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高炽身患残疾,不受朱棣喜爱,朱棣为何将皇位传给他

朱高炽身患残疾,不受朱棣喜爱,朱棣为何将皇位传给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437 更新时间:2024/1/16 17:56:47

然而,每一个皇帝需要操心的事情都非常之多。朱棣也不例外。他之所以取得这么多的成就,成为一个勤政爱民,青史留名的雄主,他烦心的事情也是数不胜数。不仅要考虑每天堆积如山的国事和政务,还有一件让他难以抉择的事情,那就是在他百年之后,他应该将自己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哪一个儿子。

可以说,朱棣的儿子当中,能够有资格竞争皇位的有两个人。一个叫朱高炽,一个叫做朱高煦。他们二人为一母所生,感情深厚,但是因为继承权的问题,最终成为彼此最大的死敌。所以想想也是值得叹息。

朱高炽为朱棣长子。按理说立长不立幼。朱高炽名正言顺,为皇后所生,年级最长,立他应该没有异议。可是,朱高炽有一个不太招人喜欢的先天不足,那就是身体不好,长相欠缺。

朱高炽体态臃肿肥胖,肥头大耳,在颜值上确实不敢恭维。给朱棣的第一印象就不是很好。而且他从小身体就很差,生他的时候,朱棣正是处于自己人生的最艰难的状态:“反贼状态”。造反是没有办法让朱棣陪伴大儿子的成长的。所以朱高炽由母亲带大,学习的是儒学教化仁义礼智信,培养了他宽仁待人的品质。

由于他性情宽厚,待人亲和,对自己身边的近侍奴仆都非常好,所以他在大臣以及太监当中的口碑很好。但是吃亏的是,他与父亲交流并不多。父亲造反靖难,整天出入兵营,与刀枪为伍,从来也不会回家,再加上父亲天生好武,对这个资质平和,不问刀枪并且身患残疾的大胖子儿子印象就不是很好。所以,朱棣从心里并不是很喜欢这个大儿子。

然而,另外一个儿子朱高煦就完全不同了。朱高煦生的英武,并且从很早时候就参军作战,成为朱棣靖难战争当中的重要帮手。朱高煦和父亲非常像,自己非常爱好骑射刀枪之外,还具有极强的军事指挥才能,是朱棣最信得过的青年将领之一。在靖难之役中,朱高煦屡建奇功,并且经常在朱棣身陷重围,万难紧急的时候,他出兵相救。朱棣对这个儿子是喜爱有加。

当然,让朱高煦产生对于帝王之位的野心的事情起因是朱棣的一句话。在靖难后期紫禁城决战的时候,朱高煦带兵前来,朱棣为了激励朱高煦,拍着他的肩膀说道:“世子多疾,汝当自勉。”这句话在朱高煦听来无异于是一个信号,那就是长子身体不好,那么我如果努力争取的话,以后的天下可能就是传位给我了。于是,他在战斗当中非常拼命,努力给老爹证明。所以一举攻下北平,朱棣顺利即位。

可是事实证明,朱棣是一个不太讲信用的人。当了皇帝之后,他再也没有提过要立朱高煦当太子的话,反而给了他一块封地,让他领兵受封。然而,朱高煦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利用京城的各种关系运作,让自己迟迟留在京城,这种行为也激起了朱高炽的警觉,就这样,他们二人之间的竞争就开始了。

然而,在朱高炽这边看来,自己的优势还是不多。毕竟最后拍板的是自己的老爹,而父亲并不喜欢自己,这也是众人皆知的事情。朱高煦手握兵权,在军队当中有很高的支持呼声。而这些人都是跟随朱棣靖难,立下战功的功臣。而朱高炽凭借自己的宽仁,赢得了朝中文臣和天下世子的拥戴。

然而,真正帮助朱高炽成为太子的人,是他的好友,也是朱棣的宠臣,《永乐大典》的编撰总官解缙。他是朱高炽的心腹,在一次与朱棣的对话中,朱棣流露出自己想要立朱高煦的想法。解缙听后立刻劝阻朱棣不要废长立幼。并且抛出了一个让朱棣非常信服的理由,那就是“好圣孙”,意思是朱高炽的儿子朱祐樘。此孙深得朱棣喜爱,朱棣一想有理,便把帝位传给了自己的长子朱高炽。

更多文章

  • 1367年,张昶身中数刀、骨肉分离后身亡,朱元璋:扔到河里喂鱼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昶朱元璋,明朝张昶简历,明朝张昶怎么和朱元璋认识的

    “张昶极善理财,他的本事胜我十倍,只怕也不次于李善长。”朱元璋恍然大悟,当即释放张昶,委任他为参知政事,位列李善长之下。在应天,张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深受朱元璋宠信。然而6年后,朱元璋却突然下令将张昶碎尸万段,扔进河里喂鱼。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与张昶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阶下囚”张昶张昶

  • 明朝灭亡真的是偶然吗?崇祯到底有没有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崇祯不死明朝会灭吗,明朝灭亡的原因都在崇祯身上吗,如果崇祯不杀袁崇焕明朝会亡吗

