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打过最惨的一场败仗:岳父被杀,大将被杀,连自己也差点丧命

朱棣打过最惨的一场败仗:岳父被杀,大将被杀,连自己也差点丧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918 更新时间:2024/3/2 12:31:13

建文元年(1399),朱棣起兵反抗,挥师南下,以为国“靖难”为名誓师出征。自从北平发动叛乱后,一路南下,势不可挡,开国大将耿炳文,开国名将李文忠之子李景隆等都成为其手下败将。一时间朝廷人心惶惶,害怕这位从北方杀过来的王爷,一路的连续大捷也让朱棣风光无限,在称赞声中连朱棣自己都以为自己率领的燕军已是无人能敌,想一口气横扫到南京。奈何天不遂人愿,就在燕军高歌猛进之际,就尝了一场大败仗,领军大将殒命,朱棣自己也差点丧命,这是怎么回事呢。

建文二年(1400)四月,朱棣大败了李景隆的六十万大军,李景隆败逃济南,燕军乘胜追击,李景隆又再次被打败,最后被朝廷召回。朱棣见李景隆败退,率领燕军围攻济南,朝廷一方则派铁铉盛庸坚守。燕军此时士气高涨,加之济南的军事地位极重要,朱棣想趁着这股锐气一举拿下,可谓是志在必得。

不曾想,济南城久攻不下,朱棣愤怒的用大炮攻城,但奈何无用,这时燕军的后方粮草运道还遭受骚扰,不得已撤兵回北平。镇守济南的铁铉、盛庸见状,领兵追击,大败燕军,朱棣第一次南下受阻。此战后,朝廷做出调整,撤换掉此前一路败退的李景隆,任命盛庸为平燕大将军,铁铉为山东布政使后升兵部尚书。

这年九月,朝廷纷纷派兵北上,进驻定州、沧州、德州等地。朱棣听闻南军北上,便决定趁着南军北上还未站稳脚跟之际,夺取沧州,再度南下。于是下令迅速突袭沧州,燕军此番仅用两天就拿下目的地,歼敌数万余人。接着朱棣沿河继续南下,途中招降盛庸未果,便转向南下,燕军多次扰乱南军粮道,进军路线威胁山东南方,盛庸不得已南下接战。盛庸见战不可避,于是决定将计就计,决定在东昌(今山东聊城)与燕军决战,摆出阵列准备迎战。

十二月二十五日,燕军在河北、山东一带烧杀一番之后,一路高歌到达东昌,朱棣见士气正旺,决定亲自率军冲锋。此前在南征路上屡战屡胜的朱棣,不免产生轻敌的情绪,这种骄傲的氛围也在军中蔓延,殊不知接下来等待着他们的是一场惨烈的败仗。

朱棣亲率燕军骑兵向南军左翼发起冲锋,可惜冲击未果,朱棣便转而冲击南军中坚。这恰好中了盛庸的计谋,朱棣被引诱入阵,被南军层层合围。面对越杀越多的南军,朱棣才发觉不对劲,大呼中计,可奈何为时已晚。盛庸此前在兵阵中摆好的弓弩和火器发挥奇效,重创燕军伤亡无数,身处危难的朱棣只能拼死突围。

燕军大将张玉、朱能见朱棣久久未突围出来,分别引兵救援。原本在右翼拼杀的朱能,察觉事有蹊跷后,立刻往中坚奋力杀去,左冲右撞终于见到落荒的朱棣,会合后一同拼杀突出重围,保住了性命。而另一名前往救援的大将张玉就没有如此好运了,张玉不知朱棣已经被朱能所救出,还奋力在敌军中拼死找寻朱棣的身影。独自在乱军中奋战的张玉,在敌军一股脑的合围冲击之下,最终寡不敌众,被南军一刀一刀砍杀,最后力竭流血而亡。

燕军全线溃败,伤亡惨重,朱棣苦尝此败仗,更损失一名大将张玉。痛失大将的朱棣,甚为悲痛,说到“胜负固兵家常事,今胜负亦相当,未至大失,所恨者失张玉耳。艰难之际,丧此良辅,吾至今寝不帖席,食不下咽也。”更何况,张玉还并非只是朱棣手下的一大良将,还是朱棣的岳父,张玉的女儿嫁给了朱棣,加上这层关系,朱棣的心里想必更为痛苦。

二十六日,朱棣强忍悲痛,再战盛庸,奈何还是惨败,最后只得放弃南下,返回北平,北归途中还多次遭遇南军的围堵,最后还是于正月十六日成功返回北平。在东昌之战这场惨烈的败仗中,朱棣多次濒临险境,若不是有建文帝朱允炆“毋使朕有杀叔父名”旨意,南军不敢伤害朱棣,恐怕朱棣难以平安北归。

正所谓骄兵必败,一路顺风顺水的朱棣,突然遭遇一场惨烈的败仗,自己多次身临险境,还失去手下大将,燕军精锐也所剩无几。但悲痛之后的朱棣,吸取教训,稳扎稳打再次南征,最后还是取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

更多文章

  • 作为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本是明君,却为何成为亡国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正统皇帝是明君还是昏君,明朝的皇帝是明君吗,明朝十六帝哪些是明君哪些是昏君

    都说做一个开国的皇帝十分不易,想打下一片江山需要的是很多方面的因素,不仅是天时地利,还需要周围人的配合,所以每一个开国的君主都成为大家的歌颂对象。但是有时候亡国君也有很多亡国的理由,并不仅是皇帝昏庸这样一个简单的理由,有些亡国君的命运就很让人感慨和唏嘘。比如说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就是一个充满悲剧色

