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邓艾在刘禅皇宫里发现一件东西,才明白为什么诸葛亮也救不了蜀国

邓艾在刘禅皇宫里发现一件东西,才明白为什么诸葛亮也救不了蜀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256 更新时间:2024/1/16 9:49:53

由于《三国演义》受到了世人的追捧,因此三国时期发生的故事备受关注,其中,最受欢迎的莫过于蜀国,而最先灭亡的也是蜀国,当时灭蜀的战将名叫邓艾

邓艾自小颠沛流离,被司马懿看中后平步青云

邓艾这个人,可以说是大器晚成,当年邓家是荆州新野的大家族,但是生于战乱的他,无法像其他王公贵族的子嗣,那样衣食无忧,所以在他小的时候,也吃过不少苦。

但是,邓艾这个人胸怀大志,不畏生活的艰辛,他长期保持勤学好问,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让他遇到了司马懿。

在与司马懿的一番交心之后,司马懿认为他谈吐不凡,心怀大志,料定邓艾日后必成大器,于是便将他举荐给了曹叡。之后,邓艾的仕途之路便平步青云,成为了后期非常重要的一位大将。那么当时的邓艾,是通过什么方法灭蜀的呢?

邓艾出其不意攻到成都城下,刘禅在臣子撺掇下投降

公元263年,邓艾已经年近六旬,本来司马懿派他和钟会两个人一起讨伐蜀国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持自己在朝堂上的军政大权,根本没有想到邓艾能直接攻进成都。

他们带的将领士卒并不是什么精锐部队,但是邓艾是一个能成大器的人,本来钟会和邓艾面对的,是守卫在剑阁的姜维,没想到邓艾却直接来了一个出其不意。

钟会所指挥的东路是主力,被蜀军阻拦在险要之地剑阁无法前进。而西路指挥官邓艾在攻占沓中后,向钟会建议说:“如果从阴平偷越,直向涪城,剑阁守敌必定回救涪城,大军即可乘势前进;如果剑阁守敌不撤,涪城空虚,定能攻下。”钟会接受这一建议令邓艾实施。

于是,邓艾亲自率领一支铁骑,翻山越岭突破了姜维的防线,阴平与剑阁相隔百余里,崇山峻岭,很难行走,而蜀军也没有在此设防。

因此,邓艾得以直接出现在了成都城下,而守卫成都的,是实战经验不足的诸葛瞻,在面对老陈的邓艾时,诸葛瞻完全不是对手。

最终诸葛瞻以身殉国!而由于诸葛瞻率领的蜀国主力战败,以及臣子谯周的撺掇下,刘禅在国家尚有实力的情况下,向邓艾开城投降了。

邓艾皇宫中发现蜀国“士民簿”,方知诸葛亮也无力回天

为了讨好邓艾,刘禅还大开府库,库内尚存金银各两千斤,以及各种丝绢多达二十余万匹。

进城后的邓艾在刘禅的皇宫中,发现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东西——蜀国的“士民簿”,这就大致相当于户口簿与官吏花名册的合体,在里面详细地记录了蜀汉所有的人口,军队以及官吏的数量。这让邓艾清楚的知道了,即便是诸葛亮再生也不可能挽救这个蜀国。

士民簿中记载:“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

这表明了蜀汉的官民比例严重失衡,整个国家不到百万的人口,但却有十几万的士兵和官吏需要养活,即使诸葛亮有天纵之才,也不可能拯救蜀汉。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口完全不够啊!

反观魏国,有将近五百万的人口,二十多万的军队与官吏,这样的人口比例,才能让人民的生产力得到解放。因此,蜀国其实并不是败在邓艾手上,而是败亡在他们自己手上。

刘备临终,将蜀汉举国托付给了诸葛亮,这实际也是无奈之举。所谓的蜀汉,不过只是个烂摊子、空架子,如果不是诸葛亮,凭阿斗那点本事恐怕早就丢了江山。

蜀国原本实力雄厚,物质丰裕

然而蜀地的人口并非一开始就这么少,而是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其实在魏蜀吴三国中,实力最雄厚的当数蜀国。

首先,蜀国有物产极为丰富的成都平原,俗称“天府”。在三国时期,成都平原的富庶与繁荣是有目共睹的。

其次,在三国时期,蜀国并未饱受战难之苦。当时大规模的拉锯战争,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因此蜀国的经济基本处于正常发展水平,受战争的影响不大。

因此原本蜀地是人口稠密之地。那么,为何最后会变成如此境况呢?

