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作为大清朝的继承人,光绪帝的生活为何如此悲惨?一个原因最关键

作为大清朝的继承人,光绪帝的生活为何如此悲惨?一个原因最关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231 更新时间:2024/1/17 17:27:16

当他醒来的时候,身边事物已经完全不同。对此,载湉感到十分恐惧,便大哭了起来。然而,宫人们不但没有理会他,还把他带到了同治帝的灵堂,进行祷告先帝的仪式。第一次面对灵堂,年幼的载湉感到一阵阵阴森和害怕。因为,他并不知道,这不仅是他人生的一次华丽变身,还开了他童年的厄运。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光绪皇帝载湉的童年经历。

自从进宫以后,载湉就不能像其他孩童一样,撒欢于田野之间,奔跑在草原之上。他每日只能乖乖地坐在皇帝的高座上,装模作样地听大臣们向两宫太后上奏折、汇报国事。

之后,为了避嫌,载湉的父亲醇亲王退出庙堂,辞官养老。至此,载湉在宫中孤立无援,外无大臣辅佐,内无得力助手帮忙。此外,连母亲进宫探望他,都要经过多重手续。因此,无依无靠的载湉只能乖乖地当慈禧太后的傀儡,听候她的命令。

有时,慈禧太后与大臣们发生争吵,载湉虽然被吓得全身颤抖,但却不敢哭出声来。所以,他只能像一颗羸弱的小草,在权力的暴风雨中摇摇欲坠。

其实,刚进宫的时候,载湉年纪比较小,只有四岁。所以,慈禧太后便让李莲英帮忙照顾小皇帝,可李莲英只是个太监,根本没有照顾过孩子。如果,载湉出了什么问题,那么,他就是弑君之罪。

于是,李莲英百般推辞,不敢接这个活儿。无奈之下,慈禧太后便把载湉托付给慈安太后照看。可是,慈安太后也没有生养过孩子,怕是有心无力。而慈禧太后虽然养过同治帝,但她的心思全都在权力的斗争中,根本没空管载湉。最后,实在没办法,慈禧太后只能把载湉交给一群太监照顾。

就这样,载湉不仅失去了母爱,还得经常接受慈禧太后的怒斥。有时,他不小心犯了错,就要被慈禧太后打骂。因此,载湉变得十分胆小,他甚至害怕下雨。每当电闪雷鸣时,他就会躲进被子里蒙头大叫。我们猜测,载湉之所以会如此害怕下雨,可能是慈禧太后责骂他的声音,就跟雷电一样恐怖。

但是,载湉却很喜欢看雨水,每当雨停了以后,他都会坐在石阶上静静地看着流水发呆。

其实,除了精神上的折磨对载湉的幼小心灵留下了深深的影响之外,生理上的折磨也使得载湉不堪重负。每当用膳的时候,桌子上总是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但是,载湉却坐在桌子的最后方,加之他身材矮小,根本夹不到摆放在桌前的美食。为了填饱肚子,他只能吃自己面前的那些饭菜。

然而,摆在他面前的菜肴大多都是后厨偷懒,将剩菜热一热用来装装样子的菜品。虽然,这些菜都馊了,但载湉还是吃了。如果,这些饭菜馊臭到无法下肚,那载湉只能绝食。对此,两位太后认为载湉之所以不吃是平日里吃得太多了,有些知道实情的宫人心疼载湉,便向太后提议专门做些饭菜给小皇帝。

这时,慈禧太后就会很不高兴,她认为:“不能娇纵孩子,要让载湉学会勤俭节约。”另外,慈禧太后还规定:“如果载湉没有达到她的要求,那他就三天不能吃饭。”可是,载湉毕竟年少不懂事,难免会犯一些错误。有一次,载湉做错了事,被罚三天不能吃饭,饿了两天的载湉实在坚持不下去了。

于是,只好跑进太监房里偷馒头吃,但没想到的是,这一幕竟然被慈禧太后看到了。慈禧太后十分生气,马上让太监抓住了载湉。见此情形,载湉撒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啃着馒头。不过,他终究只是一个小孩子,根本跑不过太监。当他被抓住时,那馒头已经被吃掉了一大半。

