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西北很安定,为什么清朝与准格尔打了70年?形势完全不同

明朝西北很安定,为什么清朝与准格尔打了70年?形势完全不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047 更新时间:2023/12/21 6:16:00

康熙27年,也就是公元1688年,清王朝与准格尔汗国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这场战争一打就是70年,直到乾隆时期才真正解决准格尔问题。可以说,准格尔与清王朝的战争打了整个康乾盛世。而与清朝不同的是,明朝时期西北问题并不是很严峻。虽然有一句谶语是说“明起于东南,亡于西北”。但李自成属于明朝内部问题,只不过是刚好此人从西北起兵罢了。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其实还是边疆概念不同。

明朝是朱元璋建立的政权,核心控制地区是汉地十八省。所有边疆地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明朝都没有什么心思治理。明王朝是典型的汉人王朝思维。所以,无论是汉朝、唐朝和明朝,对于边疆地区的管理主要还是以削弱为主。也就是说,只要这些游牧民族不具备攻击长城防线的能力就可以了。而对于游牧民族的管理,主要还是采用分化的方式。比如汉朝利用南匈奴牵制北匈奴,唐朝更是以胡制胡。而明朝也是采取羁縻统治的方式。就是以经济控制为主,一旦游牧民族打到长城沿线,击退之后就进行经济封锁,当对方经济崩溃之后,再辅助以军事打击。无论是明成祖五征蒙古还是成化犁庭,都不是明朝常用的方式。

这套方针的好处就是节约成本,可以把游牧民族控制在无法对明王朝造成威胁的程度。但坏处就是一旦失手就容易让对手做大。而这也是中原王朝经常会犯的错误。比如唐朝发生安史之乱后,为了镇压国内叛军,大量兵力从边疆调往内地,最终造成游牧民族崛起。回鹘和吐蕃的强大,让元气大伤的唐朝无法控制。而明朝也是一样的情况。由于李成梁对女真各部的忽视,当辽东各部调往朝鲜参战时,建州女真逐渐做大做强,最终建立清朝。再加上明王朝内部农民起义,最终入主中原。

正如赵匡胤惧怕武将造反,清王朝在统一汉地之后,就吸取了历朝历代只采用削弱少数民族而并没有实行有效管理的教训。对各个少数民族地区采取拉拢和军事威胁并用的方针。比如对蒙古各部就是采用联姻、宗教和军事征服三种手段。

朱元璋赶跑元顺帝建立明朝之后,整个蒙古高原在短暂统一之后,就陷入了分裂之中。直到瓦剌强盛,才建立了一个相对统一的蒙古部落。但这种统一非常短暂,随着也先被刺杀,蒙古高原再度陷入了混乱。而明朝西北边疆威胁并不大,明军重点驻守的嘉峪关常年无战事。再加上明朝一直采取分化蒙古各部的策略。因此,明朝与蒙古一般就是小打小闹。蒙古再怎么闹腾也不可能在长城以内站稳脚跟。而且蒙古黄金家族与明朝从某种程度讲是属于平等地位的。黄金家族继承的就是北元,明朝本身也对那片地方没有太大的兴趣。

但是这个形势到了清朝就不一样了。蒙古的正统就是黄金家族,但准格尔部并不是黄金家族的血统。准格尔部的祖先是也先。也先在被刺杀之后,准格尔部脱离了蒙古高原来到了西北老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准格尔部与藏人保持良好关系,最终逐渐强大起来。到了噶尔丹时期,准格尔迎来了最强状态。准格尔部很快统一了自己的厄鲁特蒙古,并很快完成了西北地区的统一。统一西北的噶尔丹并不满足,随后又北征打败了漠北的喀尔喀蒙古。此时的准格尔部疆域广阔,远不是明朝时期各个松散的蒙古部落能比的。

而此时的康熙情况并不好。清朝虽然统一了传统汉地,但是反清势力仍然很强大。此时社会各个阶层仍然不稳定。东南沿海还有郑氏家族虎视眈眈。郑成功曾经封锁长江,差点攻下南京。由于水军的劣势,清王朝一直不敢轻视郑氏。而且此时康熙刚刚平定了三藩,如果准格尔南下攻占北京,清王朝在中原的统治肯定会土崩瓦解,这还只是其一。

