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退守草原为何一直打不赢复国战?最后沦落到分裂的地步

元朝退守草原为何一直打不赢复国战?最后沦落到分裂的地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834 更新时间:2024/2/16 19:47:36

公元1388年也速迭儿弑杀了北元的天元帝后称汗,废除了“大元”国号,也不再使用帝号、庙号、谥号,此时的北元可以说是灭亡了,在这之后蒙古与明朝的战争就不能称为复国战了。

元顺帝逃出大都后又在位两年,于1370年死于应昌,随后他的长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也就是元昭宗。元昭宗在位的十八年里一直想要中兴元朝,反攻中原,光复中国帝位,可惜的是他的努力没有成功,他死后由他的弟弟脱古思帖木儿(明朝史籍记载他是元昭宗的儿子)继位,也是北元的最后一任皇帝——天元帝,天元帝也是继承了元昭宗的复国梦想,为之付诸行动,但是明朝刚刚开国,军事实力强大,加上朱元璋和朱棣两位皇帝都是崇尚武力的,对于元朝残余势力十分上心,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对北元实行包围压制,并设置泰宁、福余、朵颜三卫切断北元与女真和朝鲜的联系,又在青海西宁设置了罕东、安定、阿端、曲先四卫,招抚西藏,在西域设置赤斤蒙古、沙洲、哈密等卫切断北元与西藏的联系。可以说北元在这样的包围圈下,是不可能打赢复国战的。

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派蓝玉率大军进攻北元,次年听闻元昭宗在捕鱼儿海,明军就掩旗息鼓,连夜赶往,最终大败元军,元昭宗只带了太子天保奴等数十骑逃了出去,明军俘虏了他的次子地保奴和故太子必里秃妃以及公主等一百二十多人,加上官属三千人,军士七万人,马牛驼羊等牲畜十五万头,还有许多宝玺、图书、金银印等,此战明军大胜。这一战也称为捕鱼儿海之战,此战过后北元元气大伤,再也无法与明朝对抗,复国战争也再也打不响了。元军的失败让蒙古内部的部落对黄金家族彻底失去信心,很多部落纷纷独立,蒙古也不再有一个统一的政权,进入分裂内讧时期,“大元”不复存在。

1400年阿速特部的酋长阿鲁台和斡亦剌部的酋长马哈木击败了篡位的鬼力赤,这二人又对蒙古复国不感兴趣,想要从蒙古独立出去,所以他们选择向明朝俯首称臣,明朝也很支持他们,毕竟一个四分五裂的蒙古对于明朝是有好处的,斡亦剌部随后就扩张到了西蒙古,形成瓦剌,东蒙古则称为鞑靼。

崛起的瓦剌成功的压制住了忽必烈的后裔,但是接连的胜利也让他们想要恢复成吉思汗时期蒙古的辉煌,明朝也因此与瓦剌对峙多年,甚至明英宗朱祁镇都被瓦剌俘虏过。但是随着瓦剌首领也先死去,瓦剌开始走下披路,黄金家族后裔巴图孟克趁机统一了漠南蒙古,这也是蒙古最后的余晖,巴图孟克死后他的子孙们瓜分了部落,蒙古已经很难再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统一的国家,根本无法与明朝争夺天下,最终被崛起的女真降服。

更多文章

  • 绣春刀何在?历史上的锦衣卫经历沈炼武功不精,但仍宁折不弯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锦衣卫历任指挥使沈炼,锦衣卫沈炼头像,锦衣卫沈炼所在的时代

    同名同姓同官职就是时间不一样的沈炼最近热播剧《锦衣之下》,男主陆绎任职锦衣卫经历,说到这个官职,历史上还真有一个大名鼎鼎的人任过,谁呢?《绣春刀》的男主沈炼。当然电影《绣春刀》仅是借了沈炼的名字。历史上沈炼活跃于正德、嘉靖年间,他被历史铭记是因为他反对奸臣严嵩,被严嵩诬陷杀害,被明清士人尊称为“越中

  • 朱棣攻进南京之后,并没有立即称帝,而是先做了这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棣当年没有称帝吗,朱棣何时称帝,朱棣攻破南京后什么时候称帝

    燕军进城后,皇宫中就燃起了大火,建文帝朱允炆不知道下落,朱棣派人搜寻,最终,在灰烬中,找到几具烧焦了的尸体,全部面目全非,根本无法分辨,有人说,那是皇后和太子的尸体,建文帝下落不明。当时,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建文帝葬身火海,已经被烧死了,另一种说法是,建文帝从皇宫中的地道逃走,然后隐居当和尚了。

