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五个方面分析,为历史留下八大贡献的康熙,如何成为千古一帝

从五个方面分析,为历史留下八大贡献的康熙,如何成为千古一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913 更新时间:2024/3/6 14:32:42

第一削三藩。当时的三藩分别是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以及靖南王耿继茂。他们三藩占据了清朝当时的重要军事要地,而且都拥兵自重。他们割据地方势力,每年需要耗费很大的军费开支,常常导致清朝的财政入不敷出。尤其是吴三桂,还在自己的藩地选派官员,自行买卖土地。当时朝中的大臣们对于“三藩”的态度普遍是不可以撤,只有少部分人支持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力排万难,经过八年的战争,终于取得了平叛“三藩”的胜利。

第二收台湾。在明朝的时候后,就有荷兰人过来侵占了中国台湾。在顺治十八年的时候,由郑成功从外国人手里收复了台湾。但在郑成功死了之后,就由他的儿子郑经接手,但是他们承认的是南明的正统地位。到了康熙二十二年,康熙皇帝利用郑经去世的时机,派施琅任福建水师提督去收复了台湾,在台湾设置了台湾府,从此隶属于福建,加强了中央对于这个区域的管辖。

第三抵外侵。黑龙江在清朝皇太极的时候就已经属于我们国家的。但是在清军入关以后,当时的沙俄却进来侵占我们的黑龙江流域。于是,康熙皇帝在统一好台湾之后就出兵去该区域进行自卫战,打退沙俄侵略,并且还在康熙二十八年时签下了中国历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

第四治蒙古。康熙皇帝的先人努尔哈赤与皇太极在打天下的时候,只解决了漠南蒙古问题。而康熙大帝则更深一步解决了漠西和漠北蒙古的问题。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自从秦汉匈奴开始,蒙古就是一个历史难题,直到康熙这个时候才算真正得到解决。也是从这以后,清朝北部才固若长城。

第五,修水利。清朝并非汉人,对于中原的一些传统做法认同感并不强烈,尤其是他们入关以后,表现出来的圈占土地和跑马占田等行为对于地域统治是非常不利的。这个问题在康熙之前的顺治皇帝那里就想得到解决,但是顺治皇帝下的命令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可以说是有令不止。直到康熙帝颁令,这个现象才得到解决,满人停止了圈地,恢复农业生产。在此基础上,康熙皇帝还多次南巡想方设法促进农业生产,在黄河、淮河等重要流域兴修水利,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

第六,建园林。从康熙皇帝开始,清朝兴起了了兴建园林的热潮。我们熟知的避暑山庄、木兰围场等就出自康熙皇帝的杰作。包括康熙的孙子乾隆皇帝大兴的“三山五园”更是把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推向巅峰。第七,重教育。康熙皇帝非常重视清朝的文化教育。其中包括他重视文化教育,主持纂修了《康熙字典》、《全唐诗》、《皇舆全览图》等,据统计种类多达60余种,为后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典籍。第八,学科技。康熙皇帝非常尊重国外的一些文化,包括来中国的一些传教士,在康熙年间都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清朝学到了很多西方科学知识。

康熙皇帝对于历史上的这八个大贡献,成就了伟大的大清帝国。那时候的大清王朝,堪称是世界上的东方强国。无论是地域人口,还是经济文化都达到了强盛。那么康熙皇帝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呢?下面和你共同从五个方面可以分析康熙的为君之道。

第一就是好学。康熙在自己年幼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父亲在他八岁的时候去世,母亲在他十岁的时候去世。但是,幼年的忧患并没有让康熙沉沦,相反却激起了他发奋学习、自强自立的精神。康熙五岁的时候在书房读书就能够做到废寝忘食。康熙皇帝继位之后,也继续发扬着勤奋好学的品质。而且他所读所学涉猎非常广泛,包括书法、典籍和医学等等,这都为他能够治理好大清王朝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第二是勤政。纵观康熙皇帝在处理朝廷军国大政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勤”,其二是“慎”。康熙皇帝对于关系到国家大事的问题,总是反复调查,慎之又慎。康熙皇帝要求自己每天都要御门听政,就是由自己亲自主持朝廷会议。对此,他的一生都不曾耽搁。包括在康熙十八年时,当时北京发生地震,康熙皇帝仍然照常主持会议。仅仅从这一点来看,康熙作为一个皇帝,不仅拥有雄才大略,而且对于自己的要求也非常严格,能够以身作则,勤于朝政,他不愧为千古一帝。

