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对人恭敬,亲手给部下端饭,为何人才都跑到刘邦那里去了?

项羽对人恭敬,亲手给部下端饭,为何人才都跑到刘邦那里去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211 更新时间:2024/2/28 4:51:10

项羽是中国历上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司马迁把他列入帝王本纪,足以证明他的功绩是不输当时的帝王,但最终自刎乌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感慨。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面,刘邦是个对人轻慢无礼的人物,他市井流氓出身,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流氓气质,动不动言语轻慢,甚至是往儒生的帽子里撒尿,见人的时候还非常傲慢,就是一副流氓地痞的嘴脸。

反观项羽,贵族出身的,待人非常有礼,甚至手下士兵生病了,亲自给端饭送药,史记里经常提到项羽是,“恭敬爱人”,“仁而爱人”,“恭敬慈爱”。

这两相宜比较,感觉项羽就是一个下属非常尊重,是个十分懂得礼数的贵族公子,而刘邦则是个市井混混,带着一帮小弟,对他人也是非常随便,有点黑道大哥的那种作风。

按理说在,这对比得这么明显,项羽那边应该是人才都被吸引过去才对呀,但事实上恰恰相反,很多人都投奔了刘邦,甚至后来在汉军中建立了巨大功业的韩信陈平,原来都是投靠在项羽门下,最后都转投了刘邦。

那这件事就很奇怪了,明明刘邦是个流氓江湖做派,对人粗野,项羽是贵族范儿,对人非常的恭敬,那为什么人才都投奔了刘邦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秦末天下大乱,为什么同时会有那么多人起来造反呢,千万不要说是为了正义,为了理想。

周星驰在鹿鼎记里早说过,这一套只是针对外面普通人说的,而造反的核心动力,还在于利益,在于能够获得比现代更高的职位和待遇,能够翻身,实现自己阶级的跃迁。

知道了大家为什么起来造反,我们再来看项羽和刘邦的区别,就能明白他们的差距在哪里了,作为贵族,项羽和刘邦的待人接物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这个根本不重要。

就好比,我冒着风险来投奔你,你是给我一千块的龙井,还是10块钱的高沫,这个根本不重要,来投奔的人在乎的是最终的利益。

韩信有句话说得非常传神,他说项羽本该是该给封赏的,结果刻好的打印,在手里磨的棱角都快没有了,项羽还是舍不得给出去,结果投奔项羽的人越来越少。

天下大乱的时候,大家看的都是利益,不要来虚的,就问你能不能把地位职位给到位,其他的都是浮云。

这一点刘邦做得非常好,该给的时候就给,丝毫不犹豫,对韩信仅仅是一句提醒,他立马就能改口,给封了齐王,这样的思维高度,让所有人都看到,跟着刘邦那是有肉吃的。

个人品德,言语得体,举止优雅,这些不能说不重要,但是在乱世之中,大家提着脑袋来造反,可不会来享受这些表面好处的,大家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封地和可以传给子孙的机会,结果刘邦都给了,项羽吝啬,最终导致了他这边的人越来越少,最终发扬贵族传统规则,在乌江边拔剑自刎,一代战神就此陨落。

我们在看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看到问题的本质,看到所谓口号的背后,到底隐藏的是什么,看到了本质之后,很多看似矛盾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更多文章

  • 项羽为什么被誉为亘古无二?因他创下3个世界第一,迄今无人能及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项羽是最年轻的称霸者,是个人战斗能力最强的一位将军,也打了多场胜仗。因为这三个世界第一,他迄今为止无人能敌。非常可惜的是,项羽在最后一场战斗中失败了,即便心有不甘,一身傲骨的他还是选择了自刎,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最年轻的称霸者项羽的出身并不简单,他家是楚国里非常名贵的一个家族,项羽的祖父项燕是秦朝

  • 被汉人击败的匈奴,西逃后是怎样干掉强大的罗马帝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罗马为什么打不过匈奴,匈奴和西罗马的关系,匈奴vs罗马

    提起匈奴,相信您并不陌生,这是一个在早期令中原政权异常头疼的群体,一直游离在当时中原的北部地带,他们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民风和中原农耕地区的百姓相比,显得更加彪悍,尤其是那匈奴铁骑更是让中原统治者闻风丧胆。匈奴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那时他们不叫匈奴,而叫鬼方或犬戎,到西周时期,玁狁乘势崛

