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探究历史的真相:张献忠屠川是真实的的吗?

探究历史的真相:张献忠屠川是真实的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484 更新时间:2024/1/19 9:27:49

目前,人们能够找到的关于张献忠屠川的史料多达450种之多,如此多的史料显然是不可能完全否定的。

我们先来分析下这些史料的都是什么性质的史料。首先,清朝官修史书《明史》记载了张献忠的两次屠杀行为,一次是在武汉“录男子二十以下、十五以上为兵,余皆杀之。由鹦鹉洲至道士洑,浮胔蔽江,逾月人脂厚累寸,鱼鳖不可食。”第二次是在四川。

性狡谲,嗜杀,一日不杀人,辄悒悒不乐。诡开科取士,集于青羊宫,尽杀之,笔墨成丘冢。坑成都民于中园。杀各卫籍军九十八万。又遣四将军分屠各府县,名草杀。伪官朝会拜伏,呼獒数十下殿,獒所嗅者,引出斩之,名天杀。又创生剥皮法,皮未去而先绝者,刑者抵死。将卒以杀人多少叙功次,共杀男女六万万有奇。——《明史·张献忠》

《清史》记载张献忠在四川屠杀了六亿人口,这明显是太过于夸张。虽然数据不可信,但是事件也不能完全否定,中国古代的史书在这方面的夸张在历代都有,例如《逸周书》就记载武王伐纣消灭了一亿军队。鉴于《明史》是清朝官修史书,有嫁祸张献忠的嫌疑,所以以上两段记载只能作为参考。

给张献忠立庙,到底是敬仰还是害怕?

第二类资料是明朝文人写的史料,主要有王夫之的《永历实录》、彭孙贻的《平寇志》、吴伟业的《绥寇纪略》、谈迁的《国榷》、查继佐的《罪惟录》、计六奇《明季南略》、顾山贞《蜀记》《客滇记》等。

其中《罪惟录》原名为《明书》,是反清文人查继佐写的,书中全部使用明朝年号。此书将南明各主都列为本纪,对清朝则称呼为“满人”,“建夷”等。此书在1672年写成,是暗中所写,经历了千万的磨难。这本书是保存了三百年的查氏手稿,直到清朝灭亡后才公开发行。此书记载了张献忠在四川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屠杀。

《明季南略》是计六奇编撰的一部历史类笔记,主要写南明的抗清事迹,记叙的时间从1644年到1665年。该书在1670年写完,但是由于文字狱的问题,此书直到清朝后期才开始刊行。此书也较为详细地记载了张献忠屠杀四川的事情。

结合明遗文人写的史书,我们大概可以搞清楚张献忠在四川的屠杀行为。张献忠第一次屠川是在重庆,《罪惟录》《国榷》《明季南略》都有记载。《罪惟录》记载“屠重庆—取丁壮万余,刳耳鼻,断一手,驱狥各州县。”谈迁的《国榷》记载“绅弁俱歼,兵民斫一手者万计”。而《明季南略》的记载就比较夸张,“城中数百万生灵,无一逃者……砍手三十余万,流血有声。”

第二次屠杀是在成都。《罪惟录》记载:“陷成都,蜀王阖宫被难。巡抚龙义光暨道府各官,皆死之。檄诸绅于成都,皆见杀。”《蜀记》记载:“贼大众驰聚而入,不分老幼良贱,皆杀之。三日后方招安”。《蜀碧》的记载也大体一致:“贼攻成都……大杀三日”。

第三次屠杀是屠杀四川的士人。《罪惟录》记载“县榜试士,士争趋乞生。复以兵围之。数千人咸振笔挟策以死。”《鹿樵纪闻》记载:“廉得诸生有通表于闯者,由是发怒,命州县教官率生监来省考试。……聚之大慈寺,照牌点名驱至西城外青羊宫坑之。共一万七千余人,所弃笔砚如邱冢。”《怀陵波寇始终录》卷十八说:“朝天关逻者获成都诸生颜天汉等通闯贼书。怒,诡称开科,尽杀之青羊宫。”

