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一箭已经把李建成射杀了,为什么还将他的头颅砍下呢?

李世民一箭已经把李建成射杀了,为什么还将他的头颅砍下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184 更新时间:2024/1/5 9:00:06

“斩首示众,方能震慑人心”。正是李建成的首级再加上李渊手敕朝廷命令,才让正在猛烈围攻玄武门的东宫兵马顿时失去了斗志,然后放下了武器就地投降。

所以,这是不得不为。敌首领的首级,在关键时刻可以瓦解敌方阵营,可抵得十万兵,这是非砍不可的。

玄武门事变,既是政变,也是一场唐朝版的特种突袭作战行动。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

在争嫡中日愈失利的秦王李世民,终于下了决心,决定在玄武门设伏,直接动手格毙太子与齐王。

因为玄武门守将,早就是秦王派系中人。

当日凌晨,秦王李世民身率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诸将及数十劲卒潜入玄武门设伏。

而太子与齐王等人万没料到,秦王会如此胆大包天的在禁宫中设下伏兵,用这种简单、直接、粗暴的方式来解决政争。

这就是纸上谈兵与身经百战之间的最大区别。

所以,行动是很顺利的。

李世民一箭射毙太子建成,尉迟敬德格毙齐王元吉。

然而,太子与齐王虽伏诛,但真正的“千均一发之险”才刚刚开始!

有两个关键问题如果不妥善解决,那么李世民发动的政变,也是失败的。

(1)李渊态度会如何,能否拿到朝廷诏书?

李渊态度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李渊认可,发下朝廷明诏,承认了李世民地位合法性,天下才不会因政变而产生动荡。

李世民被迫政变,但他是有雄才大略的,如果朝廷不肯承认他,那么大唐天下必定动荡混乱,长安城将血流成河。这局面,绝不是他所愿意看到的。

所以,李世民没有亲自去见李渊,而是派尉迟敬德披甲执兵闯入大内面圣。

这是细思极恐的,说明如果李渊不从,那么说不得,尉迟敬德会主动替秦王背锅,干出弑君之事了。

以最快速度拿到朝廷命令,决不能因妇人之仁而致天下大乱,李世民是有决断的!

这事解决了,那么接下来要立即解决第二个问题了。

(2)玄武门外的东宫卫队怎么解决?

当太子、齐王死,尉迟敬德率兵强闯大内宫禁去威逼李渊时,玄武门的守兵们开始承受起了巨大的压力。

城外的太子东宫卫队与齐王府卫兵,对玄武门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太子按国家制度,辖有东宫六卫率府,可以调动长安城中亲卫、翊卫、勋卫府兵。

并且太子府辖下还设有常备禁卫军,分别为:旅贲、超乘、直荡三支常设兵马。

太子建成为人宽厚,待下不薄。

所以当太子遇害消息传出,门外的东宫兵马并没有树倒猢狲散。

隶属东宫的将军冯立、薛万彻、谢叔方等,召集所部,猛攻玄武门,要拼死以报太子生前之恩。

这时候,有人问,太子都死了,这些人这样拼命还有意义吗?

当然有意义!

太子虽死了,太子的儿子女儿们仍在,只要一鼓作气攻入玄武门杀了秦王,大位仍在太子府中。

这就是冯立等诸将仍要拼命攻击玄武门的动力!

东宫兵力雄厚,稍一会就聚起数千人马。

而李世民带入玄武门的兵力不过百余人,除少量协助守门,大多正在四出安定大内诸宫守卫,玄武门守备兵力不过数百,敌我强弱对比悬殊。

战斗激烈,负守卫玄武门的左屯营将军敬君弘、中郎将吕世衡二将皆阵亡。城门即将失守,形势已岌岌可危。

万幸的是,拿到了朝廷明诏的尉迟敬德及时赶到。

于是,尉迟敬德立即砍下李建成的首级,挑在长槊之上,将已经明发天下的朝廷诏书连同太子首级一起出示给东宫将士。

这一下,立即就瓦解掉了东宫数千兵马的战斗意志,

因为大势已定,当然不能再打下去了。

朝廷发诏书之前,是各为其主。

首级示众、朝廷明诏已发。若再打下去,那就成了要被诛族的叛逆。

于是,在李建成的首级下,东宫数千人弃械降,冯立等诸将落荒而逃。而长安城与大唐天下,也避免了动荡与混乱。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盛世的巅峰——开元盛世,竟然是一个饥饿的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开元盛世是中国最好的盛世吗,中国古代史开元盛世,历史上真实的开元盛世

    一,唐玄宗的从明君到昏君712年,唐玄宗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此时的唐玄宗,意气风发,以太宗作为榜样,励精图治,虚怀纳谏。此时的唐朝,经过了唐太宗和武则天时代的稳定发展,已经积累了几十年的财富。开元时代的唐玄宗并非守成之君,而是一位开拓之君。他上台后,颁布一系列的新政,让唐朝迅速进入了繁荣状态。在用人方

