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北朝时期的版图变化:从地图看中国第二个大一统时代是如何到来

南北朝时期的版图变化:从地图看中国第二个大一统时代是如何到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935 更新时间:2024/2/6 12:38:19

东晋十六国的局面

南北朝的历史分为南北两个线索。首先来说北魏的统一。前秦灭亡后,鲜卑族的拓跋珪于386年在漠南建立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随后北魏不断扩展,于397年灭后燕、431年灭大夏、436年灭北燕、439年征服北凉,于是统一了北方。为了防止迁入中原的各民族反叛,北魏下令所有的部族组织解散,并且逐渐推行了汉化政策,导致中原的主要民族都融入了汉族。

在南方,刘裕在404年击败了称帝的桓玄,于是掌握了东晋大权。随后,刘裕先后发动了两次北伐,第一次是在410年灭南燕,将山东半岛纳入版图;第二次是在417年北伐灭后秦,收复了关中、洛阳等地。在这个过程中,刘裕还击败了荆州、益州的割据势力,实现了南方的统一。到420年,刘裕正式称帝,国号为宋,南朝正式建立。此时,南北朝对峙的局面也就是正式形成了。不过可惜的是,刘裕收复的关中地区很快就被大夏给攻陷,北魏灭大夏后归属于北魏。

宋魏对峙

双方形成对峙的局面后,都各个开创了比较稳定的局面。北魏的拓跋焘统一北方后,就休养生息,恢复经济;推行楷书文字,重用汉族士人,尊文崇儒,推动了鲜卑族的汉化。在拓跋焘的建设下,北魏进入了强盛时期。而南朝的宋文帝也积极发展经济,出现了“元嘉之治”。宋魏对峙时期,双方发生了几次大规模的交战。宋文帝曾经发动了三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452年,拓跋焘被杀,第二年,宋文帝也被杀,南北朝第一个比较稳定的时代结束。之后,刘宋陷入了宗族相互残杀的局面中。466年,北魏乘刘宋内乱攻占了冀州、青州、兖州、徐州,于是南北朝完全以秦岭淮河一线为边界线。

479年,刘宋在宗室自相残杀的过程中灭亡,萧道成乘机称帝,建立了南齐。南齐王朝十分短暂,只有23年就灭亡了。除了萧道成之外,南齐最杰出的皇帝是齐武帝,但是他在位了11年,并且选错了继位人。齐武帝去世后,南齐也陷入了宗室残杀的局面中,于502年被灭。北魏,此时正进入了孝文帝时代,493年,他逼迫大臣们迁都洛阳,正式进行全面的汉化改革。

502年,萧衍也在南齐宗室内乱中乘机掌权,建立了梁朝。萧衍是南北朝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一共在位48年。他才华多疑,崇尚佛教,勤政节约,执政的前期是南朝的有一个黄金时代。然后,后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548年,爆发了侯景之乱。萧衍也在叛乱中被饿死。

在北朝,孝文帝的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但是也加速了北魏政治的腐败。于是在孝文帝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北魏一直面临着农民起义和六镇起义的事件。终于在535年,北魏分裂为了东西两部,实际上的大权分别是高欢宇文泰掌握。

548年,梁武帝萧衍处于侯景事件不妥,引发了侯景之乱,随后建康被侯景攻破,南朝大乱。而坐镇荆州的萧绎虽然掌握重兵,却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为了防止宗室和他争夺帝位,他和宇文泰合作,让宇文泰进攻凉州、益州,并且将襄阳地带割让给了宇文泰。此举让南朝的疆域从260万平方公里萎缩到了130万平方公里,而宇文泰势力强大起来,为后来北周灭北齐、隋朝灭陈奠定了基础。554年,宇文泰灭萧绎,之后,宇文泰在荆州扶持了一个萧氏傀儡政权,史称“后梁”“西梁”。

萧绎被灭后,梁朝的大臣们在建康拥护萧方智萧渊明为帝。随后陈霸先乘机掌握了大权。557年,陈霸先称帝,建立了南陈王朝。而北方,高氏集团已经在550年称帝,国号为齐,史称北齐。而宇文氏也在557年称帝,国号为周,史称北周。意思,南北朝进入了北齐、北周、南陈三国并列时期。

三国之中,北周武帝宇文邕最有作为,他大规模推行均田制,缓和北方的社会矛盾。建立府兵制,增强了军队战斗力,又减少了财政支出。于是北周很快强盛起来。577年,宇文邕消灭了北齐,统一了北方,为中国的再一次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578年,宇文邕去世,新继位的皇帝年幼,于是大权被杨坚掌握。581年,杨坚称帝,国号为隋。杨坚在整体上保持了宇文邕的政策,使得北朝继续强盛。589年,杨坚派遣大军灭了偏安的南陈,于是南北朝正式结束,中国再一次进入了大一统时代。从189年东汉名存实亡到589年隋朝统一,中国一共分裂了400年。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快人心的周武灭佛,让300万僧侣还俗,加速了南北朝的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世宗为何禁佛,评述周世宗毁佛运动,周世宗为什么毁佛

