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帝与王有何区别,甲骨文揭开谜底,难怪周朝称王不称帝

帝与王有何区别,甲骨文揭开谜底,难怪周朝称王不称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962 更新时间:2024/1/18 20:46:42

所谓帝,是历史学家对封建君主的泛称,帝即指皇帝、王即指君王,在如今人们印象中两者意思相差不大,都是代表最高统治者,但鲜为人知的是,“帝”与“王”意思其实大不相同,甲骨文揭开谜底,同时由此亦解释了为何周朝称王不称帝的原因。

01:甲骨文中的“王”

所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古人也懂得这一道理,无论考古发现还是文献记载,都证实上古先民通常以斧钺代表权力,谁掌握了斧钺,谁掌握了征伐与杀戮,谁便掌握至高无的的权力,可以称王称霸,于是造字时也模仿了这一形象作为权力的象征。

甲骨文中的王字,就是一把大斧的斧头部分的轮廓图形(见下图)。春秋战国时期,南方楚国及吴越地区的“王”字上面还增加了鸟形,以表示美观,但并未实际意义。战国之后,王字逐渐线条化,到隶书、楷书阶段时已经看不出大斧的形迹了。

先秦文字中,“王”与“玉”字形非常相似,区别在于“王”字中间一横靠近最上面一横(见下图),保留了斧柄的残余形象,“玉”字中间一横位于上下两横正中间(没有右边的一点),本义是用一根东西贯穿三块玉的形状。秦汉时期,隶书、楷书的出现,“王”与“玉”容易让人混淆,于是就在“玉”的右旁加了一点以示区别。

通过王字的字形可知,“王”代表的是世俗权力,谁掌握斧钺谁掌握权力,更进一步地说就是现任的实际统治者。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僭越称王,导致“王”的含金量下降,于是封建王朝的“王”就成了次于皇帝的存在。

02:甲骨文中的“帝”

甲骨文中的帝字字形(见下图),有两种主流分析:一是认为像架木或束木焚烧以祭天,是“禘”的初始文字,由祭天而引申为天帝之帝;一是认为犹如花蒂,是“蒂”的初始文字,是古人对于生命诞生的一种崇高信仰,也可说是古人的一种生殖崇拜。

正常来说,“帝”的本义应该与先民的祭祀崇拜有关,因为甲骨文卜辞中所祭祀的“帝”,既指自然现象风雨雷电的天帝,又指历代祖宗神灵。甲骨文卜辞中的“帝”,成了商朝祖先与天帝的结合体,就是商朝将自然属性的天帝与祖宗神灵捆绑在了一起,作为祭祀的对象。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捆绑有着远大的政治野心,是想要商朝统治万世万代,反对商朝就是反对混合体的“帝”。

学者研究甲骨文卜辞发现,殷代最高统治者称“王”或“我”,死后成了先王称“帝”,就是说“生前为王,死后为帝”。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指出:“帝,谛也。王天下之号也。”这个解释一半对一半错,对的地方在于,作为王的称号,这是本义的引申了,“王”才能称帝;错的地方在于,帝不是王,而是死去的王升级为帝。

03:周朝称王不称帝

通过帝与王的本义分析可知,王是现世的统治者,帝是过去的统治者,因此周朝现世的统治者自然不可能称帝,而只会称王。但问题在于:一,周朝死去的统治者为何不称帝呢?二,周朝统治者为何又自称“天子”?

