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发家史,了解一下这个养马的是如何成为一方诸侯

秦国发家史,了解一下这个养马的是如何成为一方诸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205 更新时间:2024/2/6 4:58:46

今天就来简单说一说秦国的崛起之路。

第一阶段:从平王东迁到秦穆公时期

秦国人的祖先原先是给周王室养马的,周孝王认为他们劳苦功高,就把秦邑赏赐给了他们。于是,秦成为这些人的族称,但这他们建国还为时尚早。

[var1]

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後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史记·秦本纪》

时间一眨眼来到周幽王时代,这位多情天子为了博美人一笑在历史上留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周幽王时代发生了“镐京之变”,在这场政变中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伴随着西周灭亡的是一个契机降临到了秦人头上,“镐京之变”爆发时,秦人的首领秦襄公派兵进入镐京援救周王室。周幽王被杀以后,各诸侯拥立姬宜臼为周平王

由于镐京在战乱中已经残破不堪,再加上犬戎猖獗,周平王因此决定东迁洛邑(洛阳),秦襄公于是一路派兵护送周平王到了洛邑。

有感于秦襄公的善意,周平王把岐山以西的大片土地都赏给了秦襄公,虽然那里居住着大量的犬戎人。但最重要的是由于秦襄公对周王室做出的贡献,周平王便把秦襄公封为了诸侯,秦国由此建立。

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与誓,封爵之—《史记·秦本纪》

[var1]

秦人虽然获得岐山的大片土地,但是那里居住着大量的犬戎人。所以秦人开始了和犬戎艰苦卓绝的长期斗争,经历数代国君的努力。秦国人击败了犬戎,收复了大片土地,由此在西陲之地站稳了脚跟。

临至秦穆公继位时,秦国已经成为称霸西陲的一个新兴强国,其地域版图已经扩张到关中平原的大部分地区,开始与晋国接壤。

第一阶段是秦国的建国时期,秦国在西陲站稳了脚跟,不断的发展国力,打牢了国家基础。因此秦穆公继位以后开始谋求向东面的中原发展。

第二阶段:秦穆公到秦孝公时期

秦穆公继位以后,开始谋求向东面发展,进而称霸中原。不过当时还有强国挡在了秦国和中原之间,那就是老牌诸侯晋国。

彼时的晋国在晋献公的率领下达成了“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的巨大成就,成为春秋时期的超级大国之一。秦国作为新兴强国,一时也难以与晋国争个高下。

[var1]

于是秦穆公开始谋求和晋国达成友好合作关系,他娶了晋献公的女儿,这样一来两国的关系就不一样了,晋献公是他的老丈人,那么晋国自然就成为了友邦之国。

不过历史证明秦穆公没有那么简单,随着晋国发生内乱,重耳被迫流亡,秦穆公相继通过扶持晋惠公、晋文公的相似试图达到控制晋国,从而东图的目的。

不过由于晋文公重耳的励精图治,晋国反而变得越发强大,硬生生的把秦国挡在了西面,导致秦穆公的东图计划化为泡影。秦穆公去世后,秦国进入了长达百年的衰弱期,再也无力东图。

不过虽然东面的发展受到阻挡,但秦国在西面继续进攻西戎,并且击败西戎王,使得秦国的国土再次向西面大幅度扩张,奠定了秦国在大后方的稳定。可惜的是,由于晋文公的横空出世,导致秦穆公在东面无所作为。

及至秦孝公即位时,秦国的国力已经大不如从前,甚至一度被各诸侯嘲笑为夷戎。

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史记·秦本纪》

[var1]

不过彼时的形势对秦国却是大大有利,因为晋国在“三家分晋”后已经不复存在,晋国一分为三大大的减轻了秦国东进的压力。因此秦孝公决心重振秦国,他招贤纳士,任用商鞅进行改革。

秦国因此开始走上复兴之路,在秦孝公的治理下,秦国很快就恢复了国力,其成就甚至超越了秦穆公,因为秦国的霸主地位得到了周天子的认可,而那时的秦穆公不过是得到周天子赏赐一个金鼓作为激励。

