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蜀国灭亡之后,张飞一家为啥无人敢动,关羽后人却被满门斩杀?

蜀国灭亡之后,张飞一家为啥无人敢动,关羽后人却被满门斩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848 更新时间:2024/2/26 4:37:13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也是一个拼谋略和算计的时代。作为上位者,需要处处小心,谨防一不小心就落入敌人的圈套,最后出现覆水难收的局面。因此,在这个时代,臣子对主公的忠义是可以经常看到,但是叛变也是常见的。

即便是忠义与背叛混杂的时代,有一个故事却是人们现在都还经常谈论的,那就是桃园三结义,尤其是一旦涉及到友情的时候。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本是陌路人,但却因为同样的志向,脾性完全不同的三个人成为了生死兄弟,虽然接二连三的去世,后人却有不同的结局。刘备的后人不多说,关羽的后人被满门斩杀,张飞一家活的好好的。那么,他们结局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呢?

关羽虽死,余威犹在

乱世时期,有能力的人就能活下来,而没有能力的人,比如平头老百姓,就注定是时代的牺牲者,为时代殉葬。然而,有一句话叫“乱世出英雄”,即便是平头老百姓,只有胆子够大,也能做出一番成就。

比如三国时期的刘关张三人。这里面,只有刘备稍微有点知识,但他在搞事情之前,也是个卖鞋履的人,张飞是个杀猪的屠夫,只有关羽算是武士出身,能射箭杀敌。但即便是这样,他们职业不同,脾性不同的三个人最终还是走在了一起。原因在于他们胆子够大,都是想干大事的人。

三个人不同的职业,也表明了他们各自的性格。关羽有本事,在三国时期,是除了吕布之外,人人害怕的角色,所以性格倨傲不已,而张飞就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粗汉子,刘备搞生意的,所以粗中有细,稳重又老成。

最后他们三人倒也算是把事业做大做强,但是各自的性格缺陷也让他们出现了纰漏,然后接二连三的陨落。关羽因为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后,被孙权的人捉住斩杀,而张飞急不可耐的要为关羽报仇,结果被范强这样的小喽啰属下梦中杀死。刘备报仇心切,在夷陵之战中惨败,一个火烧连营七百里之后,直接一蹶不振,白帝城托孤之后直接撒手人寰。

很多人在看到这里之后,再关注一下诸葛亮多次北伐,基本上就把目光转移到了魏国方面,而张飞与关羽家族的发展状况,很多人都不知道了。只知道后来的关羽后人被杀光了,而张飞后人却活得好好的。那么,他们同为蜀国大将,为何却有这样天差地别的结局呢?

具体原因很多,第一个就是关羽的余威犹在,众人惧怕他的儿子将来也成为关羽那样的存在,所以杀了他们。关羽的实力不用多说,斩颜良庞德于禁等人,实力威震华夏,被誉为“华夏第一将”。

且看今天遍地的关公庙宇,就可见得关羽的影响力。后世都有这样强大的影响力,那么在那个群雄并出的三国时期,他绝对是一个超强的存在。就连曹老板这样的人,对关羽都是满心欣赏之意,恨不得他为自己效力。

所以关羽死后,那些害怕关羽的敌人相信“虎父无犬子”,认为他的儿子也是实力超强,现在不灭,将来强大了就灭不了,所以直接来了个斩草又除根,免得春风吹又生。

张飞就不一样了,他属于有仇当场报,且心里藏不住事,本领也没有关羽那么强,何况他的后人是两个女儿。也许那个时代没有女子不能打的说法,但是传统的古人认为,男子才是上战场的,同时只有男子才能继承家业。在古代,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家庭中,生了很多女儿,却没有儿子的话,这个家庭就是绝后、断香火了。

因为他们认为女子终究是要外嫁的,不属于本家的人,所以对本家构不成威胁。这种情形自然也可以运用到张飞身上,他的两个女儿外嫁之后,他张飞家就算是没有后人了,对于很多人来说,杀也没用,所以何必去沾那笔血腥债。由此,张飞的后人自然就活下来了。