    一,灭佛的起因佛教从汉朝传播到了中国,那时候并未大规模传播。魏晋时期,由于天下大乱、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佛教得以兴盛。而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发展到达了极盛。南朝方面,刘宋有1913座寺庙,僧尼36000多人;到梁朝时期,寺庙到达2800多座,僧尼82700多人,就连梁武帝萧衍也信仰佛教。北朝方面更加

  • 隋朝人口达到了5500多万,为何唐朝用了100年才赶上?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再来看看唐朝。一直到了唐玄宗开元盛世时期,唐朝的人口才超过了隋朝的峰值。根据《中国人口通史》的考证:唐朝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唐朝的户籍人口达到了4800多万,总人口大概为6400万;到了755年,唐朝的户籍人口达到了5290多万,总人口大约为7400多万,这可能是唐朝人口的峰值。从唐朝建立到开

  • 魏征腰缠万贯,为何不敢乱花一分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魏征资料,魏征为什么受重用,魏征是善终吗

    其实,若将当时的银子折合成现在的人民币,很容易看出当时的购买力。若按实物计算,唐朝贞观年间,1两银子是1000文铜钱,可以买200斗米,在唐玄宗时期,只能买100斗米,那今天呢?以普通大米2元一斤来算(10斗米为一石,唐朝一石是79.32公斤),贞观年间的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6345.6元。在初唐时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纳了弟妹杨氏,为何没有纳嫂子郑观音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纳了弟媳杨氏,李世民与杨氏,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了他哥哥吗

    李世民纳了前齐王妃杨氏为妾,当时李元吉尸骨未寒,而杨氏和李元吉生的儿子也被李世民杀了,看到这一段历史记载,想必人人都是对李世民鄙夷至极的,毕竟这种事情,做得的确太绝了。除了李元吉以外,李世民其中一个支持李建成的堂兄小妾也被李世民纳入了后宫,就连魏徵都看不下去了,杀了大哥娶嫂子,杀了弟弟娶弟妹,自古以

  • 历史上的刘裕是怎么样的人,为什么他要将司马懿的后人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是的,有人把司马懿当成曹操时期的重要谋士,这也没有错。但是,这只说对了一半。什么是谋士?真正的谋士,其实都是给别人服务的。一个人只要完全变成给自己谋算,那就已经脱离了谋士的行列,变成野心家、阴谋家了。司马懿就是这样一个人。司马懿通过和曹操的子孙打“太极”,最后使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获得了政权,

  • 46岁的杜甫,为了买酒喝四处赊账,却赊出了一首千古绝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杜甫为了借钱写下一首诗,杜甫穷困潦倒的一生,杜甫有哪些让人泪流满面的故事

    杜甫还有首写喝酒的诗歌《曲江二首》,读来令人觉得非常心酸。曲江二首唐杜甫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这首诗是公元758年,杜甫担任“左拾遗”的时候写下的,这个官职是一个谏官,并不受皇帝的重用,而且还可

  • 李渊被逼退位后,日子过得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渊是被逼退位的吗,李渊退位了干了些什么,李渊退位后又活了多少年

    显然的,这样的行为是颇受人们诟病的,但是李世民确实也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他将唐朝带上了繁荣昌盛的道路,因此为人们所称颂。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人们对李世民的争议是非常之大的。当然,很多人关注这场政变的时候,最为好奇的则是李渊的状态,毕竟被自己的亲儿子所逼迫,并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事实上,李渊也不是一

  • 孝文帝改革的确加速了北魏的灭亡,但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对孝文帝的改革的评价也是非常具有争议。大部分人对孝文帝的改革持肯定态度,认为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汉化和社会进步,使得北魏更加强盛,加速了民族融合。同时,孝文帝改革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比较成功的、全面的改革,符合了时代的发展需求,是历史的必然。肯定孝文帝改革的代表著作有肖黎的《魏孝文帝评传》

  •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改变大唐国运:李世民能赢,全靠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对唐朝的影响,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史书怎么记载,李世民什么时候发生玄武门之变

    当时李建成已为太子多年,根基非常之深,在东宫也拥有自己的智囊幕僚。但是昔时李世民虽为秦王,但是他的权力确实远高于其他诸王。洛阳之战后,李世民被封为“天策将军”,并允许开“天策府”,自行招募任命官属,与此同时,李世民还担任着大唐最为重要的尚书令官职。他的种种特权,可以说已经等同或者超越了太子的很多权限

  • 十六国时期,北方陷入了战乱,东晋为什么不能实现大一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东晋十六国讲解,东晋十六国的统治范围,东晋十六国真实情况

    从西晋以来,北方爆发了八王之乱、永嘉之乱,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而南方则相对比较安定,于是大量的北方百姓选择南迁。根据谭其骧等人的推测,当时选择南迁的户籍人口大约有90万。而西晋皇室以及世家大族也纷纷南下,在江南建立了东晋政权,史称“衣冠南渡”。大量的人口南迁,为南方的经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