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构与岳飞的关系为什么会破裂,主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赵构与岳飞的关系为什么会破裂,主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58 更新时间:2024/2/6 12:25:38

公元1125年,宋金联盟破裂,金兵分东西两路南下,金军将领完颜宗望攻破汴京城,擒徽钦二帝,携带宋朝皇室、宫妃、朝臣三千余人北上,北宋灭亡,但是宋朝却没有完全灭亡,其一是韩世忠、岳飞、刘光世、张俊四位‘中兴四将’的拼死抵抗,为宋朝保下了半座江山,其二是一些不在汴京城的宋朝皇室得以幸免,比如河北兵马大元帅赵构。

听闻金兵攻破了汴京,原本受命应该回援汴京却一路东逃来到山东东平府的赵构就地下海,在海上飘了几个月在局势稳定后来到南京应天府称帝,史称宋高宗,后来在奸臣汪伯彦黄潜善等人的建议,放弃中原迁都扬州。

1129年,金军兵锋直抵扬州,宋高宗慌忙出逃来到杭州,虽然岳飞、韩世忠等人还在拼死抵抗,但被打怕了的宋高宗却派使者向金国祈降,称自己:所行益穷,所投日狭,以守则无人,以奔则无地,希望金国统治者:见哀而赦己。

后来韩世忠,岳飞等人在长江流域大败金兵,一路推回了长江以北,宋高宗这才在杭州安定下来,南宋的东南政权也正式稳定,最初,见韩世忠和岳飞如此能打,宋高宗也是高兴的,也不再说自己:所行益穷,所投日狭,以守则无人,以奔则无地了,甚至还想让岳飞韩世忠等人占领燕云十六州,那样宋高宗必定会在史书上被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因此,宋高宗十分信任韩世忠和岳飞等人在外统兵作战,甚至允许岳飞和韩世忠自己招兵买马,统管军务,但是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在朝堂上的秦桧、万俟卨等人极力劝阻宋高祖求和,称:金大军未至,韩,岳二人大肆屠杀金人必然惹怒金人,他日若金大军将至,官家再想求和可就难了。

秦桧和万俟卨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一旦岳飞等人收复燕云十六州,宋朝重文轻武的国策必然被更改,宋朝之所以文人地位超群,就是因为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不信任武将,压制武将,因此只能信任文臣带来的,况且秦桧和万俟卨一直以来都是主张何谈的臣子,一旦岳飞等人的战绩改变了宋高宗的想法,秦桧和万俟卨必然失势。

宋高宗最开始是用过主战的文臣的,《宋史》记载:建炎元年五月五日,宋高宗一度起用李纲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但是御史中丞颜岐却说:“李纲为金人所恶,不宜为相。”右谏议大夫范宗尹也说:“李纲名浮于实,有震主之威,不可以相。”

因此同年八月十八日,李纲被罢相,如今秦桧用同样的话来让宋高宗罢免岳飞和韩世忠宋高宗自然不会接受,要知道李纲被罢相后,转眼金军就攻入了扬州,期间还因为‘苗刘兵变’被逼退位过,要不是韩世忠和岳飞勤王,宋高宗早死了。

因此宋高宗并未采用秦桧的上书,依旧重用岳飞和韩世忠,秦桧因此转换思路,上表称:岳飞韩世忠等人佣兵过万,河南等地百姓见岳飞皆出城相迎,与周太祖当初何其相似?秦桧并没有明说,但赵构还是悟出了秦桧的意思,一旦岳飞击败了金国,燕云十六州纷纷归附,岳飞会不会像郭威,赵匡胤一样自立为王?

但是这终究只是一个猜想,宋高宗对岳飞等人也因为‘苗刘兵变’极为信任,但此时岳飞却给秦桧送来了助攻,公元1137年,岳飞上表以为了国家安定为名,请求宋高宗册立太子,要知道宋高宗此时虽然没有子嗣,但是还年轻,宋高宗顿时摆出一副臭脸驳回了岳飞的奏折。

没想到岳飞却着魔了一般,三天两头上表一次,自古以来册立太子都是文臣的最爱,相当于从龙之功,但是岳飞不同,岳飞是一个武臣,还是佣兵数十万,统领数州的武臣,一旦让你和将来的太子交好,宋高宗这个皇位能不能坐稳就不一定了,况且宋高宗没有子嗣,要册立太子也只能册立其他皇室子弟,对宋高宗的威胁更大。

此事之后宋高宗与岳飞的关系直转而下,但是宋高宗还是信任,同年冬,宋高宗意外获得了岳飞所写的《乞出师札子》,只见里面写道:异时迎还太上皇帝、宁德皇后梓宫,奉邀天眷归国,使宗庙再安,万姓同欢,陛下高枕无北顾忧,臣之志愿毕矣。

这里岳飞想要迎回的便是宋高宗的父亲宋徽宗和兄长宋钦宗,能夺回燕云十六州宋高宗自然高兴,但是迎回徽钦二圣放在哪里?自古只有太上皇,还没有‘太上兄’一说,或者说宋高宗乖乖退位,还政给宋钦宗?

