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在各方面的能力都是小一号的朱元璋, 唯独一能力远超父亲朱元璋

朱棣在各方面的能力都是小一号的朱元璋, 唯独一能力远超父亲朱元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967 更新时间:2024/1/25 13:25:46

军事能力,朱元璋从红巾军起家,东据张士诚,西灭陈友谅,扫平南方,再挥师北伐,将元朝赶出中国,成为中国唯一一个由南而北统一中国的帝王,是一个百年一遇的帅才,而朱棣则身先士卒,率军深入大漠消灭北元,靖难之役中击败实力占优的建文帝大军,是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但是从大局观、谋略各方面还是稍逊朱元璋一筹。

政务能力,朱元璋消灭了中国传承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将大权置于一人之手,在位三十余年,每日坚持朝会,而且批阅大量奏折,可谓是累不死的劳模,而朱棣也继承了他父亲的这一特点,勤于朝政,但是朱棣成立了内阁,让人帮他分担日常的政务,所以政务能力或者勤奋度上也略逊于朱元璋。

残忍程度,朱元璋对于功臣毫不手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除了早死的基本都死于非命,明初的胡惟庸案、空印案、蓝玉案中,上万人头落地,朱棣在靖难之役后对于忠于建文帝的臣子们也是大开杀戒,方孝孺被灭十族,齐泰黄子澄等被灭三族,但是要论杀的人,恐怕朱棣赶不上朱元璋。

虽然在各方面朱棣都比朱元璋要差一些,但是在看人的眼光上,朱棣要远超过他的父亲,特别是在选择皇位继承人和为继承人选定的智囊团方面。

朱元璋一开始选定的继承人是太子朱标,其实这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人选,朱标为人仁厚,虽然军事和谋略不如朱棣,但是是一个很好的候选人,他可以很好的弥补朱元璋杀气过重的特点,让朝廷和国家休养生息,恢复元气,这是经历过大动荡的明朝需要的。

但是不幸太子朱标先于朱元璋去世,无奈之下,朱元璋选了皇孙朱允炆做继承人,虽然朱允炆也是仁义之人,但是毕竟是晚辈,他很难压住那些手握兵权的皇叔藩王们,结果,朱允炆在削藩失败之后被朱棣夺了皇位。

朱允炆失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朱元璋给他配的智囊团太差了,朱允炆的智囊团主要有三位——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三个人都是饱学之士,但是基本都是书呆子,都是理想主义者,没有一个实用主义者,没有一个阴谋家,最终导致靖难之役中建文帝失败,丢掉了皇位。而三位最终也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反观朱棣对于继承人和继承人智囊团的选择,就不得不佩服朱棣的看人眼光了。

朱棣的儿子中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是长子朱高炽和次子朱高煦,长子虽然身有残疾(是个瘸子且很胖),但是他胜在仁厚,且是长子,天生就占据着优势,而次子朱高煦则是朱棣的翻版,非常英勇,在靖难之役中有多次的精彩发挥,朱棣一直在二人之中徘徊,不知道选哪一个做接班人比较好。

最终在参考了大臣们的建议之后,一次对话让朱棣下定了决心,朱棣征询大才子解缙的看法,解缙道出了一个关键点——“好圣孙”,意思是朱高炽有个好儿子朱瞻基(就是后来的明宣宗),就是这一点让朱棣下定决心立朱高炽为太子。

事实证明朱棣的选择十分正确,朱高炽和朱瞻基父子二人虽然在位时间不长,加起来只有十一年,但是他们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仁宣之治,而且还平定了朱高煦的叛乱。

而朱棣配备给儿子和孙子的智囊团也是三个人,但是这三个人比建文帝的三个智囊团成员可强多了,他们就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三杨”——杨士奇、杨荣和杨溥,三人历经四朝,是内阁重臣,在他们的领导之下,朱高炽顺利的保住了自己的太子之位,登上皇位,朱瞻基则在三杨的辅助下整顿吏治,发展经济,将明朝带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

朱元璋一生很成功,做对了很多事情,各方面能力超群,唯独在接班人选择上眼光稍有逊色,而朱棣虽然在各方面都比不上他的父亲,但是唯独在看人的眼光方面强于朱元璋,保证了明帝国初期的稳定和高速发展。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郑成功之父投降清军, 一夜之间失去军队控制权, 只能安心做汉奸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隆武帝1646年8月,清军突破了浙江、福建交界的仙霞关,清廷派使者黄熙胤招抚福建,黄是福建晋江人,与郑芝龙是同乡,有意降清的郑芝龙派出使者暗中与其接洽投降事宜。没过多久,福建汀州、漳州相继投降清朝,福建几乎全部被清军占领,唯有安平尚在郑芝龙的控制之下,郑军军容整齐,战舰齐备,拥有者远东地区当时最为强