  • 朱元璋女婿和四个妓女有染,为何朱元璋不杀妓女,却处死了女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最牛的女婿,朱元璋和哪个妻子关系最好,朱元璋一共有几个女婿

    欧阳伦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女婿,需要说明的是朱元璋虽然有16个女儿,可是他和马皇后只有两个公主:宁国公主和安庆公主,这两个女儿也就是嫡女了,自然是受尽宠爱。而翰林院的欧阳伦在洪武十四年十二月戊午(1381年12月23日)娶了安庆公主,官至都尉,成了皇亲国戚,这位驸马爷的地位自然也是无比宣赫的。可是在洪武

  • 三场大战,哪一场大战才是明朝的命运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历史上的大战争,明朝最悲惨的战争,明朝最大战役是哪一年

    正统十四年六月,瓦剌首领也先大举进兵明境,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劝阻,七月明英宗令皇弟朱祁钰留守,亲率大军出征。此战结果:明成祖朱棣留下的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最为精锐的三大营部队亦随之毁于一旦,明朝皇帝明英宗被瓦剌也先俘获;四朝老臣张辅、驸马井源、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侍郎丁

  • 朱元璋拜佛问寺庙住持:朕需要下跪吗?住持回8个保住全寺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拜少林寺要下跪吗,朱元璋为什么要跪拜庙宇,朱元璋跪拜和尚

    朱元璋是历史上的皇帝中比较特殊的存在,他的人生经历十分的丰富,曾经给地主家放过牛,也曾进入寺庙中当过和尚,甚至于还要过饭。然而在经历了生活疾苦后,也练就了他强大的耐心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才为他为了成为皇帝奠定了基础。据史书记载,早先的朱元璋家里并不是很穷,因为被分为淘金户,因此朱元璋家在无法淘得黄

  • 李自成断明朝龙脉,崇祯又派人断李自成龙脉,结果就是两败俱伤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自成龙脉被挖了,李自成的龙脉在哪里,李自成祖坟被挖当日李自成负伤

    关于明朝“龙脉”,有一个神奇的传说,也正是因为这个传说,朱元璋称帝后才把自己爷爷的葬身之处视作明朝龙脉。朱元璋的祖父叫朱初一,因为朱家在元末被划入“淘金户”,每年必须向朝廷上交一定数量的金子,为了躲避苦役,朱初一带着全家老小逃到了古泗州城北一个叫杨家墩的村子,并且在这里安了家,有一天,朱初一干完农活

  • 包拯作为忠臣又嫉恶如仇,包拯为何不救狄青?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狄青跟包拯是什么关系,包拯有能力救狄青吗,包拯和狄青是一个年代的人吗

    第一包拯是忠臣,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他也的确对有才干的人秉公力荐。当然了,他也为此时常的付出代价。客观说,当时的狄青是武官之首,他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这一点包拯不会不清楚。可面对打压,包拯也还没有厉害到谁都能保的下。包拯非常出名,但他在宋仁宗时代,担任

  • 刘伯温死后,给朱元璋留下一筐鱼,直接解决了17年后的难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两个人都是大智之人,但境遇却不相同,刘备对诸葛亮是言听计从,无比的信任,诸葛亮出了茅庐,就如蛟龙入海,任凭遨游,没有任何的束缚,但是刘伯温却不同。历史淘趣——图片刘伯温竭尽心虑,替朱元璋谋划天下大业,到最后,称王封侯者林立如云,可是他却只得了个“诚意伯”的爵位。公侯伯子男,这个刘伯温到最后连个侯

  • 朱元璋为何没把皇位传给朱棣?除了宗法制度,另有几重考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是否考虑过把皇位给朱棣,朱元璋怎么把皇位传给朱棣的,朱元璋不直接传位给朱棣

    首先,从个人情感出发,朱允炆的确比朱棣更占优势。朱允炆乃是太子朱标的嫡长子,在《明太宗实录》中曾经记载“懿文太子以柔弱牵制文义,不称太祖意。”但是,这种不称意是就担任帝王的合格与否来看的,多有恨铁不成钢之意,但父子两人的感情未必不深厚。朱标是长子,又是与朱元璋情深意笃的马皇后所生,朱标诞生时,朱元璋

  • 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四位文豪的爱恨情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安石和苏轼司马光谁官大,苏轼与王安石欧阳修的关系,司马光苏轼王安石之间的关系

    上面提到的这四位大文豪曾经先后活跃在北宋的文坛,并且个个都堪称是领军级别的人物。巧合的是,这四位杰出人物还基本活跃于同一个时代,这就不免让人产生好奇——常言道“文人相轻”,那么这四位当时的文坛巨匠曾经进行过怎样的往来,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按照年龄排序,四人当中年纪最长的是生于景德四年(1007)的欧

  • 李自成兵围北京前,如果崇祯同意南迁,明朝是否还有复国希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自成打到北京为什么没人救崇祯,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崇祯为什么不逃,李自成归顺崇祯视频

    首先作为大明王朝的掌舵人崇祯的执政能力不算高超。《崇祯遗录》:“上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从无宴乐事。”毫无疑问崇祯是个勤劳的皇帝,每天从鸡叫工作到深夜,常常被累倒。没有休息日,更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但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日复一日的辛劳工作并不能挽救濒临崩溃的王朝。崇祯极为多疑,容不得臣子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