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采石之战:金国一统天下的美梦破灭,南宋也错失收复中原的良机

采石之战:金国一统天下的美梦破灭,南宋也错失收复中原的良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471 更新时间:2024/1/17 14:23:02

一,完颜亮的野心——撼摇霹雳震山河

自从“绍兴和议”后,宋金对峙的局面就形成了。不过,宋金对峙,是一种不平等的对峙,南宋必须对金国称臣纳贡,沦为了金国的藩属。为了尽可能控制南宋朝政,金国以旧帝宋钦宗来威胁宋高宗,并扶持秦桧这样的亲金派分子,如此,南宋就沦为了金国的傀儡。

1155年,秦桧去世,但是降金求和的大政方针没有得到改变,秦桧的党羽依然把持着朝廷左右二相。宋高宗本人也没有打算改变国家基本方针,例如他坚决不为岳飞平反,保持对金国的藩属地位,以换取苟且偷安之势。

实际上,宋钦宗也在1156年就去世了,但是金国方面封锁了消息。

宋高宗只想苟且偷安,毕竟江南的水乡太温柔了,让人流连忘返。南宋的诗人林升就在《题临安邸》中讽刺到:“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江南美,这还需要怀疑吗?不过,1160年之后,宋高宗可能连江南半壁就难以保住了,因为金国的新皇帝完颜亮想要统一天下。1148年,金国的宰相兀术去世,完颜亮被任命为右丞相。第二年,他就发动了政变,杀死金熙宗,成为了金国的皇帝。大权在握,他开始推行自己的霸业计划。他励精图治,推行汉化,迁都燕京,确立了金国的正统地位。

完颜亮虽然是女真族人,但却喜爱汉文化,也对江南十分憧憬。民间传说他读了柳永的《望海潮》,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完颜亮在他的诗中也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统一的野心:“蛟龙潜匿隐沧波,且与虾蟆作混和。等待一朝头角就,撼摇霹雳震山河。”

过去,我们总是站在南宋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认为金国南下就是入侵。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既然南宋已经沦为了藩属,他就失去了正统的资格。金国占据中原,推行汉化,也就继承了大统。完颜亮的迁都燕京,征讨南宋,不正是为了全国的统一而奋斗吗?

二,投鞭南渡,完颜亮要“提兵百万西湖上”

1161年,完颜亮确立了南征南宋的策略,迁都开封,积极备战,并公布了宋钦宗去世的消息。消息传到了南宋方面,朝野震动。当年五月,金国又派遣使者向南宋索要江北之土地。宋高宗终于才明白金国的目的是要灭南宋,于是在慌忙之中做出了一系列的安排。

当年三月,抗战派的陈康伯被提拔为了左相。不过这时候的宋高宗依然心存侥幸,不断派遣使者到金国求情。当使臣确认金国上下在备战后,宋高宗又任命吴璘为四川宣抚使,负责西部防线;成闵担任京西、湖北制置使,防御长江中游;刘锜担任江、淮、浙西制置使,负责东线防务;李宝任为浙西副总管,统辖水师。

此次用的人物,都是主战派的名将。如吴璘,是吴玠之弟,早年抵御西夏,后抵御金兵,以勇略闻名。吴玠、吴璘兄弟镇守四川时期,屡败金兵,保住了南宋的西部防线。

最有名的当属刘锜,他从小随父征战,南宋初期镇守陇右,参与了富平之战,后来又在顺昌之战中大败完颜宗弼军,并协助岳飞北伐。不过绍兴和议后,刘锜被免去兵权,郁郁不得志。此次重新启用,刘琦已经年老,他却对对将士发出了收复开封的豪言。

随后,完颜亮派遣3路大军,一共大约40万军队南征。其中有西路军5万,主要进攻四川;中路军2万,进攻长江中游;东路军是主力,共32万大军,进攻江淮一带,试图一举拿下杭州。

刘锜为了应对完颜亮的主力,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措施,还在当地的墙壁上写上“完颜亮死于此”的大字,来表现自己的死战之心。可是,当主管淮西防务的王权听说金国主力即将到达后,就立马渡江南逃,金兵占领江北,如入无人之地。于是,宋高宗又赶紧诏刘锜回军守江。

刘锜立即撤到扬州,然而发现扬州安抚使刘泽竟然没有设防,扬州居民倾城而出,形势非常混乱,刘锜又只能放弃扬州而退守瓜州。不久金兵先锋杀到,刘锜在林中设下埋伏,杀退了金兵的第一波进攻。不过,刘锜由于老年病重,无法继续指挥战斗了。很快,朝廷以叶义问取代了刘锜职务。