商朝的“帝”,不仅是天帝,还有祖宗神灵,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合而为一,反商就是反对天帝,因此准确地说是武王伐纣、而非武王反商,针对的是乱政失德的纣王。鉴于商朝帝者的特殊性,周朝自然无法称帝,也根本无法使用,一旦称帝的话,不仅政权合法性上存在问题,因为承认“帝”的地位,那么推翻纣王之后就该归政于殷商王族后裔,而且周朝祭祀的周帝又会与代表商朝祖先神灵的帝者混淆。

所以,周代以后战国以前,“帝”字含义出现变化,不再是祖先神灵与天帝的结合体,而是逐渐专指道德修养和功德很大的人,秦以后成为“皇帝”简称。周代之后,宣称祖先后稷帝喾元妃姜原的儿子,而商朝祖先殷契是帝喾次妃简狄的儿子,也就是说商朝只是帝喾小妾后代,周朝才是正统。说到底,“帝”在周朝时含义的变化,非常耐人寻味,无非是在削弱商朝的影响力。

在“君权天授”的商周时代,周人如何确保政权合法性、“得国之正”呢?由于周朝统治者无法否定“帝”,但也无法使用“帝”,于是周朝统治者就创造了一个“天子”的概念,就是上天之子在人间代天牧民的意思,至于天子之位是有德者居之,并非殷商一家一姓之天下。因此,周朝现世统治者正式称号为“周天子”,日常称之为“周王”,死后的周天子回归王者本色。

综上可见,帝与王的区别非常明显,帝是王者死后为帝,王是现世的统治者,两者初始含义大不相同,随着历史的发展,帝与王含义出现了重大改变,帝成了现世的最高统治者,王成了封建王朝次于皇帝的存在(人臣最高封王),相比最初含义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笔者认为,透过帝与王字区别分析,更让人感慨的是汉字携带了丰富的历史与文明的基因,几乎只要读懂每一个时代帝与王的字形,也就大概能了解古人对帝与王的认识,足见汉字的神奇,而与汉字相比,西方字母文字几乎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更多文章

  • 夏朝有新说?中科大教授:夏朝源于古埃及,为中国带来青铜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夏朝时期青铜器的发展,夏朝有青铜器吗,夏朝的青铜器有什么作用

    在中国的历史中曾诞生了很多个朝代,而夏朝是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间。在此之前,封建王朝的王位都使用的是禅让制,彼此之间没有家族利益的纠纷。例如尧将王位让给舜,之后舜又给了禹。这种没有纷争的禅让制度让天下的王位之争变得特别和谐,但是也让更多觊觎王位的人想要独占。从禹开始王位就变成世袭制度了,夏朝从建立到灭

  • 穿越数千年时空,中国第一都二里头,夏朝贵族一天生活场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一口气看懂夏朝,夏朝女人有多漂亮,二里头夏朝文化遗址

    朝阳初升,雾气弥漫在洛河水面,水鸟擦着芦苇的穗子扑棱棱地飞远了。洛河北岸的都城渐渐喧嚣起来,缕缕炊烟从夯土版筑的屋子中飘出。贵族小洛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了一下太阳的方位,大叫一声:“不好,要迟到了!”仆人赶忙从一个底部有孔的圆形陶器中盛出小米饭,放入陶盆中。小洛席地而坐,伸手抓了两把蒸熟的小米饭塞入

  • 夏朝和商朝是否连续?对比殷墟和二里头,有这几点相同和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商朝为什么又叫殷墟,殷墟和夏朝的关系,殷墟和商朝是什么关系

    殷墟遗址,位于河南安阳市。洹河在这里弯曲流过,宫殿区正好位于南岸的一个大湾,三面环水。宫殿区发现了大量甲骨,在专门的窖藏坑内,共出土甲骨约1.5万片,类似于图书馆。在宫殿区,意外发现了妇好墓,出土器物1928件,包括468件青铜器,755件玉器以及564件骨器,另有将近7000枚海贝。宫殿区渡过洹河

  • 4000年前有没有“夏朝”?一件2900年前的青铜器,或能证明“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记录夏朝的青铜器,夏朝时期青铜器的发展,夏朝的青铜器都有哪些

    某种意义上,“禹”是神话人物,四千年前有没有洪水,连专家也不敢妄下结论;说到这或有朋友会说“这不抬杠嘛,不仅‘大禹治水’,海外也有诺亚方舟,你凭什么说他不存在?”且不论四千年前是否有洪水的问题,以目前的科技认知看,四千年前开山挖渠,改流入海,如此浩大工程即便放到科技发达的现代,没有几代人也难以完成。

