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病死前,张良3年不食五谷,5年足不出户,换来子孙两千年平安

刘邦病死前,张良3年不食五谷,5年足不出户,换来子孙两千年平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395 更新时间:2024/2/6 16:26:41

三国时期,刘备身边有诸葛亮,孙权身边有周瑜,曹操身边有荀攸。他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谋士,因为各为其主而发挥出了各自的才华,因此才使得三国鼎立之势存在了很长的时间。

刘邦在建立汉朝之前,因为身边有张良,才有了战胜项羽的能力。张良也是汉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不过他在功臣名就的时候选择退出,这一决定也让他的子孙能够绵延两千多年。

谋士发迹

刘邦是布衣地痞出身,因此他开始起义的时候身边基本都是一些与他一样的穷苦人家,后来逐渐壮大成为一个军队之后,才有幸吸收一些有才华的能人谋士,其中张良就是其中一个。

张良原本是韩国的贵族子弟,他的先祖在战国时期就连任了韩国三朝的宰相,后来他的父亲也连续当了两年的宰相,一家人在韩国呼风唤雨,权倾朝野。

可是当秦军攻破韩国都城新郑的时候,他的贵族生活也遭遇到了滑铁卢。国仇家恨在他心中燃烧着熊熊烈火,他开始愤恨那个夺走他一切的人——秦始皇

于是他买了一个重达120多斤的大铁锤,伙同大力士埋伏在秦始皇出行的道路上。当时天子所乘坐的车辇为六马,其他大臣的为四马。所以张良他们主要攻击六马车辇,准备刺杀秦始皇。

可是秦始皇对这种刺杀的事情已经习以为常,所以出行的时候全部用四马拉车,而且经常换乘让人找不到他实际所在的车辆。果不其然,张良那个120斤的大锤子击中的是个副车,秦始皇毫发无伤。

随后秦始皇愤怒的向全国发布了通缉令,但最后因为证据不足导致此事不了了之,直到秦始皇病逝,都没能查出个所以然,张良也得以逃过一劫。

逃亡出来的张良到了下邳这个地方,在此他遇到了人生中的贵人,他就是为了躲避战乱而隐居在此地的高人黄石公

两人在一处溪边相遇,黄石公见张良眉宇间有股英气,断定他与常人不同,于是有意将自己毕生所著的学说传授给他。后来经过三番两次的试探,张良也最终感动了黄石公。

随后他将《太公兵法》送给张良,并嘱咐他要仔细研读,当他学有所成之后,选择一位明主去发挥自己的才能。

投靠刘邦

张良有了这次机遇之后,非常珍惜有学习兵法的机会,这本《太公兵法》让他受益匪浅,他可以从书中瞻仰天下大事,通过学习成为一个胸有谋略的士人,现在就差一位伯乐了。

秦二世时期,各地起义军在四地蜂拥而起来反抗秦朝。张良心中本来就对秦朝恨之入骨,于是他也纠集了一百号人扛起了反秦的大旗,但由于势单力薄很难在乱世中立足,遂他想带人去投奔景驹。

可没想到在投奔的路上遇到了刘邦,两人一见如故谈得非常投机。张良以自己在《太公兵法》中的所学给刘邦出谋划策,刘邦领悟能力非常强,当下就表示要采纳他的建议。

张良欣喜万分,想着自己苦心钻研这么久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也不枉自己一番努力。于是他便改变了主意不再去投奔景驹,而是从此跟随刘邦去开创反秦的大业。

张良与刘邦,相当于遇到了自己一生的伯乐;刘邦得张良,等于拿下了中国的半壁江山。从后期张良对刘邦的作用来看,如果没有张良,即使刘邦能称帝,估计也要延迟很多年。

但张良是个念旧的人,最初投靠刘邦的时候他心中还不忘记要复兴韩国。后来在项梁的帮助下,韩国公子成得以封为韩王,使得张良的复兴大计得到短暂的实现。

随后刘邦要去攻打咸阳,韩王成派张良去辅佐项羽。他对项羽谏言“抄小路进攻”致使项羽轻松地拿下了宛城,解除了西进的后顾之忧,随后刘邦势如破竹一举攻入咸阳城。

置身在金碧辉煌的秦王朝宫殿中,刘邦有点恍如隔世,此时又是张良让他“衣素食,以示节俭,不要沉迷享乐”使得刘邦获得了咸阳城百姓的民心,为日后开“楚汉之争”奠定了基础。