君子小人,日夜难防

第二个后人结局截然不同的原因,还是与关羽、张飞本人的性格以及他们做的事情有关。前面说了,关羽的本领十分高强,所以在战场上就自然有很多仇家。再者,就是关羽的性格有很大的缺陷,他在蜀汉除了给刘备、张飞、诸葛亮面子,其他人都不配他给面子,因为他太高傲了。

他高傲到因为封五虎上将的时候,黄忠排在自己前面,就十分不满,甚至公开表现出来,完全不顾黄忠的面子。因为马超投奔蜀汉,就专门写信问诸葛亮,马超和他相比,谁的实力最强,搞得诸葛亮还要安抚他。

而最离谱的是,孙刘联盟已经岌岌可危的时候,孙权提出与关羽联姻,但是关羽直接破口大骂,把孙权骂得一文不值。孙权怎么说也是跟刘备一样,是东吴的主君,关羽这样倨傲,无形之中自然得罪了很多人。

比如,魏国的大将他就杀了很多,人家活着的后人自然会找他报仇,就比如死于关羽刀下的庞德,他的后人是后来征伐蜀汉的主力军。而张飞不一样,他性格大大咧咧,打的仗也没有关羽多,得罪的人也没有关羽多,这种情况下,他的敌人自然就少了,来寻仇的肯定也少了。如此情况下,他的后人自然就能好好活下来了。

结语

通过盘点关羽和张飞的性格与人生际遇,就会发现他们后来的死都是跟前面发生的事情具有密切的关系。再者,关羽和张飞在三国时期的影响力是很大的,所以他们的性格与人生际遇又影响到了家族中的后人。相比较起来,关羽的高傲性格以及他在战场上杀敌的表现,所以他的后人容易招致忌恨,而张飞则不一样,他要不是因为刘备和关羽的庇护,估计在三国时期就是送人头的。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关羽和张飞后人的结局就算得上是注定的。由此可见,性格真的影响人做事,而做下的事情又影响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以,在人生各方面的交际中,若是不知道对方的为人,就要低调,不用处处倨傲示人,同样的,也不能做一个没心没肺的人,要做知世故但不世故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刘邦能屈能伸、性格坚韧故能在楚汉之争中获得最终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邦楚汉争霸时期的十二字方针,楚汉战争中刘邦胜项羽败的原因,刘邦在楚汉争霸中的表现

    刘邦绝非游手好闲,乃是素怀大志之人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刘邦完全就是一个游手好闲,整天不顾家,不事家人生产作业的浪荡子,即使成家后也是如此,以至于其父、其兄嫂对其多有怨言,事实果真如此吗?《史记·张耳陈馀列传》有载,“高祖为布衣时,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可见,刘邦早年便与张耳极为熟稔,张耳早年曾为信

  • 刘邦与刘彻在对匈战争的目的上的区别决定二者结果的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彻和刘邦啥关系,刘邦到刘彻隔了几代,刘邦 刘彻

    刘邦对匈奴的战争如果不是韩王信投降匈奴,刘邦也不会对匈奴动武,原因很简单,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刘邦称帝后,面临的最大的威胁并不是边患,而是内忧。因为他在打江山的过程中画出了许多张大饼,后为兑现承诺,封韩信为楚王(原齐王)、张敖为赵王(承袭父国)、彭越为梁王、臧荼为燕王、英布为淮南王、吴芮为长沙

  • 刘备数次投奔他人却未被视作反叛小人表明其威望已得到认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正史上刘备投奔过谁,刘备先后投奔了谁,刘备曾经两次投奔谁

    刘备是涿郡涿县人(今河北涿州),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 他祖父刘雄曾任东郡范县(今河南范县)县令。其父也做过州郡小官。到刘备父亲时,因相隔年代太久远,支族疏离,一代不如一代,家道早已中落, 已经穷困潦倒了。由于刘父死的早,幼年的刘备只好与寡母相依为命,靠编织草席、贩卖草鞋为生。刘备15岁时

  • 刘备力劝孙权迁都建业是使其放弃长江中游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为什么打不过孙权,孙权建业,孙权迁都南京的原因

