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红楼梦》的开篇美学,诠释了什么叫作“富贵”

《红楼梦》的开篇美学,诠释了什么叫作“富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573 更新时间:2024/2/3 21:24:39

贾家贵族身份,不用高官厚禄也能享受富贵荣华。尤其数代承袭仿佛铁打一般,任由朝中大臣流水一般来来去去。今日还是宰辅,明日可能就是阶下囚,全身而退的并不多。

贾家始于宁荣二公的创业,起点就是王朝中皇族以外的最高等级。

当初宁荣二公兄弟功劳绝不低,如果不是异姓不封王,不会不如四王。从四大家族“贾史王薛”的构成来看,就知道他们的势力。

贾家一门两国公,掌握京营和军中大权。

史家保龄侯尚书令,一朝之宰辅,执掌中枢。

王家县伯都太尉统制,禁军一把手,监管政法大权。

薛家紫薇舍人,不是中秋舍人,而是皇帝身边亲信。

四大家族的构成,连一朝宰相都不如贾家而排在其后,可知贾家的势力。

有宁荣二公打底,贾家的贵族气象和生活品质、规矩礼仪,几乎达到了大家族的最高点。

虽然《红楼梦》开始时贾家已经今不如昔。但展现的与众不同的富贵,别说刘姥姥,就是林黛玉初来乍到,都叹为观止。

(第三回)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林黛玉如此小心并不是懂礼貌,而是贾家的贵族规矩深重,早不是林如海七品巡盐御史家庭能够比得了的。

就比如吃饭时,贾母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

如此规矩才是大家气象的传承,也是当年宁荣二公时期一直延续的规矩。大家各司其职,一丝不乱。林家小家庭如何能够如今森严!

这里林黛玉还差点闹了笑话,吃完饭后丫头们端上茶来,她以为是喝的,还说与家里规矩不同,不想却只是漱口水。漱口后才又送上来新的茶,才是喝的。

这点说明林家规矩固然不差,比贾家已经颇为不如。看似少了一道用茶漱口的过程,相对简化也节约了,但格局和礼仪却差了太多。

林黛玉进京时只带了乳母王嬷嬷和丫头雪雁,贾母看后直皱眉,都认为不合用。

尤其雪雁作为林黛玉的贴身大丫头,肯按说是薛宝钗的莺儿,贾探春的侍书一样,虽然比不得袭人、鸳鸯,却也不至于差很多。

可雪雁却被贾母认为一团孩子气,只得将自己的二等丫头鹦哥(紫鹃)赐给林黛玉。

紫鹃只是二等丫头却比雪雁强得多,雪雁岂不是相当于小丫头佳蕙、四儿一般?

丫头的差距,也说明贾家用人的素质远比其他家不凡和与众不同。他们标准极高,其他家族难以望其项背。

究其根源也不复杂,贾家的国公之家的地位和富贵,对规矩礼仪的要求,谁家比得了?

尽管时至今日已经没落,但规矩形成反而得以坚持。这就是“富贵三代才算贵族”的原因。

贾母居住的大宅是荣国府内宅最好的位置。整体以阔朗为主。虽然不是一家之主居住的上房,却是府邸专为孝敬长辈居住的房屋。

贾母喜欢欢快热闹,她的房间廊下都是各种的珍贵鸟儿,体现出富贵安逸的豪门气象。

而贾家的公子小姐们,每个人都有专门服侍的人。林黛玉一来,也享受了与姑娘们的同等待遇。

(第三回)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气,王嬷嬷又极老,料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名唤鹦哥者与了黛玉。外亦如迎春等例,每人除自幼乳母外,另有四个教引嬷嬷,除贴身掌管钗盥沐两个丫鬟外,另有五六个洒扫房屋来往使役的小丫鬟。

林黛玉才来,就由三个人额外增加到十二三个人伺候,这才是富贵该有的气象。

林黛玉当天一路的所见所闻,也处处与她家中不同。

比如她去见大舅舅,舅母邢夫人来往家里几步路,都要乘车坐辇。虽没见到贾赦,却见满屋子姬妾丫头目不暇接。

等到二舅舅家政那边又是不同。荣禧堂是荣国府的正堂,气象极更为恢宏庄严。

(第三回)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彝,一边是玻璃海(上台下皿)。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荣国府的辉煌气象,通过荣禧堂展现出来。庄严背后都是富贵的体现。

试问这样的家庭不富贵,何等家庭才叫富贵?

等到王夫人作息的房中,最先看到的是各种金钱蟒图案的饰物,也不是普通家庭才有。

荣国公位列国公,配得上蟒袍玉带。金钱蟒代表的是贾家至高的地位和权力。背后还是富贵。

林黛玉映入眼帘的都是各种“富贵”。匹配着贾家在护官符中的名号“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彰显着权力和富贵。

以此为基础,贾家任何的生活都围绕着富贵展开,自然无处不奢华。

但富贵不能淫,贾家如今子孙忘了当初的初心,注定“富贵传家,不过三代”,最终抄家结局,也是徒呼奈何。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乾隆赏赐两武将,一个要官,一个要女人,二者有着不同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赏赐给谁一双铁靴,乾隆赏赐大臣后续,乾隆武将排名