金兵占据扬州后,完颜亮诗兴大发,又写下了一首《南征至维扬望江左》:“万里车书盍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然而,完颜亮没有注意到战争局势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三,金国内乱,南宋错失北伐良机

完颜亮是政变上台的,他上台后又大规模杀害皇室子弟、宗室大臣,导致金国内部的矛盾十分严重。此次完颜亮倾全国之力来征讨南宋,自己还是亲征,这就无法保证后方的稳定了。就在完颜亮南征的十月,完颜亮之从弟完颜雍(金世宗)在东京辽阳趁机称帝,金国内战似乎就要爆发了。

此时的完颜亮,最好的选择就是立马停止南征,带领大军北上讨伐完颜雍。然而,完颜亮似乎对这场战争很有信心,他想先征服了南宋,再调头消灭完颜雍。然而,他高估了自己。

南宋军队退到江南后,由叶义问和参谋军事虞允文重新组织。当时的南宋水师不敢参战,虞允文就组织当涂的民兵参战。在防御刚组织完毕,完颜亮的大军就杀了过来,“数百艘绝江而来,瞬息抵南岸者七十艘,直宋军”。宋军在虞允文的带领下作殊死搏斗,最终击退了金兵。此战,宋军杀敌四千,缴获船只上百。战后,虞允文推测金兵会卷土重来,于是在江面设伏。第二天,金兵果然再次发起渡江之战,结果中计,损失了300多艘船只。

此战,在历史上被称为“采石之战”,因为发生在长江采石矶而得名。采石之战失败后,完颜亮于是将军队转移到了扬州,准备从扬州渡江。他他下令大军必须在三天之内必须渡过长江。之前的采石之战,已经动摇了军心,现在完颜亮又加速开战,搞得人心惶惶,于是许多将士就投奔了完颜雍,军心涣散,完颜亮必败无疑。当时,就有耶律元宜煽风点火,反动了叛乱。11月下旬,完颜亮被叛军杀死于扬州城外的龟山寺,金军撤退,战争正式结束。

实际上,当时也是南宋收复中原的最佳机会。由于完颜亮和完颜雍二主并立,金国内乱频发。契丹故地临潢府的契丹人移剌窝斡发动了独立运动,建国称帝,并屡败金兵。而中原地区的故宋百姓也纷纷发动了起义,试图恢复宋朝的统治。著名的词人辛弃疾就参加了山东的耿京起义,擒杀叛徒张安国。1162年,辛弃疾南下投靠南宋,请求南宋出兵北伐。

金国方面,为了稳住南宋,也派遣重臣访问两宋。金世宗说“若南宋趁虚袭我,国其危哉”。但是宋高宗本来就是一个毫无魄力的君主,面对如此大好良机,宋高宗居然接受了金国的求和要求。于是,金世宗得以全力扑灭契丹族的复国运动。此后,金国在金世宗的治理下,进入了“大定之治”的繁荣状态,南宋也就彻底失去了收复中原的机会了。

当然,采石之战也给南宋带来了很多的利好。最大的好处就是南宋的地位得到了提高,不再对金国称臣,两国转为了比较平等的关系。不过,南宋对金国的岁币依然是需要交纳的。1162年,宋高宗去世,宋孝宗继位,南宋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时期。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天不怕地不怕,唯独对这两类人心生畏惧,多数人难以理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最怕哪三种人,明朝皇帝对朱元璋有多畏惧,朱元璋为什么不敢动这3个人

    在封王后的第八个年头,朱元璋又将这些已经封王,并长大成人的儿子们都送去了他们的封地,在大明周边各地驻守藩国,以保朱家王朝的丰功伟业。京都和各个封地的距离遥远,所以,儿子们要前往藩国,都需要在文武官员的陪同、士兵部队的护送之下,长途跋涉才能抵达。之后,朱元璋在跟这些远赴藩国的儿子们挥泪告别之后,回到了

  • 明朝真的只有4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吗?看了才知道清朝多么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领土比你想象中的大,明朝的土地最大有多大,真实的明朝与清朝

    一,疆域判断标准的确立首先我们要将中国古代的势力范围做一个区分。第一部分,也就是帝国的核心部分,设置正式的地方行政体系来管辖,如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州郡县制,唐宋的道路制,元明清的行省制等。这一部分无疑是一个王朝实实在在的领土,而明朝从建立到灭亡基本都掌握着两京十三省地区,十三省分别是山东、山西、河南、

  • 为什么说高俅是宋朝为数不多的,能逃过现世报的幸运儿?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高俅到现在多少年了,宋朝是否有高俅这个人,宋朝高俅是个什么样的人

