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历史上最强的“预言帝”是谁?曹操:我说谁,谁就倒霉

中国历史上最强的“预言帝”是谁?曹操:我说谁,谁就倒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861 更新时间:2024/2/18 6:42:56

曹操这边话还说完,赵云立即率领一支精兵出现,吓得曹操又再次慌忙逃窜。

用现在的话,曹操的嘴简直就是乌鸦嘴,好的不灵坏的灵,那么历史中的曹操真的如此吗?

且不论曹操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但是在历史记载中他的预言是真的准!

一、何进兴师动众召董卓进京诛杀十常侍,曹操:何进肯定先没命

自从汉灵帝死后,何进与十常侍就进入甜蜜期了,十常侍帮助何进斩杀蹇硕,控制了西园八校尉,确保了何进的外甥刘辨顺利登上了皇位。

按理说,关系如此密切的两拨人怎么会突然反目成仇呢?

这原因之一自然是来自士族的逼迫,外戚自然自然也是士族的一员,如曾经的窦家等,但是何进的家族又偏偏十分特殊。

何进这人原本是个屠夫,祖上也没有做过什么官,只是在自己的妹妹进宫之后,才一飞冲天、官运亨通。

与其他的外戚家族相比,根基十分浅薄,只是靠着何太后一人在支撑着家族,在思索家族的出路之后,何进把希望寄托在了世家大族身上。

于是何进便脚踏两只船,一边依靠着宦官,一边又亲近世家大族,曾经为屠夫的何进不免自鸣得意起来,不管是什么人都得乖乖地听他何进的。

随着时间的逐渐流逝,何进愈发地觉得不对劲,自己所依靠的两拨人怎么关系越来越紧张。

万万没想到还没等到何进改善两方关系,世家大族推举出来的代表袁绍袁大坑就上门了,袁绍上门到底要做什么呢?

原来袁绍这人是想着借何进之手诛杀十常侍,进而巩固世家大族的地位,其实袁绍这样的想法也没错,毕竟是为了家族的利益。

这边何进再三思索之下,也同意了袁绍的要求,于是两人便风风火火地进宫去请求何太后同意自己的做法。

何进万万没想到,一向与自己站在统一战线的妹妹,这次竟然不同意自己的请求,于是便悻悻地回家了。

袁绍这人为什么被称作大坑呢?

因为一心想诛杀十常侍的人袁绍直接给何进出了个馊主意,可以密召董卓进京诛杀十常侍,何进听了感觉这简直是好的不能再好的主意了。

关键就在于这两人虽说是密召,但是却弄的满城皆知,就好像在跟十常侍说:“你看我找人来杀你,你怕不怕?”

最后连曹操也知道这件事了,那么曹操当时是怎样的反应呢?

《智囊》中记载:曹操闻而笑之,曰:“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以权宠,使至于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将乎?”

曹操的意思就是宦官只不过是仗着帝王的宠幸才拥有一定的权力,只要派人诛杀其中的首恶就可以了,何必大费周章去外地调兵,这样注定是会失败的。

果不其然,曹操的预言应验了,在董卓未进京之前,何进就被十常侍杀害了,袁绍侥幸逃得一命。

二、谋士:东征之后,袁绍会趁机偷袭我们。曹操:袁绍一定不会来

建安五年,意气风发的曹老板见刘备的势力正在崛起,十分不安,想趁着刘备尚在弱小之时迅速剪灭刘备的势力。

在商讨对刘备用兵的过程中,曹操手下的谋士都不同意这样的做法,因为有袁绍在一旁虎视眈眈,并且此前派刘岱、王忠率兵讨伐刘备也以失败而告终。

《智囊》一书中是这样记载的:曹公之东征也,议者惧军出,袁绍袭其后,进不得战而退失所据。

但是曹操却说这是袁绍个性优柔寡断,一定不会立即用兵的;但是刘备却不同,民心才依附不久,此刻去攻击他是最好的机会,一旦错过将后悔莫及。

于是力排众议向刘备用兵,那么袁绍真的如曹操说的那样吗?

