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皇太极的迂回入关:搞得明朝顾彼失此,山海关沦为了摆设

皇太极的迂回入关:搞得明朝顾彼失此,山海关沦为了摆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407 更新时间:2024/1/19 15:07:23

一,满蒙联军入关侵扰,皇太极计除袁崇焕

在宁锦之战失败后,皇太极认识到入关灭明的时机还未成熟,于是集中力量东征朝鲜,西征蒙古,铲除了左右两翼的威胁,并增强了自己的力量。在西征林丹汗的过程中,许多蒙古部落投降于后金,使得后金的领土向西延伸到了河北以北地区。这给后金骑兵绕开辽西走廊突入关内提供了便利。

兼并内蒙古的清朝

1629年,皇太极带领10万满洲、蒙古骑兵绕开了辽西走廊,从河北北部的喜峰口、龙井关、大安口、洪山口等杀入关内,在遵化会师。明朝的山海关赵率教听闻,立即带领4000多人来截击。皇太极命令阿济格率左翼四旗及蒙古兵前去接战,明朝军队全军覆没,赵率教被阿济格斩于马下,其他副将也无一逃脱。

消息传到了北京,朝野震动,立即下令河北各地的军队来救援。可是皇太极甩开其他明军不管,直接向北京挺进。还好,袁崇焕接到了“勤王”的命令后,赶往了京师。皇太极似乎和袁崇焕的军队打起了游击,就是刻意绕开袁崇焕的关宁铁骑,不断向京师靠近。

袁崇焕无法和金兵交战,部队疲于奔命,请求崇祯皇帝让部队进入北京城,如此就能够以静制动。然而,当时流传着袁崇焕“导金兵人内地”的谣言,崇祯也担心袁崇焕来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就下令袁崇焕只能守在北京城外。

袁崇焕

皇太极大军杀到北京城外,和袁崇焕接战。北京城的守卫军也利用大炮助战,金兵无法攻入,只能选择撤兵。对于皇太极来说,此次入关只是一次试验,并不想在关内停留太久,以免伤亡过多。

在撤退过程中,皇太极听到了“袁崇焕导金兵人内地”的谣言,于是就干脆将计就计,来一个离间计。皇太极设计了一个讨论军事机密的场景,并且故意让俘虏的杨太监偷听到。

第二天,守兵卫又故意放跑了杨太监。杨太监回到朝廷后,将所见所闻告诉给了崇祯皇帝。崇祯皇帝一听,大怒,直接脑门上火,给袁崇焕加了12条罪名,下狱处死。袁崇焕的家人也受到牵连,被流放3000里,其家产也被没收。就这样,明朝连根拔除了最后的救命稻草,再一次自毁长城,真是可悲。

皇太极听说袁崇焕被杀,立即命令部队杀一个回马枪,全歼了明朝5000部队,英勇善战的满桂(蒙古人,担任明朝大军统帅)、孙祖寿也在战斗中被杀死。

后金将领劝皇太极立即进攻北京,皇太极却说:“城中傻子,拿下他易如反掌,但是明朝疆域很大,不是一天两天所能够消灭的,得到北京容易,守卫北京难,不如好好回去训练军队,等待天时”。随后,皇太极下令部队撤回辽东。

可见,皇太极的头脑还是非常清醒的,他没有因为一时贪功而攻陷北京城,而是让崇祯继续坐镇明朝江山,自己再一步步积蓄力量。这一次入关,让金兵了解了明朝关内防御的虚实,为后来的入关做好了准备。

二,金兵声东击西,导致明朝疲于奔命

金兵撤退后,明朝决定重新孙承宗,让他负责整个辽西军务。1631年,孙承宗再次前往辽西,命令祖大寿、何可纲等修建大凌河城堡。大凌河城堡位于辽西通往辽东的咽喉,一旦修成,将成为明朝进攻辽东的桥头堡。

皇太极这次选择虎口拔牙。和以往的宁远之战、宁锦之战不同,皇太极吸收了过去的教训,决定不再死攻坚城,而是选择围城打援。金兵在大凌河之外修建了围墙,挖掘了壕沟,让大凌河和外界彻底失去了联系。另外,金兵这次也运来了40门红衣大炮布置在围困线上,改变了传统的单纯依靠骑兵冲击的战术。

明朝的救援部队不断被击溃。八月十六,金兵击溃了明朝松山的2000援军;十天后,金兵又击溃了明朝6000援军。九月,锦州明军派遣4万援军,大军在大凌河外挖掘壕沟和金兵对峙。

皇太极见明军来势汹汹,决定诱敌深入。他下令大军稍微后撤,明朝大军果然中计,立即向前冲锋。皇太极下令部队杀回马枪,两军厮杀在一起,火炮声不断。最终,明朝军队被八旗骑兵冲垮,30多位将官被俘虏。