  • 东汉末年第一武将,曾让群臣敬佩,皇帝下跪,连董卓都忌惮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董卓简介,东汉王朝第一猛将,东汉末年三大名将

    很多人都觉得这个时候的朝廷如同虚设,竟然连一个能够制衡这些反臣的重臣、贤臣都没有。然而却有这么一个人横空而出,不仅让董卓忌惮,群臣敬佩,甚至连皇帝见来看他都要下跪,凭借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他剿灭黄巾军叛乱,稳定朝政,在大汉王朝风雨飘零之际,为落寞的王朝续命,这个人就是东汉末年第一武将皇甫嵩。将门出身

  • 他是唯一可能带着秦朝翻盘的人,但秦人的百姓却对他确实恨之入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朝历史人物评价,秦朝是否有翻盘的可能,历史上真实的秦朝人

    这位秦国最后的名将就是章邯。如果秦二世能够及时醒悟,并且真正的信任他,也许秦末老秦人的悲剧就能改写。那时陈胜吴广起义,天下响应者不知凡几,于是陈胜趁势称王,并派出了大将周章来攻戏水,转而进攻咸阳。这下子可吓坏了秦二世,他问计于群臣,当所有人都噤若寒蝉的时候,少府章邯站了出来。他告诉秦二世,现在陛下您

  • 禅让有多残忍,曹丕有多温柔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丕禅让的仪式,禅让给曹丕曹魏算正统吗,历史人物评价曹丕

    而我们在《竹书纪年》中看到:“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舜取得控制权以后就把尧给囚禁于平阳,然后取代了他的皇帝帝位,并且还不让尧与他的儿子见面。我们在韩非子的《韩非子·说疑》记载:“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不仅仅是

  • 孙权熬死了曹操刘备诸葛亮司马懿等高手,为何还不能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刘备孙权最后谁一统天下,曹操刘备死后孙权为何不能统一,司马懿被烧死蜀国能一统天下吗

    一:江东地理位置不佳,东吴注定难以一统天下自古一统天下基本上都是从北到南(朱元璋除外),孙权还只是拥有江东六郡而已。从版图看,仅仅是大于蜀汉而远逊于曹魏,从人口看,也只是大于蜀汉而远不如曹魏。曹魏曾一挑二,被吴蜀联军打得落花流水,孙权想一挑二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另外军事力量也只是水军还看的过去,水军之

  • 霍去病打下4座城,为四座城池取了4个名字,从未改名并沿用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霍去病收复了哪里,霍去病的三次河西之战,霍去病西征路线图

    这期间出现了不少优秀的将领,例如卫青,霍去病等。其中霍去病又以“封狼居胥”的事迹,被后世所熟知。霍去病的事迹,可以说在同一时代的将领中是最耀眼的,18岁初上战场带着部队深入大漠,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冠军侯,如果不是英年早逝,霍去病抗击匈奴的功绩只会更高。19岁时霍去病受命,率领大军深入匈奴腹地200

  • 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东汉变三国赖刘焉?精神垮了才是主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焉之死,刘焉背景故事,三国演义刘焉

    因此,面对风云变幻、难以预测的世界,我们更应当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如同中国历代史家孜孜以求的目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从古到今,人类社会虽然不断文明化,但实质上仍被丛林法则所左右;任何一个王朝的覆灭,时常源于自身的衰弱。但我国历史上有一个另类:汉朝。所谓“强汉盛唐”,汉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成功

  • 刘邦白手起家,身边都是酒肉朋友,为何起义后都成了军事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邦是白手起家么,刘邦简历及生平,刘邦怎么从白手起家做到开国皇帝

    有人轻看刘邦,其实也是有原因的。据史料记载,刘邦年轻时不仅游手好闲,还贪财好色,与一帮酒肉朋友经常聚在一起吃喝玩乐。而就在刘邦当上皇帝之后,他身边的那些酒肉朋友却成为了军事大将和刘邦的左膀右臂。这是怎么回事?他们的结局又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妹夫”变“大将”刘邦的老家在沛县,在沛县有

  • 蒙恬的一句遗言,被曹操奉为座右铭,时常哭着念给妻妾儿子们听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的一首《观沧海》,更是中小学生必背诗词。其实除了《观沧海》之外,曹操还有很多文章也非常出色,文采甚至不亚于诸葛亮的《出师表》。《述志令》大概是曹操一生写过最重要的一篇文章了,这篇文章相当于是曹操的半个自传,非常有历史价值。曹操在这篇文章之中详细地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同时也回顾了自己的半生。后人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