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缙从小饱读圣贤书,为何明知朱棣篡位,他还选择归顺

解缙从小饱读圣贤书,为何明知朱棣篡位,他还选择归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860 更新时间:2024/2/4 13:06:33

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朱允炆登基,是为建文帝。建文元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夺取皇位后,不少建文旧臣,因不肯归顺朱棣被处置。而解缙则选择归顺朱棣,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一,解缙出身书香门第,蒙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他从小饱读圣贤书,自然知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的道理。他既然是朱元璋提拔上来的,就应该遵守朱元璋的遗愿,尽心辅佐建文帝才是。

黄子澄齐泰、方孝孺这些人,也是从小饱读圣贤书,可是朱棣进入南京城后,他们没有一个选择投降的。解缙同样是读书人,按理来说也会像他们一样,誓死效忠建文帝才对。

其二,古人最讲究“忠孝节义”,既然做了建文帝的臣子,就要对他效忠,归顺朱棣就是不忠。而且朱元璋曾经十分器重解缙,他归顺朱棣,就等于违背了朱元璋传位的意愿,就属于不义。解缙应该是深知“忠义”二字的人,按道理他不会归顺朱棣才对。

既然如此,为何解缙明知朱棣是篡位,还会选择归顺于他呢?

第一、英雄无用武之地

朱元璋早期确实非常看好解缙,所以即使解缙性格耿直,说话常常不忌讳,朱元璋也没有怪罪他。可是解缙这样的性格,很容易得罪一些小人,他的才学,也容易引起别人的嫉妒。

所以没过多久,就有不少人到朱元璋那里诬陷他。李善长因罪被处死的时候,解缙还站出来替他辩解,这让朱元璋很是头疼。说白了,朱元璋很是欣赏他的才能,但是觉得这个人情商太低,不适合在朝为官,于是就让解缙父亲将他接回去了。

解缙在老家待了八年,每天就看看书,今天校对一下《元史》,明天补写一点《宋书》等等。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建文帝登基。本想新皇帝上任,自己又可以施展才华了,谁知朝中仍有人诬陷他,建文帝就将他贬去做河州卫吏了。

直到建文四年,董伦在建文帝面前极力举荐解缙,建文帝这才将解缙召回来,最后让他任内阁首辅。做了内阁首辅,终于有施展抱负的机会了,谁知这时朱棣胜券在握,建文帝大势已去。

所以为了有机会施展抱负,解缙才会选择归顺朱棣,因为在他看来,朱元璋和朱允炆都是不识英才之人。自己归顺朱棣后,说不定就能够被重用了。

第二、保命为上

解缙虽然饱读圣贤书,但他不是圣人,只是个读书人罢了。前面说了黄子澄等人都不愿归顺,可他们的结果呢,都被朱棣灭了族,更是被列为“奸党”,保不齐将来会遗臭万年。

解缙本来在建文朝就不受重用,如果因为宁死不降,而就这样被列为“奸党”的话,那岂不是太不值了。所以这个时候自然是保命要紧,只要能够活下来,就有机会施展抱负,就有机会让自己名留青史。

虽然“忠义”对古人来说很重要,但建文帝听信谗言将他贬职,本来就属于不义之举,那么他也没必要愚忠了。况且俗话还说了:“良禽择木而栖”。

第三、不止他一人归顺

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人确实都没归顺朱棣,而且还被残忍处死,但建文旧臣中,选择归顺朱棣的还是占大多数。首先武将选择归顺的比较多,因为朱棣凭借封地势力就打赢了中央势力,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所以武将跟随他就有更多建功立业的机会。

而文臣之中,杨士奇、杨荣、金幼孜等人,都选择归顺了朱棣。所以解缙选择归顺,一点都不奇怪。至于黄子澄等人为何宁死不降,是因为他们本身就看不起朱棣,认为朱棣是反贼,还有就是他们的思想过于迂腐。

况且就算他们肯投降,朱棣也是不会接受的。一来当初就是黄子澄等人,怂恿建文帝削藩,才导致叔侄俩彻底翻脸。二来朱棣发兵时,打的是“清君侧”的旗号,如果不杀黄子澄等人,他就变成出师无名了。

综上所述,选择归顺朱棣的好处,是远远大于宁死不降的,所以很多建文旧臣,还是选择了归顺。那么解缙归顺之后,朱棣待他如何呢?