第三是仁爱。康熙皇帝在对待臣民的态度上,能够仁爱宽刑,继承了儒家的“仁爱”理念。关于康熙仁爱的例子非常多。比如康熙十六年,当时正在塞外巡视的康熙皇帝发现有个人卧倒在路边,就上前询问,原来名叫王四海,在回家路上因为饥饿晕倒。康熙立刻让人给他吃上热粥,并把他带回自己的行宫让人照顾,等他恢复之后还送盘缠给他,让他安全回家。再比如,很多皇帝都喜欢重罪处罚犯人。但是康熙皇帝却坚持宽刑。在康熙二十二年,全国被判处死刑的犯人还不到四十人。由此可见,在封建王朝里,能够生在康熙年间的百姓是有多幸运。

第四是虚心。在学习外国文化上都没有偏见。从明朝开始,西方的一些传教士开始陆陆续续来到了中国。他们一边传教,一边还会把西方一些比较先进的科学知识带到中国。到了康熙年间,当时的外籍传教士就非常的盛行。这离不开一个开明的君主。比如比较出名的有汤若望和南怀仁。康熙皇帝无论是对待传统文化,还是这些西方科学,都能够保持着一颗平等的心态来对待,由此可见康熙皇帝的博大胸怀。

第五督教。康熙皇帝对于自己的子孙的教育特别认真和严格。正是由康熙对于子孙后代的严格要求,才给清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康熙对于子孙的教育,不仅通过言传身教,还会让他们参与打猎出征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上学。在清朝的皇子教育中,很注重皇子的上学问题。康熙在位的时候,就定下了皇子皇孙6岁开始就要去上书房读书,并且亲自为他们选定老师。

从这五个方面,可以很好地看出康熙皇帝的为君之道。成为一代明君很难,成为一代有为的明君更难。康熙皇帝一生勤政爱民,值得后人尊敬,他不愧为“千古一帝”。

更多文章

  • 乾隆一生写了四万首诗,弘昼只写了这一首,却足以秒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和弘昼,乾隆最著名的十首诗,乾隆皇帝写的最经典的诗

    在介绍弘昼的诗歌前,还得提及一下弘昼创作此诗的背景。弘昼和乾隆的父亲是雍正皇帝,而雍正皇帝上位的经历,堪称血雨腥风。当时由于康熙皇帝的刻意纵容,导致九子夺嫡。雍正的四爷党和胤禩的八爷党斗得你死我活,他最后能上位,也真的是运气好。所以继承皇位后,雍正便举起屠刀对准了与自己争夺皇位的兄弟们。当雍正坐稳皇

  • 乾隆继位之后,为何很少提及父亲,难道乾隆很讨厌自己的父亲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乾隆野史一分钟读懂乾隆,乾隆为啥能继承皇位,乾隆为什么可以继承皇位

    我认为讨厌谈不上,更多的是父子之间感情淡薄,而且个人理念也不同。1、淡薄的父子情历史对于乾隆皇帝儿时的记载并不多,很可能是因为并没有得到重视的原因。当时正是还是雍亲王的胤禛夺位的关键时期,父子之间的情感互动肯定不会很多。另外,从史料分析乾隆的生母钮祜禄氏并不受宠。“钮祜鲁氏”虽然是满洲八大姓氏之一,

  • 乾隆65岁生的女儿:乘坐金顶轿出嫁,险些被嘉庆杀光全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1、高宗幼女乾隆四十年正月初三日,和孝降生于紫禁城翊坤宫,九年前,因剪发触怒龙颜的继后那拉氏在这座寝宫的后殿凄惨离世,转眼间,这里却换了一幅场景,充满了祥和与欢乐。和孝的母亲汪氏原本只是宫女出身,因受乾隆宠爱成为小主(永常在),和孝出生前三个月,乾隆下诏将汪氏晋封为惇妃。一时之间,汪氏成了后宫最火热

  • 他不是清朝的皇帝,却是清朝打下江山最重要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最有作为的皇帝,清朝打下江山的人,清朝最著名的十大皇帝

