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我国古代最重要也最有名的变法之一,但也正是在商鞅变法的各项举措下,秦国才得以日渐发展壮大并最终统一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因此,商鞅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是绝对不容忽视的。但关于商鞅的生平和他的历史壮举,很多人都不甚了解,但其实商鞅一生有三大壮举,其中有一项甚至领先世界一千多年,至今仍对我们的改革和生活有重要影响。
改革农业,促进经济发展
我国古代长期都是农业社会,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土地就是农民的命,农业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而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位于现在的甘肃西部、南部之类的地方,位置偏僻,很多土地都很贫瘠,农民没办法种地,也缺少犁和水车之类的工具,农业发展十分落后,因此秦国经常被当时的其他强大诸侯国看不起,秦孝公曾言:“诸侯卑秦,丑莫大焉。”一国国君,尚且产生如此思想,可见秦国地位之低微。
[var1]
但这种状况在商鞅变法之后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秦孝公时期,商鞅实行变法,在农业方面废井田开阡陌,承认了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农民有了土地,就有了耕种和生产的动力,农业产量也大大提升。
同时,商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减少了农民要交的税,商鞅认为:“放为国之数,务在垦草。”因此他鼓励农民积极开垦荒地,推出了二十多种鼓励农民积极垦荒务农的方法,秦国的农业因此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经济也越来越繁荣,而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var1]
移风易俗,改变社会不良风气
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社会风俗习惯的变化。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延续了西周王室的风俗习惯,实行严格的礼乐等级制度,贵族地位高于平民,同时,产生了男女授受不亲之类的风俗。
但秦国作为众多诸侯国的一员,却依旧保留着原始社会时期男女混住,性别不分的原始风俗。上文提到秦国地处偏远,地位低微的情况,又加上秦国存在这样不雅的社会风俗,秦国一直被其他诸侯国排挤耻笑,在经济衰落、政治落后,风俗原始等情况共同影响下,秦国历史上出现了近100年的衰落期。
[var1]
后来,商鞅在秦国实施变法,在军事上实行奖励军功爵制,对普通士兵和有官阶的军官都以军功为奖惩标准,以丰厚的奖励鼓励军人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在当时社会上形成了拼搏奋斗,积极进取的良好社会风气。
而在社会习俗方面,商鞅规定了男子在成年后必须要与父母分开、另立门户,号召全国进行男女分席和男女分工。同时建立了更加严格的户籍制度,严格控制人口信息的登记、更改和销户,防止人口的随意流动,浪费农田和土地。
[var1]
商鞅实施的男女分席之类的举措虽然早就不适应我们目前这个社会情况,但他实施的严格的户籍制度依旧对我们现在的户籍制度改革有很大意义。
以法治国,确立起法律的权威
上面两项都是商鞅变法带来的附加效应,商鞅最主要的贡献还是在他的法治思想和主张上。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古代社会,一直都是皇帝的权力高于一切,皇帝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王室贵族的人犯了罪,也可能因为皇帝的一句话就不用坐牢了,而这种贵族特权的行为在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春秋战国时期非常常见。
[var1]
在商鞅实行变法之前的秦国社会,这样的情况大家也见怪不怪了。虽然这些在古代阶级社会十分常见,但这样的情况对于像我们一样的普通百姓而言是十分不公平的。
商鞅作为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的主张,认为必须使百姓“明法”才能让改革和变法顺利得到推行,也就是要让像我们这样的平民百姓了解法律。
[var1]
因此,商鞅在秦国推行秦法,制定严苛的律法和刑罚,同时也制定了严格的军功爵制。但对于一个长期习惯于按照礼制和传统风俗行事的诸侯国来说,这样的严刑峻法并不容易被百姓和官员接受。
所以商鞅通过徙木立信,取信于民,然后在平民百姓中推行秦法,又在朝廷里号召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甚至问罪后来的秦惠文王嬴驷,处罚了令秦孝公的兄长赢虔、太子的老师公孙贾,取信于臣,在朝臣中也使得秦法得到大肆推广。
[var1]
商鞅在律法上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不仅使得当时的秦国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也让秦国的平民百姓更加了解律法,遵守律法,降低了秦国的犯罪率。并且,商鞅的这种法治思想和法治主张,至今仍对我国的法治体系建设有重要影响。
结语
总之,商鞅虽身在春秋战国时期,最终的下场也不尽如人意,但他提出的“明法令”、“刑无等级”、“法无特权”等主张以及商鞅变法中采取的部分举措,不仅对秦国的崛起和复兴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这些法治思想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而我们也依旧受惠于商鞅的这一壮举,相信在未来,这些思想主张还将为我们的法治体系建设和完善持续发挥作用。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