朱棣确实知人善任,他知道解缙有才华,所以晋升他为翰林侍读。后来建立文渊阁,朱棣又让他与杨士奇、杨荣等人共同进入文渊阁参预机务。不久之后,又提拔他为翰林侍读学士,总裁《太祖实录》,并且让其主编《永乐大典》。

永乐二年,解缙便成为内阁首辅,这是他的职业巅峰期。不得不承认,解缙选择归顺朱棣后,仕途确实一帆风顺,他也实现了一展宏图的抱负。就连朱棣都说:“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少解缙。”

后来朱棣在立储一事上,也找解缙商量,可见对其的信任。当时朱棣属意次子朱高煦,但是解缙坚持支持嫡长子朱高炽。在朱棣犹豫不决时,解缙一句“好圣孙”,让朱棣下定决心立朱高炽为太子。

正是因为这件事,解缙彻底得罪了朱高煦,朱高煦屡次寻找机会陷害解缙。有一次朱棣在外北征未归,恰逢解缙有急事要奏。情急之下,解缙就觐见了太子朱高炽,将事情禀告于他。朱高煦抓到把柄,“汉王言缙伺上出,私觐太子,径归,无人臣礼。”

朱棣听到后大怒,随即将解缙下狱。几年后,朱棣在囚犯名单中看到解缙的名字,随即说了一句:“缙犹在耶?”旁边的人听到后会意,就将解缙灌醉,然后拖到雪地中埋起来,解缙就这样被冻死了。

解缙死后,其家人被流放到辽东,他的家产也被查抄了。直到成化元年,明宪宗才正式为解缙平反。

解缙因为他的才学,成功在永乐朝实现自己的抱负,成为颇受重用的贤臣。可是也因为他耿直的性格,屡次得罪小人,最后连命都搭上了。所以说人有智商还不够,情商也得跟上才行,不然很难在职场上混。

更多文章

  • 大明湖不止有夏雨荷,还有曾三次击退朱棣,使其再不敢取道济南的铁公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大明湖传说的夏雨荷,关于大明湖的历史资料,清末的济南大明湖

    不了解的朋友或许会问,这个铁公是何许人也,他与济南又有什么关系呢?今天,笔者就为大家介绍这位大英雄,铁铉。铁铉是邓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邓州人,于洪武年间入仕,最初授礼部给事中,后来调任都督府断事。由于他断案如神,因此深得朱元璋器重,特赐他“鼎石”为字。建文元年,铁铉被任命为山东参政。后来朱棣发动靖难

  • 明朝这四位皇后皆贤德,却都无过被废,皇帝为何要这样做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十大贤德皇后,明朝历史上被废的皇后,明朝最伟大的三个皇后

    明君与贤后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一般皇帝仁德的话,是不可能废掉贤后的。即使皇后不贤,要想废后,也必须有正当的理由。然而明朝就有四位皇帝,无端端废掉了自己的贤后。那么是否就说明,这几位皇帝十分昏庸呢?我们先一起来看看,明朝这四位被废掉的贤后,分别有谁。而她们又是因何被废的。一、明宣宗胡皇后明宣宗朱瞻基

  • 他曾以死相谏,要建文帝处置李景隆,朱棣登基后,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劝说李景隆投降朱棣,朱棣李景隆,建文帝为何重用李景隆

    为什么朱棣明明是篡位,可后世对他的评价却很高?这是因为他确实是位好皇帝,明朝在他的手里,发展得越来越强大,出现了“永乐盛世”。这就好比朝代更替的时候,一开始前朝百姓都不服,可在后朝皇帝的仁政之下,大家也就慢慢归顺了。为什么建文帝明明是朱元璋亲立的皇太孙,是明朝名正言顺的皇帝,后世对他的评价却很低?就

  • 郭英助建文帝伐燕,朱棣登基之后,为何没有选择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棣为什么不杀郭英,郭英救了朱棣,朱棣杀建文了吗

