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面对薛氏政权,李世民遭遇了从军生涯的最惨一败,他如何一雪前耻

面对薛氏政权,李世民遭遇了从军生涯的最惨一败,他如何一雪前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919 更新时间:2024/1/16 3:00:37

高墌之战是李世民军事生涯上遭受最大的一次惨败,据估算当时唐军人数约十万人,战死五六万。

薛举取得高墌大捷,打开了唐朝西边的门户,每当他想起此事,心里乐不可支。

就在此时,薛举的谋士提议:“我们刚刚大败唐军,大伙儿士气正旺,不如趁机直取长安,天下那就是我们的了。”薛举连忙说:“我正有此意”。

此时薛举一行人心高气傲,忘乎所以,沉迷于战争的胜利之中无法自拔。

就在薛举准备出兵时,由于他兴奋过度,突然大病不起,没多久暴毙于宫中。

薛举之死虽然让李唐少了一个劲敌,但是薛氏政权还存在,如果想要向东一统天下,就必须要有一个稳固的大后方。

而薛氏政权是威胁李唐后方的第一大割据势力,尤其是他们取得高墌之战的绝对胜利之后,对长安造成巨大的威胁。

为此,李渊决定再次派李世民讨伐薛氏政权,此时薛氏政权的掌门人是薛举的长子薛仁杲,那么经历一次惨败的李世民,在唐军士气低落的情况下,他能够一雪前耻呢?

薛仁杲的计谋

薛举死后,他的长子薛仁杲继承了薛举的衣钵,成为了薛氏政权的领导人,薛仁杲骁勇善战,武艺高强,有“万人敌”之美誉。

此前,唐军多次与薛仁杲交手都吃了败仗,首先是秦州总管窦轨战败,后来是泾州镇将刘感被俘,刘感誓死不愿替薛仁杲卖命,薛仁杲一怒之下将他乱箭射死。

刘感遇害时,他的上级无力救援,只能眼睁睁看着属下被射死。

薛仁杲大败刘感后,继续猛攻泾州,李叔良无力应战,只能采取乌龟战术,拒不出城决战,薛仁杲暂时也攻不下泾州。

与此同时薛仁杲还多次与唐朝的陇州刺史常达交战,结果这次薛军遇到对手了,多次惨败。薛仁杲认为硬拼不行,得玩点阴的。于是他派自己的心腹仵士政诈降常达,仵士政谎称自己跟薛仁杲不和,要投降唐军。

常达相信了,他想薛仁杲多次吃败仗,有点内部矛盾也正常,结果他上当了,仵士政趁机挟持了常达。

就在此时秦李世民率军已经来到高墌,一场血战就此拉开序幕。

李世民的对策

公元618年十一月,薛仁杲围攻泾州之时,李世民的大部队来到高墌,他吸取前次兵败的教训,准备与薛军玩持久战。

李世民下令深筑高垒,无论薛军如何挑逗都不能应战。

要知道薛军可玩不起消耗战,他们带的粮草不多,粮道又远,自身经济实力又不足,而且唐军粮道近,路又好走,粮食运输对于唐军来说不成问题。

此后薛仁杲多次派人在城下骂战,想激怒唐军,李世民的部下却装着没听见。薛仁杲心急如焚,他急于与唐军决一死战。

薛军多次的谩骂,唐军中终于有人受不了了,他劝李世民赶紧应战,李世民却说“我们刚刚打完败仗,将士们的士气都很低落,而薛军却有轻敌之心,我们只要耐心等待,他们耗不起,到时候我们可以一战而擒之。”

为防止军心涣散,李世民下令在军中言战者斩。

就这样薛军与唐军相持了两个多月后,薛仁杲的粮草已经所剩无几,内部开始出现分裂,薛仁杲的部下纷纷投靠李世民,其中一位名叫梁胡郎的薛军将领,还带着自己的部下投靠了李世民。

薛仁杲这个人比较残暴,他常常对俘虏实行一些酷刑,连著名文学家庾信之子庚立都不放过,薛仁杲此举备受文人诟病,除此之外他还用酷刑逼迫当地的富户交出财物。

薛仁杲的残暴、不体恤部下的行为,使得他上不得民心,下不得臣心,在他还是太子的时候,薛仁杲就跟父亲薛举的部下不合,当时连薛举自己都看不惯儿子,他说:“你能干有什么用,如此刻薄寡恩,我辛辛苦苦创立的基业早晚会毁在你的手里。”

薛仁杲即位后,他父亲曾经的老部下大多看不起他,甚至有些找借口不再追随薛氏政权。

本来薛仁杲就不得人心加上这次粮草耗尽,致使薛军内部更加离心离德。

于是李世民觉得机会来了。

浅水原之战,大败薛军主力

李世民首先分出一支军队作为诱饵,让梁实率领驻扎在地势较高的浅水原,引诱薛军,薛将宗罗睺一看好家伙,等了六十天终于出来了,于是他率领薛军主力进攻梁实,而唐军则深筑高垒,固守不出战。

