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七雄,六国是如何灭亡?燕亡于历史,楚亡于分治,魏亡于人才

战国七雄,六国是如何灭亡?燕亡于历史,楚亡于分治,魏亡于人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964 更新时间:2024/1/20 14:17:07

在战国七雄当中,每一个诸侯大国都是具有深厚底蕴的国家,它们要么是西周的开国诸侯,要么是东周的开国诸侯,在历史人文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就这七个国家本身的条件相比而言,秦国的先天优势是最为弱小的,可是最后竟然是这一个最为弱小的国家,消灭了六国统一了中原,这其中一定有许多非常值得人们警醒的因素。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一下,六国破灭的最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var1]

我们先说六国当中底蕴最为深厚的燕国,燕国是西周的开国诸侯,也是战国七雄当中立国时间最长的国家,知道最终灭亡的时候已经拥有了800年的历史,比周的历史还要长久,那么,这个国家是因为什么原因而灭亡的呢?答案是因为迂政。

实际上,燕国本身的历史底蕴就是它灭亡的根本原因,历史底蕴太过于浓厚,让整个国家城建在一种贵族当中无法自拔,国家的人民把自己的身份和血脉当作是一种自豪和骄傲,把自己祖先所遵守的规定当作是不可改善的,那么这个国家也就失去了创新的动力,更没有创新的机会。

[var1]

所以,燕国的统治一直都是故步自封墨守成规的;到了最后,它的那老一套制度已经不再适合当下时代的发展,也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渐渐的就转化成了一种迂政,让全国上下都沉浸在一种天不灭燕的幻想当中无法自拔,没有具体的应对措施,只是一直都在祈求或者说幻想上天的保佑,试问,这样的国家能不灭亡吗?

其次,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战国七雄当中土地面积最为广阔的国家楚国。楚国可以说是战国七雄当中最为畸形的一个国家,它在春秋时期就已经称王,可以说是最不受当时的礼法和制度约束的一个国家,但是也正是因为太过放任自由导致了整个国家最终的灭亡。楚国从一开始就订立的分治制度,让整个国内的发展受贵族的约束太过于强大。

国内的贵族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停地进行掣肘,阻碍了整个国家的发展,君主手中的权利无法压制贵族的崛起,渐渐的君主在楚国的地位就开始日渐下降,到了最后,整个楚国的国家大权实际上是掌握在贵族手中的,这就让楚国完全没有变法的可能性,整个国家也始终坚持着立国时期的老套路。最终,因为制度的落后而导致了灭亡。

[var1]

然后我们要说到战国初期最为强大的国家魏国了;说起魏国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它是战国时期最具有戏剧性的一个国家,从一开始唯一的超级大国到最后对秦国的攻势毫无还手之力,它所经历的是历史无法想象的过程,但是魏国会有这样的结局与它自己的所作所为不无关系。

魏国从魏惠王开始国内的颜宽内忌之风就是愈演愈烈的,它排斥其它国家的人才到魏国做官,也绝对不会将自己国家的权力交给其他国家的人才,甚至对于自己国家的王室所产生的人才也是采取束之高阁的态度。

久而久之,魏国就成了一个极度缺少人才的国家,这就让魏国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而更可怕的是魏国所拒绝的这些人才大部分都去了秦国,比如说商鞅,尉缭,张仪范雎,这些人都是在魏国做官不受重视才进入秦国的,而这些人也都无一例外地通过自己的才能改变了战国时代的格局。

[var1]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是些人才被魏王重用,如果他们的主张能够被为国所采纳,那么整个战国时代的格局会是怎么样子的呢?战国时代最终的走向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所以说,魏国的灭亡完全是因为对人才的排斥,所谓失才亡魏的评价是非常恰到好处的。

再者,就是战国中后期唯一一个能够在军事上与秦国相抗衡的国家赵国了。赵国的民风比较彪悍,与秦国一样都是一个尚武的国家,自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变法之后,赵国的军事实力就迅速地崛起,到了战国中后期,哪怕是一个国家对战秦国也丝毫没有惧怕,可是赵国最终却也是因为军事实力才灭亡的一个国家。

[var1]

因为赵国本身对于军事实力的看重,导致国内的发展极其不平衡,每个君主都把精力放在了军事方面,虽然这样让军事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可是却导致政治经济等其它的方面变得十分畸形,最终,赵国的国内形势变得一片混乱,政治局面也是乱成了一锅粥,而赵国就在这样混乱的政治局面当中走向了灭亡,可谓是一个非常遗憾的国家。

此外,还有韩国。韩国灭亡的祸根是在申不害变法的时候埋下的;申不害变法的时候表面上崇尚的是法治,但是实际上他的法却更偏向于术治,这就给整个国家蒙上了一层在阴谋权术中谋取前途的阴影,整个朝堂之上也都笼罩着一层阴谋权术的谜团,让整个国内的大臣和君主都将经历放在了权术之上。

[var1]

这就让韩国的朝堂变得十分的黑暗,也让申不害变法偏离了最开始的初衷。最终,韩国因为无力改变朝堂的格局也无力改变国内的发展形势而投降了情果,成为了战国时代最先灭亡的战国七雄。

最后就是齐国了,其实齐国在一开始的时候是一个前途十分光明的国家,但是因为其最后的不作为导致了整个国家失去了抵抗的动力,最终在秦国的攻势之下它甚至没有进行抵抗就选择了灭亡,是六国当中灭亡的最无波澜的一个国家。它灭亡的根本原因用孟子的一句话就能够很好地概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所以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六国的灭亡实际上都不值得惋惜,它们都有自己无法去改善的矛盾和漏洞,而它们也不屑于去改善,那么最终它们只能走向灭亡。

