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非典型迁都给子孙留下了一条后路, 可惜被不争气子孙浪费了

朱棣非典型迁都给子孙留下了一条后路, 可惜被不争气子孙浪费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699 更新时间:2024/1/19 15:44:27

但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迁都与上述几次迁都都不同,可以称为非典型迁都——这就是明朝永乐帝朱棣迁都北京。众所周知,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定都南京,后来朱元璋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但是朱允炆没有守住皇位,被叔叔朱棣打进南京城夺了皇位。但是朱棣的根基在北京,所以朱棣一直想迁都北京。

公元1420年,朱棣正式迁都北京,但是朱棣的迁都留了一个尾巴,也许是为了尊重定都南京的老爹,朱棣在迁都北京之后,仍然保留了南京都城的地位,称为留都。更为奇怪的是南京不但保留了首都的名分,还保留了首都的功能——在南京保留了六部和都察院等政府机构。不仅如此,这些部门不光有架子,还有里子,六部和其他部门官员配置一个不少,完全和北京城里的一样,可以说就缺一个皇帝就能组成一个政府了。

而且在这之后,南京的六部和其他中央机构不仅没有因为迁都而萧条,人丁依然还是那么兴旺,尚书该有的都有,侍郎也不比北京的少,只不过他们没有北京的那位有着同样头衔的同僚有权罢了,所以南京六部渐渐成了养老、发配、贬谪的好地方。

这样的配置在当时看来是怪怪的,历史上也很少有这样的迁都,这完全是一次非典型性的迁都,但是朱棣没想到的是,自己的这一非典型性迁都反而为后世子孙留下了一条后路,让他们有了翻盘的组织准备。

公元1644年,大明王朝终于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下开始坍塌了,三月份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宁死不屈自尽在煤山,而满朝的文武则及时改换了门庭,摇身一变成了大顺的臣子。之后就是吴三桂领清兵入关,李自成在山海关大败,逃回陕西,而北京城则一个月内迎来了第二位新主人——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和他率领的满洲八旗。

但是,明朝虽然丢了首都北京,但是并没有垮,因为人家还有一个首都——南京,更为关键的是南京有着现成的中央六部,都察院等和北京一模一样的中央机构,各部门的官员也一个不少,基本上连灰尘都不要打扫就可以立即办公了,只不过却缺少了一个人——皇帝。

南京是留都,虽然保留了六部等衙门,但是没有保留皇帝(也不可能保留)。留都没有皇帝,崇祯也没有南迁,也没有送太子来南京,所以必须得选一个人当皇帝,明朝就坏在了这个事情上。

没有直系继承人,也没有遗诏,如果是平时倒也无所谓,那就按照《皇明祖训》中老祖宗朱元璋的办法来,从宗族中选出一个离先帝血缘最亲的宗室继承皇位,但是现在是乱世,而南京主政的官员们有心怀鬼胎,各有各自的算盘,最终在立亲还是立贤的问题上产生了矛盾,导致了南明第一任皇帝的难产。

虽然最后弘光皇帝朱由崧在这次竞赛中胜出,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后遗症——武将干政,弘光皇帝是通过武将的武力支持强行继位的,所以武将们自恃有“策立”之功,飞扬跋扈,将明朝两百多年来的“以文制武”的传统打破,这就为南明埋下了武将干政的基因。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但是坏的开头绝对会贯穿始终,南明起了一个坏头,最终这个坏习惯将贯穿整个南明,在南明十八年的历史中,三次皇位继承每一次都出现了纷争并导致分裂和内斗,而且每次皇位的继承都有武将的参与,并且皇帝登基后都受制于拥有强大武力的武将,再加上南明皇帝的普遍无能,明朝的大厦倾倒也变得无可挽回。

朱棣在迁都时无意之中留下的留都,原本能够成为明朝复兴的基础,却被他那些无能的子孙们辜负了,他们辜负的不仅仅是朱家的祖宗,还有整个汉民族。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到少林寺问:朕也需要下跪?方丈回八字救下全寺人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去少林寺要跪拜吗,朱元璋到寺庙下跪了吗,朱元璋问少林寺方丈朕需要跪吗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创始人为释迦牟尼,它被分为了很多的宗派,在中国最主要的便是汉语系、藏语系还有巴利语系三大系统,它们之下又被分为了很多的宗派与学派。佛教具体何时传入中国,在历史上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只知道由来已久。佛教传入中国后,被很多人信奉,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只要有求,便会信奉,就连历

  • 雍正为标榜正统, 让此人冒充朱元璋后裔继承朱明香火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雍正和朱元璋谁更狠,雍正如何找到朱元璋后裔,雍正和朱元璋哪个残暴