几天后,李世民发现火候差不多了,薛军已经疲惫不堪,他对部下说:“差不多了,可以出击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世民率全军迎战薛仁杲,他先让大将庞玉在浅水原列阵吸引宗罗睺。

正在围攻梁实的宗罗睺一看,又出来一支唐军,于是他立即转移目标向庞玉发动攻击,庞玉奋勇抗战,拼死搏斗,正当庞玉快扛不住之时,李世民出动了。

李世民率领唐军骑兵主力趁宗罗睺不注意时,出现在浅水原北方,李世民一声令下,唐军呼啸而下,宗罗睺一看愣了,立即分出一支军队迎战。

李世民身先士卒,亲自率领几十名骁骑第一个冲入敌阵,敌方阵营瞬间大乱,紧接着唐军从各个方向对薛举发动猛攻,史载当时唐军杀声震天,薛军无力抗击,开始溃散,唐军斩杀数千薛军。

宗罗睺看大势已去,便率领残余部队往后撤退。

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折墌城

李世民击溃薛军主力后,抛下步兵,立即率领骑兵部队直奔薛仁杲固守的折墌城,准备一举将其歼灭。

此时窦轨劝诫说:“宗罗睺虽败,薛仁杲的部队可完好无损,抛下步兵,带着骑兵孤军深入太危险了吧,不如先按兵不动,观察下薛仁杲的动向再说。”

李世民说:“你这个问题我思量已久,现在我军大败薛军主力,士气高昂,是消除薛氏政权的最好时机,成败在此一举。”

于是李世民率领骑兵部队一路狂奔来到折墌城,薛仁杲急忙调集军队迎战唐军,正当两军准备交战之际,薛仁杲手下一员名叫浑干的骁将,临阵带着自己的手下投降了李世民。

薛仁杲惶恐不安,军心不稳,如何迎战。

薛仁杲虽然残暴,但也不是泛泛之辈,他深知在这种情况下与唐军交战必败无疑,于是他下令撤回城内,坚守城池,拒不出战。

临近晚上,唐军的步兵相继到达后,李世民下令包围折墌城,准备第二天一大早围攻折墌城。

不过到了半夜,折墌城头却出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只见城头的薛军熙熙攘攘在移动,然后一个个排着队用绳子将自己缒下,投靠了李世民。

薛仁杲见军心涣散到这种地步,却又无可奈何。

到了第二天,走投无路的薛仁杲打开城门,率文武百官不战而降。李世民不用费一兵一卒拿下了折墌城,俘虏薛军一万多人。

此时就有人问李世民,你当初不等大部队,不带攻城器械,率领一支骑兵孤军深入,这多危险啊,你咋想的?

李世民却说我们虽然击败了薛军主力,但是只斩杀了几千人,他们逃跑了,一定会想办法回到折墌城,所以我要赶在他们的前面,控制城门,阻止他们与薛仁杲的部队会和,这样一来薛军回不了老巢,就只能回老家,那么薛仁杲就被孤立了。

薛氏政权覆灭后,李世民为了收服人心,只是将薛仁杲及他的几个死党处死,杀了仵士政替常达报仇,其余人全部赦免。

而且李世民还保留了薛仁杲手下的军队建制,并把他们交给薛仁杲的旧将统领。

李世民为了体现自己的大度,还跟这些降将一起打猎游玩。

李世民在他之后的从军生涯里,也常常用这种怀柔政策对待归降他的将士。

李世民的怀柔政策效果显著,陇西地区的臣民很快得到安抚,李唐有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李渊终于安心了,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向东一统天下。

更多文章

  • 杨贵妃肥,朱元璋鞋拔子脸?我们怕是对古人的长相存在很大的误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和杨贵妃什么关系,历史上杨贵妃长相图片,朱元璋真人真实长相

    杨玉环和朱元璋的相貌都被丑化过。杨玉环之肥美唐朝任何史料都没有正面描述过杨玉环的外貌,唯一可知的是唐朝的审美为“细长洁白”,这一结论出自唐朝权臣李德裕的《柳氏旧闻》中,其言唐玄宗给太子选妃,要求标准必须是“细长洁白”的女性,“细长”就是高高瘦瘦,既然是唐玄宗定下的标准,那他怎么可能会喜欢矮矮胖胖的女

  • 杨坚的原名叫普六茹坚,李世民原名叫大野世民,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杨坚为啥叫普六茹坚,隋朝杨坚个人资料,大野世民李氏

    一会儿汉人改姓,一会儿其它民族改姓,这个时期很混乱,但也促进了民族融合。杨坚的父亲所处的时代是北魏晚期,也就是鲜卑人宇文泰那会子,北魏分裂成东西两魏。宇文泰自己把西魏给取代了,建立了北周。杨坚的父亲杨忠因为帮助宇文泰有功,所以被封了一个上柱国,还赐姓普六茹氏,所以杨坚的父亲其实也可以叫普六茹忠。到了