    北宋末期,三衙的最高长官是何许人也?这人我们并不陌生,《水浒传》开篇发迹的“大反派”高俅。高俅是个没有被写进《奸臣传》的奸臣,这是毋庸置疑的。《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老爷子写的诸多坏事,虽然未必都是高俅做的,但他也没少结党营私鱼肉百姓。可即便是高俅高太尉,在“六贼”的评选中依旧落榜,可见,宋徽宗时期官

  • 和珅和纪晓岚在历史中的关系也和影视剧中一样,总是针锋相对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和珅与纪晓岚历史上真实关系,和珅和纪晓岚是同一时期的人物吗,和珅与纪晓岚的史实

    大部分时间里,如果两人真的有机会相处,可能更像《乾隆王朝》里那种格局,以和珅马首是瞻。实际上从两个人的年纪上的差距、两人入仕的不同方式、以及不同职务和身份,就可以看出来两人不是一路人。纪晓岚出生在雍正2年,乾隆19年的进士,正常科举资历仕途,早年应该也是意气风发。一心成就点什么功业的。但是,乾隆33

  • 决定大清国运的鸦片战争八里桥之战,30000清军为何会败得那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鸦片战争清军真实实力,鸦片战争清军惨败,鸦片战争八里桥之战总结

    为何号称强悍的清军骑兵会遭遇如此一边倒的战绩,看一下整个战争过程。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战役,大致集中在三次大沽口战役和八里桥之战。第一次大沽口战役规模不大,英法联军以炮艇掩护1000多人的陆战队登陆,清军的炮台发挥了一些作用,对联军造成百余杀伤,但在联军登陆后,清军在近战中无法抵抗,战死300多人后

  • 甲午战争中日两国在大战,朝鲜王朝当时在干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日甲午战争真实记录,甲午战争是中日争夺朝鲜吗,老梁说中日甲午

    也正是因此,中国任何一个中学生都会学到这段历史,大家都知道,甲午战争的导火索是朝鲜,最初的主战场也都是在朝鲜,清军海陆军腐败无能,兵败如山倒,日军在朝鲜半岛一路北进,打入中国境内,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在朝鲜打的,那朝鲜当时是个什么情况呢?似乎从来没人介绍朝鲜王朝当时

  • 纳兰性德非常凄美的一首词,句句发自肺腑,满满的深情与不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纳兰性德最深情的诗,纳兰性德最唯美的一首词,纳兰性德17首爱情词

    说起他的一生,可所谓精彩纷呈。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十八岁中举人,十九岁为贡士,二十二岁便成为进士,其才气被康熙皇帝所赏识,因而留其在身边作御前侍卫。他一生中多次跟随皇帝寻访游历,唱和诗词,被当时人们所惊叹,称之为文武兼备的少年英才。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为他人所羡慕的当朝红人,

  • 普通人想飞黄腾达,曾国藩:这两点必须牢记,成功会离你越来越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曾国藩成功的三大要诀,曾国藩成功的五个标准,浅谈曾国藩的成功之道

    其实他的天赋并没有那么出色,像他少年读书这些故事,在民间知名度已经很高。可这样的一个人,居然就能有后来的成就,他与生活中的普通人相比到底有哪些差距呢?最初的曾国藩与普通人一样,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做的并不好,甚至好几次差点丢掉性命。最初他负责地方团练,自己也是豪情万丈,打算要立即训练出一支铁军,为此他

  • 顺治英年早逝,康熙年纪尚幼:清朝是如何度过了四臣辅助的七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顺治与康熙是什么关系,顺治出家时康熙多大,康熙五次寻找顺治

    一,顺治去世,四辅臣执政1661年,年仅24岁的顺治皇帝突然病重,他才亲政10年呀,在历史上也是一位贤明的皇帝。他是一位“立志高远、孜孜求治、以明君圣王自期的有为皇帝,负有‘一夫不获,罪在朕躬’的历史责任感。顺治帝是汉化的积极推动者,其自罪帝王观念是儒家帝王思想、天人感应理论与清初特殊的政治局势共同

  • 为和心上人团聚杀死儿子,细侯如此狠心,蒲松龄为何还称她是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蒲松龄19岁照片,蒲松龄考上进士了吗,蒲松龄寿命多少

    在和心上人团聚的过程中,细侯做了一件非常令人不解的事情,就是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这一点,令细侯这个人物充满了争议,连蒲松龄也评价她实在是天下之忍人。俗话说,虎毒不食子,那么作为母亲的细侯,又为什么要狠心杀害自己的孩子呢?细侯的名字,寓意就是守信重诺细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从蒲松龄给她取的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