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自刎也不肯过乌江?并不是因为蠢,只是他发现了一件事

项羽自刎也不肯过乌江?并不是因为蠢,只是他发现了一件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035 更新时间:2024/3/1 11:31:42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秦末动荡时期,各路英雄豪杰聚集想要一同推翻秦二世的暴政统治。而在这些人中,西楚霸王项羽和汉高祖刘邦脱颖而出。

两个性格出生毫不相同的人,最终却终临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项羽战败后在乌江自刎,世人皆说他蠢,但实际上是因为他发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

楚汉之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在刘邦和项羽二人相争的这段时间里,留下了广为流传的词语和典故。而“鸿门宴”便是这些典故中的一个。那么“鸿门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明明志在必得的项羽又为何让刘邦逃走了呢?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兵攻占了咸阳。刚进入咸阳没多久,刘邦便有了称王的计划。很快,这件事情传到了项羽的耳朵里。项羽得知此事后,便带领军队想去咸阳阻挠刘邦称王。

刘邦本就出生在小县中,为人很是机灵活络。他自知实力不敌项羽,也不想在这个时候和项羽撕破脸皮。所以在张良的建议下,刘邦便暂时退出了咸阳城,美其名曰是为项羽入关中率先探探路。

虽然刘邦伏小做低,但是攻占咸阳城一事让项羽戒心大起。就这样,项羽在谋士范增的建议下,决定在鸿门一地设宴,在此地悄悄地把刘邦解决掉,以除后患。甚至在宴会开始之前,范增便提前安排好了项庄舞剑,借此机会在宴会上刺杀刘邦。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刘邦收到项羽摆宴的邀请自然是心知肚明。他将此事告与张良,问张良该怎么办。而张良思考后,告诉刘邦这宴会必须要去赴。并且张良让刘邦放心,他会安排好一些,让刘邦找机会偷偷逃跑。

鸿门宴开始的当晚,一切都在按照范增设想的情况发展下去。只是后来因为项伯的原因,让项庄在宴会上并没有将刘邦杀掉。而刘邦也抓准时机,谎称自己喝醉,急忙逃回了军营。

而从这场鸿门宴之后,项羽和刘邦仿佛本末倒置了一般。刘邦从这之后的实力大大增加,而项羽因为错失了杀掉刘邦的机会,也从此走上了下坡路。直到后来四面楚歌,一蹶不振在乌江边上自刎,结束了自己辉煌的一生。

汉四年,刘邦和项羽决定议和。随后,项羽便带兵回到了楚地。但是刘邦出尔反尔,撕毁了议和合约,亲自率领军队追击项羽。与此同时,刘邦还命韩信彭越二人分别从南下,命刘贾率军与英布汇合北上。就这样,三路大军合击项羽和其十万疲兵,垓下之战一触即发。

面对这种突发而又紧急的情况,项羽和其十万疲兵自然是不堪重负,被刘邦的军队们围在了垓下城中。时间来到了晚上,项羽面临着四面楚歌的尴尬境地。与此同时,项羽也知道自己大势已去。

而聪明绝顶的虞姬自然也看出了项羽的窘迫。自知不能让项羽有所顾及的她,便在项羽面前自杀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痛苦不堪的项羽趁着月色正浓,率领八百名精锐骑兵突围南逃而去。

第二天天一亮,刘邦在发现项羽逃跑后就命人追击。一路的颠沛流离,让项羽原本就不足的兵力更是七零八散。而在此之后,项羽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项羽和剩下的士兵深陷沼泽无法自拔。

项羽在挣扎之际,刘邦的军队很快便追了上来。碰上面的两路军队自然少不了一场激战。就在这种情况之下,项羽居然还能杀出重围来到了乌江边上。

独自一人逃到乌江边上的项羽,遇到了乌江亭长的等候。乌江亭长见项羽如此落魄,便对他说:“将军快快上船,前往江东吧。虽然江东地方小,但是我们可以养精蓄锐,然后再卷土重来、东山再起。”

只是,项羽最终却并没有听乌江亭长的话,而是选择了在乌江边上自刎。就这样,一代天骄结束了他年仅31岁的生命。那么项羽究竟为何自刎都不肯过江呢?他究竟发现了什么秘密呢?