此战,金兵又得到了更多的火炮,进一步增强了战斗力。此后金兵每次出征,一定会携带数量可观的大炮。

鉴于明朝将主力部队调往辽西,皇太极决定再来一个迂回入关。1634年,皇太极带领满蒙八旗从蒙古的多伦杀入关内,这一次进攻的重点在于宣府和大同。两镇是明朝防御蒙古的兵家重地,但是明末将这里的守军大量调到了辽西,使得这里的防御空虚,经常被蒙古劫掠。

此次入关,金兵在山西、河北一带攻城掠地,攻围大小镇、台、堡50余座,给山西北部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金兵所到之处,庄稼被毁,庐舍尽焚。

1636年,皇太极已经称帝,改国号为清。这一年,清军再次从蒙古入关,攻陷了河北各城,向北京挺进。崇祯赶紧调集全国各地的军队来支援北京。但是清军并没有进攻北京的想法,而是在北京周边四处劫掠,攻陷了12座城池,获得了56次大捷,俘虏了人口和牲畜一共18万。此次入关,导致北京周边地区的经济经济严重破坏。

三,清军入关的总演习,意外让李自成东山再起

1638年,皇太极决定对明朝发动一次总攻,打通辽西走廊的通道。他命令多尔衮、岳托带领骑兵从蒙古第四次杀入关内,自己则带领主力部队进攻宁远、锦州,使得明朝的部队首尾不相顾。很快,多尔衮就带领大军进入了关内,直接向北京挺进。

当时,明朝的精锐部队正在陕西和李自成作战,基本上让李自成起义消停了。听说清朝两路大军进攻北京,崇祯慌了,立即下令全国军队救援,并且让洪承畴带领陕西的15万精锐赶往京师。十一月,清军围攻高阳,一代名将孙承宗力战而死。

到十二月底,明朝入关的部队攻陷了北京附近的48座城池。见河北被扫荡得差不多了,多尔衮又带领军队突然杀入了山东,将济南洗劫一空。随后,江苏方面的明朝军队北上支援,多尔衮又转战天津一带,最终在1639年返回了沈阳。

多尔衮撤退后,皇太极立即对明朝的辽西地区发起了总攻,使得明朝的大军又匆匆调去防卫辽西。早在1637年,明朝内部的李自成起义就遍布了山西、陕西、河北等地,明朝不得不调集重兵去围剿李自成。当时的明朝想方设法和清军讲和,避免两线作战。可是清朝岂能和明朝讲和?

于是,发生了历史上非常有意思的一幕,皇太极和李自成像密切配合的盟友一样,不断从东西两线对明朝发动进攻,让明朝军队疲于奔命,忙于应付。在这种东西夹击之下,明朝的边防线最终崩溃。

1640年,皇太极调集大量的骑兵、步兵和火炮部队对辽西的锦州、松山发动了总攻。经过艰苦的战斗,明朝辽西的精锐部队基本被歼灭,辽西的坚固城堡基本被清朝拿下。于是,山海关成为了明朝最后的防线。

皇太极发动的松锦之战牵制了明朝的主力部队,给了李自成做大做强的机会。随后,李自成的起义军席卷了整个北方,让北京城成为了一座孤城。皇太极用一生的时间打垮了明朝东北的防御体系,歼灭了明朝的有生力量,破坏了明朝北方的经济,为后来多尔衮入关,定鼎燕京奠定了基础。

更多文章

  • 除了李清照,这几位古代才女你也应该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清照四大才女,除了李清照中国还有哪些才女,李清照为什么被评为十大才女

    南宋的陆游名气非常大,他的爱国主义题材诗歌流传到今天都是脍炙人口的篇章,我们记得他北定中原的豪情壮志,也记得他心忧天下的仁者之心,但是在陆游的背后,有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女人——唐婉。“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唐婉是陆游至亲的表妹,也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后来因为陆游的母亲非常不喜欢这位儿媳妇,母命

  • 探究历史的真相:张献忠屠川是真实的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目前,人们能够找到的关于张献忠屠川的史料多达450种之多,如此多的史料显然是不可能完全否定的。我们先来分析下这些史料的都是什么性质的史料。首先,清朝官修史书《明史》记载了张献忠的两次屠杀行为,一次是在武汉“录男子二十以下、十五以上为兵,余皆杀之。由鹦鹉洲至道士洑,浮胔蔽江,逾月人脂厚累寸,鱼鳖不可食

  • 宋理宗青楼召妓,死后头骨被做成酒器,可谓是宋代最荒淫的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理宗容貌,宋理宗头颅当酒器,宋朝赵理宗头骨