  • 商朝有哪些祭祀手段?他们人祭时,用的是战俘还是本国贵族?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商朝祭祀过程,商朝祭祀文化是什么,商朝祭祀威慑作用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独特的朝代,其主要特点就是神权和王权既合作又制衡,宗教权力和世俗权力既统一又对峙。这两种权力的平衡模式就是祭祀,而大部分祭品都是活人。商朝的祭祀手段有两种:人殉、活祭。人殉很好理解,王室或者贵族成员死后,要用人作为配置品一直随葬墓地,这在现代考古得到了很多的印证,比如著名的商朝妇

  • 申公豹真正恨的人是谁?不是姜子牙,而是元始天尊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姜子牙和申公豹谁更厉害,申公豹为什么一直针对姜子牙,申公豹最终败给姜子牙

    申公豹与姜子牙是一同修道四十年的师兄弟,他为何如此痛恨姜子牙呢?申公豹与姜子牙反目成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元始天尊与南极仙翁从中挑拨离间!张桂芳兵伐西岐,为了对付他,姜子牙离开昆仑山之后第一次回来,然后他见到了元始天尊!姜子牙求助元始天尊,但元始天尊不止没给他什么法宝,反倒还训斥了他一番,说姜子牙

  • 最真实的司马光,砸碎的不仅是童年的缸,更是中兴的熙宁大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上最真实的司马光,司马光砸缸历史时间,司马光砸缸历史上有这个事件吗

    北宋熙宁三年,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上书宋神宗赵顼无果,以编纂《资治通鉴》为由,自行离开京师汴京,退居咸阳。这首《客中初夏》便是司马光此时的作品,这首诗不难揣摩。诗中太阳自是明喻当时北宋最高权力者宋神宗赵顼,柳絮暗喻时任参知政事的王安石,并把自己比作葵花。透过诗词和简单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是司马光

  • 都说徐达是被朱元璋害死的,究竟是用“白马汗”,还是“蒸鹅”?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徐达是朱元璋害死的吗,朱元璋为何信任徐达,朱元璋打徐达原因

    说起“徐达”,熟悉历史的朋友或许很清楚了,这里仅简单介绍。进定远,攻滁州,徐达勇武初现,再到以后取和州、拔采石、下太平、擒元将、收蕲人,徐达更是一路所向睥睨,直到进取元大都、先灭陈友谅,再除张士诚,朱元璋称帝路上的每一仗,几乎都少不了这位“当世韩信”的身影;也正因如此,徐达位列“淮西二十四将”之首,

  • 朱元璋只将马皇后和朱标当一家人,其他人都是充话费给的?非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留给朱标的班底,朱元璋为什么把棍子扔在朱标面前,朱元璋儿子朱标之死的原因

    自古以来用后宫佳丽三千来形容皇帝的嫔妃之多,朱元璋的一生,一共有二十多个老婆,其中名气最大的是马皇后。朱元璋有42个孩子,分别是16个女儿和26个儿子,长子朱标深受朱元璋的器重。那朱元璋眼里只有马皇后和朱标吗?其他的嫔妃和孩子都置若罔闻,入不了太祖的眼吗?其实不然。 朱元璋一生的挚爱马皇后 马皇后名

  • 明朝的奴儿干都司可以有效管理东北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为什么放弃奴儿都司,明朝哪位皇帝撤销了奴儿干都司,明朝有几个干都司

    的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图/奴儿干都司明朝的奴儿干都司并非首创,而是对元朝征东元帅府(又称征东招讨司)的直接继承。在蒙古人的统治期间,元朝就在辽阳行省之下设置了管理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的征东元帅府。该元帅府的治所便是黑龙江下游东岸靠近入海口的奴儿干城(今俄罗斯尼古拉耶夫斯克特林),其主要职责就是管辖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