七杀碑原文

第四次是张献忠失败后,他决定离开四川,流动作战,于是下令屠杀成都。在“江口沉银”之后,张献忠又下令屠杀妇女几十万,最后又担心川兵反叛,就将所有川兵也屠杀了。这件事记载于南明将领俞忠良的《流贼张献忠祸蜀记》中。

献忠离成都,率贼营男妇百余万操舟数千蔽岷江而下。都督杨展起兵逆击之,战于彭山之江口,展身先士卒遣小舸载火器以攻贼舟,风大作,舟火,士卒鼓勇,皆殊死战,贼败。贼舟首尾相衔,骤不能退,风烈火猛,势若燎原。官兵枪铳弩矢百道俱发,贼舟多焚,所掠金玉珠宝及银鞘数千万,悉沉江底。群贼登岸走,旋奔川北,杨展率部追之。献忠虑各营家眷众多,不能急行,此皆历年抢掠而来,乃集众贼将共议,饬令将妇女尽杀之,献忠亦杀其妃嫔数百,死者数十万。献忠犹未已,恐川兵反,行次顺庆界。大阅,尽杀川兵,不留一卒。仅有都督刘进忠者一营,久自川北遁去,入秦降于虏。——南明建昌卫掌印都司俞忠良《流贼张献忠祸蜀记》

实际上,《明史》关于张献忠屠川的许多细节也是直接从明遗的资料转抄而来,其中大部分内容是转抄了毛奇龄的《后鉴录》。毛奇龄记载了张献忠派出四路大军出去屠杀,其中每一路都杀了上亿的人口,加起来正好是6亿多。《明史》就直接将这些数据加起来。

献忠黄而长,身而虎颔,人号黄虎。强不及自成而狡谲过之。性嗜杀,与自成比,较无道难测。……伪官朝会拜伏,呼獒数十入班次,有为獒所嗅者,不忠引出剖其心。……先杀所俘蒙古一千五百人于南门之外,始分兵计杀。凡一兵杀男子一百,授把总女倍之,以手足为记。……会计各路所杀,卫军七十五万有奇兵二十三万有奇,家口不计。……然后捱户杀名,草杀。……岁丙戌元日,命四将军分路草杀。五月,回成都上功疏。平东一路,杀男五千九百八十八万,女九千五百万,抚南一路杀男九千九百六十余万,女八千八百余万。安西一路杀男九千九百余万女八千八百余万。定北一路,杀男七千六百余万,女九千四百余万。……剥皮法,从顶至尻,刻一缕裂之,张于前如鸟翅,逾日始绝。有即毙者行刑者抵死。——毛奇龄《后鉴录》

第三类史料就是四川文人和大西军将领、官员留下的笔记、史书,四川人们和大西军对屠杀的记载更加生动、详细,因为他们就是亲历者。这一类的史料有欧阳直《蜀乱》、彭遵泗《蜀碧》、《纪事略》、《大西通纪》、《滟滪囊》、《南明兵部尚书李乾德答孙可望书》等。

其中,《蜀乱》的作者欧阳直是四川广安人,他曾经担任过大西政权的官员,他亲自看到了张献忠的屠杀行为。1698年,他把四川几十年的战乱写在《蜀乱》一书之中,其中有一句名言广泛流传:“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蜀乱》记载张献忠攻陷成都后:“屠城三日,贵贱同尽,惟少艾妇女为营伍密藏者,暂得免。”

《蜀碧》是四川文人彭遵泗的作品,该书主要记载张献忠在四川的活动。由于作者就是四川人,因此他对张献忠的屠杀描写得十分的生动和详细。例如书中记载张献忠常常把小孩掷在空中,然后用长矛刺杀,以此为乐。鲁迅在看了此书后评价到“讲张献忠祸蜀的书,其实不但四川人,而是凡有中国人都该翻一下的著作”。