  • 正史和兵书证明,最早的坦克部队出现在明朝,他们是被谁消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军队重装甲步兵,假如明朝有坦克,明朝最强坦克部队

    之所以说明军这支部队是世界上最早的坦克部队,我们可以拿一本正史和两本兵书来做证据,被打得不敢南下牧马的蒙古骑兵也可以作证:这支名为“车营”的坦克部队是不可战胜的。咱们今天说的这本正史叫做《明史》,两本兵书都是戚继光写的,一本叫做《纪效新书》,另一本叫做《练兵纪实》,这两本兵书在清朝都曾被严格管控:如

  • 朱祁镇在瓦剌刀下镇定自若还是惊慌失措?文武官员为什么急着脱掉所有的衣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这两个人都不是什么好鸟:朱祁镇是舍不得大小老婆跟他一起死,跟是否仁德没有关系,他杀于谦并弄死亲弟弟的时候,可是一点都不含糊。至于为王振喊冤的,那就不值得一辩了,看那些人的发言记录就知道,他们不但喜欢王振,还喜欢魏忠贤和刘瑾,这没有什么奇怪,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零件儿齐全的。所谓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 郑成功以明朝臣子自居,建立明郑后,为何不拥立明朝皇室后裔?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郑成功家族,郑成功是明朝的官吗,郑成功跟明朝有什么关系

    顾城老先生的《南明史》堪称历史著作的典范,书中对郑成功的评价我觉得很深刻度,“郑成功把以他为首的郑氏集团利益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这个怎么说呢,我觉得只能是一个中性略带贬义的评价吧,郑成功的地盘都是自己血拼下的,肯定要优先考虑自家势力的存亡兴衰。郑成功在隆武帝遇难后,一直不愿意奉永历帝朱由榔为正朔,在

  • 朱元璋法令严明,胡大海儿子违反军令,朱元璋毫不手软就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杀胡大海的儿子,胡大海也是被朱元璋杀死的吗,胡大海在朱元璋心里的地位

    朱元璋之所以能推翻元朝,在众多的割据势力中,脱颖而出,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这里面除了朱元璋过人的才能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朱元璋军纪严明。胡大海是朱元璋的好兄弟,打仗很厉害,是朱元璋的得力干将,可是,胡大海的儿子胡三舍违反了军令,朱元璋毫不手软地就把胡三舍杀了,而且,还是亲手杀的,根本没有手下留情

  • 司马光砸缸,老师可不会告诉你被救的那孩子是谁!说了你也许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司马光砸缸救的那个小孩是谁,司马光用什么砸的缸,儿童故事司马光砸水缸

    此时遇事镇定的司马光,将旁边的石头搬起来,砸向水缸。此时水从缸中流出,小孩也被救出!而此时,聪明机智的司马光还不足十岁。之后这件事就广为流传,而我们从这个故事中也学到了,当遇到事情是一定要冷静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世人也一直称赞司马光的勇敢!不过我们在上学的时候,老师可不会告诉你被救的那孩子是谁

  • 朱棣明明喜欢次子朱高煦,为何还是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因她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棣太子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炽的关系,朱棣对朱高煦的态度

    在这三个儿子当中,朱棣不喜欢长子朱高炽,最喜欢次子朱高煦,因为朱高煦很像朱棣,在战场上作战勇猛,而且,屡立战功,多次在危急时刻救了朱棣的性命,朱棣肯定喜欢最像自己的那个儿子。长子朱高炽呢,体弱多病,一副病恹恹的样子,而且身体肥胖,走路都非常吃力,经常需要两个人扶着行走,朱棣一看到长子朱高炽就来气。这

  • 明朝自万历以后,贵盛的皇亲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公元1573~1620年)朝以来,可知的皇亲有近四十家(三十八家)。这些皇亲,主要是皇太后的娘家、皇后的娘家、妃嫔的娘家、公主的婆家。众多皇亲之中,明神宗生母慈宁宫孝定李太后的娘家是最为繁盛、也是繁盛最久的。李家而外,贵盛的皇亲还有:明神宗昭妃刘氏的娘家。明神宗皇贵妃郑氏的娘家

  • 朱元璋处死了历史上最后的丞相,加强皇权,却给明朝种下了恶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封左右丞相,朱元璋对明朝皇权有什么影响,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利和弊

    无论是朋友还是同事,哪怕是相濡以沫的夫妻,只有相互之间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才会彼此欣赏,才能长久的和谐相处。而如果反其道而行之,他们则会像“亲密无间”的刺猬一样,互相伤害。这条道理,用在古代的君臣关系上,往往也能屡试不爽。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中,与皇帝关系最为亲近的大臣,往往是丞相。作为“一人之下、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