其实项羽在拒绝过江之前,便对乌江亭长说了一句话,天要亡我,即便过江又能有什么用呢。从项羽说的这句话中,便可以得知项羽自刎已成定数。一句“天要亡我”便可得知,项羽认了命。

众所周知,古代的人很是迷信,他们很是相信命数这一套东西。而项羽作为战神一样的存在,常常以少胜多大败刘邦军队。只是最后气数已尽,被刘邦逼到了如此境地,他自然认为自己的命数到此处便走到了尽头。

除此之外,项羽一生高傲自持。也正是在最后关头,他才看清了自己与刘邦的差距在哪里,那便是人心。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正是因为刘邦抓住了民心,所以才有了翻盘的机会。而参透这两点的项羽怎么会过江再杀回中原呢。

项羽作为西楚霸王,可以说是千古无二的存在。人们在惊叹他能力的同时,也在为他的自刎感到惋惜。但凡项羽愿意圆滑一点,那么他有可能创造更多的奇迹。只是最后这个清高的人,选择了保留自己的气节,心甘情愿的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项羽自刎并不是胆小懦弱的体现,相反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作为一代英雄人物,项羽也为江东父老乡亲的生活考虑。他知道一旦回到江东势必会给他们带来战争,让他们无法过上安稳的生活。为了江东父老乡亲,为了自己的气节,他用了英雄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更多文章

  • 汉文帝刘恒:称帝后独宠慎夫人,为何不废窦漪房,让宠妃取代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后来窦皇后年老色衰,慎夫人深受宠爱并且谋夺后位,但是即使汉文帝再怎么宠爱慎夫人,也不会动过废后之念、立慎夫人为皇后。那么,这又是为何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侥幸逃过一劫的刘恒汉文帝刘恒,原本他只是汉高祖刘邦众多子嗣中的一位,在众多的兄弟中,他不像大哥刘盈那样出身高贵,是吕后的亲生儿子;也

  • 项羽为何在垓下丢弃十万楚军,只带800精骑突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项羽兵败的原因,项羽兵败时有多少实力,项羽在垓下之战中有多少精兵

    在这场战役中,我们能看到从双方的兵力悬殊到最后刘邦的反败为胜,整个过程都浸染了项羽的不甘心和意难平。最后当他们垓下决战的时候,项羽宁可丢掉十万楚军也要想办法突围。那是因为他心中多少还不想认输,可是除了不甘心之外,项羽已经别无选择。胜利的曙光已经照进了刘邦的军营,一首“楚歌”就将项羽的军心打得溃散,逼

  • 刘备病死白帝城那一刻,整个魏国都在欢呼,唯有他一人流下了眼泪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为什么死在白帝城,刘备退出白帝城原因,李白的白帝城是刘备死的地方吗

    刘备退守白帝城,随后托孤诸葛亮和尚书李严,与世长辞。刘备的死,可谓是三国时期政局最大的一次变动,曹魏君臣得知之后,纷纷高呼,为之感到欣慰。但是在曹魏政权之中,却有一人,听闻刘备逝世,面露哀痛,为刘备哀悼,这个人就是黄权。黄权又何故如此呢?今天咱们就来一起聊一聊初侍刘璋,无奈归蜀黄权本就是巴蜀之地的人

  • 韩信临死前,大喊三个字,如今已成年轻人的“口头禅”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韩信临死前突然大喊三个字,韩信临死后说的话,历史上的韩信有口头禅吗

    他是横贯古今的谋臣军事家,在领军打仗上有着异于常人的天赋,为大汉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可即使如此却依然逃不过功高盖主的命运,最后以悲剧收尾。回顾他的一生,褒贬众说纷纭。惜往日,漂母施饭,胯下之辱韩信原本是行商之家,士农工商的等级注定韩信不会继续老本行,到了他这一代,旨在培养读书人,可随着家族生意的日渐式