  • 唐朝到末期还控制着东北?谭其骧的地图错的实在太离谱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鼎盛时期真正地图,谭其骧绘制的唐朝地图高清,谭其骧的历史地图准确性如何

    辽东,自古以来就是中央王朝控制东北地区的跳板,如果辽东都丢失了,那么控制东北就是不可能的。唐朝建立之前,辽东已经被高句丽控制了几百年了。隋朝先后发动了四次东征,都未能击败高句丽。唐朝前期,经过唐太宗和唐高宗的多次出兵,终于在公元668年灭高句丽。670年,唐朝在高句丽之地设置了安东都护府,成为了唐朝

  • 1200年后,他是李白之外唯一敢仗剑天涯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白一生的三件事,李白人生经历大揭秘,他在唐朝名气比不上李白

    然而,千百年来,再无第二个李白。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晚唐的诗人因为家国动乱,诗风都染上了一层悲伤。仗剑天涯,笑看世间的风采难以再现。1200年后,有一人或许有太白仗剑走天涯之风骨。他就是中国武侠电影导演的开山人,胡金铨。很多年轻的朋友也许不认识,也许忍不住地说“一个导演怎么有李白之风采?这样说简直是侮

  • 拓跋鲜卑的崛起:统一北方,崇汉尊儒,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一,拓跋西迁,盘踞漠南鲜卑族,最早生活在大兴安岭一带,因为地处于匈奴东方,因而被称为“东胡”。东汉时期,鲜卑强大起来,驱逐了北匈奴,占据了漠北。西晋时期,鲜卑族的慕容氏、段氏和宇文氏在辽河流域割据,其中慕容鲜卑建立了“五燕”政权,还有一支慕容鲜卑迁徙到了青海,建立了吐谷浑王国。拓跋鲜卑,最早居住在大

  • 朱门酒肉臭,“臭”的意思是香气?读懂背后真意才明白杜甫的深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门酒肉臭出自哪首诗,杜甫草堂柴门的意蕴,杜甫绝句表达情怀

    美丽的唐诗宋词,具有穿越历史长河的无穷魅力,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拥有无数的读者,那些脍炙人口的名句,更是人人倒背如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写出了穷人与富人的巨大悬殊,写出了苦与乐的两极分化,饱含血泪的笔触足以穿透人心。但对“朱门酒肉臭”一句的理解,历来却有着

  • 南北朝时期的版图变化:从地图看中国第二个大一统时代是如何到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东晋十六国的局面南北朝的历史分为南北两个线索。首先来说北魏的统一。前秦灭亡后,鲜卑族的拓跋珪于386年在漠南建立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随后北魏不断扩展,于397年灭后燕、431年灭大夏、436年灭北燕、439年征服北凉,于是统一了北方。为了防止迁入中原的各民族反叛,北魏下令所有的部族组

  • 大快人心的周武灭佛,让300万僧侣还俗,加速了南北朝的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世宗为何禁佛,评述周世宗毁佛运动,周世宗为什么毁佛

    一,灭佛的起因佛教从汉朝传播到了中国,那时候并未大规模传播。魏晋时期,由于天下大乱、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佛教得以兴盛。而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发展到达了极盛。南朝方面,刘宋有1913座寺庙,僧尼36000多人;到梁朝时期,寺庙到达2800多座,僧尼82700多人,就连梁武帝萧衍也信仰佛教。北朝方面更加

  • 隋朝人口达到了5500多万,为何唐朝用了100年才赶上?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再来看看唐朝。一直到了唐玄宗开元盛世时期,唐朝的人口才超过了隋朝的峰值。根据《中国人口通史》的考证:唐朝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唐朝的户籍人口达到了4800多万,总人口大概为6400万;到了755年,唐朝的户籍人口达到了5290多万,总人口大约为7400多万,这可能是唐朝人口的峰值。从唐朝建立到开

  • 魏征腰缠万贯,为何不敢乱花一分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魏征资料,魏征为什么受重用,魏征是善终吗

    其实,若将当时的银子折合成现在的人民币,很容易看出当时的购买力。若按实物计算,唐朝贞观年间,1两银子是1000文铜钱,可以买200斗米,在唐玄宗时期,只能买100斗米,那今天呢?以普通大米2元一斤来算(10斗米为一石,唐朝一石是79.32公斤),贞观年间的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6345.6元。在初唐时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纳了弟妹杨氏,为何没有纳嫂子郑观音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纳了弟媳杨氏,李世民与杨氏,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了他哥哥吗

    李世民纳了前齐王妃杨氏为妾,当时李元吉尸骨未寒,而杨氏和李元吉生的儿子也被李世民杀了,看到这一段历史记载,想必人人都是对李世民鄙夷至极的,毕竟这种事情,做得的确太绝了。除了李元吉以外,李世民其中一个支持李建成的堂兄小妾也被李世民纳入了后宫,就连魏徵都看不下去了,杀了大哥娶嫂子,杀了弟弟娶弟妹,自古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