    到了雍正元年,事情有了变化,清朝在中原的统治已经有七十余年了,民间的反清复明运动已经趋于式微,朱明皇室对于清廷的统治已经不再具有威胁,为了粉饰太平,表示对前朝的尊敬,雍正皇帝下令寻找朱元璋的后裔,以承担祭祀明朝诸陵的工作。但是前朝的宗室基本被杀绝了,哪里还能找得到呢。但是“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

  • 朱元璋抢了陈友谅的妃子,生下一个儿子,却让朱元璋遗恨终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抢走了陈友谅的妃子,朱元璋与陈友谅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朱元璋真是为陈友谅养儿子吗

    1380年,胡惟庸被朱元璋以谋反之罪处死,并且连坐胡惟庸党羽一万多人,在朱元璋正杀得起劲之时,从千里之外的长沙却突然传来了一个消息,朱元璋颇为宠爱的八皇子——潭王朱梓自焚了!故事还得从头讲起。1360年,元朝疲敝,在江南地方只剩下三股强大的势力,即为朱元璋、陈友谅和张士诚。彼时陈友谅联合张士诚多次进

  • 和宋太宗一样兄终弟及即位的金太宗,为什么没把皇位传给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太宗和金太宗,为何传位给金太宗,邢秉懿金太宗生子

    宋太宗是公认的薄情寡义,那么金太宗就是心底无私、心甘情愿地把皇位传给金太祖的子嗣吗?金太宗其实并非如此,虽然金太宗不像宋太宗那样薄情寡义,但他也想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非不愿也,实不能也。金太宗不能实现传位愿望,主要有以下原因:金初政权是带有军事民主制的奴隶主政权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创立的金朝,是由世袭

  • 朱元璋老家被攻破, 农民军干了一些事, 让你知道他们为啥被称作“流贼”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军库,朱元璋出兵的真实原因,经典传奇朱元璋

    凤阳皇陵凤阳因为是朱元璋的出生地,后来成了明朝的中都,所以这个原本的小地方变得十分的热闹。而农民军也看中了中都的政治地位,所以总是找机会来攻打凤阳,一来给农民军造成强大的政治宣传,另一方面农民军认为这样也可以破坏明朝的龙脉,让明朝早点灭亡。崇祯七年正月十五,凤阳正处在一片祥和的节日气氛中,百姓们都出

  • 宋朝追封古代名将72人,三国九位名将上榜,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公元233年,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事务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平定蜀汉的南中地区。在此基础上,诸葛亮作为文武双全的人才,还曾先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

  • 在位时间倒数第二的明朝皇帝, 在位不到一年凭什么得到仁宗庙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16位皇帝在位时间,庙号仁宗,大清皇帝都有仁宗这个庙号吗

    从隋朝以后,帝王去世之后的谥号字数越来越多,而且有泛滥的迹象,不管皇帝做的好不好,最后总是能捞个不错的谥号,毕竟大多数帝王的谥号是儿子或者后代上的,总不能给个太差的,所以渐渐地谥号就失去了评价一个皇帝好坏的作用。虽然隋朝之后很多皇帝都有庙号,但是庙号的泛滥程度远不如谥号,所以庙号成了评判皇帝好坏的新

  • 公孙策被称“再世诸葛“,包拯为何将他推上虎头铡问斩?原因令人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公孙策最后被包拯铡了吗,包拯斩公孙策完整版,包拯有没有铡了公孙策

    《三侠五义》中包拯查案探明真相的故事可谓是令人耳熟能详,而在包拯查案中,他的几个助手可谓是功不可没。首先是“御猫”展昭,护卫包拯安全,捉拿犯人,其次是师爷公孙策,在包拯的办案过程中可谓是功不可没,最后则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这四位衙役。这几个人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小团队,做着为民伸冤的工作。公孙策是包拯

  • 朱元璋没钱葬家人,邻居刘继祖送块坟地给他,他称帝后怎么报恩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死后摆了一道迷魂阵,朱元璋报恩汪大娘视频,朱元璋死后埋到哪个墓里

    朱元璋会这么简朴其实跟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关,他祖上世世代代务农,他1328年出生的时候,家里还是一贫如洗,早早辍学就到了地主刘德家当放牛娃,从出生起就贫苦的他早就树立起节约是美德的观念,即使后来当了皇帝也难改。刘德是朱元璋小时候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里面几次提到他和幼年朱元璋几个小

  • 张献忠征战安徽,碰上了明朝武林第一高手,结果把张献忠打惨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打败张献忠的女将,张献忠湖广填四川,明末张献忠称帝

    荥阳之会后,各路义军分兵作战,经略各地。张献忠的队伍浩浩荡荡杀进安徽。崇祯八年的正月十五,大雾弥天,张献忠突然出现在凤阳城下,指挥大军攻城。守将朱国相急忙指挥抵抗,结果城中早已混进了大量卧底,乘乱打开城门,凤阳沦陷。张献忠得意洋洋在城头上竖起“古元真龙皇帝”的大旗,又一把火烧了朱元璋的祖陵,这才扬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