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古汉语趣闻:唐代称父亲为“哥”

历史上古汉语趣闻:唐代称父亲为“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309 更新时间:2023/12/9 20:51:17

周有光先生,不仅是一位经济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上世纪50年代以来,他发表了不少汉语言研究的章,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制订了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被称为“汉语拼音之父”。小编收集了周先生对汉语知识的有趣杂谈。

她和伊

中古汉语里第三人称代词出现“伊、渠、他”。现代普通话里只保留了“他”,至于“伊、渠”只在某些方言里使用。力《汉语史稿》:“第三人称的性别区分,最初由少数人提倡,始于1917年;本来希望在口语中造成一种分别,后来失败了。”

“五四”前后,文学作品中用“伊”,后来都改为“她”。这个“她”字是刘半农在1926年的创造。可是,这只是书面语的视觉区分,不是口语的听觉区分,在口语中“他“和“她”听起来仍旧没有分别。“文法”改了,“语法”未改.

何谓“书香”

原来,古人为防止蠹鱼蛀书,在书中放置“芸香草”,给书留下一股幽香。宁波天一阁书籍不蛀,就是芸香草的功劳。由此,读书人家称为“书香门第”,并引出许多跟“芸”字连接的词语,如“芸帙、芸编、芸签、芸窗、芸阁”等。

年龄的古称

出生三天:“汤饼”之期(邀亲友,吃汤饼)。

周岁:“初度”。《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称生日为“初度”。

幼年:“生小”。《孔雀东南飞》“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童年:“龆龀”(换牙),又称“垂髫、总角(扎髻)”。《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九岁:“教数”之年。

十岁:“外傅”之年(出外就学)。

十三岁:“舞勺”之年(勺,龠也,形似笛)。

二十岁:“若冠”(若,弱小)。

三十岁:“而立”之年。

四十岁:“不惑”之年。

五十岁:“知天命”之年。《论语》“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岁:“花甲”之年(一个甲子六十年)。

七十岁:“古稀”之年。杜甫《曲江》:“酒债寻常到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八九十岁:“耄耋”之年。

百岁:“期颐”(百年为期:颐,颐养)。

爹爹和哥哥

“哥”,外来语,起初写作“歌”。唐代称“父亲”为“哥”。

顾炎武《日知录》:唐时人称父为“哥”。《旧唐书·王琚传》:玄宗泣曰:“四哥仁孝,同气惟有太平”,睿宗行四故也。玄宗子《棣王琰传》:“惟三哥辨其罪”,玄宗行三故也。有父之亲,有君之尊,而称之为“四哥、三哥”,亦可谓名之不正也已。

敦煌石室发现的句道兴《搜神记》:“年始五岁,乃于家啼哭,唤歌歌娘娘”。“歌歌”(父亲)是唐代早期的写法。

这个习惯直到元代还存在。元曲《墙头马上》:“我接爹爹去来……你哥哥这其间未是他来时节”。这里“爹爹”和“哥哥”都是指“父亲”。

更多文章

  • 隋朝虽然短暂,但这六个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隋朝影响后世的三件大事,隋朝有哪些深远影响,隋朝对后世的贡献有哪些

    隋之前的北周,为了标榜自己的正统性,按照《周礼》六官,制定了一套朝廷运作机制,但《周礼》是古代乌托邦式的政治制度,华而不实。杨坚上位后,果断废除了这一制度,实行了“五省六部”制。五省分别为:尚书省、内史省(中书省)、门下省、秘书省(负责图书典籍)、内侍省(宦官),因秘书省与内侍省职权较轻,后世去除。

  • 隋文帝废太子杨勇并不冤枉,其中真实原因,连隋文帝都讳莫如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杨勇任前公示,杨勇隋文帝,隋文帝为啥要废太子

    开皇20年11月2日,隋文帝废黜太子杨勇。杨勇喊冤、杨广偷笑,隋文帝“良深喟叹”。隋文帝晚年为什么“废长立幼”?小编列举有代表性的三个原因和您共同探讨:第一,杨勇自身习性差。整天花天酒地、生性好色、奢靡无度,这些都是杨勇的标签。而隋文帝杨坚是史上最节俭的皇帝之一。所以,他看不惯杨勇,认为他的所作所为

  • 他是唐朝的四代重臣,嘲讽杨国忠,三辞宰相之位,一生执着于修道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杨国忠对唐朝的贡献,唐朝宰相杨国忠哪个地方人,杨国忠怎么成为大唐王朝的宰相

