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新诸侯国们的江湖,跟燕哀侯无关,跟燕国也无关

新诸侯国们的江湖,跟燕哀侯无关,跟燕国也无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681 更新时间:2024/2/7 18:32:29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燕哀侯。故事发生的时代大约是春秋伊始,在这个时代里当年西方的虢、等国相继没落,诸侯政治迎来东方的黄金期,周天子的迁都洛邑为东方诸侯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这个时期开始成为“纷争时代”。周天子无法干预诸侯政治,政治动乱似乎找到了一片沃土。最早开垦这片沃土的正是郑国,只可惜当年的齐鲁燕传统强国,还没有真正的清醒过来。

凡谥号里有哀字的,都是那种没有好结局的国君。中国人尤其讲字如其人,说的是什么样的字就代表着什么样的人。春秋战国时代的天子诸侯们,周哀即位三月身死内乱,齐哀公遭天子烹杀,鲁哀公身死异国他乡,晋哀侯死于大宗小宗之争,如此等等只要沾上了哀的,大多没有好下场。而基本上每个诸侯国史上都有哀公或哀侯,燕国也不例外。

[var1]

燕国有个燕哀侯,在位仅有两年,可谓是短。今天我们一个地区的负责人大多任期也是五年,如此看来燕哀侯就是连一届任期也是不够。燕哀侯的父亲是燕顷侯,执政时间二十多年;燕哀侯的祖父是燕厘侯,执政大概三十多年;甚至燕厘侯的上一任燕惠侯执政时间据说也有三十多年,看起来燕国君主似都继承了召公的长寿。如按照当时传统,天子诸侯在十多岁时就能娶妻生子,这几代燕国国君都是嫡长子,他们即位为君的年龄不会太小,而燕哀侯的执政时间如此短暂,可算诸多燕国国君之异类。

燕哀侯时代前后几十年,整个燕国默默无闻,其间可能少不了与周边山戎、孤竹等部族的战争。况且当时天下处于动荡时期,周天子刚把都城迁到洛邑之地,纵容着郑国子弟们开疆拓土。郑武公攻灭东虢和郐国,郑国已完全占有了洛邑以东、黄河和洛水南岸的全部土地。郑国当时已经严重威胁到东部地区的政治稳固,因此周天子也是希望任用其他朝臣来牵制郑国,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齐国人不行,鲁国人不行,燕国人也是不行的,可见燕哀侯时期的燕国,并不受周天子的信赖。

[var1]

在燕国这段历史里,可说完全没有宏伟的场面,没有庞大的阵容,也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要想从燕哀侯前前后后几代国君身上找到一点点故事也是相当困难,那时候的燕国也没有跟周边国家联姻,国内也没有什么名臣。说实话,对于那些不了解燕国的人,或者是说不想了解燕国这段历史的人来说,要抽丝剥茧真的是相当困难。

周边国家已是风云变幻,燕国人始终还是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无法自拔,就连当年殷商后裔国人也都蠢蠢欲动起来,齐鲁则更不用说,正在默默的积累实力迎接新时代的到来,而燕国即便到几十年后的齐桓公时代,依然无法与山戎等族对抗,可见燕国人在幽州之地的发展,可说是半停滞的。燕哀侯处于这样的时代,前面几代国君皆长寿,燕哀侯或许在漫长的等待中磨灭了雄心,憔悴了身体,即位仅有两年,就是驾鹤西去,终究是把时代留给了后来者。这或就是关于燕哀侯的蛛丝马迹。

更多文章

  • 齐桓公的大国战略,不灭一国而制衡天下,多像今天的美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春秋霸主齐桓公,齐桓公的称霸之路图片,齐桓公到底有多强大

    主笔:闲乐生公元前681年,齐国在柯之盟彻底让鲁国归服后,曹国和卫国也纷纷跟随大势,投入了强大齐国的怀抱,现在只有宋国和郑国两个中原大国没进入齐联盟体系了,宋国实力与齐国相差无几,自然不肯轻易就范,而郑国在强大楚国北进的压力下,不得已归服了楚国,自然也不肯给齐国好脸色。毕竟楚国距离更近,这是近在咫尺

  • 韩魏未曾支援长平之战,可为何在邯郸之战中展现出极高的积极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迁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是秦昭襄王中后期对赵国发动的重大军事行动,而秦国也正是通过这两场战争的推行而彻底的击垮了赵国,虽然后来的邯郸之战中秦国并没有取得成功,长平之战中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只能以惨胜来形容。但是哪怕如此,这两场战争却并没有伤到秦国的发展核心,后来吕不韦入秦推行新政,秦国用了