因此宋高宗派秦桧来到前线试探岳飞的口风,只见秦桧问道:“将军迎回二圣后打算安置在何处?”岳飞本来以为秦桧是来送补给的,可没想到秦桧空手而来,一来就问了一个如此奇怪的问题,顿时有些恼火,呵斥道:“说的什么话?自然是迎回汴京!”

这段话都不用秦桧添油加醋,直接呈给宋高宗后,宋高宗勃然大怒,一方面,让秦桧准备与金军和谈事宜,一方面打算夺回岳飞、张俊、韩世忠等人手中的兵权,四年后,南宋政局稳固,宋高宗册封韩世忠、张俊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因为宋朝枢密使不掌兵,只调兵,手中还没有多少权力,此举是明升暗降。

张俊和岳飞、韩世忠不同,他早就不想打了,开开心心的交还了兵权回杭州养老了,甚至还帮助秦桧游说岳飞和韩世忠,韩世忠最开始不愿意,但是在张俊的劝说下决定交出兵权《宋使·韩世忠传》记载:秦桧收三大将权,四月,拜枢密使,遂以所积军储钱百万贯,米九十万石,酒库十五归于国。

岳飞就不同了,不但不回杭州出任枢密副使,此时岳飞已经攻下了朱仙镇,带着兵向开封行进,眼见岳飞离‘迎回二圣’的目标越来越近,岳飞一天内接到十二块用金字牌书写的班师诏书,命令岳飞立刻班师回朝。

《金佗稡编》记载:先臣亦立马悲咽,命左右取诏书以示,曰:“朝廷有诏,吾不得擅留!”劳苦再四而遣之,哭声震野。岳飞回到朝堂后出任枢密副使,宋高宗的计划到此只完成了第一步,公元1411年,金国自知无力覆灭南宋,同意了秦桧和谈的请求。

但是岳飞在朝堂上不顾韩世忠劝阻,公然要求中止和谈,《金佗稡编》记载:虏自叛河南之盟,岳飞深入不已,桧私于金人,劝上班师。金人谓桧曰:“尔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且杀吾婿,不可以不报。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也。”

五月,岳飞被秦桧、万俟卨、罗汝楫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在张俊的帮助下,将岳飞下狱,为了给岳飞定罪,张俊和秦桧对岳飞严刑拷打,主审官何铸见此希望查明岳飞冤情,但被秦桧阻止,《宋史》记载:桧不悦曰:''此上意也。''

1142年1月27日,岳飞在大理寺遇害,致死没有承认莫须有的罪行,在供状上写上八字绝笔:“天日昭昭,天日昭昭!”韩世忠得知后为岳飞鸣冤,未果后与妻子梁红玉辞官归隐,据记载:韩自号清凉居士,养花种瓜,“淡然自如”以终晚年。

岳飞之所以会被陷害,虽然和他自身有一定关系,但更多的是当时南宋整体环境,朝堂上下一律主和,宋高宗赵构本身信心不足,殊不知岳飞夺回燕云十六州后,自己有‘夺回燕云十六州’之功,宋徽宗,宋钦宗两个千年耻辱怎么和他争皇位?导致岳飞最终在秦桧等人卖国求荣和宋高宗的昏君行径下含冤而死。

更多文章

  • 南宋52:李凤娘当上太子妃后,凶悍霸道,宋高宗后悔有用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宋皇后李凤娘,中国通史宋高宗,南宋亡国前的三个爱国皇后

    道士皇甫坦善于相术,他说庆远军节度使李道的女儿李凤娘是皇后的命。皇甫坦曾经应诏入朝,求雨成功,受到皇帝的器重,不久入京进宫参见宋高宗,说:“臣为陛下寻得个好孙媳妇。”宋高宗问是谁?皇甫坦说,是李道的女儿李凤娘。宋高宗当即叫李道把李凤娘送到宫中,一看果然楚楚身材,亭亭玉貌,可谓绝代佳人。宋高宗龙心大悦

  • 朱元璋出上联:“小酒馆三杯五盏,无有东西”,秀才对出绝妙下联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出对联老子天下第一,朱元璋最霸气的下联,朱元璋绝妙下联

    别看朱元璋文化水平不高,却很喜欢读书,即便工作再忙,也会抽出大量时间学习。他平时最爱看两类书籍,一类是《史记》、《资治通鉴》这样的史书,从中汲取以前朝代灭亡的教训,以便于更好地治理天下;另外一类就是对联方面的书籍,能够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修养。读书讲究学以致用,朱元璋对此深有体会,在他看来,通过吟诗

