又供出了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与胡惟庸有交往的事情,最终把他牵涉进来了。

第四

要说大明的功臣包括李善长,有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呢?答案是有。但就一定是罪当致死嘛?所以说,这当中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朱元璋为了自己后代铺路,不得不这么做。这些人,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尤其是李善长,虽然不掌握军权,但脑子比谁都管用。老朱自信自己可能镇住李善长,但接班人就不一定了。

更多文章

  • 元朝统治疆域辽阔,武力也很强悍,为什么只存在98年就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元朝统治阶层始终扼绝融入中原,从而导致其无法汲取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也就无法利用中原文明,弥补其草原文明的缺憾。(元朝的辽阔疆域)而且元朝统治者始终将中原人视为被征服者,而不是其子民。“四等人”制度易于造成族群割裂,使天下人成为一盘散沙,从而丧失了对元廷的“向心力”,埋下了导致其统治崩盘的重大

  • 明朝第一废后胡善祥,她为何被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的胡善祥怎么没殉葬,明朝废后胡善祥,胡善祥临死

    胡善祥出生于洪武年间的山东济宁府,她的父亲胡荣是锦衣卫百户。与电视剧中她靖难遗孤身份不同的是,胡善祥绝对是根正苗红且身份清白的女子。胡善祥很小就进了宫,所以对于礼法都很熟悉,而且为人持重。在她还没有成为太孙妃以前,她的贤明已经在宫里面广为流传了。后来,永乐皇帝朱棣看中了十五岁的胡善祥,把她赐给皇太孙

  • 朱元璋靠郭子兴发家,明朝建立之后,郭子兴的后人生活的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上朱元璋与郭子兴,朱元璋是靠郭子兴起家的吗,为什么郭子兴重用朱元璋

    朱元璋作为史上出身最低的皇帝,他原本是没有机会问鼎天下的,而改变他人生的人便是郭子兴。元朝末年,很多地方都在闹灾荒,朱元璋的家人因为没有东西吃,相继离世。走投无路的朱元璋,在草草埋葬了家人后,便去寺庙里做了和尚,为的只是有口饭吃。一日,他收到了一封信,寄信人是他的儿时好友汤河。汤河告诉朱元璋,他在郭

  • 宋孝宗有三个儿子,到了宁宗没有儿子了,为何没从堂兄弟里找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宁宗元达个人资料,宁宗一父亲,宋孝宗的孙子宋宁宗

    (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宋孝宗)宋孝宗有四个儿子,全部都是成穆皇后郭氏所生。长子庄文太子赵愭乾道三年(1167年)去世,年仅二十四岁,赵愭有一子叫赵挺,乾道九年(1173年)去世,无后。次子魏惠宪王赵恺淳熙七年(1180年)去世,赵恺有两个儿子,长子赵摅早夭,次子赵抦自小便聪慧过人,被封为嘉国公,颇受宋

  • 商纣王因失民心而失了天下,元成宗处处想着老百姓,却为何衰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商纣王历史评价,商纣王失败的真正原因,为什么说商纣王是著名的暴君

    历史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了解历史,了解历代统治者对国家的管理,我们多多少少可以借鉴一点,毕竟我国人口众多,领导者不可能将这么多百姓当成小白鼠,实施一个个不同的政策来看其效果。贾樟柯说过,愚昧就是不知道在自己的经验范围之外,还有别的可能性。对于领导者来说,历史,就是别的可能性的重要参考来源。而元成宗将国

  • 杨慎:和学生嘉靖皇帝斗了一辈子,大明三大才子唯一善终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嘉靖和杨慎,明朝大才子杨慎有多猛,明代三才子之首杨慎

    这是《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唱词,他的作者正是大明朝三大才子之首的杨慎。杨慎真是个千古罕见的旷世奇才,同样的年少神童,万人敬仰却不像徐渭那样科考不顺;同样是身居庙堂之上,学富五车却不像解缙那样惨死在大明朝寒冬的大雪中。他敢于直言劝谏,他遭过圣上的无视,他也遭过帝王无情的梃击,甚至于几度休克致死。

  • 万历皇帝做梦都想立长废幼,为何不能如愿?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万历皇帝怎么残疾了,万历皇帝传奇,万历皇帝在国本之争中耗尽了精力

    万历偏爱老三朱常洵,一并将三子立王,却为皇位斗争埋下了伏笔。要说起万历皇帝的继承人之争就不得不提东林党,当时在朝堂上公然与万历皇帝叫板的便是东林党。公元1593年,万历皇帝想要立宠妃的儿子朱常洵做太子,以顾宪成为首的东林党臣子强烈抗议,顾宪成等人为何敢公然和万历皇帝叫板,其实这是因为东林党在大明王朝

  • 朱允炆是皇太子朱标的次子,为什么朱元璋还要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为啥朱元璋传位朱允炆,朱允炆跟朱元璋是什么关系,朱标被朱元璋吓得跳河

    很多人觉得朱元璋立朱允炆是为了“父死子继,立嫡立长,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则,所以选了朱允炆为皇太孙,不选朱棣这个四子来当储君,不过朱元璋选朱允炆来当储君,按立嫡立长来说,有点勉强,也可以说是不合礼法。朱允炆是皇太子朱标的次子,要说嫡长子,朱标的长子朱雄英是最纯正的,是常氏所生,不过很可惜,朱雄英

  • 北宋灭亡后,南宋为何选择定都在杭州,而不是南京?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南宋为何不定都南京,北宋南宋定都什么地方,北宋定都哪里南宋定都哪里

    在南宋抗金将领们的殊死抵抗之下,金兵从临安撤退,不久之后,高宗也回到了临安,而此时定都于何处便成为了讨论的重点,而问题的核心则集中在临安和建康两地。朝中分成了两大派,一派支持定都建康(今南京),另一派则支持定都临安(今杭州),双方僵持不下。1138年,高宗最终决定驻跸临安,之后也再未更改,而高宗为何

  • 幽云十六州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地方,为什么北宋一直想要收复这里?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幽云十六州幽云十六州,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北部、陕西北部。其中,以太行山为界,又分为两个部分。太行山以东,是以幽州(北京)为中心的山前七州:幽州(北京)、蓟(今属天津)、檀(密云)、顺(顺义)、涿(保定)、莫(任丘)、瀛(河间)。(其中,莫州、瀛洲,已被周世宗收复)太行山以西,是以云州(治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