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联盟既然成立,第一战就是攻破汜水关,汜水关的大将正是关西猛将华雄,而对阵的先锋正是长沙太守孙坚,不曾想其中一路诸侯鲍信不愿意孙坚夺得头功,就偷偷派弟弟鲍忠前去搦战,没想到只一个回合,就被华雄手起刀落斩于马下。
孙坚来和华雄挑战,也大败而归,其部将祖茂被华雄一刀斩于马下,袁术部下骁将俞涉前去迎战,三个回合就战败被杀,再之后,韩馥手下上将潘凤出战,没一会儿就被华雄斩杀。
这时候,十八路诸侯竟皆失了颜色,盟主袁绍叹道:“可惜我的上将颜良文丑没到,不然哪里容得小小的华雄猖狂。”
这就惹恼了公孙瓒背后的一个人,我们的关羽关二爷,当时的刘关张三兄弟位卑官小,刘备只是个小小的平原县令,而关羽则只是马弓手,张飞是步弓手。但关羽看到关东诸侯都是草包,就想给自己的兄长长个脸,大步而出,迎战华雄,曹操温酒以敬英雄,关羽傲然说:“杀完了人再来喝酒不迟。”(段子里面讲的则是关羽说道:“喝酒不骑马,骑马不喝酒。”)
只听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这就是关二爷温酒斩华雄。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除了关羽之外,谁能斩华雄?只有此二人。
这两人就是张飞和夏侯惇了。
张飞的武力值我们自然熟悉,和关羽并称万人敌。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张飞可以独斗吕布百余回合而不落下风,后来和吕布在徐州也是几番冲突,虽然张飞的武力比起吕布还稍微差一些,但是起码不怵吕布,干死一个小小的华雄也就不在话下了。
而且后来关羽曾经在快马斩杀了颜良之后,在曹操面前这样评价自己的三弟:“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吓得曹操大惊失色,让手下们以后遇到张翼德不要轻敌,并让他们写在衣袍襟底记下来。
后来张飞在长坂坡上,一声大喝,将曹操身边的夏侯杰吓得肝胆碎裂,撞倒在马下,让曹营众将一并退却。
再后来,张飞和西凉锦马超也大战了一场,从白天打到了晚上,马都换了好几匹,打了几百个回合也不分胜负,要知道马超可是杀得曹操割袍弃须的猛将啊。
综上看来,张飞杀一个华雄还不是手到擒来?只不过自己的二哥已经出过了风头,自己就没必要再抛头露面了。
再来看看夏侯惇,夏侯惇自始至终都是曹魏阵营中的第一大将,据说他少年时就特别勇猛善战,十四岁的时候有人侮辱他的老师,他直接就将那人给杀了,曹操举兵讨伐黄巾贼的时候就作为曹操麾下征战四方,讨董卓联盟时期,曹操回老家募兵,也是夏侯惇等族兄弟们不离不弃,第一个聚兵响应。
《三国演义》中写曹操征伐徐州吕布的时候,夏侯惇率部迎战吕布部将高顺,高顺败逃,夏侯惇从后追赶,不料敌将曹性射箭偷袭。夏侯惇的左眼被射中,痛得怒吼一声便急忙用手拔箭,不曾想连着眼珠子一起拔了出来。夏侯惇说道:“父精母血,不可弃也!”他“拔矢啖睛”,然后又挺枪纵马,上前杀了曹性以报一箭之仇。真可谓是勇不可当。
而且夏侯惇和关羽也有两次交锋,一次是关羽“降汉”时夏侯惇诱敌的诈败,写的是且战且走,说明夏侯惇还留有余力,而关羽却是全力以赴,夏侯惇实力不容小觑;第二次是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期间,关羽一路上过关隘,斩杀曹营大将,其中还有夏侯惇部将,是可忍孰不可忍,夏侯惇于是带着三百骑追上了关羽。关羽见面是这样说的: “汝来赶我,有失丞相大度。”言下之意是你这么厉害的人都来追我了,会显得丞相不大度的。这说明关羽知道夏侯惇厉害。
而夏侯惇说的是特来擒你,是活捉而不是斩杀,要知道擒拿比斩杀难度要大得多,夏侯惇既然说出这样的话,证明手底下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接下来就是两人的打斗,一个舞刀,一个挺枪,前后两次各十个回合,不分胜负,最终还是张辽到来,才制止了两强相争,不然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既然关羽能一刀斩杀了华雄,那么能和关羽相斗几次并且不落下风的夏侯惇其实力也就不言而喻了,起码斩杀华雄是不成问题的。
综上所述,当年在汜水关前,除了关羽,张飞和夏侯惇也可以杀掉华雄,只不过关羽冒头冒得早,这才成就了他温酒斩华雄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