第四类文献就是外国传教士的笔记。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的时候,恰好有意大利人利类思、葡萄牙人的安文思在四川传教,二人听命于张献忠,被封为“天学国师”。两人也是张献忠屠杀的亲历者,他们回到欧洲后,将自己的回忆写在了《圣教入川记》一书中。该书直到1917年才被翻译为中文。《圣教入川记》记载了张献忠在四川的所做作为,其中提到张献忠每天要杀200人左右。另外,该书还记载了张献忠在离开四川之前屠杀了成都20万居民。

实际上,民间也一直在流传张献忠屠川的故事,许多家族都流传着避难山洞的故事。在巫溪县境内,有一个名为玉家洞的山洞,可以容纳一千人。当张献忠的部队到村庄后,发现人们都逃到山洞里了,于是扬言杀光村民。最终,张献忠的部队找到山洞,将山洞堵住,放火熏死了所有村民。2014年,人们在巫溪县古路镇玉家洞发现了大量的人骨,这个传说得到印证。

2002年,成都在新南门挖出了“万人坑”,经过成都考古所勘察,判断这些人骨出现在宋末元初或者明末清初,很可能和张献忠屠川有关。

在《流贼张献忠祸蜀记》《蜀碧》《蜀难纪实》等文献中记载了张献忠“江口沉银”的故事。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江口沉银”只是民间传说。但是在2016年,考古学者对“江口沉银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文物30000多件,其中大部分是金银财宝,其中包括大量的“大西”的官印。“江口沉银”遗址证明了民间传闻和这些文献记载的确是存在的。

江口沉银遗址出土的文物

综上所述,无论是当时清朝的官修史书,还是南明将领,明遗文人,大西将领、四川文人以及传教士的文献都记载了张献忠屠杀的事情。如果是光是清朝史书,那的确有栽赃陷害的可能,但是如此的多的文献就完全说明了一个问题:张献忠屠川的确存在,而是影响恶劣。后来四川到处都流传着张献忠屠川的故事,甚至还发现了一些遗址,这就使得张献忠屠川一事成为铁案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理宗青楼召妓,死后头骨被做成酒器,可谓是宋代最荒淫的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理宗容貌,宋理宗头颅当酒器,宋朝赵理宗头骨

    南宋基因不好,第一个皇帝宋高宗赵构就是个软骨头,除了杀功臣就是寻欢作乐,可人家却活了80多岁,一辈子都值了。后面的皇帝虽然也有孝宗这样的明主,但昙花一现,整个南宋也只有这一位好皇帝。而南宋皇帝中还有两朵奇葩,争香逐臭,荒淫之极,一个是宋理宗赵昀,一个是宋度宗赵禥。01生前风光无限,死后无比凄惨的宋理

  • 朱元璋生平做得最错的一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生平最痛恨什么人,朱元璋生平事迹600字,朱元璋一生的三大遗憾

    继朱温之后,朱元璋成了老朱家第二个开国皇帝。老朱以草根的角度来思考历史,琢磨着如何规划自己和子孙的集权统治,最终,他想出一条良方——废黜丞相。丞相制度由来已久,持续了千年,为何朱元璋要废除丞相制度呢?废除丞相制度后的明朝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历史爱好者众所周知,老朱就是个多疑的皇帝。他有多么多疑?历

  • 同样都是削藩,为什么汉景帝扛住了,而朱允炆却没扛住?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允炆其实已成功削藩王,朱允炆怎么当上皇帝,汉景帝朱允炆谁厉害

    就形势而言,建文帝的情况原本比汉景帝要好很多。而且,在战争爆发前,汉景帝政策失误比建文帝还要更大!然而,最终结果,却是景帝顺利平叛而建文帝“失踪”。这是什么缘故呢?建文帝削藩的形势好于汉景帝西汉的诸侯王,是真正的“裂土封王”。这些诸侯王的地盘多比较大。比如,初封的齐王有七十二城,吴王有五十三城。汉高

  • 郑成功,抗清运动虽然宣告失败,但是收复台湾一事功垂万古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郑成功抗清与收复台湾,为什么郑成功抗清是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清军干什么

