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唯一可能带着秦朝翻盘的人,但秦人的百姓却对他确实恨之入骨

他是唯一可能带着秦朝翻盘的人,但秦人的百姓却对他确实恨之入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877 更新时间:2023/12/13 6:39:02

这位秦国最后的名将就是章邯。如果秦二世能够及时醒悟,并且真正的信任他,也许秦末老秦人的悲剧就能改写。那时陈胜吴广起义,天下响应者不知凡几,于是陈胜趁势称王,并派出了大将周章来攻戏水,转而进攻咸阳。这下子可吓坏了秦二世,他问计于群臣,当所有人都噤若寒蝉的时候,少府章邯站了出来。他告诉秦二世,现在陛下您的军队都没有在跟前,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释放骊山刑徒,给他们发放兵器,让他们帮助帝国度过危机。

这主意是章邯提出来的,自然最后的执行就只能是章邯。章邯的工作是少府,这个官职在秦时的工作主要是以文职为主,至于他是否精研兵法,史书上没有具体的交代,但即使他在这个阶段没有精研兵法,他也绝对不是嘴炮,这从后来他指挥军队进行的战斗就可以看出来。

关于周章到底带了多少部队,史书上的记录出入很大,有的说将兵百万,有的说发兵十万,但总之人数上来说,当时的秦国骊山刑徒部队是绝对不占优的。于是,章邯在秦末历史上的表演开始了,他先是在戏水击败了周章等人;周章逃到了曹阳,他又带着部队在曹阳击败了周章;周章败走绳池,他带着部队又进攻到了绳池,最后,周章崩溃自尽了,这段追逐战才算告一段落。

意气风发的章邯开始向荥阳方向进发,在荥阳他又胜利了。不断的胜利不但给了骊山刑徒们信心,也让那段时间的章邯信心爆棚。最后,他打到了陈胜的大本营,陈胜本来以为靠着城池的护佑,他能够逃过一劫,但谁想这个时候的章邯正是神挡杀神的阶段,结果毫不意外,陈胜败了,被自己的车夫杀死在城中。

看到了章邯的一路高歌猛进,远在咸阳的秦二世终于在最初的恐惧中醒了过来,他又派出了司马欣董翳带兵辅助章邯。这个时候的章邯依然保持着他全胜的状态,他吊打了前来支援的齐楚联军,其中就有很多两国的名将。章邯也因此名头一时无两。

章邯的实力终于还是惊动了楚国前期最后的名将项梁,项梁带着他自己的主力部队,分别在东阿及濮阳击败了章邯一次,这一下就彻底打破了章邯的不败金身。但章邯毕竟是秦末最后的一位名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总结了项梁的战术后,在定陶大败楚国的主力部队,并杀死了项梁。

项梁一死,楚国最大的boss终于被激活了,西楚霸王项羽横空出世,章邯也开了他在秦末的最后旅程,他先是在巨鹿之战中,被项羽击溃,而后更是带兵投降了项羽。至于原因,也许是他打不过项羽,也许是赵高不给他留活路。

得到章邯投降的项羽自然是很高兴的,但怎么安排章邯就成了项羽心中的烦恼。这个时候,有人给项羽出主意,“现在沛公率先攻占了咸阳,按照怀王之约的话,刘季就要被封为关中王,大王何不将秦地一分为四,刘季、章邯、司马欣、董翳各领一地呢”。自然这个建议被项羽采纳了,于是章邯就成为了雍王。

后来,刘邦采取了韩信给的建议,夺回了雍地,至此章邯自刎而死。

有很多后人评价章邯,认为章邯的为人不好,没有气节。还有人认为如果章邯坚持住,没有投奔项羽的话,章邯的结局也许就不会是后来的屡战屡败,以至于失去了再战的信心。

但其实章邯能够翻盘的机会很渺茫。

先说朝廷方面,秦朝内部赵高把持着朝政,秦二世不通世事,基本就是个二世祖,这样的组合能够给到章邯的支援很有限,甚至章邯和司马欣等为什么最后会投降项羽?他们真的感觉到秦朝已经没有救了吗?他们的嗅觉还是没有那么敏感的,最少像国家是否有救这样的事情,我想即使是赵高心中也没有底。或者他们本来就是朝三暮四的人,哪边的风大就往那边跑?历史证明最少在他们没有投降之前,他们的为人还是可以信任的。

那历史中他们为什么投降呢?因为,如果他们不投降,就要变成赵高的替罪羔羊了。前线战争一直战败,秦二世很有可能会问责,而为了防止被问责,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前方将领深知罪孽深重,畏罪自杀了。不想死?那除了投降还能怎么办?

再说战斗指挥方面,如果最理想的状态,秦朝内部举全国之力支持章邯,他能够逆风翻盘的机会能有几何?不可否认,章邯是为名将,很有自己的战术思想。但看看他同时期需要面对的人是谁?兵仙韩信、霸王项羽。历史都证明了这两位是能够吊打章邯的存在。当然在韩信可以和章邯交手的时候,章邯已经如同丧家之犬,完全没有了灵气,但想想韩信是最后收割了项羽的猛人,即使是章邯的全盛时期,也很难和韩信掰手腕吧。

分析到这里,我竟惊奇地发现,原来秦朝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历史发展有很多偶然性,不可否认,当时六国的人确实处心积虑的在想着怎么颠覆秦国。但如果国内的大环境没有给到他们造反的土壤,所谓的群雄逐鹿还有可能出现吗?而如果秦后来的统治者,能够多多的体恤民情,与民休养生息,几代后,六国的人还有几人能够记得祖宗的荣光?但如果历史的脚步已经走到了“陈胜王”这里,理论上来说,即使祖龙复生,翻盘的几率也不大。