    李泌是出了名的大唐神童,出生于唐玄宗时期。李泌堪称官宦世家,其祖上李弼是北周“八柱国”之一。幼年时候的李泌就与众不同,别人称为神童。相比于一些小时候厉害,长大后平平凡凡的人,李泌可以说一辈子都辉煌无比。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李泌从小就喜欢老庄之学,因此在年轻时遍访名山,隐居深山,修习黄老之术。而李泌靠着

  • 玄奘偷渡去取经,为何李世民不降罪反而封大师?唐朝在下很大的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玄奘从唐朝带了什么去取经,历史上的玄奘和李世民,李世民与玄奘取经什么关系

    真实的玄奘取经远没有这样浪漫,三个徒弟当然是虚构的,连取经行为本身都是非法的,玄奘不但没有通关文牒,反而是一名私自出关的偷渡者,没被大唐官府抓去问罪就是万幸了。奇怪的是,玄奘取来佛经后,却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高规格接待,当年偷渡之事被轻轻揭过,被皇帝特许在长安弘福寺译经,所有开支朝廷全包了。我们今天觉

  • 西晋的统一为什么不长久?五胡、八王不可怕,精神的崩溃才最致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西晋王朝五胡之乱原因,五胡十六国与西晋共存吗,西晋和五胡十六国的关系

    对内终结三国乱世、对外没有强敌的西晋王朝,为啥仅仅过了几十年就分崩离析、并且引发了持续近三百年的沉重分裂?高中哲学老师教过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西晋的灭亡也是这个道理。所谓的五胡只是纤芥之疾,西晋自身的问题才是心腹之患。而最要命的内部问题,就在于维系社会的中坚

  • 为收复此城唐朝落下了千古骂名,奸淫掳掠一个月,为何还是合法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长安被攻陷几次,唐朝平定辽东现状,唐朝保卫西域现状

    只有幼稚到极限的傻子和王侯将相才渴望战争。前者是因为无知,而后来是因为有自己的利益所在。但从古至今任何一次战争遭受最多痛苦和伤害的人是谁呢?唐朝一直都被很多人羡慕,但都城长安被人先人攻破了7次。而为了收复长安,唐朝皇帝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这个错误不但让唐朝落下了千年的骂名,还让后人看清了古代战

  • 杨玉环本可以和李瑁厮守终生,但因婆婆的作为,让她被李隆基抢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瑁杨玉环,杨玉环和李瑁生活几年,李瑁李隆基杨玉环关系

    武惠妃为了将太子之位转移到儿子李瑁头上,曾设计陷害了前太子李瑛,以及李瑁的两位兄长:李瑶、李琚(二人都不是武惠妃所生)。公元737年,武惠妃夜招李瑛、李瑶、李琚及驸马薛锈入宫(李瑛的亲妹夫)。当时武惠妃招几人入宫的理由是有盗贼闯入皇宫。李瑛四人闻讯后,披甲执剑带侍卫进入皇宫。另一边的武惠妃却对李隆基

  • 元稹为妻子写下悼亡诗,第一句写错了,知名度却最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元稹悼亡词,元稹最著名悼亡诗,元稹哀悼妻子的三首诗

    我们知道唐朝的宰相、大诗人元稹是一个情场浪子,或者干脆可以说是“渣男”。他流落到舅家时,曾经与表妹珠胎暗结,后来却始乱终弃,元稹却以此写下了《莺莺传》,其中不乏洋洋自得之情。另外,元稹还与薛涛,刘彩春闹出绯闻。但是,人都是有两面性的,元稹对原配妻子韦丛也应该是真心的。这在他对妻子的《离思》五首中就可

  • 他文采不输李白,却英年早逝,有一篇文章乃千古绝唱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谈起王勃,他简直就是一位不世出的文学天才!他在年仅六岁的时候就能写出构思精妙,文辞优美的诗文来。他九岁的时候偶然读到了文坛大家颜师古为《汉书》所写的注释,时常摇摇头又点点头,反复朗读。最终忍不住用稚嫩的小手握起了笔,写下了《指瑕》十篇。这十篇文章详细地指出了颜师古注释的错误之处,并加以论证和改正,这

  • 俗话说,女大三十送江山,李世民将大他30岁的萧美娘纳入后宫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世民与萧美娘,历史上萧美娘结局,萧美娘史书记载

    萧美娘的传奇一生萧美娘早年在被术士相面时便曾被评价:“母仪天下,命带桃花”,纵观萧美娘的一生,用一句话概况那便是“王的女人”。萧美娘生于帝王之家,是南梁明帝萧岿的女儿。生于江南,山美水美人也美。由于江南有“二月生子不举”的习俗,萧美娘出生之后,便送到叔叔家代为养育了。没过多久,叔叔夫妻去世了,她又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