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之后我们才叫“汉族”,那之前叫什么?仅两字,听着很霸气

汉朝之后我们才叫“汉族”,那之前叫什么?仅两字,听着很霸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417 更新时间:2024/2/29 2:36:04

汉朝之后,虽然改朝换代了很多次,但是“汉族”这个名字从来都没有改变过,甚至于当时的番邦人想要在中原建立政权,也要把政权取名为“汉”,以此来笼络人心,比如匈奴人就建立了一个所谓的“汉”。汉朝之后,这个字成了我们民族的代名词,那么汉朝之前我们叫什么呢?名字仅两个字。

汉朝为什么叫汉朝呢?最直接的原因就在于,刘邦当时按照约定第一个攻入咸阳本来是要被封为关中王的,可是当项羽这个暴脾气来了之后,一切就不按照套路来了,首先项羽就恶狠狠地搞了个“鸿门宴”,害得刘邦以尿遁的形式才溜掉,然后刘邦怎么还敢跟这个蛮不讲理的武夫说关中王的事呢?于是项羽就给他封了个汉中王,刘邦当场想发脾气,萧何说:

“语曰天汉,其称最美”

刘邦一下子就没脾气了,原来,在当时“汉”是指银河、天河的意思,所以萧何说,你别急啊,这个汉中王比关中王有前途,“汉”指的是天河,寓意你将夺得天下,现在何必去跟项羽这个莽夫挣呢?刘邦也是个聪明人,他暗暗一想,马上就明白了自己现在干不过项羽,于是借驴下坡,当汉中王去了。《诗经》当中这样写到: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东有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维南有箕,载翕其舌。维北有斗,西柄之揭。”

我们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特别爱好天文的民族,比如在非常久远的《易经》当中就有“仰以观天文,俯以察地理”的说法,对于天上那条最亮的银河,我们的祖先当然是花了不少时间来观察它了。而我们的民族还有个特别的习惯,就是“天人合一”思想,以天伦定人伦,同时我们认为天地是相对应的,《滕王阁序》当中有这么一段: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这里为什么讲“星分翼轸”呢?因为据《晋书?天文志》,豫章属吴地,吴越扬州当牛斗二星的分野,与翼轸二星相邻。翼、轸,星宿名,属二十八宿。也就是说天上的东西和地下的东西是相互对应的,那么天上有一条银河,地上也该有一条汉水了,汉水所过之处,就被自然地成为汉中了。

不过,在刘邦建立汉朝之前我们称什么呢?战国有七国,难不成我们一群人称秦人,一群人称赵人,还有一群人称楚人?说是可以这么说,但是作为一个统一的民族,我们在当时是有一个统一的称呼的,它既不是叫“秦人”,也不是叫“赵人”,又或者是“楚人”还是其他的什么人,而是另外一个两个字的称呼的称呼。

这个霸气的称呼就是“华夏”,有时候也单独的称之为“华”,或者是“夏”。这个称呼是在当时中国人面对外敌时的统一称呼,而且在古代典籍当中非常频繁地出现。比如,在公元前662年,山戎派兵侵略当时处在北方的燕国,燕国是姬姓的后代,齐国是姜姓的后代,他们都是华夏族。于是管仲齐桓公说:

“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意思是,燕国是和我们一样的华夏族,他们是我们的亲戚,因此不能够抛弃他们而使他们遭受外敌的侵略;而山戎则是像豺狼一样凶残的族类,他们的贪欲是没有极限的。结论就是,虽然山戎没有攻打我们齐国,但是作为亲戚的齐国有救助燕国被外敌攻打的义务,这也形成了后来管子“尊王攘夷”的战略思想。孔子因此感激的评价管子: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可见,孔子也与管仲有着一样的华夏族概念,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当时的华夏族就是一个单一的血统和文化统一的民族,并不是多元化的结果,孔子非常看重自己华夏族的身份,他对于华夏族的各种东西都看得很高贵,乃至于华夏族的衣冠制度、文化都认为是不可变更的,所以他害怕“被发左衽”。他还这样评价华夏族: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这里他把华夏族简称为“夏”。那么,“华夏”的本意是什么呢?这一点古人也做了直接的解释:“中国有礼仪之大,故谓之夏;有服章之美,故谓之华。华夏一也。”意思是,礼仪和衣冠等是华夏族的特点和标志,华和夏本质上是一个意义。当然了,如果我们继续往前追溯的话,华夏也许可以追溯到夏朝,或者更加久远的“华胥氏国”。

这个名字虽然后来大部分都被“汉”字所替代,但是还是有很多场合人们会使用“华夏”二字来代替“汉”,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华夏”的意义代表更为广泛,认同“华夏”这个概念的人也更多,而且“华夏”使用出来的意义也比“汉”字更为古朴、庄重。比如很多海外的中国人都自称“华人”。

由此看来,“华夏”这个称呼是不是比“汉”字更为霸气呢?