    纵观三国历史,魏吴蜀三国各具特色,各有长短,从理论上说,曹魏、孙吴、刘蜀(汉)都具有问鼎中原的可能。综合实力最强大的曹魏自不必说。假设关羽没有失荆州,再假设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时能够采纳魏延兵出子午谷、直捣长安的作战计划,那么历史的天枰或许会倾向于相对弱小的蜀汉。那么,雄踞江东的孙吴是否也具有统一天

  • 刘备出身并非最差,而孙坚祖上只是瓜农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投靠过孙坚吗,刘备孙坚哪个当主将,刘备孙坚许褚搭配

    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不管这个是真是假,至少当时刘备作为汉朝宗室的身份是得到天下人认同的)中山靖王刘胜生育能力强大,有一百多个儿子,其中刘贞就是刘备的先祖。虽然这一支后来逐渐没落,但那是相对于其他显赫宗室和世家大族而言的,“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

  • 刘备入川后虽铸造大钱却并没有导致经济崩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入川时间表,刘备入川为什么要严刑峻法,刘备入川多久称王

    曹操发展事业靠盗墓,孙策发展事业靠抢掠。刘备既要发展事业,又不敢盗掘汉朝祖先们的墓,更不可能为了发财,破坏他收买人心的策略。这可为难了!好在这个时候,刘备遇到了三国著名的财会专家刘巴。刘巴的招数很简单,那就是铸钱,而且是铸大钱!啥是大钱?也就是面值比较大的钱,比如说过去只有10块20块面值的钱,现在

  • 刘备以帮刘璋对抗张鲁名义入川,广树恩义,最终与刘璋开战夺取川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备帮刘璋抗张鲁,刘璋张鲁结局,刘备打败刘璋全过程

    早在张松邀请刘备入川前,孙权就派人找过刘备,谈瓜分益州事宜。结果刘备采纳主簿殷观建议,拒绝了孙权。《三国志》记载:“权遣使云欲共取蜀,或以为宜报听许,吴终不能越荆有蜀,蜀地可为己有。荆州主簿殷观进曰:‘若为吴先驱,进未能克蜀,退为吴所乘,即事去矣。今但可然赞其伐蜀,而自说新据诸郡,未可兴动,吴必不敢

  • 淮南王刘安出身不如汉武帝,其虽未放弃谋反但始终未真正动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武帝灭淮南王刘安,淮南王刘安谋反了吗,淮南王刘安谋反怎么失败的

    从祖上说,刘安的出身不能望汉武帝项背汉武帝的父是汉景帝,汉景帝的父亲是汉文帝,汉文帝的父亲是刘邦,所以汉武帝走的是“帝王路线”,可谓一脉相承。反观刘安,父亲淮南王刘长是刘邦的七子,只是个诸侯王的身份。最重要的是,刘长于汉文帝六年(前174年)谋反,死于流放途中。汉文帝出于怜悯,将刘长的四个幼子封侯,

  • 此人让曹操怕的要死,关羽承认打不过,张飞差点死于他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关羽打得过张飞吗,曹操关羽张飞,曹操与关羽关于张飞的一段对话

    历史上有一个极其动乱的时期,英雄辈出,政权更替。那就是三分天下的三国时期。这其中最响当当的名称自然是刘备、曹操、孙权。但在他们之下也有一众文武百官,可谓各有各的本事,在历史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按理说,曹操在三权鼎立中占据了更强大的地位,他的综合实力很强,又“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刘备、孙权也是结为同

  • 李陵投降匈奴后全家被杀,汉昭帝时虽欲请其归汉但其仍未归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陵投降匈奴后的下场,汉武大帝李陵投降匈奴,李陵投降匈奴犯法么

    司马迁替李陵说话,是因为司马迁认可李陵的人品。但需要强调的是,司马迁和李陵其实并不认识。他只是听说李陵的人品好,所以才替李陵说话。其实,司马迁在李陵问题上是偏心的。他因为认可李广,所以在主观上便认可李陵。或者可以这么说,司马迁对整个李广一族都抱有很深的同情心。在这种同情心的驱使下,他为李陵说情,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