十九年,天子致伯。二十年,诸侯毕贺。秦使公子少官率师会诸侯逢泽,朝天子—《史记·秦本纪》

在经历这一番折腾之后,秦孝公以后的秦国政治相对稳定,国君贤明,秦国由此开始走上了其势不可挡的兼并战争之路,而战国也进入了极为精彩的连横合纵时代。

第三阶段:秦孝公到秦昭王时期

战国时代百国林立的状态已经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战国七雄之间的相互角逐和兼并,而秦国由于东进的意图十分明显,而且国力强大,由此成为众矢之的,各诸侯都联合起来反抗秦国。

秦惠文王继位后,任用张仪的“连横”之策,有效的击溃了各诸侯之间的合纵联盟,秦惠文王善于识人用人,在他的任用下公孙衍、张仪、魏章、司马错这些人都帮助秦国做出了巨大贡献,而秦国在版图上也在持续扩张。

[var1]

九年,司马错伐蜀,灭之……伐取义渠二十五城……十三年,庶长章击楚於丹阳,虏其将屈匄,斩首八万;又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史记·秦本纪》

不过,这一时期的局势依然处于胶着状态,而秦国尽管处于“一超多强”的地位,但是由于各诸侯经常联合起来抵抗秦国,这让秦国也一时间难以吞并各国。

及至秦昭襄王继位后,任用范雎为秦国宰相,并且制定了著名的“远交近攻”的政策,这一政策有效的瓦解了各诸侯之间的合纵意识,使得秦国能够集中精力蚕食三晋之地,有力削弱了赵韩魏三国的实力。

而秦昭襄王在位期间攻陷了洛邑,俘虏了周赧王,把象征王权的九鼎转移到了咸阳,正式结束了周朝的统治。

於是秦使将军摎攻西周。西周君走来自归,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城,口三万。秦王受献,归其君於周。五十二年,周民东亡,其器九鼎入秦。周初亡—《史记·秦本纪》

这一幕也是非常的戏剧化,或许任何人都没有想到,当初给周王室养马的秦人最终灭亡了周朝,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秦人从当初只是给周王室养马,经过自己艰苦卓绝的奋斗。

[var1]

从偏于西陲之地的一个小地方走出来,逐渐发展成为称霸春秋战国时代的强国,这其中蕴含了大量秦人的努力和心血。可以说,周王室衰弱的过程就是秦国崛起的过程。

至于为什么不把秦始皇算在里面,我认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是建立在几十代秦国君主努力打造的基础之上,正因为这些前代秦国君主的努力和耕耘,才让秦始皇摘取了胜利的果实。

正犹如司马迁做出的评价:

秦之先伯翳,尝有勋於唐虞之际,受土赐姓。及殷夏之间微散。至周之衰,秦兴,邑于西垂。自缪公以来,稍蚕食诸侯,竟成始皇。

可见,秦国的崛起真正演绎了什么叫白手起家,是一出可歌可泣的奋斗史。不过,秦人尽管赢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或许正如《道德经》中说的“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过于苛刻的政令并不能够维系这个大帝国的长久存在。

秦国消灭了六国,然而最终又在六国贵族掀起的浪潮中灭亡,真叫人唏嘘。

更多文章

  • 揭秘:除了秦国,还有哪些诸侯也想统一天下?它们为什么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国为什么要灭诸侯,秦国为什么能进诸侯之列,历史上秦国如何统一

    关于这个问题分成两个部分来阐述吧,究竟有哪些国家想要取代周王室,最后这些国家为什么又失败了。[var1]①究竟有哪些国家想要取代周王室,统一天下?随着战国时代的兼并战争进入白热化时代,周王室面临建国以来最大的危机。尽管说周王室早已经名存实亡,但好歹还有一个名号挂在那里,只要周王室存在一天,那它依然是

  • 正确还是错误,赵国该不该接受上党?该收!该占的便宜就得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国上党,上党之战赵国可能赢吗,赵国该不该争夺上党

    而平原君赵胜认为应该接受,白送的17座城市为什么不要?于是赵王就接受了上党,这一下子就触发了长平之战,所以就有观点认为,但是赵王的决定过于草率,没有认真分析,最终给自己埋下祸端,那么赵王究竟该不该接受上党呢?[var1]我认为应该。首先,秦国和赵国已经撕破脸,长平之战前就有多次交手。赵国接不接受上党

  • 长平之战中,齐国为何不愿借粮给赵国?一文读懂齐国人的小算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长平之战赵国为啥不借粮食,长平之战赵国惨败的原因,长平之战后齐国和赵国谁强