  • 朱元璋为何要除掉他,他是开国第一功臣,他曾经为何这样劝说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为何要杀绝功臣,朱元璋杀功臣是真实历史吗,朱元璋在位30年杀尽功臣

    有人说是徐达。因为大明的江山,基本上都是他帮着朱元璋打下来的。这一点,也非常符合历史的真实。还有人说是刘伯温。持这种观点的人,可能是受到了小说和影视剧的影响。真实历史中的刘伯温,虽然也曾屡建奇功,但还没到那种程度。这个问题的答案,还要看历史上朱元璋究竟怎么说的。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朱元璋

  • 朱元璋饿晕在路上被老婆婆给了碗汤相救,称帝后是如何报答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怎么样报答刘祖德,朱元璋报答恩人视频,朱元璋称帝过程

    称帝后,朱元璋对之前给过帮助的人都是有恩必报,如“一地之恩”的刘继祖、“一饭之恩”的老婆婆。刘继祖的“一地之恩”,子孙享福三百年元朝末年,天灾人祸不断,先后遭遇蝗灾、旱灾,随后又是一场大瘟疫,当政者不但不赈灾贫民,反而加大力度搜刮民脂民膏,贪官污吏横行,导致民不聊生。朱元璋当佃农的父母和大哥先后因爆

  • 历史上,明英宗的形象为何会出现从英主到昏君的颠覆性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英宗真的是昏君吗,明英宗有何魅力,历代对明英宗的评价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当中,自秦朝建立以来,中国历史上一共有着多达四百位左右的皇帝。其中既有着大一统政权的统治者,也有着小型割据政权的掌管者;既有着堪称英明神武、励精图治的明君,也有着能力一般,各方面只能算作中庸的守成之君,更有着能力低下、倒行逆施的昏君。在这些人当中,明英宗朱祁镇的形象无疑经历了一个堪称

  • 明朝在越南驻扎大军30万,为何最终还是丢掉了越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统治越南有多残忍,明朝时期越南和中国的关系,明朝对越南的规划

    安南,源自于唐朝在河内地区设置了安南都护府,从此成为对越南地区的称呼。在此之前史书上称那里为“交趾”,但并不涵盖今越南全境,而是指越南北部地区。北宋时代,宋孝宗册封安南李朝国王李天祚为安南国王,安南于是成为中原王朝对越南地区的官方称呼。此后安南就一直作为中原王朝的藩属国。明朝建立后,在朱棣时代,安南

  • 历史上,嘉庆年间的“癸西之变”,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嘉庆年间癸酉之变,嘉庆历史评价,癸酉之变对今天的启示

    这些都是历史上真的发生过的事情,这就是嘉庆年间著名的“癸酉之变”。清朝嘉庆十八年,在河南、山东与直隶等地,都出现了大规模的天理教起义,而在京城更是发生了两百多名天理教徒进攻皇宫,最终破东华门与西华门,攻入宫廷的事情。所谓天理教,属于白莲教的一个分支,而白莲教是唐宋时代流传下来,在民间广泛存在的一种宗

  • 清朝之前,老百姓出县城有多难,是不是都很少外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时期的老百姓生活,清朝末年百姓真实的生活,清朝的一个县城有多大

    从先秦时代的秦国变法开始,户籍制度就逐渐完善起来,为了便于管理与征税之类,当时的封建王朝都严格管制人口的流动,人们在自己生活的地方,不能乱跑。要知道,咱们国家古代是封建的小农经济,一切以土地作为基础,地主们拥有土地,自然就需要租借给佃农们耕种,如果人口随便流动,自然是不利于发展的。对于朝廷来说也是如

  • 太平天国灭亡后,这支中国军队逃到南美,现今有30万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太平天国灭亡后50万大军哪里去了,太平天国军队现状,太平天国灭亡时有多少军队

    从起势到壮大,再到最终的覆灭,太平天国的起义军们用生命写了一出悲壮的史诗。关于太平天国余部的讨论,也是一直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在最近,中文互联网上就出现了一些关于太平天国的文章。这些文章基本都是在说一个事情:太平天国曾有一支余部,跑到了位于南美洲的秘鲁,并且在当地扎根。从中国远渡重洋,到遥远的

  • 大清灭亡后,格格们都嫁给了哪些人?这些大明星其实是皇室子孙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大清灭亡后格格们都嫁给了谁,大清灭亡后的七个格格,大清王朝的格格

    近代中国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期,短短一百多年的时间,中国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剧烈的变化,晚清大臣李鸿章称之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从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到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宣告结束,不过70年时间,大清便在人们的吆喝声中倒台。直至如今,也才过去百年。作为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皇亲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