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渊第三个嫡子李玄霸年仅十六便薨逝,李泰曾被过继于他

李渊第三个嫡子李玄霸年仅十六便薨逝,李泰曾被过继于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286 更新时间:2024/1/19 9:53:09

在《旧唐书》、《新唐书》中,对于李玄霸的记载很少,差不多也就是记录了一个简单的生平而已。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李玄霸是唐高祖的第三子,比他二哥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小一岁,生母都为太穆皇后窦氏,早薨无子。武德元年(618年)被称帝的唐高祖李渊追封为卫王、谥怀,并追赠秦州总管、司空,故史称“卫怀王”。

武德四年(621年),时任秦王李世民的儿子李泰被祖父李渊封为宜都王(郡王)并过继给已故的李玄霸为嗣子。不过,在贞观二年(628年),李泰又重归本支、重新做回了李世民的儿子并受封越王。

李玄霸

为了让自己这位胞弟不绝嗣,李世民又重新在远支宗室中给李玄霸过继了个一个嗣子,史载为赠西平王(郡王)李琼之子李保定。这位李保定的祖父是蔡烈王李蔚、唐高祖李渊的七叔。同时,他还是唐王朝开国元戎、河间元王李孝恭的亲祖父。换句话说,李玄霸的这个过继儿子李保定和李孝恭是如假包换的叔伯兄弟。只可惜,这位李保定命薄,在贞观五年(631年)便薨逝了,同样无子,之后卫王爵位被唐王朝收回,史载:“无子,国除”。

关于李玄霸的死因,无论是《旧唐书》还是《新唐书》的记载都相当模糊,大致意思是:隋大业十年(614年)李玄霸病逝,年十六(虚岁)。至于是什么病,无考。但不管怎么说,李玄霸十六岁薨逝,不太可能是正常死亡。但如果是被害的话,史籍似乎也不太可能一点也不提及,不是吗?所以,最大可能他就是病死的,没有那么多门道。

更多文章

  • 李渊有意让张士贵担任家乡的刺史,后随李世民参与玄武门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什么放过李渊,李世民审张士贵,李渊玄武门之变完整版

    张士贵的父亲张国在隋朝历任陕县主簿、硖州录事和参军,又因为战功而被封为大都督,自此移居虢州。到了张士贵这一代,他没有辜负家族历代习武为将的传统,据《旧唐书》记载,他“善骑射,膂力过人。”而《新唐书》则说他“弯弓百五十斤,左右射无空发。”武勇过人的张士贵在当地很有名望。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张士贵便召集

  • 李渊堂侄李道玄因副将史万宝按兵不动而战死,刘黑闼一时实力大增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道玄惊艳的照片,刘黑闼杀了多少唐将,李世民和刘黑闼决战

    作战勇猛、热衷于冲锋陷阵的少年猛将武德元年(618年)6月,李渊正式称帝后,大肆分封宗族。其中,他的堂侄、年仅15岁的李道玄被封为淮阳王。在接下来的打天下过程中,李家冒出了好几位名将,除了军事能力超群的领军人物李世民外,还有李神通、李孝恭、李道宗等,后三位都成了李氏宗室的军事顶梁柱。但在当时,年纪轻

  • 李显提拔韦玄贞有分裴炎之权的意义,但一句气话导致帝位丧失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裴炎李显,李显对韦玄贞评价,李显让谁当太子

    不过,武则天可不愿意轻易放弃权力,原来自己是所有事情的决定者,李治不过是个橡皮图章,现在要退二线当个顾问,武则天何等人物,自然不甘心,于是,武则天就看中了辅政大臣、当朝宰相裴炎。裴炎是个长孙无忌一样的人物,认为皇权需要宰相来代行,要想给小皇帝立规矩,但他一个人势单力孤,也需要武则天这位资深皇太后来支

  • 李世民认为曹操是一个优秀的将才但没有帝王之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和李世民谁强,李世民和曹操谁政治厉害,曹操和李世民什么关系