项羽知道刘邦拿下咸阳之后异常愤怒,发誓要攻打刘邦夺回咸阳城。但是刘邦兵力不敌项羽,焦急万分之际张良给他出主意,让他宴请项羽的叔父项伯并告诉他自己不敢背叛项羽。

第二天的项羽设下鸿门宴,刘邦携带张良一同出席。宴席上刘邦大表忠心,再加上项伯从中周旋,使得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得到了缓解。最终项羽没有杀掉刘邦。

张良在危难之际救了刘邦一命,不得不说既是天意也是人和。不久后,在张良的建议下,刘邦任用了韩信英布、彭越等人发动了“楚汉之争”。

隐居山林

楚汉之争随着项羽自刎于乌江而划上了句号,刘邦也成功地建立起了大汉王朝。西汉的建立,张良功不可没。他是刘邦的谋臣,也是西汉的开国大将,但张良从来不敢居功。

天下初定之后,张良为刘邦最后一次做谋臣时谏言他“不要任人唯亲、循私行赏,不要只顾着封赏自己喜欢的人,而将自己讨厌而有功的人排除在外”。

在张良的谏言之下,刘邦第一个封赏了他讨厌的雍齿,这让朝中许多大臣心中吃了一个定心丸,也使得朝中的小动荡得以平定。自此后,张良便开始足不出户,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他本来身体就不好,因此经常称病不上朝,也不参与朝中那些明争暗斗。唯一一次就是帮助吕后谋划,保住了刘盈的太子之位。之后他就向刘邦请辞要远离官场,专心修道。

刘邦感念他的功绩,将他们相遇的留地册封给他,因此大家都称他为“留侯”。随后他便隐居在当地,3年不食五谷,5年足不出户,摒弃了人间诸多凡事,潜心研修黄老之学。

他的这个决定也让他能够远离朝廷的纷争,当那些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们不是被处死就是被流放的时候,张良是唯一能够活下来的人。

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唐朝名相张九龄、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等等都是张良的后人,他的后世子孙也一直绵延了两千多年。

更多文章

  • 韩信临死说:我后悔没听此人之计!谁这么厉害,预料了他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韩信最可怕的一条计策,韩信临死视频完整版,楚汉传奇韩信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刘邦知道韩信被杀死的消息后,“且喜且怜之”,他对韩信的死表现出来的感情很复杂:一方面是高兴,因为解决了自己的心头之患,另一方面又对韩信心怀怜惜,因为毕竟韩信曾经打了无数胜仗,如果没有他,自己绝对不可能打败项羽取得天下。然后,刘邦问了吕后一句话:“信死亦何言?”韩信死的时候说

  • 天选之女窦漪房的传奇一生,这都是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窦漪房简介,历史人物评说窦漪房,窦漪房是个怎样的皇后

    窦漪房原本是清河郡的一个农家女,父母早亡,只留下窦漪房和哥哥窦长君、弟弟窦广国三人相依为命。为了生活,十三岁的窦漪房卖身为奴,给地主家里打零工,补贴家用。这个时候,刘邦已经坐稳了皇帝宝座,为了让自己的皇宫像点样子,开始民间选秀。窦漪房就是这个时候被选入宫,做了吕后身边的宫女。刘邦后期,吕后开始夺权,

  • 三国六大水货谋士,有五人专坑主公,最后一人堪称“第二安乐公”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最坑主公的谋士,三国时期最厉害的五个谋士,三国中六大谋士

    那么三国时期到底有哪六位水货谋士呢?首先在这里声明一点,所谓水货谋士,并不全指他们没有丝毫的谋略,而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对于他们的主公来说,有些过了。这么说吧,在三国六大水货谋士之中,至少有五人专坑主公,最后一人堪称是三国时期第二个安乐公。他们到底是谁?首先来看看第一位,说到第一位水货谋士的大名,相信很