如果问载湉受过最重的惩罚是什么时候,那答案则是他十五岁之时。

那年,全国爆发旱灾,田地里无庄稼可收。于是,慈禧太后让载湉带着群臣去天坛祭典,用诚心感动龙王,祈求降雨。当时,载湉正处于叛逆期,他认为在那里跪拜根本没有用,而且,都没有见过龙王,谁知道这样做靠不靠谱?可这是慈禧太后的命令,他不能明着违抗。

于是,他假装跪拜,然后,四处张望,偷偷的嘲笑大臣们。然而,载湉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一举一动竟然被慈禧太后紧盯着。对此,慈禧太后认为:大家之所以求不来雨,是载湉不够诚心。所以,回宫以后,慈禧太后严厉地批评了载湉的所作所为,并罚他三天跪在殿前,没有命令不能起来。

虽然,慈禧太后总说:“载湉既是我的外甥,又是我的亲侄子,我自然会好好的疼爱他。”但我们都知道,载湉作为大清名正言顺的继承人、慈禧太后揽权的绊脚石,她又怎么会好生对待载湉呢?此外,载湉在皇宫过得如何,他的老师翁同龢看得最透彻。

童年时的载湉总是生病,身体十分虚弱。一些太监看慈禧太后不待见载湉,便联手在暗地里使些小伎俩欺负他。久而久之,翁同龢发现了载湉与太监们之间的不对劲,便向慈禧太后说明了情况。

起初,慈禧太后让身边人去惩罚这些太监。后来,慈禧太后听烦了翁同龢的汇报,便对他说:“如果有哪个太监欺负皇上,你自行处置就行,不必向我奏报。”因此,人们都说翁同龢不仅培养了载湉,还给载湉黑暗的童年带来了一丝丝光明。正所谓“师者如父”,莫过于此。

最终,由于种种约束和折磨,载湉变得身材矮瘦,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流。近年来,一些历史学家在挖掘载湉的陵墓时,发现他的尸架只有一米六四高。可见,在慈禧太后的虐待下,光绪帝受到了巨大的精神和生理上的折磨,这种折磨更是影响了他的一生。

参考资料:

【《清史稿·本纪二十三·德宗本纪一》、《清史稿·后妃列传》、《清史稿·翁同龢传》】

更多文章

  • 《雍正王朝》中康熙知道四阿哥府里有邬思道这个人吗,为何不防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雍正与邬思道最后一次对话分析,雍正王朝中康熙和邬思道的关系,雍正王朝历史真有邬思道吗

    康熙盯防、了解阿哥们消息的原因说到各位阿哥府中的重要人物,估计康熙都是门清儿。毕竟有类似十三衙门的机构在手,想摸清这些太简单了。不但是皇子,就是大臣家里一些事康熙也明白。在《康熙王朝》中索额图府中的总管老蔡就是十三衙门的人,所以更别说类似四阿哥胤禛这样潜在的继承人的家里的情况了。所以类似教导皇孙角色

  • 民国白俄美女旧照:金发碧眼大长腿,这是一群爱喝酒爱跳舞的妹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上海民国美女老照片,白俄妹子,4大民国美女

    这些老照片就是民国时期在上海、哈尔滨等地生活的白俄美女旧照,果然是金发碧眼大长腿,皮肤白皙有光泽,无论是性格还是身材白俄女性都不同于中国的小家碧玉,新鲜感十足。而且白俄姑娘爱好喝酒、喜跳芭蕾,在上海夜晚的娱乐场所经常能看到她们曼妙的舞姿和动人的歌喉,那这些人为何会出现在我国呢?沙皇俄国的崩溃1917

  • 《雍正王朝》中邬思道为何把保命办法教给了老十三而没告诉年羹尧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雍正王朝解析浅谈邬思道,雍正王朝年羹尧和邬思道,邬思道在雍正的地位

    雍正创始团队成员介绍我们来看一下四阿哥胤禛的夺嫡的创始团队:CEO四阿哥胤禛,团队成员:朝堂帮手十三阿哥胤祥、参谋邬思道、逐渐成长的李卫、大将年羹尧、编外人员田文静。其中胤禛、胤祥、邬思道、李卫是核心成员,年羹尧从作用来说是核心但是并不贴心。年羹尧向来是见利益就上,根本没有忠诚的概念。顺从四阿哥胤禛

  • 娶的是自己的小姨子,还是皇太极的儿媳妇,还生下了一个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皇太极的妻子都有哪些,皇太极的真实婚姻,海兰珠有没有为皇太极生下儿女