    李世民对曹操的评价,后世主要是以《祭魏武帝文》来分析的,这篇文章说道:“夫大德曰生,资二仪以成化;大宝曰位,应五运而递昌。贵贱废兴,莫非天命。故龙颜日角,显帝王之符;电影虹光,表乾坤之瑞。不可以智竞,不可以力争。昔汉室三分,群雄并立。夫民离政乱,安之者哲人;德丧时危,定之者贤辅。伊尹之匡殷室,王道昏

  • 李世民晚年求长生,天竺妖僧炼药反而加重其病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世民尸骨面部复原,李世民的有趣故事,郑国霖李世民

    唐太宗晚年,常年累月的操劳国事,严重损害了他的身体健康,而接二连三的家庭变故(长孙皇后病逝、太子李承乾因谋反被废黜,魏王李泰因觊觎储位被幽禁等),更是让他烦闷、抑郁不已。渐渐地,皇帝开始身患痈疽(急性化脓性毒疮),每每为此痛苦不已,不到50岁的年纪便已经被折磨得不成人样。按照史料记载,在驾崩前的7年

  • 白江口之战唐朝能够大胜日本,对当时有什么影响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大唐白江口之战,唐朝白江口之战日军多少人,白江口战役纪录片

    唐朝初年,朝鲜半岛分为三个国家,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当中实力最强的是高句丽,最弱的是百济,三个国家都想实现统一,彼此之间不断爆发战争。而自隋朝,就开始了对高句丽的战争,隋炀帝更是三征高句丽。可到了唐朝同样如此,这主要是因为高句丽对东北地区的威胁越来越大。可不管是隋炀帝还是李世民,对高句丽的战争效

  • 李渊反隋并非一帆风顺,其抢占关中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渊简历,李渊反隋真实历史,李渊为何起兵反隋

    第一难:太原起兵到闪击关中李渊出生贵族家庭,可以说无论谁最终取得天下都会优待他们家族。毕竟他们一家坐镇山西,朝廷获胜他有镇守之功,其他义军获胜,只要他能归顺新朝一样会受到重视。而冒着杀头的风险加入争夺天下的竞争,本就需要一定的勇气和魄力。既然选择起兵,李渊在太原一带的经营以及李氏家族的势力自然要相对

  • 黑齿常之曾两度投降唐朝,仪凤年间刘仁轨将其调至西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仁轨个人简历,刘仁轨的墓,大唐宰相刘仁轨

    这方墓志铭高70厘米,宽73厘米,铭文41行,满行41字,1600余字。详细记载了大唐名将黑齿常之曲折的一生,同时也将《两唐书》和《资治通鉴》列传中缺漏的历史细节一一补全,使人们得以更全面地认识这位忠贞爱国的异族将领。黑齿常之(630年——689年)百济人,两唐书只简略记载,“其身长七尺有余,骁勇而

  • 李世民挂双刀,盘马弯弓,一箭射出,百步开外的宗罗睺应声栽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杀白马,李世民大战四大猛将,李世民单骑救主

    宗罗睺一脸坏笑地看着这一群坐以待毙的小羔羊。他早发现这并不是唐军的主力,有些失望,但,消灭眼前这一群,也是能解一些心头之恨的。他一步一步地靠近了,就要手起刀落……突然,“啊——啊——嚏!”仰天打了个气流量为0.1平方米每秒的喷嚏,跟着是个机伶伶的寒战。怎么啦?是谁在背后惦记我?我的背脊梁这么凉?猛回

  • 房玄龄稳居宰相二十二年不倒,有何秘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房玄龄当了多少年宰相,房玄龄轶事,唐朝有名的宰相房玄龄

    房玄龄名叫房乔,字玄龄,与杜如晦合称为“房谋杜断”,但杜如晦却英年早逝。之后,他辅佐贤君唐太宗李世民,使大唐一步步强盛起来,是“贞观之治”的重要开创者与执行者。李世民一辈子离不开房玄龄,进入暮年,房玄龄屡次请辞,李世民说:“国家久相任使,一着忽无良相,如失两手。公若筋力不衰,无烦此让。”在李世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