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允炆是皇太子朱标的次子,为什么朱元璋还要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朱允炆是皇太子朱标的次子,为什么朱元璋还要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031 更新时间:2024/1/16 13:18:27

很多人觉得朱元璋朱允炆是为了“父死子继,立嫡立长,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则,所以选了朱允炆为皇太孙,不选朱棣这个四子来当储君,不过朱元璋选朱允炆来当储君,按立嫡立长来说,有点勉强,也可以说是不合礼法。

朱允炆是皇太子朱标的次子,要说嫡长子,朱标的长子朱雄英是最纯正的,是常氏所生,不过很可惜,朱雄英早夭,朱允炆就成了朱标的长子,朱允炆是吕氏所生,吕氏在常氏亡故后才扶正,这样朱允炆也算是嫡长子的身份了,然而朱允炆生于1377年,而常氏死于1378年,就是说朱允炆出生的时候,他的生母吕氏还只是妾室的身份,这时候生的儿子只能算是庶子,也就是说朱允炆是庶子的身份。

而朱允炆三个弟弟则都是嫡子身份,三弟朱允熥是常氏所生,四弟朱允熞和五弟都是吕氏所生,四弟生于1385年,也就是吕氏被扶正之后生了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就具有嫡子的身份,从这里来看,朱允炆以嫡长子的身份成为皇太孙有点勉强,如果按宗法制度来说,商朝的微子和纣王这两人跟朱允炆和朱允熞的身份相似,微子启是长兄,不过他的母亲生他的时候还是妾的身份,生纣王的时候则是正妻身份,因此纣王才能成为商王的继承人,而以嫡子来算,比朱允炆小一岁的朱允熥正宗多了,如果真以立嫡来说,朱允熥应该是排第一位。

不过朱标死后为什么不选朱允熥,而是选择朱允炆,按史书记载就是朱允炆自幼熟读儒家经书,其性情与其父朱标同样温文尔雅,以宽仁著称,朱元璋对于朱标的感情极深,历史上皇太子位子坐得稳的应该没什么人能跟朱标相比了,朱元璋对朱标的感情,应该来说跟马皇后有很大关系,朱元璋与马皇后是共患难过来的,在朱元璋被郭子兴猜忌关黑屋时,马大脚怕丈夫饿肚子,偷偷烙了几个烧饼给朱元璋送去,怕冷了不好吃,将刚弄好的烧饼藏在怀里,胸口肉都被烫伤了,朱元璋看见后心疼的不得了。

朱元璋创业时很艰难,马大脚跟在朱元璋身边没有一句怨言,还亲手为将士们缝衣做鞋,让将士们心怀感激,更加努力为朱元璋打江山,朱元璋登上帝位后,马皇后依然保持简朴作风,成为后宫典范,其为人宽容仁厚,多次劝导朱元璋不要滥杀,而且她极懂得劝导方法,因此深得朱元璋的尊敬,在马皇后过世后,伤心的朱元璋从此不再立皇后,朱元璋和马皇后以及朱标之间的感情,更象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农家亲情,是最浓郁的亲情,没有帝王家那种你防着我我防着你的血腥味。

可以说朱元璋因为对朱标的喜爱,在朱标死后立谁为继承人这件事上,是偏向朱标后人的,为什么不立朱允熥为继承人,跟蓝玉这个外戚有关系,如果立朱允熥为继承人,到时候常、蓝两家强大的外戚必然会干政,主少国疑这种事朱元璋是不可能忍的,所以朱元璋视朱允炆为嫡长孙,将他立为皇太孙,有其个人喜恶的原因,也有政治因素,而且朱允炆算嫡长孙虽然勉强,却也能说的过去。

至于说朱元璋为什么不立朱棣为皇储,也要从两个方面来说,其一是朱标死的时候,二子秦王朱樉和三子晋王朱棡还活着,如果想立朱棣就要从立贤来说事,立贤这种事很容易引起混乱,因为贤是没有标准的,以后如果有心怀不轨的人说哪个皇室中的人是贤能,随便推出来争,那必然会引起内乱,自然不利于大明江山永固,其二是朱棣就藩外地多年,让一个藩王入继大统,也会开一个坏头,极易造成天下动荡,对于朱元璋来讲,并不想后世出现乱局,让朱明皇室出现你争我夺的局面。

所以朱元璋还弄了个《皇明祖训》,告诫后世子孙要遵守规章制度,其中写到:“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勿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朝廷即斩奸臣,其三年朝觐,并如前式。”

更多文章

  • 北宋灭亡后,南宋为何选择定都在杭州,而不是南京?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南宋为何不定都南京,北宋南宋定都什么地方,北宋定都哪里南宋定都哪里

    在南宋抗金将领们的殊死抵抗之下,金兵从临安撤退,不久之后,高宗也回到了临安,而此时定都于何处便成为了讨论的重点,而问题的核心则集中在临安和建康两地。朝中分成了两大派,一派支持定都建康(今南京),另一派则支持定都临安(今杭州),双方僵持不下。1138年,高宗最终决定驻跸临安,之后也再未更改,而高宗为何