  • 安史之乱初期,为何安禄山的军队如此强悍?难不成是因为种族天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安禄山安史之乱从哪里开始,安史之乱时安禄山驻守在哪里,安史之乱安禄山简介

    而且在战争的初期,安禄山的军队驶入破竹一路南下,直接攻破洛阳,还攻破潼关,占据了长安,搞的唐玄宗不得不离开长安逃到四川,那么为什么当时安禄山的军队如此强悍呢?难道是因为胡人身体强壮,有种族天赋?其实并不是这样,安禄山军队取得的节节胜利主要来自于唐朝方面出现的重大失误,其中主要是唐玄宗的三个失误导致的

  • 陕西出土武则天孙女墓,墓中发现一名男子,在金堆中枯坐了上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武则天孙女墓被人挖了,陕西出土的武则天孙女墓,武则天孙女墓发现一个盗墓贼

    这位公主是历史上著名女皇帝武则天的孙女,也是唐中宗李显的第七女永泰公李仙蕙。李仙蕙出生于公元684年,史料记载永泰公主李仙蕙长的天姿国色,端庄典雅能使桃李之花,为之逊色。不仅如此李仙蕙还是十分的聪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诗词歌赋随口吟来。当时正在做周王的李显对自己的这个女儿十分的喜爱。圣历二年(699

  • 112万对阵8万惨败,是东晋太强,还是前秦太弱?详解淝水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淝水之战东晋为啥会赢,东晋淝水之战,淝水之战东晋的总兵力

    按照史书的记载,前秦苻坚发动南攻东晋之战一共动员了士兵高达112万人,而东晋方面只有8万人(加上桓冲的10万荆州兵,东晋共有18万人左右)。按理来说,前秦拥有十倍不止的兵力优势,用一种幼稚的观念来说:这基本上等于是十个士兵对一个士兵的战争,前秦怎么还把这场战争给打输了呢?战争当然不是这么打的,百万大

  • 是谁导致了玄武门之变的爆发?不是李世民,更不是李建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和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如果李世民在玄武门败给了李建成,玄武门李建成

    于是他告诉老皇帝,李建成和李元吉淫乱后宫,李渊听后大怒,召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第二天一早对质。这就是李世民想要的结果,东宫、齐王府到老皇帝的太极宫,玄武门是必经之路,而且控制了玄武门就相当于控制皇宫的咽喉。李建成认为从东宫到玄武门只有咫尺之遥,而且玄武门的守将是自己人,不可能会出什么乱子。然而他

  • 柏壁之战,李世民大败刘武周,收获一名玄武门之变关键先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世民打刘武周双方兵力,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全部过程,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都杀了哪些人

    大家可能对刘武周这号人物不太熟悉,但是提及他手下的猛将尉迟敬德,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后来他还收降了宋金刚部,并把军事大权交给了宋金刚。武德二年,刘武周在突厥的支持下,连破榆次、平遥、介州等地,直捣太原城,刘武周的目标是拿下太原,以太原为根据地,统一天下。李渊派李仲文、姜宝谊救援太原却被刘武周打得大

  •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如何保命,李世民如何善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毫不知情的李元吉与李建成向玄武门赶来,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是他们的死期,当他们来到玄武门内中了埋伏,惨遭杀害。事后,李世民深刻地意识到逆取不好顺治,所以他把善后工作视为重中之重。李渊如何保命?当一个政权被推翻以后,新生政权的内部统治者之间的关系便走到了拐点,他们不再是战友,而是瓜分胜利果实的对

  • 唐朝达官显贵的“三大享受”:新罗婢、昆仑奴、菩萨蛮,有何特殊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贵族的三大享受,唐朝时著名的昆仑奴,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分别指什么

    这些外国商人带来的商品中,有犀牛角、象牙、玳瑁、沉香,但他们知道,唐朝人最喜欢的还是各式各样的“奴婢”,这是唐朝的政治环境决定的,当时《唐律》里专门有《奴婢制度》,将奴婢看作是一种物品,划分到社会的最底层,常常将他们用来生产工具、打仗、奴役、赠礼或者狎玩,更可以随意买卖。唐朝统治阶级因此生出一股风气

  • 如何评价才女上官婉儿?冰清玉洁与无耻风流,一个矛盾的可怜女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上官婉儿的情感史,历史对上官婉儿评价,如何评价上官婉儿的功过是非

    唐人将上官婉儿(唐昭容)与之相比,倒不能说是吹捧讨好,尽管上官婉儿在李显复辟以后权势复重,不乏阿谀奉承她的清客文人。但上官婉儿有才不可否认,《全唐诗》收录了她三十二首诗词,摘录有:攀藤招逸客,偃桂协幽情。水中看树影,风里听松声——《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其一》然而,上官婉儿并不是因才情而荣宠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