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鞅一生3大壮举,其中一项领先世界1400年,我们至今仍在受惠

商鞅一生3大壮举,其中一项领先世界1400年,我们至今仍在受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853 更新时间:2024/2/25 13:08:34

商鞅变法,我国古代最重要也最有名的变法之一,但也正是在商鞅变法的各项举措下,秦国才得以日渐发展壮大并最终统一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朝,因此,商鞅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是绝对不容忽视的。但关于商鞅的生平和他的历史壮举,很多人都不甚了解,但其实商鞅一生有三大壮举,其中有一项甚至领先世界一千多年,至今仍对我们的改革和生活有重要影响。

改革农业,促进经济发展

我国古代长期都是农业社会,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土地就是农民的命,农业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而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位于现在的甘肃西部、南部之类的地方,位置偏僻,很多土地都很贫瘠,农民没办法种地,也缺少犁和水车之类的工具,农业发展十分落后,因此秦国经常被当时的其他强大诸侯国看不起,秦孝公曾言:“诸侯卑秦,丑莫大焉。”一国国君,尚且产生如此思想,可见秦国地位之低微。

[var1]

但这种状况在商鞅变法之后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秦孝公时期,商鞅实行变法,在农业方面废井田开阡陌,承认了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农民有了土地,就有了耕种和生产的动力,农业产量也大大提升。

同时,商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减少了农民要交的税,商鞅认为:“放为国之数,务在垦草。”因此他鼓励农民积极开垦荒地,推出了二十多种鼓励农民积极垦荒务农的方法,秦国的农业因此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经济也越来越繁荣,而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var1]

移风易俗,改变社会不良风气

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社会风俗习惯的变化。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延续了西周王室的风俗习惯,实行严格的礼乐等级制度,贵族地位高于平民,同时,产生了男女授受不亲之类的风俗。

但秦国作为众多诸侯国的一员,却依旧保留着原始社会时期男女混住,性别不分的原始风俗。上提到秦国地处偏远,地位低微的情况,又加上秦国存在这样不雅的社会风俗,秦国一直被其他诸侯国排挤耻笑,在经济衰落、政治落后,风俗原始等情况共同影响下,秦国历史上出现了近100年的衰落期。

[var1]

后来,商鞅在秦国实施变法,在军事上实行奖励军功爵制,对普通士兵和有官阶的军官都以军功为奖惩标准,以丰厚的奖励鼓励军人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在当时社会上形成了拼搏奋斗,积极进取的良好社会风气。

而在社会习俗方面,商鞅规定了男子在成年后必须要与父母分开、另立门户,号召全国进行男女分席和男女分工。同时建立了更加严格的户籍制度,严格控制人口信息的登记、更改和销户,防止人口的随意流动,浪费农田和土地。

[var1]

商鞅实施的男女分席之类的举措虽然早就不适应我们目前这个社会情况,但他实施的严格的户籍制度依旧对我们现在的户籍制度改革有很大意义。

以法治国,确立起法律的权威

上面两项都是商鞅变法带来的附加效应,商鞅最主要的贡献还是在他的法治思想和主张上。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古代社会,一直都是皇帝的权力高于一切,皇帝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王室贵族的人犯了罪,也可能因为皇帝的一句话就不用坐牢了,而这种贵族特权的行为在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春秋战国时期非常常见。

[var1]

在商鞅实行变法之前的秦国社会,这样的情况大家也见怪不怪了。虽然这些在古代阶级社会十分常见,但这样的情况对于像我们一样的普通百姓而言是十分不公平的。

商鞅作为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的主张,认为必须使百姓“明法”才能让改革和变法顺利得到推行,也就是要让像我们这样的平民百姓了解法律。

[var1]

因此,商鞅在秦国推行秦法,制定严苛的律法和刑罚,同时也制定了严格的军功爵制。但对于一个长期习惯于按照礼制和传统风俗行事的诸侯国来说,这样的严刑峻法并不容易被百姓和官员接受。

所以商鞅通过徙木立信,取信于民,然后在平民百姓中推行秦法,又在朝廷里号召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甚至问罪后来的秦惠文王嬴驷,处罚了令秦孝公的兄长赢虔、太子的老师公孙贾,取信于臣,在朝臣中也使得秦法得到大肆推广。

[var1]

商鞅在律法上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不仅使得当时的秦国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也让秦国的平民百姓更加了解律法,遵守律法,降低了秦国的犯罪率。并且,商鞅的这种法治思想和法治主张,至今仍对我国的法治体系建设有重要影响。

结语

总之,商鞅虽身在春秋战国时期,最终的下场也不尽如人意,但他提出的“明法令”、“刑无等级”、“法无特权”等主张以及商鞅变法中采取的部分举措,不仅对秦国的崛起和复兴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这些法治思想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而我们也依旧受惠于商鞅的这一壮举,相信在未来,这些思想主张还将为我们的法治体系建设和完善持续发挥作用。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田开疆平徐,古冶子斩鼋,公孙捷打虎,齐国三将哪个武力值最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田开疆和公孙捷的关系,公孙捷古冶子,公孙捷与田开疆