  • 汉武帝多有远见?1.5万公里打下一个战备省,让中国受益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武帝的军事,汉武帝兵力多少,汉武帝时期军事情况

    看过汉武大帝的人应该都知道,当年汉匈战争进入到攻守易形阶段的时候,汉武帝手下出现了很多能臣名将,而汉武帝本人更是通过卓越的指挥才能把匈奴狠狠的做趴下。当然了,在这一过程中还出现了很多意外的收获,例如张骞出使西域,还有后来汉武帝经营西域。但是,在这辉煌的过程中,汉武帝似乎却也留下了一个污点,那就是进攻

  • 刘邦病重,吕后恳求他为妻子儿女出征,英雄暮年实在悲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临终和吕后的对话,刘邦晚年的事迹,刘邦与吕后的感情

    刘盈的母亲就是吕后,刘邦几次三番和文武大臣商议要废掉刘盈,这让吕后万分惊恐,她想方设法要保住儿子的太子之位。但是,刘邦最宠爱刘如意的母亲----戚夫人,对陪伴自己大半生的吕后并不待见,吕后要用什么办法才能保全儿子,从而保全母子二人的尊贵地位呢?1、戚夫人刘如意的母亲戚夫人是山东定陶人,刘邦当上汉王之

  • 蒙恬是不是傻?手握30万重兵,为何甘愿被赐死,也不敢反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蒙恬死前说了哪两句话,蒙恬有多强大,蒙恬在历史上是干什么的

    自古以来,皇帝都害怕自己的臣子功高盖主,为了稳固江山甚至可以处死多次救自己与水火的兄弟。按理来说能够建功立业,成为皇帝身边的重臣,肯定有一定的政治嗅觉,能察觉到将要到来的危机。可是,他们为什么都选择慷慨赴死而不谋反为自己谋一个出路呢?秦朝大将蒙恬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当年,蒙恬明明远离京城,坐拥30

  • 韩信临死前,喊了“三个字”,现在是许多人酒桌上的常用语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韩信临死后说的话,韩信死前说的三个字,韩信之死视频完整版

    成也萧何韩信这人受过胯下之辱,当过项羽的执戟郎中,他的前半生过得不如意,但内心的火焰一直燃烧,想要绽放在这历史的舞台,直到遇见萧何和刘邦,才让他的才能有了展示的平台。刘邦任命韩信做了一个治粟都尉,这是个管粮草的官,看着不断逃跑的士兵,韩信内心很是悲凉,也跟着那些人逃走了,这事传到萧何的耳朵里,萧何一

  • 司马家族为何能轻易夺取曹魏政权?分析后发现有三大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司马家族如何架空了曹魏政权,曹魏司马家族现状,司马家族和曹魏政权的关系

    司马懿仅仅凭借一场政变,为何就能轻易控制曹魏的政权呢?让人感觉司马懿篡权太过简单,想想当年曹魏政权开创者曹操打了三十多年战争才勉强统一北方,司马懿仅仅凭借一场政变,拿下了曹爽,就拿下了整个曹魏,这多少让人感觉不服气。司马懿能成功,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曹魏的政治权力过于集中,没有其他政治权力牵制。想要

  • 五虎将中实力最差的一位,连关羽都瞧不起他,可知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五虎上将关羽看不起谁,关羽在五虎将中的地位,关羽和五虎将谁强

    关羽是刘备营中重要的一员大将,不管是正史中,还是小说中,对关羽的描写较多,这里不再详细叙述。实际在“五虎”中,有一位大将实力并不强悍,关羽也对他有着一定的“鄙视”。那么他到底是谁呢,下面就和大家伙去了解一下。他就是黄忠,熟悉小说的朋友可能还记得,黄忠是在“五虎”大将中,最后出现的人,是刘备阵营的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