    一:决定性之一的明末最大军阀在明朝的末年,平心而论,在军事力量的建设上面,明朝政府因为连年的赤字,对军队的后勤配置,军备更新是相当的不行的。当时明朝的税负主要是依靠自两宋依照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所带来的丝绸,农业,商业兴起并且发展的江南富庶地区,这块长江中下流域所富养的土地和辛勤的人民为当时的明廷提供

  • 土木堡之变对于明朝社会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人评价土木堡之变,土木堡之变后的明朝还剩多少年,土木堡之变后明朝会南迁吗

    行政措施方面的改进。最开始的明朝在当时的张太后和“三杨”的辅助之下,国家的政治一直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但是到了正统七年的时候,王振开始逐渐地掌握国家的统治权力。王振本人是一个十分注重奢侈享受的人,根据张廷玉在《明史》中记载:“作大第皇城东,建智化寺,穷极土木。兴麓川之师,西南骚动。” 由此可知,

  • 宋代儒学女教思想,对女子各个社会生活层面的要求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代儒学世俗化原因,宋代儒学体系,宋代儒学的核心思想

    一、宋代儒学对在室女的教化1.宋代儒学对在室女的礼仪规范传统社会十分注重礼教,养成一定的礼仪规范,是女子提升道德素养的重要方式。礼仪规范主要是指女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教导子女在各种场合下的正确的举止,有助于养成谦逊、恭敬、孝悌的良好品德,也有助于维护女子的形象和家庭中的地位。七岁的时候,男女便

  • 澶渊之盟明明很屈辱,为何却有很多人认为这个盟约很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澶渊在哪儿,澶渊之盟基本史实

    到了宋真宗,赶上萧太后大举入侵宋境,宋真宗在寇准的建议下,赶到澶州前线督战,在形势利好的情况下,却签订了“澶渊之盟”,以每年向辽国交钱进贡平息了两国战火。从此,后世不少学者一提宋史,无不以“澶渊之盟”为耻,但随着近年学者们的研究,也有不少人认为“澶渊之盟”很成功。究竟哪种观点更恰当,我们先看正反方所

  • 此人是朱元璋唯一没杀的开国功臣,他到底是如何做到寿终正寝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唯一没有杀的功臣是谁,朱元璋留下了多少功臣没杀,朱元璋杀了多少个功臣

    朱元璋杀了那么多开国元勋,哪个不是罪名昭昭?理由充足。汤和也有惹过朱元璋不开心的时候,是汤和驻守常州的时候,有事请示朱元璋,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回去喝点闷酒,说了醉话:“我镇守此城,如坐屋脊,左右为难。”朱元璋听说后,竟怀恨在心。在封汤和为信国公时,不但列举他在常州的过失,还把那些过失刻在了世袭凭证

  • 大明王朝1566:陈洪跟裕王等人闭门说的话,嘉靖怎么会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大明王朝1566陈洪之死,大明王朝1566嘉靖片段,大明王朝陈洪和嘉靖

    都说做人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相信海瑞本人对于嘉靖皇帝除了传统的忠君报国之心外,还是有一颗报答嘉靖的知遇之恩的心的。但是性格决定命运。最终因为触碰了帝王的那个逆鳞,而引起了君王的杀人之心。好心办了坏事。自古以来多少人因为写书,写文字被杀了头,跟他们相比,海瑞是幸运的。一篇《治安疏》洋洋洒洒6000余

  • 陈桥兵变,赵匡胤被迫黄袍加身?其实这只是一场自导自演的戏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这样一位一心想统一天下的帝王却英年早逝,他只能将后周政权交给年仅七岁的皇长子柴宗训。周世宗为了不让后周政权落入他人之手,在他临终前设置了三方辅政。首先是外戚,皇太子的生母死的早,所以周世宗立皇太子的姨母符氏为皇后,符氏家族在当时非常显赫,周世宗认为在他死后,小皇帝就可以依靠外戚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 《西游记》中曾多次提到锦衣卫,而锦衣卫是明朝的,唐朝怎么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西游记中锦衣卫,西游记里面有锦衣卫吗,西游记中为什么会有锦衣卫

    这里说的锦衣卫的问题,就是很典型的“穿越”实例。在《西游记》的第62回《涤垢洗心惟扫塔缚魔归正乃修身》中,唐僧师徒来到了祭赛国,了解到金光寺的冤案时,就提到了锦衣卫。原文如下:国王大喜道:“妖贼安在?”三藏道:“现被小徒锁在金光寺里。”那国王急降金牌:“着锦衣卫快到金光寺取妖贼来,寡人亲审。”三藏又

  • 白起和岳飞两位顶尖军事统帅,如果各带10万大军对决,谁会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岳飞和白起谁更强,白起打败的名将都有谁,岳飞与白起哪个厉害

    秦国若无白起,可能不会这么快统一中国。秦国其他的大将,如王翦,蒙恬等,在历史上虽然也有建树,但是他们的地位都没有超过白起。大宋朝、与秦国不同。宋朝自它建立之日,好像就是一个病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灭掉了柴周,后来北边的辽国,西夏,还有西边的吐蕃和南边的南诏,经常对宋朝进行骚扰。宋朝建立以后,为防止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