    在古代的社会中,在封建思想的影响下。女性是没有发言权的。一边非常看重女子的贞洁,要是女子有一点有失贞洁的行为,就对她们指指点点。但是一边又毫无顾忌,不为女子的贞洁着想。真的是让女子既遭受身体上的摧残,有遭受到了精神上的伤害。在历史上,女子对待婚姻和丈夫都是忠心不二的。但是男子就不一样了,可以妻妾成群

  • 曾上过《时代》封面,北洋军阀吴佩孚是怎么走向落幕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军阀吴佩孚是怎样死的,直系军阀吴佩孚图片,吴佩孚在哪当军阀

    那么这样一位出色的军阀,究竟是怎么走向没落的呢?其实简单来说,就是因为吴佩孚的性格有缺陷,不够厚黑,不适合当老大。当曹锟下野,他当了直系老大后,他的性格缺陷自然而然的就导致他走向了穷途末路。第二次直奉大战之前,通过吴佩孚多年的武力兼并、扩张,曹锟麾下的直系军阀可谓是兵强马壮,不可一世。然而直系的这种

  • 曾国藩说过:人品越差,越爱将这两种话常挂嘴边,希望大家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曾国藩判断一个人的人品好坏,曾国藩说人品的重要性,曾国藩讲人品三句话

    话说,在满清的中后期,曾有一个能臣,早年的他并不顺利,科举考七考七落,最终在第八次的考试中才得以入朝为官,之后可谓平步青云短时间内就连续升迁。要说他也确实是个有大才能的人,不过他给后人留下最大的财富并不是他的经历,而是他所建立的“处世之道”的大智慧,这个人正是晚清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国藩。常言道:“官场

  • 李卫官大还是和珅官大?乾隆究竟是有多宠和珅?堪称宠臣狂魔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和珅和李卫有交集吗,乾隆宠臣和李卫谁官大,清朝李卫和珅哪个大

    先来对比一下两人的出身,你会发现这其中有很多的猫腻。李卫是通过捐官得了一个兵部员外郎的官职,属于没有正式编制的临时工,一般明清时代都是朝廷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专门下放给那些地主豪绅的闲职,而那些地主豪绅通过官职来显现自己的地位。所以我们在电视中经常看到老百姓称呼那些地主豪绅为“员外”,这就是这个称呼的

  • 当初吴三桂如果不造反,康熙还会杀他吗?这一点决定了他不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吴三桂不死能打过康熙吗,康熙怎么对待吴三桂的,康熙为什么没杀吴三桂

    作异姓诸侯王,而且当时还是一个汉人大军阀,尤其是吴三桂这种做到裂土封王,割据一方的异姓王爷,历朝历代就没几个能有好下场的。善终只是小概率事件,不得好死才是正常归宿。康熙虽然不是嗜杀之君,但他是一个有原则的人。他的杀人逻辑就是不该杀的人,他不会杀,但该杀的人,他一定要杀。就拿尚之信和耿精忠来说,他们两

  • 乾隆说我属马,刘墉说我属驴咱俩同岁,刘墉说了什么让乾隆高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墉和乾隆对话,刘墉与乾隆的趣事,刘墉和乾隆下棋有何说法

    1711年属兔,所以乾隆是兔头龙身。而生于1720年的刘罗锅则属鼠。所以综上,题主的这个问话实际是野史的一个段子,真实历史上,是绝无可能有这一出的。颇有意思的是,这个不那么靠谱的民间段子后来还被演绎到了电视剧里。在《宰相刘罗锅》里,这个段子就曾被演绎过。关于这段野史的最原始出处已经找不到了,只知道,

  • 吴三桂真的是冲冠一怒为陈圆圆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吴三桂陈圆圆真实照片,吴三桂与陈圆圆啥关系,吴三桂与陈圆圆的爱恨情仇

    此时,远在辽东对抗清军的吴三桂和五万关宁铁骑成了孤军,被清军和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包围。他面临两个选择,降清或者归降大顺。有人说真是因为一个女人导致吴三桂冲冠一怒投降了大清,导致神州陆沉,八旗入关。真的吗?吴三桂降清是有过综合性的判断。其一,他和李自成的农民军不熟,和清军很熟。吴三桂一直在辽东前线对抗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