更多文章

  • 禅让有多残忍,曹丕有多温柔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丕禅让的仪式,禅让给曹丕曹魏算正统吗,历史人物评价曹丕

    而我们在《竹书纪年》中看到:“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舜取得控制权以后就把尧给囚禁于平阳,然后取代了他的皇帝帝位,并且还不让尧与他的儿子见面。我们在韩非子的《韩非子·说疑》记载:“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不仅仅是

  • 孙权熬死了曹操刘备诸葛亮司马懿等高手,为何还不能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刘备孙权最后谁一统天下,曹操刘备死后孙权为何不能统一,司马懿被烧死蜀国能一统天下吗

    一:江东地理位置不佳,东吴注定难以一统天下自古一统天下基本上都是从北到南(朱元璋除外),孙权还只是拥有江东六郡而已。从版图看,仅仅是大于蜀汉而远逊于曹魏,从人口看,也只是大于蜀汉而远不如曹魏。曹魏曾一挑二,被吴蜀联军打得落花流水,孙权想一挑二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另外军事力量也只是水军还看的过去,水军之

  • 霍去病打下4座城,为四座城池取了4个名字,从未改名并沿用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霍去病收复了哪里,霍去病的三次河西之战,霍去病西征路线图

    这期间出现了不少优秀的将领,例如卫青,霍去病等。其中霍去病又以“封狼居胥”的事迹,被后世所熟知。霍去病的事迹,可以说在同一时代的将领中是最耀眼的,18岁初上战场带着部队深入大漠,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冠军侯,如果不是英年早逝,霍去病抗击匈奴的功绩只会更高。19岁时霍去病受命,率领大军深入匈奴腹地200

  • 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东汉变三国赖刘焉?精神垮了才是主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焉之死,刘焉背景故事,三国演义刘焉

    因此,面对风云变幻、难以预测的世界,我们更应当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如同中国历代史家孜孜以求的目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从古到今,人类社会虽然不断文明化,但实质上仍被丛林法则所左右;任何一个王朝的覆灭,时常源于自身的衰弱。但我国历史上有一个另类:汉朝。所谓“强汉盛唐”,汉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成功

  • 刘邦白手起家,身边都是酒肉朋友,为何起义后都成了军事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邦是白手起家么,刘邦简历及生平,刘邦怎么从白手起家做到开国皇帝

    有人轻看刘邦,其实也是有原因的。据史料记载,刘邦年轻时不仅游手好闲,还贪财好色,与一帮酒肉朋友经常聚在一起吃喝玩乐。而就在刘邦当上皇帝之后,他身边的那些酒肉朋友却成为了军事大将和刘邦的左膀右臂。这是怎么回事?他们的结局又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妹夫”变“大将”刘邦的老家在沛县,在沛县有

  • 蒙恬的一句遗言,被曹操奉为座右铭,时常哭着念给妻妾儿子们听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的一首《观沧海》,更是中小学生必背诗词。其实除了《观沧海》之外,曹操还有很多文章也非常出色,文采甚至不亚于诸葛亮的《出师表》。《述志令》大概是曹操一生写过最重要的一篇文章了,这篇文章相当于是曹操的半个自传,非常有历史价值。曹操在这篇文章之中详细地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同时也回顾了自己的半生。后人如果

  • 汉哀帝刘欣,西汉最被低估的阜帝,他的能力远不止此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欣之死,刘欣最新任命公示,43岁刘欣照片

    其中,西汉倒数第二位皇帝汉哀帝刘欣,在位时西汉王朝就已经摇摇欲坠了。历史上对于这位皇帝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然而却是贬低的评论居多。其实我国历史上的这位皇帝,是西汉最被低估的一位皇帝,他的能力是远远不止于此的。刘欣的即位之旅,可以说是相当轻松,甚至可以说是捡了个皇位。刘欣的父亲并不是皇帝,而是在自己封

  • 韩信临死前,大喊3个字,如今已成年轻人的“口头禅”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韩信临死一句经典的话,韩信临终时说的话,韩信临死的真相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这是刘邦对韩信的评价,身为皇帝能够如此认同手下的将军才能实属不易,而韩信也确实是个有本事之人,从寂寂无名的小卒到统领百万兵马的大将军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事情,成为了咸鱼翻身的经典案例,他用自己的实力证明是个难得的人才,就连项羽都是他的手下败将,难怪被人誉为“兵

  • 秦始皇的所谓遗诏,究竟有没有篡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始皇遗诏真的改了吗,秦始皇死后有遗诏吗,秦始皇遗诏是什么

    遗诏被篡改,可能并非史实。虽然《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但是要记住的是,这样一个篡改诏书的行为,如果成立的话,那也自始至终只有胡亥、李斯和赵高知道,又是怎么流传出来的呢?胡亥网上有朋友提到的李斯泄漏,最终引发其被赵高杀死,也有些问题。李斯之死其实还是权力斗争,从史料层面没看到李斯泄漏所谓篡改一事。事实

  • 魏蜀吴征战不休,为什么司马懿会是最终赢家?司马懿有两大绝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以前的司马懿vs现在的司马懿,司马懿如何打过司马懿,司马懿可以灭蜀吞吴吗

    三国时期是历史上一段大乱世,这一时期天下大乱,出现了征战四方的局面。战争无疑是残酷的,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东汉末年,先是黄巾军起义,其次董卓之乱,到了之后经历了赤壁之战,就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万万想不到的是,魏蜀吴征战不休,最终的赢家却是司马懿。曹操、孙权和刘备征战多年,以及他们的后人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