  • 项羽自刎也不肯过乌江?并不是因为蠢,只是他发现了一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项羽自刎乌江,项羽为什么宁可自刎也不渡乌江,揭秘项羽为什么要自刎乌江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秦末动荡时期,各路英雄豪杰聚集想要一同推翻秦二世的暴政统治。而在这些人中,西楚霸王项羽和汉高祖刘邦脱颖而出。两个性格出生毫不相同的人,最终却终临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项羽战败后在乌江自刎,世人皆说他蠢,但实际上是因为他发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楚汉之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在刘邦和

  • 汉文帝刘恒:称帝后独宠慎夫人,为何不废窦漪房,让宠妃取代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后来窦皇后年老色衰,慎夫人深受宠爱并且谋夺后位,但是即使汉文帝再怎么宠爱慎夫人,也不会动过废后之念、立慎夫人为皇后。那么,这又是为何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侥幸逃过一劫的刘恒汉文帝刘恒,原本他只是汉高祖刘邦众多子嗣中的一位,在众多的兄弟中,他不像大哥刘盈那样出身高贵,是吕后的亲生儿子;也

  • 项羽为何在垓下丢弃十万楚军,只带800精骑突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项羽兵败的原因,项羽兵败时有多少实力,项羽在垓下之战中有多少精兵

    在这场战役中,我们能看到从双方的兵力悬殊到最后刘邦的反败为胜,整个过程都浸染了项羽的不甘心和意难平。最后当他们垓下决战的时候,项羽宁可丢掉十万楚军也要想办法突围。那是因为他心中多少还不想认输,可是除了不甘心之外,项羽已经别无选择。胜利的曙光已经照进了刘邦的军营,一首“楚歌”就将项羽的军心打得溃散,逼

  • 刘备病死白帝城那一刻,整个魏国都在欢呼,唯有他一人流下了眼泪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为什么死在白帝城,刘备退出白帝城原因,李白的白帝城是刘备死的地方吗

    刘备退守白帝城,随后托孤诸葛亮和尚书李严,与世长辞。刘备的死,可谓是三国时期政局最大的一次变动,曹魏君臣得知之后,纷纷高呼,为之感到欣慰。但是在曹魏政权之中,却有一人,听闻刘备逝世,面露哀痛,为刘备哀悼,这个人就是黄权。黄权又何故如此呢?今天咱们就来一起聊一聊初侍刘璋,无奈归蜀黄权本就是巴蜀之地的人

  • 韩信临死前,大喊三个字,如今已成年轻人的“口头禅”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韩信临死前突然大喊三个字,韩信临死后说的话,历史上的韩信有口头禅吗

    他是横贯古今的谋臣军事家,在领军打仗上有着异于常人的天赋,为大汉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可即使如此却依然逃不过功高盖主的命运,最后以悲剧收尾。回顾他的一生,褒贬众说纷纭。惜往日,漂母施饭,胯下之辱韩信原本是行商之家,士农工商的等级注定韩信不会继续老本行,到了他这一代,旨在培养读书人,可随着家族生意的日渐式

  • 汉武帝多有远见?1.5万公里打下一个战备省,让中国受益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武帝的军事,汉武帝兵力多少,汉武帝时期军事情况

    看过汉武大帝的人应该都知道,当年汉匈战争进入到攻守易形阶段的时候,汉武帝手下出现了很多能臣名将,而汉武帝本人更是通过卓越的指挥才能把匈奴狠狠的做趴下。当然了,在这一过程中还出现了很多意外的收获,例如张骞出使西域,还有后来汉武帝经营西域。但是,在这辉煌的过程中,汉武帝似乎却也留下了一个污点,那就是进攻

  • 刘邦病重,吕后恳求他为妻子儿女出征,英雄暮年实在悲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临终和吕后的对话,刘邦晚年的事迹,刘邦与吕后的感情

    刘盈的母亲就是吕后,刘邦几次三番和文武大臣商议要废掉刘盈,这让吕后万分惊恐,她想方设法要保住儿子的太子之位。但是,刘邦最宠爱刘如意的母亲----戚夫人,对陪伴自己大半生的吕后并不待见,吕后要用什么办法才能保全儿子,从而保全母子二人的尊贵地位呢?1、戚夫人刘如意的母亲戚夫人是山东定陶人,刘邦当上汉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