    而仔细观察这些皇帝在面对大臣时的态度就会发现,其中绝大部分皇帝都共通一个原则:我可以给,你不能要。甚至哪怕我问你要什么赏赐,你也必须要让我满意才行,要不然以后一定抽空找机会弄死你。后人很难理解,为啥皇帝心思总是这么复杂,其实原因就在于皇帝们对权力爱得深沉。当大臣们眼含热泪,无比委屈之时,皇帝根本不会

  • 乾隆告诉儿子不要杀和珅,可嘉庆不听,15年后才明白父亲的苦心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乾隆身边非常得意的大臣,大家最为熟悉的便是和珅了。在大家的印象里,和珅最大的标签便是贪官,但是即便如此他仍然过的风生水起,得到乾隆重用。甚至乾隆在临死之前还告诉自己的儿子,一定不要杀了和珅。可是嘉庆偏偏没有听自己父亲的劝阻,赐死了和珅。直到十五年之后嘉庆才深刻的明白,父亲不让自己杀掉和珅的良苦用

  • 顺治皇帝不禁大怒,两天后,硕贵妃自缢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硕贵妃简介,顺治皇帝死亡之谜,顺治皇帝最后的下场

    顺治(清世祖年号),爱新觉罗·福临,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第九子,生母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福临六岁即位,十三岁亲政,是清朝的第三位、清军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在位十八年,即位早年,由叔父和硕睿亲王多尔衮摄政。顺治年龄虽不大,但发生在他身上的离奇故事却很多,其中就有他的贵妃和太监偷情的故事。事情是这

  • 民国奥运女将杨秀琼:15岁横扫泳池,18岁因一次失败,备受非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杨秀琼资料,民国游泳冠军杨秀琼,杨秀琼真实身高

    这是1934年民国雅士们之间流传的一句话。里面的“美人鱼”指的就是杨秀琼,能够与备受世人喜爱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亚洲球王”李惠堂相提并论的人物,想必一定不简单。人们的热议并非空穴来风,1933年,年仅15岁的杨秀琼首次亮相于南京,参加了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与她同行的还有她的姐姐杨秀珍。在这次比赛中,杨

  • 曾国藩是怎么变聪明的?谁来拯救笨小孩?这一招非常的实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极具争议的一个人物,他即是晚清中兴的重要大臣,不仅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不好听的称号,可谓是褒贬不一的人物。但是无论是觉得曾国藩好的人还是认为曾国藩坏的人,都对曾国藩的语录和家训推崇之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的家书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书信,而是具有着人生中的大道理。同时这也是

  • 和珅被抄家时,官员不慎撞上柱子听到一阵响声,砸开后皆目瞪口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和珅被抄家明细,和珅抄家抄了多少钱,和珅被抄家到底被抄到多少财产

    我们先来举个例子,清政府在几次近代战争中战败,签订了很多不平等的条约,这些条约中所有的赔款数额加在一起还不到七亿两白银。那么这些钱对于当时的清政府来说又是一笔怎样的巨款呢?熟悉近代历史的人都知道,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需要赔偿4.5亿万两白银,按照当时清政府的税收

  • 康熙公选太子,为何张廷玉和胤禛都保举废太子?其实二人目的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清朝著名的皇帝,无论是雍正还是康熙,都是人精之中的人精了,没有点本事,也无法将大臣们治的服服帖帖。不知道各位是否还记得,当初康熙在第一次废太子之后,也是举行了一场新太子的公选活动,每个大臣皇子们都可以保举自己心目之中的新太子。这也算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了,毕竟走错一步就是错到底,就比如说佟国维!

  • 大清最幸运的原配皇后,生前受到丈夫宠爱,死后她的儿子当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大清十大著名皇后,清朝死得最惨的皇后是谁,大清有多少个原配皇后

    在那个复杂,残忍的后宫中,只有得到皇帝的宠爱才能在那个残忍的后宫中立足,而作为嘉庆帝的原配皇后喜塔腊氏就得到了嘉庆的宠爱,可以说这个宠爱伴随着喜塔腊氏很长时间,就算是后来喜塔腊氏去世,嘉庆也时常缅怀喜塔腊氏,在她的忌日总是要坐上一会。喜塔腊氏是在她当上皇后不久之后死的,在这之前已经给嘉庆生了个嫡子-

  • 笏板先秦时便已出现,天子也使用,后来成为臣子之物,清朝则被废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代笏板,唐代笏板怎么拿,笏板皇帝用吗

    而朝笏的历史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礼记·玉藻》中对朝笏的记载比较详细:“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也。”“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笏度二尺有六寸,其中博三寸,其杀六分而去一。”也就是说,先秦时期已经形成了朝笏的使用制度,其材质更是各不相同,天子的

  • 皇太极时期“八分”制度逐步出现,随后产生“不入八分”的爵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皇太极爵位,清朝入八分和不入八分的区别,皇太极时期的官制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辽东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自立称汗,建立金国(后金),改元天命,和大明开始分庭抗礼、对峙作战局面,努尔哈赤就是后来被子孙追尊为皇帝的清太祖。同年,努尔哈赤把下辖的军事力量编为固山、甲喇、牛录三种等级,并加以调整组织,重新改造,设立了八个旗分作为日后军政管理的最高机构,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