  • 李自成被农民杀死后,明朝和清朝都想得到他的首级,为何一无所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自成的荒唐事件,李自成为什么被两个人打死,李自成灭掉明朝的时间

    李自成1644年三月,清军入关之后,第一场硬仗就是与李自成的山海关之战,清军打了李自成一个措手不及,惨败的李自成回到北京之后立刻选择放弃北京,退回自己的根据地——西安。而此后的一年多时间,清朝与李自成的战争成了明末清初的主旋律。经过清朝一年多的努力,李自成的根据地西安在清军两路夹击之下失守,不得不走

  • 朱元璋刚驾崩,建文帝要杀一名忠臣,忠臣说:请陛下一年后再杀我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驾崩,按照过去“嫡长子继承制”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应该继承皇位,可朱标走到了朱元璋前面,朱元璋只能另找继承人。朱元璋次子朱樉一样走到朱元璋前面没有机会当皇帝,三子朱棡在自己的封地残暴无度被人一本告到了朱元璋面前,朱元璋气得要大力处罚他,当时朱标还活着,替朱棡求情朱元璋才放他一马

  • 朱棣非典型迁都给子孙留下了一条后路, 可惜被不争气子孙浪费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棣不迁都的后果,朱棣迁都的真实故事,朱棣决定迁都的时间

    但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迁都与上述几次迁都都不同,可以称为非典型迁都——这就是明朝永乐帝朱棣迁都北京。众所周知,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定都南京,后来朱元璋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但是朱允炆没有守住皇位,被叔叔朱棣打进南京城夺了皇位。但是朱棣的根基在北京,所以朱棣一直想迁都北京。公元1420年,朱棣正式迁都北京

  • 朱元璋到少林寺问:朕也需要下跪?方丈回八字救下全寺人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去少林寺要跪拜吗,朱元璋到寺庙下跪了吗,朱元璋问少林寺方丈朕需要跪吗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创始人为释迦牟尼,它被分为了很多的宗派,在中国最主要的便是汉语系、藏语系还有巴利语系三大系统,它们之下又被分为了很多的宗派与学派。佛教具体何时传入中国,在历史上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只知道由来已久。佛教传入中国后,被很多人信奉,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只要有求,便会信奉,就连历

  • 雍正为标榜正统, 让此人冒充朱元璋后裔继承朱明香火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雍正和朱元璋谁更狠,雍正如何找到朱元璋后裔,雍正和朱元璋哪个残暴

    到了雍正元年,事情有了变化,清朝在中原的统治已经有七十余年了,民间的反清复明运动已经趋于式微,朱明皇室对于清廷的统治已经不再具有威胁,为了粉饰太平,表示对前朝的尊敬,雍正皇帝下令寻找朱元璋的后裔,以承担祭祀明朝诸陵的工作。但是前朝的宗室基本被杀绝了,哪里还能找得到呢。但是“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

  • 朱元璋抢了陈友谅的妃子,生下一个儿子,却让朱元璋遗恨终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抢走了陈友谅的妃子,朱元璋与陈友谅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朱元璋真是为陈友谅养儿子吗

    1380年,胡惟庸被朱元璋以谋反之罪处死,并且连坐胡惟庸党羽一万多人,在朱元璋正杀得起劲之时,从千里之外的长沙却突然传来了一个消息,朱元璋颇为宠爱的八皇子——潭王朱梓自焚了!故事还得从头讲起。1360年,元朝疲敝,在江南地方只剩下三股强大的势力,即为朱元璋、陈友谅和张士诚。彼时陈友谅联合张士诚多次进

  • 和宋太宗一样兄终弟及即位的金太宗,为什么没把皇位传给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太宗和金太宗,为何传位给金太宗,邢秉懿金太宗生子

    宋太宗是公认的薄情寡义,那么金太宗就是心底无私、心甘情愿地把皇位传给金太祖的子嗣吗?金太宗其实并非如此,虽然金太宗不像宋太宗那样薄情寡义,但他也想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非不愿也,实不能也。金太宗不能实现传位愿望,主要有以下原因:金初政权是带有军事民主制的奴隶主政权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创立的金朝,是由世袭

  • 朱元璋老家被攻破, 农民军干了一些事, 让你知道他们为啥被称作“流贼”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军库,朱元璋出兵的真实原因,经典传奇朱元璋

    凤阳皇陵凤阳因为是朱元璋的出生地,后来成了明朝的中都,所以这个原本的小地方变得十分的热闹。而农民军也看中了中都的政治地位,所以总是找机会来攻打凤阳,一来给农民军造成强大的政治宣传,另一方面农民军认为这样也可以破坏明朝的龙脉,让明朝早点灭亡。崇祯七年正月十五,凤阳正处在一片祥和的节日气氛中,百姓们都出

  • 宋朝追封古代名将72人,三国九位名将上榜,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公元233年,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事务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平定蜀汉的南中地区。在此基础上,诸葛亮作为文武双全的人才,还曾先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