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李自成最终夺了天下,结果会不会比清朝好一些?

如果李自成最终夺了天下,结果会不会比清朝好一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785 更新时间:2024/1/15 22:49:19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对于清朝的灭亡,对于清王朝最终走了没落,并成为西方列强,甚至是日本侵略者欺负的对象的事情,人们一直耿耿于怀。在这样的心态支持下,人们发出疑问,倘若当时夺得天下的是自成,结果会不会比清朝好一点呢?对此,我们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思想方面而言,汉族人在大多数朝代都是尊崇儒家学说的,因此人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受到儒家学说的影响。也就是说,倘若李自成最终一统天下,那么当时的剃发令、奏销案、哭庙案以及强制实行官绅一体纳粮等事情都大概率不会发生,而国家的发展自然有可能会比清王朝更好。

其次,对于满族人而言,他们知道自己成功问鼎中原,凭借的是一时之力,凭借的是暂时的优势,倘若不壮大自己的势力,倘若不管控天下汉族人的想法,那么他们的皇位是很难坐稳的。因此清朝皇帝进入了中原之后,为了压制汉族人的势力,为了更好地融入汉族人的生活,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倘若是李自成一统中原的话,这些都大概率不会发生,而国家发展壮大的时间也就更久,更容易获得更繁荣的社会局面。

同时,李自成对待外国传教士的态度与清王朝大为不同。李自成在西安的时候,对传教士是非友好的,当他知道下面官员逮捕了来华“阐明真教”的时候,便立马下令释放,并且要求军队不能够打扰他们的生活,甚至还派人去对教堂进行了保护,还在门口写了一个告示牌:勿扰汤若望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李自成进入了北京之后,汤若望受邀去见了大顺的将领,并曾经一度利用自己的身份保护了不好的优秀人物,比如陈名夏。而这样的态度,与清朝的高高在上截然不同。也就是说,在某种意义上,李自成建立的大顺王朝,更有可能赶上西方工业革命的快车,也更有可能会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最后,相较于清王朝而言,大顺王朝受到儒家学说的影响更大,因此对于军事的追求程度就远远不如清王朝。换句话而言,或许大顺王朝的军队建设会吸取明朝的教训有所加强,但是绝对不可能像大清王朝这般重视,毕竟满族是马背上的民族。而这样的局面也就造成了,大顺王朝倘若问鼎中原,很难获得清朝那么大的疆域范围。

因此,大顺王朝和清王朝,无论哪一个成为最后的赢家,其实都是有利弊的,而这也是国家发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重要缘故。毕竟没有一个王朝,是可以永久昌盛的。

参考资料:《明史》、《清史稿》

更多文章

  • 驸马纳妾100余人,熬死了6位皇帝,这个明朝驸马有多强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我们需要看看公主的地位。从秦汉到隋唐时期,公主的地位是比较高的。部分公主深受宠信,甚至能够参政,尤其是唐朝公主。在高姿态公主的大环境下,驸马肯定不敢纳妾,就连府里的婢女都不敢碰。除非公主无法生育,在皇家或者公主的默许下,驸马才能纳妾,而且不能太过分。否则,一群大舅哥或者小舅子亲王上门闹事。当然

  • 建文帝胜券在握,却输给了叔父朱棣,这点原因不容忽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棣对待建文君臣,朱棣是怎么解释建文的,建文帝和朱棣谁是正统

    不过如果男女比例各占一半来算的话,女儿就算没有一百个,六七十个总是能有的。而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一生有二十六个儿子,十六个女儿,数量不算多也绝不算少。封建社会里的君主传承制度,讲究的是家天下,皇帝把江山社稷视作自己辛苦打拼下的家业。就算是一个家产微薄的农民,临终前也会仔细梳理一下家业,几升

  • 明朝西北很安定,为什么清朝与准格尔打了70年?形势完全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能不能打败准噶尔,明朝打赢过清军吗,明朝为什么投降清朝后战斗力暴增