刘氏父子保全蜀地一方平安,刘备发动内战

在东汉末年时天下大乱,而刘焉趁机割据益州,保全了蜀地的一方平安。

早在东汉时,蜀地便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之地。据《续汉志·郡国志五》所载东汉永和五年户籍人口显示,益州仅在当时就有134万人。而刘焉凭借蜀地的地利条件,避开了混乱。可以说,益州是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和平乐土。因此,大量关中与关东人士避难于益州,刘焉拣选了数万人组成东州兵。

刘焉死后,羸弱的刘璋掌权。因此“横跨荆益”成为刘备开拓天下的既定计划。

建安十七年,刘备突然起兵,而刘璋无法抵挡刘备北、西两方面的夹击而宣告投降,成都无血开城,“城中尚有精兵三万人,谷帛支一年”。

虽然益州经历了内战,但是由于刘璋的仁柔,使当地人口与财富并没有受到过大的损害。但是,这却是灾难的开始。

刘备“先军政治”以失败告终,蜀地财资耗尽

为了与曹操争雄,刘备在益州确立了“先军政治”的方针,他将国内的一切,都投入到战争之中。然而刘备对将士的赏赐太丰厚,导致“军用不足”。为了解除蜀地的经济危机,刘备集团对益州士民进行了两轮劫掠。

首先,刘备发行了所谓“值百大钱”。在值百大钱发行后,蜀中百姓的财富瞬间蒸发了九成多,而刘备的府库却是瞬间充盈了起来。

不久后,曹操平定了汉中,而为了保障益州安全,刘备倾尽全力与曹操争夺汉中。

因此,诸葛亮动用整个蜀地的力量,最终帮助刘备将曹操驱逐至汉中。然而曹操却事先迁走了汉中的8万余户百姓,使刘备得其地却不得其民。这让蜀地在汉中之战中的经济损失,丝毫得不到弥补。

在汉中之战结束三年之后,刘备再次集中全益州之力讨伐吴国。但在此战中,刘备被陆逊击败,收复荆州的计划也成为了泡影。

刘备先是用横征暴敛集中了益州的财富,又在汉中之战以及东征之战中,将这些财富的绝大部分都耗尽了。可以说,刘备“先军政策”的豪赌,完全以失败而告终,这才导致原本实力最为雄厚的蜀国,最终竟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而随着刘备与诸葛亮的先后离世,已经没有人能够挽回这财局了。

个人观点

蜀汉与曹魏之间的实力差距太大,根据学者估算的话,曹魏至少有1300万人口,而蜀汉只相当于其零头。蜀汉能够对曹魏保持攻势,已经是非常不易了。

刘备临死前,将蜀国以及刘禅都托付给了诸葛亮,当时的蜀国已经是破败不堪的了,但是诸葛亮也不负刘备所托,利用各种手段,复兴了益州经济,留下了诸葛亮治蜀的佳话。其后,诸葛亮更是全力北伐,打得曹魏闭门不出。

然而,诸葛亮死后,其继任者没有其治国理政的能力,而姜维又不顾国力九伐中原,这进一步消耗了蜀汉的国力。

原本姜维也猜想出了魏国可能得进攻方式,只不过这件事,竟然让刘禅身旁那素来相信巫鬼之事的佞臣黄皓给强压了下去,蜀汉灭亡之责任,固然在于后主听信谗言,然而姜维也难逃其咎,汉中作为蜀汉门户,关乎蜀地生死存亡,姜维在得知了曹魏伐蜀后,没有全力坚守汉中,反而是一直在沓中,这也是一大过失。在种种原因之下,蜀汉的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

参考资料:《续汉志·郡国志五》、《三国演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秦始皇期望皇位传万世,术士说:我知道谁会灭亡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始皇对谁讲秦国有难不必勤王,秦始皇死之前让谁继承王位,秦始皇是如何打下江山的

    如果按照西方人的视角来看秦始皇,那简直是完美的英雄:一统九州,还完成了度量衡的统一,推行了小篆,让大一统的思想深入人心,永久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可是,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在儒家的眼中,秦始皇却被视为暴君,遭到口诛笔伐。儒家骂秦始皇最多的两件事,一是劳民伤财,修建万里长城,二是焚书坑儒,断

  • 传说秦始皇所作的诗歌,并不霸气,却有一丝浪漫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最霸气的十首诗,秦始皇创作的诗,秦始皇的诗都有哪些

    《大秦赋》的热播,让秦始皇再次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人物。其实,关于这位帝王,从来就不缺乏热度,他的功绩和暴政的争议,持续了两千多年。看样子,永远也不会有结束的一天。最近,有朋友私信小珏:秦始皇有没有写过诗歌?关于这个问题,还真不好随便回答。要知道,在哪个时代,平民百姓的文化有限,贵族们还是精通六艺的。

  • 追随刘备东征西讨每战必胜的第一谋臣并非诸葛亮,他究竟是何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对诸葛亮怀着怎样的态度,刘备征西川带了哪些人,正史中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