参考文献:《战国策》、《左传》等

更多文章

  • 秦国宣太后与义渠王生的两个儿子,最后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宣太后和义渠王,秦宣太后为什么灭义渠,秦国宣太后后来怎么样

    事实上,宣太后在秦朝历史上的出现也得益于一个人的出现,他就是赵武灵王。秦武王死后,秦国发生了短暂的内乱。谁应该做秦国的国王是个问题。毕竟,秦武王死后没有儿子,所以秦国的国王只能由秦武王的一个弟弟来做。在赵武灵王介入之前,秦国已经有了两个实力均等的派系。其一就是惠文后支持的公子壮,国内有樗里疾支持,国

  • 秦王被荆轲刺,侍卫为何不去救?侍卫: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上秦王是被荆轲杀死的吗,荆轲刺秦王谁救了秦王,秦王被刺杀为啥周围大臣不去帮忙

    [var1]有人说这很简单啊,原文中就有答案:“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意思就是说,秦国有法律规定,如果不是君主明确的召见侍卫,侍卫是不能带着兵器进殿的。当时事发突然,秦始皇来不及召见,因此众侍卫只能在

  • 他是张无忌的原型?小明王有楚怀王熊心的命,却没有他的本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张无忌的故事原型,张无忌真实历史,历史上的张无忌是小明王吗

    后来张无忌无心做皇帝,决定退隐江湖,朱元璋为了纪念自己曾经是明教教徒,所以就把国号定为大明朝。事实上还真有张无忌这个人的存在,不过他不叫张无忌,也没有盖世神功,他便是小明王韩林儿。[var1]01韩林儿是反二代,他父亲的白莲教轰动天下。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话大家一定不陌生,这便是韩山童和刘

  • 秦国之危莫大于合纵,战国二百年遭遇超五次,看历代秦王如何化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国时秦国秦王有几位,秦国合纵是什么意思,秦国历经六世才最终一统天下

    [var1]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虽然经济实力和军队的战斗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与列国显得格格不入,尤其是秦国“斩首记功”的二十等爵制,更是被六国视之如蛮夷,斥之为虎狼。待到秦国东出函谷,虎视列国之时,在大秦兵锋之下的六国又从“诸侯卑秦”变成了“诸侯畏秦”。正是在这种鄙夷而又恐惧的心态之下,六国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击败秦国30万大军重创匈奴10万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长平之战后赵国的实力,长平之战赵国真的没有胜算吗,长平之战赵国和秦国谁打得更吃力

    [var1]一、同仇敌忾,外结强援,赵国逆袭的邯郸之战。“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秦因攻赵,赵发兵击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於长平,四十馀万尽杀之。”长平之战以后,赵孝成王向秦国割地求和。此时的秦军虽然歼灭了赵军的主力,但自己也是损失惨重,于是双方暂时休战。好死不死的是,赵孝成王思

  • 六国中最愚蠢的国王,咎由自取被灭国后,写下了这首哀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电视剧《大秦赋》的评分和口碑,虽然呈现高开低走的趋势,但因为是《大秦帝国》的终结篇,还是引人注目的。我们喜欢看秦国故事,就是愿意感受老秦人坚忍不拔的毅力,从一个边陲之地的小国,逐渐成长壮大。即便撞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他们也要冲破函谷关,完成华夏一统的伟业。秦朝能够一统九州,实在是不容易的。毕竟,春

  • 他是受太阁恩惠的战国武将,为主君集结大军,却意外为其敲响丧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日本战国时代,丰臣秀吉出身低微后来才逐渐发迹,所以并没有谱代家臣,而是从出生的村子及亲族小孩中,选出聪明的少年培育成自己忠实的部下。在这些号称由丰臣秀吉一手带大的武将当中,以在贱岳之战大为活跃,被称为“贱岳七本枪”的年轻人特别受到瞩目。而这七本枪之首便是福岛正则。据说福岛正则是丰臣秀吉的生父弥右卫门

  • 六国仇恨秦朝反秦,为什么到了汉朝能坦然接受汉朝的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六国为什么反抗汉朝,秦朝与汉朝谁的实力强,秦朝对汉朝的态度

    [var1]灭国之仇,文化抹除其实六国之所以仇视秦朝,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秦不光灭掉了他们的国家,而且还分割了他们国家的土地。秦始皇一统后废除了原有的诸侯分封制,推行的郡县制,把全国的的土地分割成为了36个郡,从长远的目光来看,这的确是更有利于秦朝的统治,不过这样分割六国原来的土地,更激起了他们的仇恨

  • 他能力不亚于孔子,因人品太差,刚打了胜仗就被扫地出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故事50字孔子,历史上谁比孔子厉害,孔子的人品好吗

    是谁呢?亚圣吴起。[var1]之所以叫他亚圣,就是跟孔子、孟子差不多级别的了。那么亚在什么地方呢?就是人品太差了。吴起,卫国人。卫国是中原十分有名的礼仪之国,孔子先生就特别喜欢卫国,他在卫国待的时间也是最长的。卫国虽然是个小地方,但出了不少的人才,像商鞅、吕不韦、张仪、李悝这些都是卫国人。可是卫国太

  • 为何说明朝是毁在他们皇族自己身上的?看朱元璋的神操作,别生气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在明末可以挽救明朝吗,朱元璋对明朝皇权有什么影响,解读明朝历史朱元璋

    这导致的结果是什么?自然是王朝的覆灭。很多小朋友喜欢在王朝中争执是这个朝代好,还是那个朝代好?但作者想说的是,无论什么朝代,只要是帝制,对于农民来说都是灾难性的。《扑蛇者说》写于唐代,《水浒传》汇编于明代,《儒林外史》写于清代,他们才是那个朝代底层脑海中较为真实的写照。为何说明朝最后死于皇室自己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