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讲的是燕哀侯。故事发生的时代大约是春秋伊始,在这个时代里当年西方的虢、虞等国相继没落,诸侯政治迎来东方的黄金期,周天子的迁都洛邑为东方诸侯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这个时期开始成为“纷争时代”。周天子无法干预诸侯政治,政治动乱似乎找到了一片沃土。最早开垦这片沃土的正是郑国,只可惜当年的齐鲁燕传统强国,还没有真正的清醒过来。
凡谥号里有哀字的,都是那种没有好结局的国君。中国人尤其讲字如其人,说的是什么样的字就代表着什么样的人。春秋战国时代的天子诸侯们,周哀王即位三月身死内乱,齐哀公遭天子烹杀,鲁哀公身死异国他乡,晋哀侯死于大宗小宗之争,如此等等只要沾上了哀的,大多没有好下场。而基本上每个诸侯国史上都有哀公或哀侯,燕国也不例外。
[var1]
燕国有个燕哀侯,在位仅有两年,可谓是短。今天我们一个地区的负责人大多任期也是五年,如此看来燕哀侯就是连一届任期也是不够。燕哀侯的父亲是燕顷侯,执政时间二十多年;燕哀侯的祖父是燕厘侯,执政大概三十多年;甚至燕厘侯的上一任燕惠侯执政时间据说也有三十多年,看起来燕国君主似都继承了召公的长寿。如按照当时传统,天子诸侯在十多岁时就能娶妻生子,这几代燕国国君都是嫡长子,他们即位为君的年龄不会太小,而燕哀侯的执政时间如此短暂,可算诸多燕国国君之异类。
燕哀侯时代前后几十年,整个燕国默默无闻,其间可能少不了与周边山戎、孤竹等部族的战争。况且当时天下处于动荡时期,周天子刚把都城迁到洛邑之地,纵容着郑国子弟们开疆拓土。郑武公攻灭东虢和郐国,郑国已完全占有了洛邑以东、黄河和洛水南岸的全部土地。郑国当时已经严重威胁到东部地区的政治稳固,因此周天子也是希望任用其他朝臣来牵制郑国,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齐国人不行,鲁国人不行,燕国人也是不行的,可见燕哀侯时期的燕国,并不受周天子的信赖。
[var1]
在燕国这段历史里,可说完全没有宏伟的场面,没有庞大的阵容,也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要想从燕哀侯前前后后几代国君身上找到一点点故事也是相当困难,那时候的燕国也没有跟周边国家联姻,国内也没有什么名臣。说实话,对于那些不了解燕国的人,或者是说不想了解燕国这段历史的人来说,要抽丝剥茧真的是相当困难。
周边国家已是风云变幻,燕国人始终还是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无法自拔,就连当年殷商后裔宋国人也都蠢蠢欲动起来,齐鲁则更不用说,正在默默的积累实力迎接新时代的到来,而燕国即便到几十年后的齐桓公时代,依然无法与山戎等族对抗,可见燕国人在幽州之地的发展,可说是半停滞的。燕哀侯处于这样的时代,前面几代国君皆长寿,燕哀侯或许在漫长的等待中磨灭了雄心,憔悴了身体,即位仅有两年,就是驾鹤西去,终究是把时代留给了后来者。这或就是关于燕哀侯的蛛丝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