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宰相,三国时期周瑜的那些存在感

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宰相,三国时期周瑜的那些存在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170 更新时间:2023/12/14 22:23:05

当时周瑜是东吴水军都督,率领一万五千精兵逆江而上;当时黄盖老儿也算是老奸巨猾,各种机关算尽,使得曹操船只捆绑在一块,用火攻曹操船只,最后取得大破曹军的胜利。也正是这场战争结束以后,刘备和孙权各自占据了荆州的一部分地区,从而也构成了三国鼎立的雏形,那么周瑜一生屡获战功,他还打过哪些大型战役呢?

首先要说的就是孙策主导的平江东之战。

公元195年,周瑜前去探我身为丹阳太祖的周尚。这个时候正好孙策也率军进入历阳,就要东渡长江,需要兵力支援就想到了旧时好友周瑜,他写信给周瑜让周瑜给出支援,周瑜也很爽快,给人给钱给粮那是大力支持啊。孙策最后也说了一句,我有了你大事必可成也。

有了周瑜的帮助,孙策是一路平定将军东六郡,收编整合各路军马,很快将自己的队伍规模扩展到了数万人。

在拥有强大的兵力之后,我们的这位孙老板也有些飘飘然了,他认为周瑜也没啥用了。就让周瑜带兵回去镇守丹阳去了。周瑜回到丹阳之后,袁术又换掉了丹阳的太守,这里值得说的是,其实当时袁术还是很看重周瑜的才华的,一心想把他招揽到自己帐下做事,但是周瑜看不上袁术,他认为袁术没有成大事的能力,就拒绝了袁术的招揽。

其二要说的就是两次征讨荆州江夏之战

公元192年袁术派孙坚征荆州讨伐刘表,刘表帐下大将黄祖出门迎战。几个回合之后黄祖被打败,逃到岘山里,孙坚也是追击到了山里,没成想黄祖这小子不地道,从竹林中暗放冷箭使得孙坚中箭身亡。也正是因为如此,从那以后黄祖就成了孙坚和孙权的眼中钉肉中刺,不杀黄祖誓不罢休。也正是因为如此,从孙策到孙权,朝廷掌门是变了,但是攻打黄祖的信念从来没变过,是谁上来都想打黄祖。

公元206年,黄祖派遣部将邓龙前去进攻柴桑,周瑜立马率兵反击并且俘虏了邓龙。过了不久,黄祖帐下的部将甘宁也来归降,前有邓龙被俘后有甘宁来降,这无疑是让实力的天平向着孙吴方面倾斜啊。在后来的战役中,轻而易举的就把黄祖给歼灭了。

在灭掉黄祖孙权走后,刘表的长子刘琦曾经想接管黄祖手中的地盘,但是没曾想,刘表在死后不久曹操就率大军南下,荆州很轻易的就落入了曹操的手中,刘琦见状深知自己无力反抗,值得前往夏口求助孙权。然而孙权倒是很是识时务,得知曹操控制荆州北部之后,孙权也就识相的放弃了要夺回江夏的想法。说道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那周瑜在这里也没多少存在感啊,其实小编要说的是江夏之战中周瑜确实没有啥存在感,但是周瑜在前面消灭黄祖战事中,还是很有贡献的,如果黄祖没除掉,按照当时的情形,黄祖势必会投奔曹操,那接下来的赤壁之战什么结果就不一定了。

第三要说的就是南郡之战了。

赤壁之战后,孙刘联军和曹操开打的又一场战役,这次历时将近一年的战斗,最后还是以孙刘联军打败曹军而告终。周瑜和刘备为主帅,参战将领之中也算是名将云集,更有意思的是,刘备方面的类似关羽张飞这些刘备的亲信,在战斗中还接受了周瑜的调度,最后要说的是,在周瑜打下南郡以后,鲁肃建议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以达到让刘备直接去跟曹操正面抗击的效果,后人所谓的借荆州,其实是借了南郡而已,荆州的襄阳和樊城等地还在曹操的手里,也正是这借荆州事件,给孙刘联盟这个整体带来了后续的好多的隔阂,

直到公元210年,孙权同意周瑜讨伐益州,周瑜在返回的时候突然就病死了,当时只有三十六岁。也许周瑜要是多活一阵子,可能三国后续的故事会更为精彩,可惜历史就是历史,没有那么多的也许了。

更多文章

  • 如果李自成最终夺了天下,结果会不会比清朝好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自成怎样保住天下,李自成为何被清朝打败,没有清朝李自成能成功吗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对于清王朝的灭亡,对于清王朝最终走向了没落,并成为西方列强,甚至是日本侵略者欺负的对象的事情,人们一直耿耿于怀。在这样的心态支持下,人们发出疑问,倘若当时夺得天下的是李自成,结果会不会比清朝好一点呢?对此,我们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从思想方面而言,汉族人在大多数朝代都是