    再往前,雍正特别勤劳,在位期间,每天是朝六晚九没日没夜加班,勤政爱民的雍正将毕生精力放在了改善民生,富强民国上面。只要有人给他提建议,他特别乐意接受,并且全力推广。正因为雍正这些优秀的品质,所以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都特别拥护与爱戴他。还有康熙,他14岁就开始执政,当时的形势十分的严峻,但是康熙还是挺

  • 乾隆的长子想当下一任皇帝,却在葬礼上被痛骂,还因此丢了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乾隆葬礼实录,乾隆的长子,乾隆的葬礼完整版

    清朝建立初期,满清统治者实行“立贤不立嫡”的立储原则,这与传统汉族立嫡、立长有很大区别,但却是一种非常先进的制度,正是这样,作为八阿哥的皇太极才登上汗位,建立了大清。入关后,满族统治者受汉族文化影响越来越多,逐渐倾向于“立嫡”。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皇帝都有立嫡的打算,但奈何嫡子要么不成器,要

  • 乾隆立嘉庆为太子后,为何带他拜祭9岁的孩子?这个孩子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乾隆为啥传位嘉庆,乾隆为何在活着的时候传位给嘉庆,乾隆为啥选嘉庆做继承人

    当然不是不成器,而是活下来的真不多。乾隆寿命太长了,活了89岁,是中国大一统王朝里,寿命最长的一个皇帝。他做了60年皇帝,3年多太上皇,实际掌权时间,在大一统王朝的历史上也是最长的一个。89岁的乾隆,如果长子健在的话,也已经72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何况皇子们过着锦衣玉食没有节制的生活,寿命一般都达

  • 他在临死前感叹:“我一死,大清必亡!”14天后果然字字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大清灭亡经典语录,预言大清灭亡的人,谁曾预言大清不过50年必亡

    中国民族经历了不少危机时刻,在晚清时,各个阶层都为了国家民族力挽狂澜。但是各个阶级的救国方法却是统统受阻,无论是洋务派还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都受到了阻拦。末期的封建社会,如何变革,温和的还是激进的?最终证明,推翻封建社会的正确方法是激进的变革。辛亥革命爆发后,各个阶级的弱点也都暴露出来,即便打的名号再

  • 乾隆最受宠的“香妃”有多美,专家复原照曝光,像极了一位女明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乾隆香妃长相,乾隆香妃真实照片,乾隆的香妃容貌复原图

    因为电视剧《还珠格格》连续二十年的热播,所以我们都知道给了乾隆爱情的那个女子叫做“香妃”,那也是他后宫中最为受宠的一位女子。在真实历史上,与影视剧中“香妃”对应的,就是同样来自于维吾尔族的容妃,她在二十八岁那年才入宫,但是却受到了乾隆皇帝空前的宠爱,这在古代其实是有点不同寻常的。毕竟古人婚嫁年龄很早

  • 为什么道光不立身体素质更好的恭亲王为皇帝,而是选择了咸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恭亲王与咸丰,咸丰和恭亲王谁更优秀,咸丰和道光皇帝谁厉害

    同年二月,道光帝驾崩,随即太子奕詝在太和殿继位,史称咸丰皇帝!对于咸丰的继位,历史上有很多争议,因为论文,咸丰不及他的弟弟恭亲王奕訢,论武,咸丰又因为摔伤而变成了瘸子,更不及恭亲王奕訢,可结果呢?道光帝却反其道而行之,立只有孝的四子奕詝为帝,到底是道光帝有什么难言之隐,还是老了糊涂了看不清人才!下面

  • 为什么清朝三百年,始终没发生过“宦官干政”?这一举措不得不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宦官不干政,清朝怎么解决宦官干政问题,清朝有没有出现过宦官专权

    在古代,帝王们信任这些人的忠心,因为,对于太监来说,除了帝王宠爱,他们别无倚仗。也正是因为太监与寻常人不同,所以,他们一旦得势,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擅权的情况。遇到明君在位还好,尚能压制这些人,若是皇帝较为懦弱,则多半会被这些人所辖制。在历朝历代中,尤以明朝宦官擅权的现象最为严重。明英宗朱祁镇时期的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