  • 幽云十六州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地方,为什么北宋一直想要收复这里?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幽云十六州幽云十六州,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北部、陕西北部。其中,以太行山为界,又分为两个部分。太行山以东,是以幽州(北京)为中心的山前七州:幽州(北京)、蓟(今属天津)、檀(密云)、顺(顺义)、涿(保定)、莫(任丘)、瀛(河间)。(其中,莫州、瀛洲,已被周世宗收复)太行山以西,是以云州(治今山

  • 张居正死后为什么会被抄家鞭尸?是为了立威夺权,还是为了泄愤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居正被抄家是哪一年,张居正为什么抄家灭族,张居正死后抄家的史料

    可是在张居正、张太岳的管制下,这位年轻的皇帝慢慢知道了皇帝对于天下苍生的意义,对于这个国家的意义,在张居正还没死时,年纪轻轻的万历皇帝对于老师张居正的感情是复杂的,当中有害怕,也有喜欢。据历史的记载,万历皇帝在其小的时候,便被慈圣、慈仁太后教导张先生是他们母子唯一可以依靠的重臣,虽然在这之前,这三个

  • 历史上的李自成是个“独眼龙”吗?为什么画像中的他完好无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自成独眼龙能逃走吗,历史上的李自成简历,李自成到底是不是独眼龙

    李自成在观察敌情时被射中眼睛根据《明史》记载,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二月九日,李自成起兵攻打开封,但遭到了周王朱恭枵与巡抚都御史高名衡等人的殊死抵抗,战斗打了七天七夜起义军也没能拿下开封,李自成只好暂时撤军。不久,李自成带了三万大军再次攻打开封,但开封府在巡抚高名衡和总兵陈永福誓死防守下,起义

  • 历史上真实的张太后是怎么样的?和《大明风华》中描述的一样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上大明张太后,张太后的资料,孙太后和张太后谁厉害

    (《大明风华》里的张太后)一众安于宫中生活的后妃中,张太后是个例外,她是明朝极其少见的杰出女性政治家。具有极佳的政治头脑,在夫死子亡后辅佐年幼的孙子朱祁镇登基为帝,重用贤臣,成为大明王朝实际上的掌控者。张太后的政治才能不下于吕后和武则天,尤为难得的是,虽有吕、武之能,却没有她们贪恋权力的欲望。她对自

  • 李自成当年没有成功,究竟是自己没有领导力,还是智囊团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自成为啥没有成功,李自成成功的原因,李自成的为人如何

    在思想上和形式上根本没有做好推翻明朝后的政权重建工作。李自成率军两路进攻北京,在攻城拔寨一路顺风的情况下,李自成仍然暗中派人与崇祯帝密谈,还想要求崇祯帝封自己做个西北王。据《小腆纪年附考》载,李自成向崇祯提出的条件为:“闯人马强众,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退守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

  • 梃击案、红丸案:明朝太子一步一惊心,登基29天死于虎狼之药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末三大悬案之梃击案,红丸案和梃击案,历史上的明末红丸案

    朱常洛的存在像是历史的一个玩笑,生也好,死也罢,都是一个意外。万历九年,朱翊钧一时兴起宠信了一名慈宁宫的宫女王氏,王氏怀孕后,没有子嗣的朱翊钧一点都不高兴,反而表露出深深的嫌弃,一句话都不愿意多提。李太后知晓后劝朱翊钧善待王氏,毕竟她老人家想抱孙子很久了,万一王氏生出皇子,母妃总不能没名没分吧。朱翊

  • 利玛窦留下一段话,颠覆传统认知:明朝不亡,中国近代不会受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利玛窦偷盗中国科技,利玛窦对明朝的赞美,利玛窦中国史书记载

    晚明著名传教士利玛窦,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留下这么一段话,内容颠覆传统认知,或许给出了上述问题的答案!从1840年爆发鸦片战争,到1912年清帝逊位,中间一共有72年时间,但绝大多数时间中,中国社会各界依然沉浸在天朝上国美梦之中,拒绝改变拒绝接触西方,面对洋人、火车、电报等新事物时的恐慌、敌视、愚

  • 2500多年前,孔子在洛阳见了一位神龙一样的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孔子最厉害的一张照片,历史上的孔子真实照片,孔子有哪些传奇故事

    [var1]孔子很早就想到洛阳"观先王之制",考察"礼乐之源"和"道德之归"。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孔子终于争取来一次公费旅游机会,当权贵族南宫敬叔推荐,获得鲁昭公的准许和一车二马的支持。他千里迢迢到了洛阳,找到当时的大学问家、国家图书馆馆长老聃询问礼乐。[var1]《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

  • 为什么说“楚汉之争”实际上是“第二次秦国东灭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国时的楚汉之战,秦国为什么打不过楚汉,老梁谈秦国横扫六国

    六国势力发动时,秦国尚有能力可以抵抗,说是六国势力,集结起来的军队人数不多,如果朝廷处置妥当,再次消灭六国不成问题,但打胜仗的前提是,要有优秀的领导人指挥,嬴政一死,被寄予厚望的扶苏也死去,接位的秦二世是个昏君,不仅听从小人谗言,还杀了忠臣、能臣,更是把耗费几代秦王心血的长城销毁,于是报应来了,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