    就是说在鄱阳湖大战中,郭英曾身受重伤,然而他没有选择退缩,最终于泾江口大败陈友谅。后来郭英又跟随徐达、常遇春四处征战,还曾建议常遇春夜袭王保保,结果大获成功。郭英无疑是明朝开国功臣之一,朱元璋称帝后,他又立下不少汗马功劳,从而被封为武定侯。而朱元璋晚年清算功臣的时候,郭英也幸免于难。那么朱元璋为何没

  • 胡惟庸案李善长免于株连,为何十年后,朱元璋却拿此事处死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诛杀李善长胡惟庸,胡惟庸与李善长,朱元璋怎么处死胡惟庸

    就是说上万人受连坐而死,唯独当年极力推荐胡惟庸的李善长,被朱元璋放过。洪武十八年,有人告发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说他是胡惟庸的同党,但朱元璋仍然没有追究,足以证明他对李善长的信任。那么朱元璋为何如此信任李善长呢?一、李善长有本事“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说明李善长从小就足智多谋,而且他还通

  • 朱元璋来孙被告谋反,查明后证实其无辜,为何他仍然撞墙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第十子朱檀,出生于洪武三年。一个月之后,便被封为鲁王。洪武十八年,朱檀前往山东兖州就藩。然而洪武二十二年,年仅二十岁的朱檀就英年早逝了。他去世以后,独子朱肇辉承袭鲁王爵位。朱肇辉去世后,其子朱泰堪又承袭了爵位。朱泰堪死后,其子朱阳铸又承袭了爵位,因此朱阳铸为朱元璋的玄孙。今天要说的主人公,就是

  • 朱棣侄儿毒害嫡母,陷害兄长,为何朱棣却让他承袭爵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棣叔侄皇位之争,朱棣的皇后在朱棣多少岁时死的,朱棣抢侄子的皇位说明了什么

    其一,“平阳王济熿,幼狠戾,失爱于父。”说明朱济熿从小性格就凶狠暴戾,连其父朱棡都不喜欢他。其二,“济熿与燕王子高煦、周王子有爋动邪诡相比,不为太祖所爱。”当初朱元璋召秦王、晋王、燕王和周王的世子,以及庶子中年纪较长者进京读书。可是晋王三子朱济熿、燕王次子朱高煦、周王次子朱有爋三人因品性问题,均不受

  • 安徽凤阳:一个本有机会成为明朝都城的地方,为何被朱元璋放弃?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安徽凤阳哪的,明朝时凤阳是现在的哪里,凤阳在明朝属于什么样的存在

    在明朝之前,定都应天的政权大都是身处整个中国分裂时期,如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没有哪一个同意中国的政权定都在这里,故而明初大臣和朱元璋都认为应天缺少作为都城的霸气。不久之后,明军北上,相继占领原北宋都城开封和元大都北京,建都在何处的问题再一次被提上议程,然而意见却非常难多:支持建都开封的认为,开封地处中

  • 明朝第一场国考:有外国人考中,但最后放弃官职直接回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参加科举有多少人,明朝科举如何授官,明朝的科举怎么考

    在明朝的时候就有个人写过这种事,在《万历野获篇》就有一篇文章是介绍了当时的第一次国家考试。因为在此之前国家还没有完全收复,所以直到建国第四年,也就是1371年的时候,才搞了第一场考试。那时候是刚刚平定下来,所以当时的统治者非常需要人才来帮助他治理自己的国家。所以为了更好的发展,为了多找一些人才,所以

  • 宋代古装美男我只服这13位!帅得很有古典感,个个龙章凤姿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十大惊艳古装美男,让人一眼惊艳的古装美男,最帅气的古装美男

    想也是如此,毕竟宋朝的手工业发达得很,可是比唐朝盛世还要富有诶。而如今也有不少良心剧还原了宋朝时期人们的服饰打扮,生活面貌。今天,我们先一起来看看宋朝时期各种各样的男子的风华!一、陈晓由于最近《梦华录》的热播,陈晓一时间风头无两。未播前便引发讨论,开播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虽说后来有些争议,但其实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