在曹操忙着出兵的同时,袁绍这边也是十分热闹,袁绍手下的谋士田丰劝谏其立即向曹操用兵,趁机占领曹操的根据地。

为了劝说袁绍出兵,田丰这个文人可是想尽了一切办法,将曹操比喻为虎,将刘备比喻为鹿,将袁绍比喻为熊,认为虎很快就会把鹿吃掉。

这边为了增强袁绍的信心,田丰继续吹捧起来,直接说袁绍是神兵天降,曹操必然没有防备,到时候曹操仓皇之下率兵回援,己方则可以联合刘备顺势攻破曹操,到时候就连顺利地砍下曹操的首级也不在话下。

田丰为了怕袁绍不动心,又继续给袁绍分析曹操消灭刘备之后己方的不利。

田丰说道,等曹操灭亡刘备之后,到时候可以获得充足的时间来休息和消化地盘,再去攻击曹操将会于事无补。

那么袁绍动心了吗?

《智囊》中记载:绍辞以子疾,不许。

知道袁绍竟然一个孩子的缘故方式如此好的机会,田丰气的直接拿手杖敲地。

之后,曹操果然用了很短的时间在徐州境内击败了刘备,不知袁绍可曾后悔不听田丰之言。

三、手下:斩草不除根,必留后患。曹操:公孙康会主动把袁尚兄弟的头颅送给我

官渡之战是袁绍和曹操命运的转折点,曹操在官渡大胜之后,统一北方的势头已不可阻挡。

反观袁绍在退回冀州之后,苟延残喘,好不容易平定了冀州内部的叛乱,还没来得及喘口气,袁绍便一命呜呼。

公元207年,此前被曹操追的四处逃窜的袁绍儿子袁尚等人逃到了辽东太守公孙康的地盘,还带着数千兵马。

公孙康此人因为自己所在辽东距离东汉的都城十分遥远,所以对朝廷的命令一直以来都是阳奉阴违。

在曹操派张辽平定乌丸之后,手下谋士建议曹操可以去攻打公孙康顺便再擒拿袁尚兄弟。

但是曹操却拒绝了谋士的建议,那么曹操是怎么说的呢?

《智囊》中记载:操曰:“吾方使康斩送尚、熙首来,不烦兵矣。”

曹操的意思就是完全不需要派兵去攻打公孙康,只要等着公孙康把袁尚兄弟的首级送来即可。

果然过了不久,曹操在其他地方征讨回来,袁尚兄弟的首级直接被公孙康送到了曹操手上。

曹操帐下的诸将都想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于是赶忙来问曹操。

曹操又是怎么说的呢?

《智囊》中记载:操曰:“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相图,其势然也。”

就这样曹操不费吹灰之力便消除了后患,如此看来曹操的预言的确十分准确。

更多文章

  • 汉朝之后我们才叫“汉族”,那之前叫什么?仅两字,听着很霸气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以前有汉族吗,我们为什么叫汉族与汉朝有关吗,汉朝时就形成了汉族吗

    汉朝之后,虽然改朝换代了很多次,但是“汉族”这个名字从来都没有改变过,甚至于当时的番邦人想要在中原建立政权,也要把政权取名为“汉”,以此来笼络人心,比如匈奴人就建立了一个所谓的“汉”。汉朝之后,这个字成了我们民族的代名词,那么汉朝之前我们叫什么呢?名字仅两个字。 汉朝为什么叫汉朝呢?最直接的原因就

  • 为何曹操让刘备决定吕布的命运,原来他是这么想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备曹操吕布的关系,刘备求情曹操会放过吕布吗,刘备是怎么让曹操杀吕布的

    但是吕布也是因为性格过于孤傲,从而让人对吕布这个人也产生了怀疑。毕竟吕布投靠过几家,就反过来杀了几家的人,这样的事也让许多将领都非常的心神不安和惶恐。但是让许多人都知道的是,曾经刘备三兄弟和吕布打架的时候,甚至都没有打得过吕布,由此看来吕布的武艺确实很牛。但是所幸的是,在曹操成功的抓到吕布之后,吕布

  • 威震匈奴并镇守北疆多年的蒙恬被害后,为何司马迁说他是罪有应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司马迁对蒙恬的评价,蒙恬头像,蒙恬为什么可以打赢匈奴