  • 魏武卒到底有多厉害,为何魏国后期就不能再次重建一支魏武卒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魏国武卒为什么厉害,历史上的魏武卒,魏国武卒视频

    这支强军,诞生于前422年,也就是“变法”之时。彼时,魏国初立,与韩、赵三家分晋,魏分得河东郡、半个河西郡、上洛之地和东郡等地。咋看下,魏与韩、赵两国分晋时,在领土上似乎并未吃亏,毕竟原晋国最富庶的河东郡,及战略位置最重要的上洛之地,都在魏国的手中。但是,若我们从地图上看魏所处的位置,我们就会发现魏

  • 难为神医扁鹊了:中国历史上为什么会有两个“齐桓公”?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扁鹊医治过齐桓公吗,扁鹊为什么不救齐桓公,齐桓公跟扁鹊有关系吗

    [var1]西周灭商之后,周武王将开国第一功臣姜太公封在齐地,是为姜姓齐国。春秋时期,姜太公的后代子孙、姜姓齐国的第十六代国君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第一霸主。[var1]齐国虽然在齐桓公去世后失去霸主之位,但依然还是春秋一等大国。然而与很多诸侯一样,齐国在春秋后期也出现

  • 闽南地区:居民至今留战国习俗,方言被美国带入太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闽南方言常用语300句,闽南方言及其研究概说,闽南方言文化概述

    他完成了自己的目标,结束了战国时期分乱的局面,不过,有一个地方他却没有攻打下来,可此地在如今所代表的中国独特方言,也被美国旅行者号带上了太空。[var1]秦王未征服的领土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虽然只有短短一句话,不过秦始皇一统六合的强大气魄已被彻底展现。不过,在历史上还有一处地方并没有被秦王统一,

  • 韩国、魏国和赵国为什么都不攻打义渠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韩国魏国与赵国,赵国和魏国差在哪儿,魏国攻打赵国的原因

    先来看看春秋末战国初的地图,秦国处于西部偏南,韩赵魏地处于中原核心腹地,更是周天子之所在的重要地区。夹杂在韩赵魏和秦国之间,有很多戎狄部落建成的国家,其中就包括有义渠、林胡、楼烦、乌氏、月氏、朐衍等等。这几个部落也是长期与春秋诸侯及战国列强为战的部落国。其中,月氏偏居于西部,比秦国还要更为偏西的地区

  • 齐桓公与管仲之间的代沟:教你如何与这个世界达成和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齐桓公和管仲间的关系,齐桓公与管仲怎么相处,如何评价齐桓公和管仲

    管仲之所以能够得到齐桓公的重用,实际上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一个是齐桓公需要管仲在齐国推行变法,一个是齐桓公需要管仲在国内帮助自己制衡那些旧臣们。但不同年代出生的人,身上总会有不同时代留下的烙印,在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反响,这即是所谓的代沟现象。俗话说,三年一代沟,即便出生的时间相差三年

  • 韩国第一个被秦灭,为何却说赵国灭亡,才是五国真正崩溃的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与赵国之战,韩国和赵国关系好吗,赵国何时被秦国灭掉

    以公元前230年消灭韩国为始,以公元前221年灭齐为终,中间相隔十载,可历史学者孙皓晖先生在他的著作《大秦帝国》中却说“战国时代完全被终结的趋势,真正开始是从赵国灭亡之时”。[var1]究竟赵国是公元前222年还是公元前228年被灭,对于史学家们来说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过,无论是这两个时间点中的

  • 齐国由强盛到衰落,历经800多年,为何没逃过灭国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齐国最鼎盛时期有多强,齐国的灭亡是哪一年,齐国是怎么从强大变成衰败的

    齐国由此诞生,而后历经八百多年的发展,最终为秦所亡。[var1]秦在接连灭掉五国之后,才将齐收入囊中。秦国为攻克齐国,花费很大心思。纵观齐国历史,方知其为何难以攻破。春秋时期,分封制导致周天子权力分散,地位影响日趋衰弱。诸侯王势力大增,国家逐渐走向分裂,群雄争霸。齐国占据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自建立以

  • 魏国建立几十年,皇族大权旁落,罪魁祸首正是这个冒牌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魏国历史上有几个明君,魏国简介及历史,魏国历代国君及关系

    高平陵政变,是曹氏皇族的全面失败,可以说这次失败之后,魏国已经进入了魏失其鹿天下逐之的局面。无论谁胜谁负曹氏都很难夺回大权了。而对曹爽来说,更是灭门之祸。在魏明帝死前的宫廷政变之后,曹爽一系可以说是曹氏皇族的唯一栋梁支柱,人臣之极,手握顾命大权,权倾朝野,兄弟并握兵权,然而不出十年就一败涂地,其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