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群岛号称南海门户,中国人统治近400年,清朝丢失后再未能收回

此群岛号称南海门户,中国人统治近400年,清朝丢失后再未能收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983 更新时间:2024/2/1 12:17:55

东南亚的纳土纳群岛号称“南海门户”,位于南中国海西南部,北距中国最南端的领土-曾母暗沙约400公里,西部隔海与马来半岛相望,东部距加里曼丹岛仅225公里,由纳土纳大岛、南纳土纳群岛等272个岛屿组成,面积达2110平方公里,目前归印尼廖内群岛省管辖。该群岛总人口约有9万,其中马来人约占85%,其为华人、爪哇人和苏门答腊人,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纳土纳群岛地理位置图

早在汉代之前,中国渔民便已经发现纳土纳群岛,并将其命名为“涨海崎头”,同时还将纳土纳大岛命名为“极大崎头”,周边的海域则称之为“涨海”。据东汉孚所著《异物志》记载,纳土纳群岛周围的海域水浅、多暗礁(“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而东吴万震所著《南州异物志》中也记载:“极大崎头,出涨海,中涨而多磁石”,可见该地险峻,没少让南海一带的渔民吃苦头。

纳土纳大岛风光

时期,对外贸易发达,外国商船往来中国者甚多。而在当时,安南中部的交趾洋(今北部湾)、婆罗洲西北部的涨海崎头,均被视作是中国与外国的海域分界点,一旦外国船只驶过交趾洋或涨海崎头,便证明其已经进入中国境内。由此可见,早在宋朝时,纳土纳群岛便已经在充当“南海门户”的角色。而且,也正是在宋朝,中国移民开始到达纳土纳群岛定居、生产,并与大陆往来密切。

郑和七下西洋路线图

15世纪初,三宝太监郑和奉命七下西洋(1405-1433年),而纳土纳群岛作为重要的停靠站和补给、修理基地,得到明朝的高度重视。在此期间,郑和将群岛改名为“石塘屿”,将大纳土纳岛改名为“万生石塘屿”,同时还在此地配备大量的士兵、工匠、后勤人员,人数多达万余人,并建立起大量的营房和生活设施。

在郑和七下西洋的过程中,纳土纳群岛无疑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并在实际上成为中国的领土。所以等到明宣宗终止下西洋事业后,官员朝廷奏报是否需要放弃“石塘屿”时,皇帝考虑到该地是南海重要门户,便做出否定的答复,亲自下旨晓谕该地百姓安心驻守,免除他们的赋税,并将该地改名为“安不纳”(即凡住留该岛的,都永远不纳赋税)。

明宣宗画像

此后200年间,纳土纳群岛一直接受明朝的管辖,直到17世纪初明朝内部动荡、海防废弛,才给占据印尼的荷兰殖民者(即荷属东印度公司)以可乘之机。从1601年开始,荷兰侵占安不纳群岛,并将其改名为“安波纳岛”,与此同时,还实施一系列去汉化动作,意图截断该群岛与中国的固有联系。

荷兰占领该群岛半个多世纪后,明朝(南明)迎来覆亡的时刻,广东沿海岛屿上坚持抗清的数百残兵,以及数百家不愿接受清朝统治的渔民,便在潮州籍将领张杰緖的率领下,用武力收复被荷兰人侵占的纳土纳群岛,并在该地建立起没有特定名号的国。张杰緖作为国主,带领大陆移民披荆斩棘,将纳土纳群岛建成一方海外乐土。

张杰緖政权形势图

张杰緖及其子孙统治纳土纳群岛百余年之间,直到19世纪初,内部因为王位的争夺发生分裂,由此被荷兰人利用,再度沦为后者的殖民地。在此之前,群岛上的华裔曾多次向清朝求助,并希望向后者称藩,但无一例外都遭到拒绝。多年后,荷兰殖民者考虑到“安波纳岛”与马鲁古群岛的“安波那岛”同名(今安汶岛),便将其改名为“纳土纳群岛”。

二战期间,日本侵入东南亚,不仅占领荷属东印度(即印尼),还将纳土纳群岛“收入囊中”,前后共3年时间。等到日本战败投降后,荷兰意图重新恢复对印尼的殖民统治,结果遭到印尼民众的武装反抗。经过三次独立战争,战败的荷兰被迫与苏加诺领导的印尼新政权签署协议,承认其独立地位,并将纳土纳群岛的“主权”移交给后者,时在1949年12月27日。

纳土纳群岛风光

在接受荷兰、印尼统治的百余年时间里,纳土纳群岛上的华人或者遭到驱逐,或者主动回到大陆,仅有少数人继续留在该地。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政府一度想收复纳土纳群岛,但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付诸实施。就此,中国永久失去这块富含石油和渔业资源、地理和航运价值极重要的“宝地”,实在是令人惋惜。

史料来源:《明史》、《清史稿》、《清稗类钞》等

更多文章

  • 《红楼梦》的开篇美学,诠释了什么叫作“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贾家贵族身份,不用高官厚禄也能享受富贵荣华。尤其数代承袭仿佛铁打一般,任由朝中大臣流水一般来来去去。今日还是宰辅,明日可能就是阶下囚,全身而退的并不多。贾家始于宁荣二公的创业,起点就是王朝中皇族以外的最高等级。当初宁荣二公兄弟功劳绝不低,如果不是异姓不封王,不会不如四王。从四大家族“贾史王薛”的构成