    蒙恬:不解拚坐死,雄图归竖子 在我读正史之前,对蒙恬的认识是很模糊的,大概知道是他率30万大军在北边防匈奴,然后就同扶苏一起被害了,也就这点点地了解,当然,还知道是他发明了毛笔,当然,这是一个传说。据说他长期镇守边关,那里的兔子毛质地很好,但因为不沾墨,无意中他发现,将毛用碱水浸泡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 为何曹操在自己的鼎盛时期,不除掉汉献帝,自己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真实的曹操怎么对待汉献帝,曹操对汉献帝有多重要,曹操能打过汉献帝吗

    光靠扩张人数是不够的,曹操还注重农业,发展农业科技,靠着这些,实力渐渐日上。后来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最终统一了北方,而他的地位也逐渐上升,由当初的魏丞相晋升为了魏王,还通过与孙权的强强联手,让蜀国的实力斩落一截。而这个时候,曹操的实力明明已经可以将早已是傀儡的汉献帝除掉,自己称帝。为何他还不迟迟这

  •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藩,一诸侯却生120多个孩子,多年后才知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汉武帝为何要实行推恩令,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有什么措施

    除了中山靖王刘胜之外。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与汉武帝刘彻是异母兄弟。他出生于公元前165年,与汉武帝一起经历了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因此刘胜对于自己的那些叔叔伯伯为了夺取皇位最后的下场是十分了解的,为了皇权,汉景帝不得不对自己的叔叔伯伯下手,最终镇压了他们。 而他自己的母亲贾夫人又不是皇后,无法

  • 民国大总统曹锟:为官运“压福”,四次娶妻,60岁还强娶19岁少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锟晚年照片,军阀曹锟个人资料简介,民国历史曹锟

    但是大多数人,对他的日常生活并不了解,而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的是曹锟封建迷信,一昧相信娶妻添福,娶了四个妻子的故事。古话说得好:“妻贤夫安。”男人最大的贵人,就是妻子,娶对了妻,旺家族;娶错了妻,毁三代。很多人迷信风水,认为妻子就是一个家庭里最重要的风水师。北洋军阀曹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这一生一共娶了

  • 康熙举办“千叟宴”,有一人迟迟未到,康熙:他不来,不开席!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康熙千叟宴片段总结,康熙为啥要举行千叟宴,康熙晚年摆千叟宴

    据记载,千叟宴出现于康熙帝时期,在乾隆帝时期举办的规模达到了顶峰,距今最近的一次“千叟宴”是在2006年的10月28日的广西永福。而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千叟宴的最早始于清朝的康熙年间,并且在康熙帝在位时也曾经先后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和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两次举办“千叟宴”。这两次虽然都

  • 左宗棠,当众呵斥二品总兵“滚出去”,还踢一脚,险惹杀身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左宗棠为什么会骂二品总兵,左宗棠怎么评价二品总兵,左宗棠手下二品总兵

    人说在官场,必不可少的两样东西,这其中一种是面具,另一种是谎言,若没有这两样东西,为官之路,寸步难行。可今天我们提到的这位人物确是反其道而行。左宗棠作为晚清时期备受关注的军事家政治家,从小便志向远大,聪敏伶俐,他学习很多经世致用的学问知识,所学的东西涉及各个领域。包括经济,军事,地理,和水利等等,他

  • 民国“拉车人”的悲剧人生:跑到衰竭倒地而亡,几乎活不过40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民国时期人力车夫,民国拉车人的悲惨生活,民国拉车照片

    记载于武汉历史故事的一角,寥寥数语,勾勒出一个民国拉车人的简单一生。而这个吴一狗死后,狠毒人谴责洋人在中国横行霸道,政府无所作为,在极力掩饰下,其家属得到了政府一笔不小的“封口费”,于是这件事被揭过去了。钱怎么能买人命?可是在一些时代,钱就是可以买人命的,价格还尤其便宜。汉口报纸关于吴一狗事件报道吴

  • 清朝灭亡后,14万的皇亲贵族去哪了?有人至今自称阿哥,还穿龙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十大最惨皇室,清朝退位后的皇族,清朝皇室真实历史

    不过,清朝在灭亡之后,皇室贵族却受到了极好的待遇。当时,14万的皇室贵族依旧是像往日一样过着平稳的生活,虽说没有亲王是的资金进行帮衬,但是他们依旧富裕。 社会的变革,多多少少会对这些皇室后裔有些影响,但是大体而言,他们的生活依旧是自在的。 一部分的满洲贵族人员,内心还是存有忌惮之心的。为了防止受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