更多文章

  • 为何曹操让刘备决定吕布的命运,原来他是这么想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备曹操吕布的关系,刘备求情曹操会放过吕布吗,刘备是怎么让曹操杀吕布的

    但是吕布也是因为性格过于孤傲,从而让人对吕布这个人也产生了怀疑。毕竟吕布投靠过几家,就反过来杀了几家的人,这样的事也让许多将领都非常的心神不安和惶恐。但是让许多人都知道的是,曾经刘备三兄弟和吕布打架的时候,甚至都没有打得过吕布,由此看来吕布的武艺确实很牛。但是所幸的是,在曹操成功的抓到吕布之后,吕布

  • 威震匈奴并镇守北疆多年的蒙恬被害后,为何司马迁说他是罪有应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司马迁对蒙恬的评价,蒙恬头像,蒙恬为什么可以打赢匈奴

    蒙恬:不解拚坐死,雄图归竖子 在我读正史之前,对蒙恬的认识是很模糊的,大概知道是他率30万大军在北边防匈奴,然后就同扶苏一起被害了,也就这点点地了解,当然,还知道是他发明了毛笔,当然,这是一个传说。据说他长期镇守边关,那里的兔子毛质地很好,但因为不沾墨,无意中他发现,将毛用碱水浸泡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 为何曹操在自己的鼎盛时期,不除掉汉献帝,自己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真实的曹操怎么对待汉献帝,曹操对汉献帝有多重要,曹操能打过汉献帝吗

    光靠扩张人数是不够的,曹操还注重农业,发展农业科技,靠着这些,实力渐渐日上。后来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最终统一了北方,而他的地位也逐渐上升,由当初的魏丞相晋升为了魏王,还通过与孙权的强强联手,让蜀国的实力斩落一截。而这个时候,曹操的实力明明已经可以将早已是傀儡的汉献帝除掉,自己称帝。为何他还不迟迟这

  •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藩,一诸侯却生120多个孩子,多年后才知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汉武帝为何要实行推恩令,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有什么措施

    除了中山靖王刘胜之外。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与汉武帝刘彻是异母兄弟。他出生于公元前165年,与汉武帝一起经历了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因此刘胜对于自己的那些叔叔伯伯为了夺取皇位最后的下场是十分了解的,为了皇权,汉景帝不得不对自己的叔叔伯伯下手,最终镇压了他们。 而他自己的母亲贾夫人又不是皇后,无法

  • 民国大总统曹锟:为官运“压福”,四次娶妻,60岁还强娶19岁少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锟晚年照片,军阀曹锟个人资料简介,民国历史曹锟

    但是大多数人,对他的日常生活并不了解,而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的是曹锟封建迷信,一昧相信娶妻添福,娶了四个妻子的故事。古话说得好:“妻贤夫安。”男人最大的贵人,就是妻子,娶对了妻,旺家族;娶错了妻,毁三代。很多人迷信风水,认为妻子就是一个家庭里最重要的风水师。北洋军阀曹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这一生一共娶了

  • 康熙举办“千叟宴”,有一人迟迟未到,康熙:他不来,不开席!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康熙千叟宴片段总结,康熙为啥要举行千叟宴,康熙晚年摆千叟宴

    据记载,千叟宴出现于康熙帝时期,在乾隆帝时期举办的规模达到了顶峰,距今最近的一次“千叟宴”是在2006年的10月28日的广西永福。而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千叟宴的最早始于清朝的康熙年间,并且在康熙帝在位时也曾经先后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和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两次举办“千叟宴”。这两次虽然都

  • 左宗棠,当众呵斥二品总兵“滚出去”,还踢一脚,险惹杀身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左宗棠为什么会骂二品总兵,左宗棠怎么评价二品总兵,左宗棠手下二品总兵

    人说在官场,必不可少的两样东西,这其中一种是面具,另一种是谎言,若没有这两样东西,为官之路,寸步难行。可今天我们提到的这位人物确是反其道而行。左宗棠作为晚清时期备受关注的军事家政治家,从小便志向远大,聪敏伶俐,他学习很多经世致用的学问知识,所学的东西涉及各个领域。包括经济,军事,地理,和水利等等,他

  • 民国“拉车人”的悲剧人生:跑到衰竭倒地而亡,几乎活不过40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民国时期人力车夫,民国拉车人的悲惨生活,民国拉车照片

    记载于武汉历史故事的一角,寥寥数语,勾勒出一个民国拉车人的简单一生。而这个吴一狗死后,狠毒人谴责洋人在中国横行霸道,政府无所作为,在极力掩饰下,其家属得到了政府一笔不小的“封口费”,于是这件事被揭过去了。钱怎么能买人命?可是在一些时代,钱就是可以买人命的,价格还尤其便宜。汉口报纸关于吴一狗事件报道吴

  • 清朝灭亡后,14万的皇亲贵族去哪了?有人至今自称阿哥,还穿龙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十大最惨皇室,清朝退位后的皇族,清朝皇室真实历史

    不过,清朝在灭亡之后,皇室贵族却受到了极好的待遇。当时,14万的皇室贵族依旧是像往日一样过着平稳的生活,虽说没有亲王是的资金进行帮衬,但是他们依旧富裕。 社会的变革,多多少少会对这些皇室后裔有些影响,但是大体而言,他们的生活依旧是自在的。 一部分的满洲贵族人员,内心还是存有忌惮之心的。为了防止受到相

  • 湘军猛将李臣典:27岁暴毙身亡,真因纵欲过度?你看他有机会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湘军将领李臣典死因,湘军一共牺牲了多少人,历史上真实的湘军灭亡

    平定了太平天国起义之后,曾国藩又参与了剿灭捻军和主办洋务等,可以说他为晚清鞠躬尽瘁。他是一个遵从儒家学说的军事家,在治军方面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在他的管理之下,手下能人众多。在曾国藩的带领下,湘军成为一个铁杆子似的军队,他也培养了许多有将帅之才的人,其中一个就是李臣典。他在湘军中被称为“猛将”,但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