  • 乾隆赏赐两武将,一个要官,一个要女人,二者有着不同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赏赐给谁一双铁靴,乾隆赏赐大臣后续,乾隆武将排名

    而仔细观察这些皇帝在面对大臣时的态度就会发现,其中绝大部分皇帝都共通一个原则:我可以给,你不能要。甚至哪怕我问你要什么赏赐,你也必须要让我满意才行,要不然以后一定抽空找机会弄死你。后人很难理解,为啥皇帝心思总是这么复杂,其实原因就在于皇帝们对权力爱得深沉。当大臣们眼含热泪,无比委屈之时,皇帝根本不会

  • 乾隆告诉儿子不要杀和珅,可嘉庆不听,15年后才明白父亲的苦心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乾隆身边非常得意的大臣,大家最为熟悉的便是和珅了。在大家的印象里,和珅最大的标签便是贪官,但是即便如此他仍然过的风生水起,得到乾隆重用。甚至乾隆在临死之前还告诉自己的儿子,一定不要杀了和珅。可是嘉庆偏偏没有听自己父亲的劝阻,赐死了和珅。直到十五年之后嘉庆才深刻的明白,父亲不让自己杀掉和珅的良苦用

  • 顺治皇帝不禁大怒,两天后,硕贵妃自缢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硕贵妃简介,顺治皇帝死亡之谜,顺治皇帝最后的下场

    顺治(清世祖年号),爱新觉罗·福临,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第九子,生母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福临六岁即位,十三岁亲政,是清朝的第三位、清军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在位十八年,即位早年,由叔父和硕睿亲王多尔衮摄政。顺治年龄虽不大,但发生在他身上的离奇故事却很多,其中就有他的贵妃和太监偷情的故事。事情是这

  • 民国奥运女将杨秀琼:15岁横扫泳池,18岁因一次失败,备受非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杨秀琼资料,民国游泳冠军杨秀琼,杨秀琼真实身高

    这是1934年民国雅士们之间流传的一句话。里面的“美人鱼”指的就是杨秀琼,能够与备受世人喜爱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亚洲球王”李惠堂相提并论的人物,想必一定不简单。人们的热议并非空穴来风,1933年,年仅15岁的杨秀琼首次亮相于南京,参加了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与她同行的还有她的姐姐杨秀珍。在这次比赛中,杨

  • 曾国藩是怎么变聪明的?谁来拯救笨小孩?这一招非常的实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极具争议的一个人物,他即是晚清中兴的重要大臣,不仅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不好听的称号,可谓是褒贬不一的人物。但是无论是觉得曾国藩好的人还是认为曾国藩坏的人,都对曾国藩的语录和家训推崇之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的家书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书信,而是具有着人生中的大道理。同时这也是

  • 和珅被抄家时,官员不慎撞上柱子听到一阵响声,砸开后皆目瞪口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和珅被抄家明细,和珅抄家抄了多少钱,和珅被抄家到底被抄到多少财产

    我们先来举个例子,清政府在几次近代战争中战败,签订了很多不平等的条约,这些条约中所有的赔款数额加在一起还不到七亿两白银。那么这些钱对于当时的清政府来说又是一笔怎样的巨款呢?熟悉近代历史的人都知道,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需要赔偿4.5亿万两白银,按照当时清政府的税收

  • 康熙公选太子,为何张廷玉和胤禛都保举废太子?其实二人目的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清朝著名的皇帝,无论是雍正还是康熙,都是人精之中的人精了,没有点本事,也无法将大臣们治的服服帖帖。不知道各位是否还记得,当初康熙在第一次废太子之后,也是举行了一场新太子的公选活动,每个大臣皇子们都可以保举自己心目之中的新太子。这也算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了,毕竟走错一步就是错到底,就比如说佟国维!

  • 大清最幸运的原配皇后,生前受到丈夫宠爱,死后她的儿子当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大清十大著名皇后,清朝死得最惨的皇后是谁,大清有多少个原配皇后

    在那个复杂,残忍的后宫中,只有得到皇帝的宠爱才能在那个残忍的后宫中立足,而作为嘉庆帝的原配皇后喜塔腊氏就得到了嘉庆的宠爱,可以说这个宠爱伴随着喜塔腊氏很长时间,就算是后来喜塔腊氏去世,嘉庆也时常缅怀喜塔腊氏,在她的忌日总是要坐上一会。喜塔腊氏是在她当上皇后不久之后死的,在这之前已经给嘉庆生了个嫡子-

  • 笏板先秦时便已出现,天子也使用,后来成为臣子之物,清朝则被废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代笏板,唐代笏板怎么拿,笏板皇帝用吗

    而朝笏的历史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礼记·玉藻》中对朝笏的记载比较详细:“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也。”“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笏度二尺有六寸,其中博三寸,其杀六分而去一。”也就是说,先秦时期已经形成了朝笏的使用制度,其材质更是各不相同,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