    一,反对降清郑成功原籍福建,出生于日本九州平户藩,母亲为日本人。郑成功的父亲是东南沿海的海盗头子郑芝龙。由于明朝采取“海禁”,福建的商业遭到了严重的危机,许多商人被迫进行走私贸易,甚至沦为海盗。明朝中期,将这些海盗统统称之为“倭寇”。这些海盗大多以台湾岛为据点,和明朝进行了斗争,郑氏集团也在明朝后期

  • 明朝的科技水平世界第一?了解下同时期的欧洲科技,就知道差距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的科技成就,明朝科技到底有多牛,明朝十大领先的科技

    一,天文学领域的对比在天文学方面,明朝的天文学没有摆脱传统,主要是在元朝的基础上修修补补。中国传统的天文学也就是天象学,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制定历法和进行了迷信活动,也就是占星术。在观测仪器方面,也主要是汉代张衡发明的浑仪等。同时期,西欧在天文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14世纪,巴黎大学开始传播“日心说”,

  • 张献忠的兴亡:一将功成万骨枯,兴亡都是百姓最苦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自成张献忠起义,马未都张献忠,张献忠湖广填四川

    一,流动作战,落入了明朝的天罗地网1606年,张献忠出生于陕西定边县,和李自成是一年出生。后来因犯法当斩,但是被主将陈洪范放过一马,从此张献忠流落民间。1628年,明朝爆发了王嘉胤、高迎祥等领导的农民起义。1630年,张献忠加入了王自用的起义军,其部队成为了王自用三十六营中最强劲的一个营,势力不断发

  • 采石之战:金国一统天下的美梦破灭,南宋也错失收复中原的良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金国最后一次进攻南宋,南宋与金国的大战,采石之战南宋大败金军60万人

    一,完颜亮的野心——撼摇霹雳震山河自从“绍兴和议”后,宋金对峙的局面就形成了。不过,宋金对峙,是一种不平等的对峙,南宋必须对金国称臣纳贡,沦为了金国的藩属。为了尽可能控制南宋朝政,金国以旧帝宋钦宗来威胁宋高宗,并扶持秦桧这样的亲金派分子,如此,南宋就沦为了金国的傀儡。1155年,秦桧去世,但是降金求

  • 朱元璋天不怕地不怕,唯独对这两类人心生畏惧,多数人难以理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最怕哪三种人,明朝皇帝对朱元璋有多畏惧,朱元璋为什么不敢动这3个人

    在封王后的第八个年头,朱元璋又将这些已经封王,并长大成人的儿子们都送去了他们的封地,在大明周边各地驻守藩国,以保朱家王朝的丰功伟业。京都和各个封地的距离遥远,所以,儿子们要前往藩国,都需要在文武官员的陪同、士兵部队的护送之下,长途跋涉才能抵达。之后,朱元璋在跟这些远赴藩国的儿子们挥泪告别之后,回到了

  • 明朝真的只有4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吗?看了才知道清朝多么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领土比你想象中的大,明朝的土地最大有多大,真实的明朝与清朝

    一,疆域判断标准的确立首先我们要将中国古代的势力范围做一个区分。第一部分,也就是帝国的核心部分,设置正式的地方行政体系来管辖,如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州郡县制,唐宋的道路制,元明清的行省制等。这一部分无疑是一个王朝实实在在的领土,而明朝从建立到灭亡基本都掌握着两京十三省地区,十三省分别是山东、山西、河南、

  • 为什么说高俅是宋朝为数不多的,能逃过现世报的幸运儿?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高俅到现在多少年了,宋朝是否有高俅这个人,宋朝高俅是个什么样的人

    北宋末期,三衙的最高长官是何许人也?这人我们并不陌生,《水浒传》开篇发迹的“大反派”高俅。高俅是个没有被写进《奸臣传》的奸臣,这是毋庸置疑的。《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老爷子写的诸多坏事,虽然未必都是高俅做的,但他也没少结党营私鱼肉百姓。可即便是高俅高太尉,在“六贼”的评选中依旧落榜,可见,宋徽宗时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