    南宋基因不好,第一个皇帝宋高宗赵构就是个软骨头,除了杀功臣就是寻欢作乐,可人家却活了80多岁,一辈子都值了。后面的皇帝虽然也有孝宗这样的明主,但昙花一现,整个南宋也只有这一位好皇帝。而南宋皇帝中还有两朵奇葩,争香逐臭,荒淫之极,一个是宋理宗赵昀,一个是宋度宗赵禥。01生前风光无限,死后无比凄惨的宋理

  • 朱元璋生平做得最错的一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生平最痛恨什么人,朱元璋生平事迹600字,朱元璋一生的三大遗憾

    继朱温之后,朱元璋成了老朱家第二个开国皇帝。老朱以草根的角度来思考历史,琢磨着如何规划自己和子孙的集权统治,最终,他想出一条良方——废黜丞相。丞相制度由来已久,持续了千年,为何朱元璋要废除丞相制度呢?废除丞相制度后的明朝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历史爱好者众所周知,老朱就是个多疑的皇帝。他有多么多疑?历

  • 同样都是削藩,为什么汉景帝扛住了,而朱允炆却没扛住?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允炆其实已成功削藩王,朱允炆怎么当上皇帝,汉景帝朱允炆谁厉害

    就形势而言,建文帝的情况原本比汉景帝要好很多。而且,在战争爆发前,汉景帝政策失误比建文帝还要更大!然而,最终结果,却是景帝顺利平叛而建文帝“失踪”。这是什么缘故呢?建文帝削藩的形势好于汉景帝西汉的诸侯王,是真正的“裂土封王”。这些诸侯王的地盘多比较大。比如,初封的齐王有七十二城,吴王有五十三城。汉高

  • 郑成功,抗清运动虽然宣告失败,但是收复台湾一事功垂万古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郑成功抗清与收复台湾,为什么郑成功抗清是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清军干什么

    一,反对降清郑成功原籍福建,出生于日本九州平户藩,母亲为日本人。郑成功的父亲是东南沿海的海盗头子郑芝龙。由于明朝采取“海禁”,福建的商业遭到了严重的危机,许多商人被迫进行走私贸易,甚至沦为海盗。明朝中期,将这些海盗统统称之为“倭寇”。这些海盗大多以台湾岛为据点,和明朝进行了斗争,郑氏集团也在明朝后期

  • 明朝的科技水平世界第一?了解下同时期的欧洲科技,就知道差距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的科技成就,明朝科技到底有多牛,明朝十大领先的科技

    一,天文学领域的对比在天文学方面,明朝的天文学没有摆脱传统,主要是在元朝的基础上修修补补。中国传统的天文学也就是天象学,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制定历法和进行了迷信活动,也就是占星术。在观测仪器方面,也主要是汉代张衡发明的浑仪等。同时期,西欧在天文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14世纪,巴黎大学开始传播“日心说”,

  • 张献忠的兴亡:一将功成万骨枯,兴亡都是百姓最苦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自成张献忠起义,马未都张献忠,张献忠湖广填四川

    一,流动作战,落入了明朝的天罗地网1606年,张献忠出生于陕西定边县,和李自成是一年出生。后来因犯法当斩,但是被主将陈洪范放过一马,从此张献忠流落民间。1628年,明朝爆发了王嘉胤、高迎祥等领导的农民起义。1630年,张献忠加入了王自用的起义军,其部队成为了王自用三十六营中最强劲的一个营,势力不断发

  • 采石之战:金国一统天下的美梦破灭,南宋也错失收复中原的良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金国最后一次进攻南宋,南宋与金国的大战,采石之战南宋大败金军60万人

    一,完颜亮的野心——撼摇霹雳震山河自从“绍兴和议”后,宋金对峙的局面就形成了。不过,宋金对峙,是一种不平等的对峙,南宋必须对金国称臣纳贡,沦为了金国的藩属。为了尽可能控制南宋朝政,金国以旧帝宋钦宗来威胁宋高宗,并扶持秦桧这样的亲金派分子,如此,南宋就沦为了金国的傀儡。1155年,秦桧去世,但是降金求

  • 朱元璋天不怕地不怕,唯独对这两类人心生畏惧,多数人难以理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最怕哪三种人,明朝皇帝对朱元璋有多畏惧,朱元璋为什么不敢动这3个人

    在封王后的第八个年头,朱元璋又将这些已经封王,并长大成人的儿子们都送去了他们的封地,在大明周边各地驻守藩国,以保朱家王朝的丰功伟业。京都和各个封地的距离遥远,所以,儿子们要前往藩国,都需要在文武官员的陪同、士兵部队的护送之下,长途跋涉才能抵达。之后,朱元璋在跟这些远赴藩国的儿子们挥泪告别之后,回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