    资料图一个国家若是没有几个武将,都不好意思在春秋战国存在。秦国、楚国、齐国战将如云,几乎每隔几代国君就会出现很多人物,就是小国也不缺名将,魏国有庞涓,赵国有马服君,燕国有乐毅,吴国有孙武,郑国有颍考叔,就是鲁国也有叔梁纥。若要论这些战将,究竟谁武力值更高,似是很难决定。就是战将们身处当世,互相之间也

  • 动物世界之老鼠世家:魏国看硕鼠,赵奢战阏与,李斯有仓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奢个人简介,赵奢阏与之战视频,赵奢画像高清

    资料图“硕鼠硕鼠,无食我鼠”,要说世界上最不招人喜欢的就是老鼠了。它们十分可恨,传播鼠疫,破坏庄稼;它们十分可怜,几乎万物皆可杀。今天,我将具体为大家讲述老鼠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据考古学家统计,老鼠在我国的最早的历史记载源于商朝,商朝人刻甲骨占卜,来预测每年的鼠患发生情况。老鼠最早出现在我国南方,

  • 战国七雄,六国是如何灭亡?燕亡于历史,楚亡于分治,魏亡于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国七雄秦灭六国吞魏伐楚,楚与燕,为什么战国七雄只灭六国

    在战国七雄当中,每一个诸侯大国都是具有深厚底蕴的国家,它们要么是西周的开国诸侯,要么是东周的开国诸侯,在历史人文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就这七个国家本身的条件相比而言,秦国的先天优势是最为弱小的,可是最后竟然是这一个最为弱小的国家,消灭了六国统一了中原,这其中一定有许多非常值得人们警醒的因素

  • 秦国宣太后与义渠王生的两个儿子,最后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宣太后和义渠王,秦宣太后为什么灭义渠,秦国宣太后后来怎么样

    事实上,宣太后在秦朝历史上的出现也得益于一个人的出现,他就是赵武灵王。秦武王死后,秦国发生了短暂的内乱。谁应该做秦国的国王是个问题。毕竟,秦武王死后没有儿子,所以秦国的国王只能由秦武王的一个弟弟来做。在赵武灵王介入之前,秦国已经有了两个实力均等的派系。其一就是惠文后支持的公子壮,国内有樗里疾支持,国

  • 秦王被荆轲刺,侍卫为何不去救?侍卫: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上秦王是被荆轲杀死的吗,荆轲刺秦王谁救了秦王,秦王被刺杀为啥周围大臣不去帮忙

    [var1]有人说这很简单啊,原文中就有答案:“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意思就是说,秦国有法律规定,如果不是君主明确的召见侍卫,侍卫是不能带着兵器进殿的。当时事发突然,秦始皇来不及召见,因此众侍卫只能在

  • 他是张无忌的原型?小明王有楚怀王熊心的命,却没有他的本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张无忌的故事原型,张无忌真实历史,历史上的张无忌是小明王吗

    后来张无忌无心做皇帝,决定退隐江湖,朱元璋为了纪念自己曾经是明教教徒,所以就把国号定为大明朝。事实上还真有张无忌这个人的存在,不过他不叫张无忌,也没有盖世神功,他便是小明王韩林儿。[var1]01韩林儿是反二代,他父亲的白莲教轰动天下。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话大家一定不陌生,这便是韩山童和刘

  • 秦国之危莫大于合纵,战国二百年遭遇超五次,看历代秦王如何化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国时秦国秦王有几位,秦国合纵是什么意思,秦国历经六世才最终一统天下

    [var1]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虽然经济实力和军队的战斗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与列国显得格格不入,尤其是秦国“斩首记功”的二十等爵制,更是被六国视之如蛮夷,斥之为虎狼。待到秦国东出函谷,虎视列国之时,在大秦兵锋之下的六国又从“诸侯卑秦”变成了“诸侯畏秦”。正是在这种鄙夷而又恐惧的心态之下,六国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击败秦国30万大军重创匈奴10万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长平之战后赵国的实力,长平之战赵国真的没有胜算吗,长平之战赵国和秦国谁打得更吃力

    [var1]一、同仇敌忾,外结强援,赵国逆袭的邯郸之战。“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秦因攻赵,赵发兵击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於长平,四十馀万尽杀之。”长平之战以后,赵孝成王向秦国割地求和。此时的秦军虽然歼灭了赵军的主力,但自己也是损失惨重,于是双方暂时休战。好死不死的是,赵孝成王思

  • 六国中最愚蠢的国王,咎由自取被灭国后,写下了这首哀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电视剧《大秦赋》的评分和口碑,虽然呈现高开低走的趋势,但因为是《大秦帝国》的终结篇,还是引人注目的。我们喜欢看秦国故事,就是愿意感受老秦人坚忍不拔的毅力,从一个边陲之地的小国,逐渐成长壮大。即便撞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他们也要冲破函谷关,完成华夏一统的伟业。秦朝能够一统九州,实在是不容易的。毕竟,春

  • 他是受太阁恩惠的战国武将,为主君集结大军,却意外为其敲响丧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日本战国时代,丰臣秀吉出身低微后来才逐渐发迹,所以并没有谱代家臣,而是从出生的村子及亲族小孩中,选出聪明的少年培育成自己忠实的部下。在这些号称由丰臣秀吉一手带大的武将当中,以在贱岳之战大为活跃,被称为“贱岳七本枪”的年轻人特别受到瞩目。而这七本枪之首便是福岛正则。据说福岛正则是丰臣秀吉的生父弥右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