    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脣也,脣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救赵之务,宜若奉漏甕沃焦釜然。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义救亡国,威却强秦。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齐王弗听——《资治通鉴》[var1]其实当时齐国之所以不借粮给赵国,

  • 当“马其顿方阵”遇上秦国军队,双方之间有何优势?多方面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国箭阵vs马其顿方阵,马其顿王国能打败秦国吗,马其顿与秦国的关系

    不然秦始皇也是一个足以让西方人倾倒的伟大君主了,那么如果当时强大的亚历山大大帝远征中国的话,会和这个古老的东方文明碰撞出什么精彩的火花呢?其实并没有实际的证据表明“亚历山大东征”是奔着中国来的,也有理由怀疑征服中国是否在亚历山大的规划之内。当然了,这并不能够阻拦我们拿它来做一个比较。[var1]时间

  •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亡吴国,那么越国是怎么消失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今之好战之国,齐晋楚越,四分天下而有之,墨子非攻,诸侯力征,南有楚越之王,而北有齐晋之君。——《墨子节葬下篇》[var1]越王勾践死后,他儿子鼫与继位,这位越王在位时间不长,只在位六年就去世了。鼫与去世后,他儿子越王不寿继位。这位越王在位时间也不长,他在位期间没有像爷爷勾践时代那样富于侵略,而是专修

  • 合纵连横的意义在哪里?读懂“合纵连横”,就读懂了战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国时期合纵连横的研究,战国合纵连横讲解,战国合纵连横是什么意思

    如果说合纵的成功短暂遏制了秦国的扩张,那么连横的出现让各诸侯再也无力对抗秦国,从春秋时代开始,漫长的兼并战争打下来,幸存下来的六国已然失去把周王室取而代之的可能,留给他们的选择无非是“抗秦”或“事秦”而已。而“合纵连横”所展示的正是这样一种愈发鲜明的时代潮流,换言之,读懂了合纵连横,我们就能读懂战国

  • 秦齐争霸:秦昭襄王拉着齐湣王称帝的目的是什么?看战国政治角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这场称帝更像是一场政治表演秀,因为它并不具备实质意义,秦齐称帝是没用的,不要说称帝,称天皇都没用。因为还有一个周天子在那里呢,虽然是个摆设,但好歹还是天下共主,就像儿子和父母关系不好,但名义上、血缘上还是各个诸侯的父母吧。所以这就牵扯到当时秦齐争霸的一个时代背景。[var1]秦齐为什么要称帝——

  • 田氏代齐:田氏抢走了姜子牙的齐国,为什么不改国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田氏如何篡夺齐国,田氏与姜子牙什么关系,田氏怎样占领齐国

    [var1]姜子牙本来是东海人,很有抱负,也想在事业上有所作为,而此时的商纣王根本不在乎他,姜子牙在商朝没有发展空间,他想去周国碰碰运气。但是周文王并不是想见就能见到的,后来姜子牙在周文王常常路过的地方垂钓,而且还不放鱼饵,他不是钓鱼,他想钓周文王。周文王见到姜子牙以后,经过一番交谈,瞬间变得大喜,

  • 信陵君魏无忌称得上是军事家吗?一个靠名声打仗的奇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信陵君人物深度解析,信陵君魏无忌是现代哪里人,历史上的信陵君有多厉害

    怎么理解这四家呢?中国近代史学家、国学大师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兵家》中解释说:“阴阳、技巧之书,今已尽亡。权谋、形势之书,亦所存无凡。大约兵阴阳家言,当有关天时,亦必涉迷信。兵技巧家言,最切实用。然今古异宜,故不传于后。兵形势之言,亦今古不同。惟其理多相通,故其存在,仍多后人所能解。至兵权谋,则

  • 为什么楚国被攻下首都和陪都后,还能存活五十余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楚国首都被攻破几次,楚国最鼎盛的时期,楚国什么时候发展起来

    [var1]楚国通过对魏、齐、鲁作战,夺得土地人口资源,补充国力。公元前266年,楚国夺取了我国的彭城和萧;公元前257年,楚国夺取齐国莒和琅琊(临沂)。公元前256年,楚国灭鲁国。三次战争使楚国的国土向北扩张,均为中原富庶地区,足以弥补丢失国土损失。楚国国土幅员辽阔,战略纵深大。楚号为“三楚”,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