    康熙27年,也就是公元1688年,清王朝与准格尔汗国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这场战争一打就是70年,直到乾隆时期才真正解决准格尔问题。可以说,准格尔与清王朝的战争打了整个康乾盛世。而与清朝不同的是,明朝时期西北问题并不是很严峻。虽然有一句谶语是说“明起于东南,亡于西北”。但李自成属于明朝内部问题,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自成兴亡启示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自成霸气的诗句,李自成真人照片,李自成精彩句子

    李自成,陕西米脂人,出生于公元1606年。最开始,李自成就是个老实巴交安分守己的农民家庭的儿子,一直到二十一岁,才混成在银川驿站当了个驿卒。说白了,就是个接待站的小卒,算是最底层的公务员。可李自成很倒霉,刚干上不到两年,就赶上大明崇祯年间的财政危机,国库没有多少银子了。在这种情况下,崇祯皇帝开始裁减

  • 李自成灭明时就没想过清朝会趁机入关?有防备,但却严重低估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李自成,清朝皇帝对李自成评价,李自成入关后的现状

    而且招降吴三桂以后,李自成竟然没有派大顺军队内部嫡系将领前去驻防,只是派降将唐通带领本部八千人马前往接防,这点人马也太少了,而事实证明,当吴三桂降而反悔,从去往北京路上杀回山海关时,唐通的八千人马的确不够看,没费多大功夫就被收拾了。以这个来看,李自成的布置的确太不走心了,但要说他一点都不重视关外大清

  • 明英宗复辟,弟弟景帝听到不是于谦所为,为何连声说“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英宗与明景宗关系,明英宗于谦,于谦对景帝皇位的态度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初,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钰突然病重,到了十六日晚上至十七日凌晨四更许,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投机者发动政变,拥戴已经成为太上皇的明英宗朱祁镇复辟,是为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根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景帝闻钟鼓声,大惊,问左右曰:“于谦耶?”既知为上皇,连声曰:“好,好!”一

  • 明朝12世16帝,2对亲兄弟,2对堂兄弟,为何天启和崇祯关系最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皇帝崇祯有多高,明朝天启到崇祯发生了哪些大事,明朝崇祯算不算好皇帝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倒数第二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历12世共16帝,国祚276年。明朝16帝之中,有着2对皇帝是堂兄弟组合,有着2对皇帝是亲兄弟组合,也就是说有4对皇帝是平辈,所以是12世。今天宋安之就来说说这4对兄弟组合之中,哪对兄弟关系最好,哪对兄弟关系最差。第一对兄弟组合是建文帝朱允炆与明高宗朱高炽。

  • 明之藩王弊端真不能怪朱元璋,朱棣和朱允炆才是关键问题所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朱允炆朱棣关系,朱棣与朱允炆治国谁更好,朱棣惩罚藩王

    有明诸藩,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而提起藩王问题,很多人都认为这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错,其实认真说起来,这个真不能怪明太祖朱元璋,最大的问题其实在于明成祖朱棣和建文帝朱允炆这叔侄俩,就是这叔侄俩才使明朝藩王成为被圈养的高级动物,几乎成为废人,为什么这样说呢,今天宋安之来具体说说。关于

  • 马未都:司马光砸不了缸,宋人烧不出大缸!结果一个成语揭开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马未都反驳司马光砸缸,司马光长大后是砸大缸吗,司马光砸缸马未都怎么评价

    这件事展现出了司马光充足的智慧,更是成为了后人口中神童的代表人物。只不过,如今的时代下,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有了质疑者,这个故事也慢慢被一些人否定了。这一切就源于一位名叫马未都的学者,他根据自己了解的历史,提出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在宋代如何能够烧制出大缸呢?一时之间因为这个问题,很多人也开始怀疑司马光砸

  • 真是成吉思汗的女儿?单恋郭靖的华筝公主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郭靖华筝吻戏,历史上郭靖和成吉思汗什么关系,郭靖最后有和华筝见面吗

    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华筝确实也有历史原型!当然,相对于《射雕》里一些男性角色,小说里华筝的这个形象,可以说演绎的成分就更大一些了。首先,在严肃史书的记载里,其实成吉思汗并没有一个汉文译名叫“华筝”的女儿,但却有一个汉文译名语音和华筝非常接近的女儿,也就是他和正妻孛儿帖的第一个女儿火臣别吉(也被译为火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