准格尔在赶跑喀尔喀蒙古之后,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清朝东北老家的安全。清朝对于东北极为看重,绝对不可能放任准格尔继续向东进攻。而另一方面,漠南的形势也不好。因为蒙古各部大多见风使舵,如果在军事压力下倒向噶尔丹,清王朝将被准格尔困在关内。漠南的科尔沁蒙古是清朝的忠实同盟不假,但那是建立在清朝足够强大的基础上的。科尔沁蒙古与清朝共同打败了林丹汗才建立起来的同盟。既然能联合清朝打败林丹汗,当然也可以跟着噶尔丹到中原分一杯羹。

更重要的是清朝与明朝不同,传统汉地是明朝的核心地区,但清朝的老家在关外。一旦有一次失败,清朝就很可能走明朝的老路,清朝会在内外夹击下灭亡。比明朝更危险的是,爱新觉罗氏在关内无依无靠,不可能像明朝那样还能靠南京建立南明。可以说,康熙当时的形势比明朝时期要严峻一万倍。所以,康熙一定要集中力量灭掉准格尔。

而准格尔这一头,也不能停下自己征服的步伐。噶尔丹面临的问题跟他的祖先也先没有太大的区别。蒙古部落还是一如既往的一盘散沙。噶尔丹也是跟也先一样,利用武力和利益才把他们团结在一起。而且噶尔丹的首领身份存在法理问题。准格尔的继承人应该是噶尔丹的侄子,噶尔丹完全是非法继位。无论是蒙古各部还是准格尔内部,都不是铁板一块。噶尔丹只有继续让这些人享受到战争的红利,他们才能跟着噶尔丹走。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清王朝与准格尔部必须有一场对决。这场对决一打就是七十多年。这其中既有乌兰布通的胜利也有和通泊这样的惨败。虽然清朝拉拢了漠南蒙古,但清朝远没有明朝安逸。最终在准格尔内部出现问题时,乾隆给予了致命一击。没有了准格尔的威胁,清王朝才能安心在关内坐江山。

参考资料:《明史》、《清史稿》、《明史:多重性格的时代·边疆经营与对外交往》

更多文章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自成兴亡启示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自成霸气的诗句,李自成真人照片,李自成精彩句子

    李自成,陕西米脂人,出生于公元1606年。最开始,李自成就是个老实巴交安分守己的农民家庭的儿子,一直到二十一岁,才混成在银川驿站当了个驿卒。说白了,就是个接待站的小卒,算是最底层的公务员。可李自成很倒霉,刚干上不到两年,就赶上大明崇祯年间的财政危机,国库没有多少银子了。在这种情况下,崇祯皇帝开始裁减

  • 李自成灭明时就没想过清朝会趁机入关?有防备,但却严重低估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李自成,清朝皇帝对李自成评价,李自成入关后的现状

    而且招降吴三桂以后,李自成竟然没有派大顺军队内部嫡系将领前去驻防,只是派降将唐通带领本部八千人马前往接防,这点人马也太少了,而事实证明,当吴三桂降而反悔,从去往北京路上杀回山海关时,唐通的八千人马的确不够看,没费多大功夫就被收拾了。以这个来看,李自成的布置的确太不走心了,但要说他一点都不重视关外大清

  • 明英宗复辟,弟弟景帝听到不是于谦所为,为何连声说“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英宗与明景宗关系,明英宗于谦,于谦对景帝皇位的态度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初,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钰突然病重,到了十六日晚上至十七日凌晨四更许,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投机者发动政变,拥戴已经成为太上皇的明英宗朱祁镇复辟,是为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根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景帝闻钟鼓声,大惊,问左右曰:“于谦耶?”既知为上皇,连声曰:“好,好!”一

