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复本来是个英俊潇洒、文武双全的人才,但因为“复国”的这个执念,最终让自己的人生一片惨淡,也让很多人都无法理解他的这种执念,不过若是爱新觉罗·溥伟见到了慕容复,那么必然会引为知己,他作为爱新觉罗的后裔,在清朝灭亡以后仍然孜孜不倦地谋求着复国,有着与慕容复相近的执念。
出生于光绪六年(1880年)的溥伟,是著名恭亲王奕訢的孙子,奕訢是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不过在他死后这个王爵却并没有传给儿子载滢,而是直接传给了孙子溥伟。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年仅十八岁的溥伟继承了祖父的王爵,成为了满清朝的亲王,于是自认为接过了延续满清国运的重任。
溥伟在成为亲王以后,陆续担任了几个位高权重的官职,甚至在1908年的时候,慈禧太后准备废掉光绪,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溥伟也一度被选为了候选人,这让他感到极其的荣幸,认为自己很快就能够成为皇帝,于是在新皇登基之前,早就在自己的亲王府中毕恭毕敬地等待宣召。 然而最终等来的消息,却是年仅三岁的溥仪成为了皇帝,这让溥伟深受打击,但随后也就继续以大臣的身份,继续帮满清朝廷勤勤恳恳地干活,在1912年2月,隆裕太后宣读了宣统皇帝溥仪的退位诏书,宣布清朝灭亡以后,溥伟极其愤怒地在宫殿中大吼:“有我溥伟在,大清就不会亡!”
从溥伟后续的一系列行为来看,那并不仅仅是他一时的激愤之语,而是真正发自肺腑,他非常努力地想要谋求复国,但是又知道自己的力量无法做到,于是想到借助列强的力量,首先找了德国人,后来又找了日本人。
同时自己发出大量的金银财宝,将祖传的亲王府都给卖掉了,让所谓的“豪杰之士”(大部分为江湖骗子)去组织军队,等时机一到就“共举大事”,还扬言说:“如今除了皇帝我最大,理应将复国的担子给挑起来!” 为了能够“复国”,溥伟将家中的产业都给挥霍光了,但是并没有收到什么成效,最终在56岁的时候离开人世,临死之前叮嘱子孙不要忘记复国大业,不过已经没什么人真正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