    然而根据相关可信的真实历史记载,我们从演义和传说中了解到的诸葛亮却并非三国之中最为厉害的谋略大师,甚至在刘备的蜀汉阵营里诸葛亮也未必称得上智冠群臣,独领风骚。在蜀汉开国之主刘备的麾下也确实有一人,出谋用兵之能远在诸葛亮之上,就连诸葛亮本人都对他赞叹有加,自愧不如,刘备之所以能入主西川蜀地,北定汉中,

  • 名将们都想取得霍去病的成就,但无人敢模仿他的战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霍去病资料合集,李广和霍去病谁更强,霍去病所有战绩

    汉初时,曾经被秦朝打败的匈奴壮大起来,成为中原的心腹大患。汉高祖刘邦曾经亲征,就是想替子孙解决这个大麻烦,却遭到了白登之围的惨败。此后,吕后还遭到过匈奴王的羞辱,文景二帝时藩王作乱,也只能选宗室女当公主送去和亲,换来暂时的和平。直到汉武帝横空出世,才将匈奴打服。汉武帝固然雄才伟略,堪称一代英主。但他

  • 关羽张飞后人结局大不同,一个全族被灭,一个被封为列侯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飞关羽有后代么,历史上真实的关羽张飞,关羽和张飞的出身

    这是明代杨慎的一首词,由于被用作老版三国的主题曲而被人们所熟知。虽然杨慎在写此词时并没有与那个刀光剑影的时期发生过何种联系,但他所写的每一句,却都是对三国最好的概括。翻开史书,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将星齐耀,群英荟萃。名将们于战场上厮杀鏖战,在刀剑和流矢之间策马驱驰。旧人去新人来,黄沙之下洒满英杰之血,

  • 袁绍占据4州号召力最强,为何不挟天子以令诸侯,却便宜了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袁绍的实力有多厉害,袁绍当时有多少万大军,袁绍在三国中有多厉害

    熟悉汉末三国这段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曹操之所以能做大做强,进而兼并群雄、统一中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把汉献帝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由此获得号令天下的资本。但令人费解的是,作为占据四州、号召力最强的军阀,袁绍其实更应该去迎奉汉献帝,以便成就一番大事业,但他最终却没有这样做,实在是失策至极。其实,袁绍

  • 古代匈奴为何盛行老爸死了娶老妈,兄弟死了娶嫂子?让人难以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匈奴有父死子娶的习俗,古代匈奴为什么娶嫂子,古代匈奴的婚嫁习俗

    原来身为野蛮部落的匈奴和汉人有着很大的不同,由于缺乏文明礼数的教化,他们的一些行为在汉人看来是非常不堪,甚至是难以接受的。就比如昭君原本的丈夫是呼韩邪单于,但是在对方死后,昭君却因上书请求回国无果,而被迫嫁给了自己的继子。最后直到这位绝色美人去世,她一共服侍了三代单于,而这些单于之间还都是有血缘关系

  • 孔融因得罪曹操被灭族,7岁女儿临死前说了一句话,成为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为何杀孔融,孔融怎么被曹操杀害,孔融是怎样被曹操害死的

    东汉末年的大名士孔融字文举,鲁王国(今山东省曲阜市)人,是孔子第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之子。据正史记载,孔融年少聪颖、禀赋异人,深受大名士李膺等人赞许,而“孔融让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千百年来为人称颂不已。时至今日,孔融的事迹还出现在语文课本中,可见其知名度之高。孔融成年后博学善辩、擅长辞赋,与陈

  • 刘邦灭秦后将士们争抢钱财,萧何却收集两样“废物”,助主公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起兵反秦前后有哪些资源,刘邦与萧何,刘邦在反秦战争中起到的作用

    汉朝的头号开国功臣萧何是沛县人,自幼喜欢研读法律,对历代律令制度颇有研究,通过相关的考试后,得以出任当地的主吏掾,由此成为地方重要公务员。主吏掾是县令的高级属官,主管群吏进退、人事任免工作,在县里面的地位、名望非常高,是很多人争相巴结讨好的对象(“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椽。”见《史记

  • 汉朝最可怜的皇后,11岁嫁给舅舅15岁守寡,40岁去世时还是处女身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四大传奇皇后,汉朝最善良的皇后,谁是汉朝最传奇的皇后

    按照常人的理解,皇后作为天子配偶和六宫之主,地位仅次于皇帝,平日里锦衣玉食、出尊入贵,宛若生活在蜜罐中,不知羡煞多少普通女子。然而就实际情况来看,命运坎坷、晚景凄凉的皇后其实并不在少数,她们的结局有时还比不上普通人。就汉朝而论,最可怜的皇后非孝惠皇后张嫣莫属。张嫣出身高贵,外祖父是汉高帝刘邦,外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