  • 明朝12世16帝,2对亲兄弟,2对堂兄弟,为何天启和崇祯关系最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皇帝崇祯有多高,明朝天启到崇祯发生了哪些大事,明朝崇祯算不算好皇帝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倒数第二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历12世共16帝,国祚276年。明朝16帝之中,有着2对皇帝是堂兄弟组合,有着2对皇帝是亲兄弟组合,也就是说有4对皇帝是平辈,所以是12世。今天宋安之就来说说这4对兄弟组合之中,哪对兄弟关系最好,哪对兄弟关系最差。第一对兄弟组合是建文帝朱允炆与明高宗朱高炽。

  • 明之藩王弊端真不能怪朱元璋,朱棣和朱允炆才是关键问题所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朱允炆朱棣关系,朱棣与朱允炆治国谁更好,朱棣惩罚藩王

    有明诸藩,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而提起藩王问题,很多人都认为这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错,其实认真说起来,这个真不能怪明太祖朱元璋,最大的问题其实在于明成祖朱棣和建文帝朱允炆这叔侄俩,就是这叔侄俩才使明朝藩王成为被圈养的高级动物,几乎成为废人,为什么这样说呢,今天宋安之来具体说说。关于

  • 马未都:司马光砸不了缸,宋人烧不出大缸!结果一个成语揭开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马未都反驳司马光砸缸,司马光长大后是砸大缸吗,司马光砸缸马未都怎么评价

    这件事展现出了司马光充足的智慧,更是成为了后人口中神童的代表人物。只不过,如今的时代下,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有了质疑者,这个故事也慢慢被一些人否定了。这一切就源于一位名叫马未都的学者,他根据自己了解的历史,提出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在宋代如何能够烧制出大缸呢?一时之间因为这个问题,很多人也开始怀疑司马光砸

  • 真是成吉思汗的女儿?单恋郭靖的华筝公主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郭靖华筝吻戏,历史上郭靖和成吉思汗什么关系,郭靖最后有和华筝见面吗

    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华筝确实也有历史原型!当然,相对于《射雕》里一些男性角色,小说里华筝的这个形象,可以说演绎的成分就更大一些了。首先,在严肃史书的记载里,其实成吉思汗并没有一个汉文译名叫“华筝”的女儿,但却有一个汉文译名语音和华筝非常接近的女儿,也就是他和正妻孛儿帖的第一个女儿火臣别吉(也被译为火真

  • 明朝曾有明太宗,称号持续100多年,最后怎么没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代为什么没有明太宗,明朝各个皇帝下场,明朝第二任皇帝后来怎么了

    其实包括给朱棣改庙号在内的这整个事件在嘉靖初年确实是一件大事,以至于这个事件还有个专门的称呼,叫“大礼议”。而这件事涉及到了从明朝建立到嘉靖年间多位皇帝的地位问题,因此也曾经引发了激烈的争议。这件事的起因就是明世宗嘉靖帝成为皇帝的特殊过程。虽然嘉靖皇帝是出身于明朝皇族,但他的父亲却并不是明朝的皇帝。

  • 朱棣只是24个藩王之一,为啥那么强?他比建文帝高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棣是唯一成功的藩王,为何朱棣的历史评价很高,朱棣的实力有多强大

    朱元璋杀死反对分封的人那么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还是要从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所面临的局面说起了。其实对中国历史有些基本了解的朋友恐怕都知道,中国历史上采用分封制的王朝几乎全都发生过重大的藩王叛乱。比如西汉初年的七国之乱以及几乎给西晋王朝判了死刑的八王之乱等等。所以在西晋王朝灭亡之后,分封制在中原王朝曾

  • 马皇后好在哪里,为何能让朱元璋钟爱一生?具体原因成熟男人都懂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马皇后为什么看上朱元璋,为什么马皇后死后朱元璋性情大变,为何马皇后到死都不肯原谅朱元璋

    可是,在那么多的女人中,能够得到朱元璋倾心相待的唯有马皇后一人,她是他的发妻,也是他的一生所爱。根据史书记载,马皇后本人相貌并不漂亮,看上去也就是寻常百姓家女儿的面貌,偏偏这样的女子最后得到了朱元璋的青睐。那么,这是为什么呢,马皇后到底好在哪里,能够让朱元璋钟爱一生?其实,里面的具体原因,成熟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