  • 驸马纳妾100余人,熬死了6位皇帝,这个明朝驸马有多强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我们需要看看公主的地位。从秦汉到隋唐时期,公主的地位是比较高的。部分公主深受宠信,甚至能够参政,尤其是唐朝公主。在高姿态公主的大环境下,驸马肯定不敢纳妾,就连府里的婢女都不敢碰。除非公主无法生育,在皇家或者公主的默许下,驸马才能纳妾,而且不能太过分。否则,一群大舅哥或者小舅子亲王上门闹事。当然

  • 建文帝胜券在握,却输给了叔父朱棣,这点原因不容忽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棣对待建文君臣,朱棣是怎么解释建文的,建文帝和朱棣谁是正统

    不过如果男女比例各占一半来算的话,女儿就算没有一百个,六七十个总是能有的。而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一生有二十六个儿子,十六个女儿,数量不算多也绝不算少。封建社会里的君主传承制度,讲究的是家天下,皇帝把江山社稷视作自己辛苦打拼下的家业。就算是一个家产微薄的农民,临终前也会仔细梳理一下家业,几升

  • 明朝西北很安定,为什么清朝与准格尔打了70年?形势完全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能不能打败准噶尔,明朝打赢过清军吗,明朝为什么投降清朝后战斗力暴增

    康熙27年,也就是公元1688年,清王朝与准格尔汗国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这场战争一打就是70年,直到乾隆时期才真正解决准格尔问题。可以说,准格尔与清王朝的战争打了整个康乾盛世。而与清朝不同的是,明朝时期西北问题并不是很严峻。虽然有一句谶语是说“明起于东南,亡于西北”。但李自成属于明朝内部问题,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自成兴亡启示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自成霸气的诗句,李自成真人照片,李自成精彩句子

    李自成,陕西米脂人,出生于公元1606年。最开始,李自成就是个老实巴交安分守己的农民家庭的儿子,一直到二十一岁,才混成在银川驿站当了个驿卒。说白了,就是个接待站的小卒,算是最底层的公务员。可李自成很倒霉,刚干上不到两年,就赶上大明崇祯年间的财政危机,国库没有多少银子了。在这种情况下,崇祯皇帝开始裁减

  • 李自成灭明时就没想过清朝会趁机入关?有防备,但却严重低估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李自成,清朝皇帝对李自成评价,李自成入关后的现状

    而且招降吴三桂以后,李自成竟然没有派大顺军队内部嫡系将领前去驻防,只是派降将唐通带领本部八千人马前往接防,这点人马也太少了,而事实证明,当吴三桂降而反悔,从去往北京路上杀回山海关时,唐通的八千人马的确不够看,没费多大功夫就被收拾了。以这个来看,李自成的布置的确太不走心了,但要说他一点都不重视关外大清

  • 明英宗复辟,弟弟景帝听到不是于谦所为,为何连声说“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英宗与明景宗关系,明英宗于谦,于谦对景帝皇位的态度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初,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钰突然病重,到了十六日晚上至十七日凌晨四更许,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投机者发动政变,拥戴已经成为太上皇的明英宗朱祁镇复辟,是为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根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景帝闻钟鼓声,大惊,问左右曰:“于谦耶?”既知为上皇,连声曰:“好,好!”一

  • 明朝12世16帝,2对亲兄弟,2对堂兄弟,为何天启和崇祯关系最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皇帝崇祯有多高,明朝天启到崇祯发生了哪些大事,明朝崇祯算不算好皇帝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倒数第二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历12世共16帝,国祚276年。明朝16帝之中,有着2对皇帝是堂兄弟组合,有着2对皇帝是亲兄弟组合,也就是说有4对皇帝是平辈,所以是12世。今天宋安之就来说说这4对兄弟组合之中,哪对兄弟关系最好,哪对兄弟关系最差。第一对兄弟组合是建文帝朱允炆与明高宗朱高炽。

  • 明之藩王弊端真不能怪朱元璋,朱棣和朱允炆才是关键问题所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朱允炆朱棣关系,朱棣与朱允炆治国谁更好,朱棣惩罚藩王

    有明诸藩,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而提起藩王问题,很多人都认为这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错,其实认真说起来,这个真不能怪明太祖朱元璋,最大的问题其实在于明成祖朱棣和建文帝朱允炆这叔侄俩,就是这叔侄俩才使明朝藩王成为被圈养的高级动物,几乎成为废人,为什么这样说呢,今天宋安之来具体说说。关于

  • 马未都:司马光砸不了缸,宋人烧不出大缸!结果一个成语揭开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马未都反驳司马光砸缸,司马光长大后是砸大缸吗,司马光砸缸马未都怎么评价

    这件事展现出了司马光充足的智慧,更是成为了后人口中神童的代表人物。只不过,如今的时代下,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有了质疑者,这个故事也慢慢被一些人否定了。这一切就源于一位名叫马未都的学者,他根据自己了解的历史,提出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在宋代如何能够烧制出大缸呢?一时之间因为这个问题,很多人也开始怀疑司马光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