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无将、南宋无相”是怎么回事?说法准确吗?

“北宋无将、南宋无相”是怎么回事?说法准确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186 更新时间:2024/1/21 10:21:41

基于宋代如此特殊的政治、军事环境,我们得出了“北宋无将,南宋无相”的准确总结。

“北宋无将,南宋无相”这是真的吗?

要说无应该是夸张了,毕竟北宋有狄青、杨家将等著名将领,南宋也有陆秀夫、文天祥、张浚、李纲、虞允文等名相。那么,既然北宋也有将,南宋也有相,为什么还会有“北宋无将,南宋无相”的说法的?这个说法虽然不算准确,但还算比较中肯的。北宋虽然有杨家将、狄青,但还有其他名将吗?有的只有赵普、寇准、范仲淹、欧阳修、晏殊、王安石、司马光、曾公亮、李沆、韩琦、吕端、吕蒙正、文彦博等数不胜数的名相。如果你仔细研究北宋历代丞相,你会发现,几乎全是名相。而名将的数量远远少于名相。

再看南宋,南宋时期名相有李纲、张俊、文天祥、陆秀夫,似乎仅此而已,同时,南宋更有秦桧、贾似道等臭名昭著之人。但是,南宋将领就太多了,如岳飞、韩世忠、张浚、宗泽、孟珙、吴玠、刘光世、刘錡、虞允文、魏胜、李庭芝、毕再遇、王坚、张宪牛皋、邵隆、李彦仙等等太多了。如此多的名将自然掩盖了少数名相的光芒。

那为什么会出现南宋将多相少,北宋相多将少的情况呢?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多。

首先,从政治角度,北宋太祖皇帝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得天下,所以他最担心武将以下犯上,历史重演,也就使得他对于武将的限制比较严重,北宋前期君主都比较贤明,重视文化发展,长时间的发展导致对武将的培养的忽视。没有武将发展的政治土壤,自然北宋武将偏少。反观南宋,由于君主昏庸,对朝堂之事控制力较弱,对于武将的控制自然也就相比北宋弱了些,这就导致了武将有发展的空间。此外,南宋相比北宋,国土面积不断缩小,金朝不断挑衅南宋,激起了南宋人民的反抗之心。因为,南宋人民知道,文化的繁荣抵抗不了女真的铁骑。

综上所述,北宋出于对武将的恐惧,因此严格限制武将,少了对武将的培养,那么反之,则要重视文化的发展。而南宋由于时局的变化,南宋人民意识到了军事的作用和需要,并且,南宋任何皇帝也没有太祖、太宗皇帝那种能限制武将的能力,武将也就得以发展。

其次,从地理角度,北宋面积广阔,加之对武将的严格限制,防守辽国、西夏入侵能力较弱,因为防守战线太长了,导致武将本来就少,再加上防守战线太长,武将防守压力太大,因此,北宋对外战争中屡战屡败,杰出将领自然就少。而文臣则反之,地理版图的广阔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南宋地理版图急剧减少,防守战线较短,防守起来容易不少,并且可以适时主动出击,加上民族自尊心的驱使,人民明白了一定要通过武力才能延续辉煌。对于文化的发展重视程度明显降低了,不然秦桧、贾似道等人也不会居庙堂之高了。

当然,造成“北宋无将,南宋无相”局面的原因还有很多,笔者认为政治和地理原因是比较大的影响因素,你觉得呢?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4600兵力是如何消灭30万克里姆林宫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因此,可汗国王和成吉思汗之间的关系不断受到挑衅。最后,可汗国王带头挑起战争,消灭成吉思汗。克里姆林宫偷袭成吉思汗。幸运的是,有人向他通风报信,以便他能做出回应。然而,当成吉思汗接到王可汗即将进攻的消息时,他很匆忙。他没有时间组织一支大军抵抗。唯一的办法是撤退到有利的地形,然后组织反击成吉思汗的撤退战

  • 尼姑状告和尚非礼,朱元璋闻了一下尼姑,冷笑着说:把她凌迟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为何要杀尼姑,朱元璋整治尼姑的妙招,朱元璋得罪尼姑

    出身贫寒的朱元璋,一跃成为大明天子,放眼整个历史几乎都未有这样的人物出现,即便同样是“布艺”出身的刘邦,在当时也是一个身居要职的亭长。如此励志的人生,人们也不难理解“朱哥”会有众多的“粉丝”。在一统天下之前,朱元璋还曾有过较为特殊的身份——和尚,仅仅是为了混口饭吃。当时的寺庙并不像现在这般行善功德的

  • 成吉思汗的子孙哪里最多?看看蒙古帝国4大汗国的延续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吉思汗缔造蒙古帝国,成吉思汗子孙统治蒙古了多少年,成吉思汗有没有建立蒙古帝国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建立了四个汗国,领土几乎涵盖整个亚洲和部分欧洲地区。成吉思汗的子孙后裔在这些地方称王称汗,自然会留下很多后裔。所以,要比较成吉思汗的后裔哪里最多,就要看他的子孙统治哪里时间最长最久。首先看看蒙古帝国四大汗国延续的时间。从延续时间最短的国家说起。伊尔汗国。范围主要包括伊朗伊拉克,阿富汗

  • 是谁把朱元璋画得这么丑?并非清朝人,而是他的儿子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棣炮轰朱元璋的画像,朱元璋的绘画水平,朱元璋真实皇帝画像

    说起历代封建王朝开国皇帝的相貌,大多还是好的,比如汉高祖刘邦,虽然生性风流,可是长得帅,刘邦也是靠着自己外表才娶了当时大户人家的女儿吕雉,如今我们看到的刘邦画像也是威武十足的美男子。还有像后来的唐太宗,赵匡胤,在其画像中都是一副雍容富贵的模样。而唯独明太祖朱元璋的样貌在民间却有着两极分化,有的画像上

  • 包拯的官职有多大?是什么级别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包拯最大的官职是几品,包拯的官职及特点,包拯相当于现在的官职

    提到“廉洁”,大家就会联想到狄仁杰、明朝的“海瑞”。不过,在中国人里,也有一个很有名的官员,他的案子很好,被称为“青天”,因为他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所以朝廷才会给他几次升迁。这是什么级别的官员?和现在的自己相比,是一个怎样的层次?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龙图阁御史京剧里唱道:“开封王府包龙图。”这是他的姓

  • 在位不足一年,朱高炽为何能获史书赞誉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而暴毙,朱高炽在位十个月就死了,正史中的朱高炽

    597年前的今天(1425年5月29日)明仁宗朱高炽病逝,他是明朝第四位皇帝,在位时间不足一年,就获得“仁宗”的庙号,可以说评价非常之高。朱高炽因为身体肥胖,不善骑射,早年,他的父亲朱棣常有换嫡之心,但是因为喜欢皇长孙才没有更换,所以,有人戏称,朱高炽是因为沾儿子的光,才当上了皇帝。接下来,我们用4

  • 含山公主:朱元璋最长寿的女儿,历经八朝,八十二岁戴上皇后凤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含山公主,朱元璋一生的三个女儿,朱元璋最长寿的女儿活了多少岁

    在众多儿子中,最为出色的要数朱标和朱棣,朱元璋的女儿也是个个落得出彩,其中含山公主的经历让人津津乐道,她幼年经历坎坷,却是朱元璋儿女中活得最久的,改朝换代经历了八朝七位皇帝,含山公主直到八十二岁才寿终正寝,离开人世,可以说是见证明朝历史更迭的活化石。虽然含山公主寿命很长,但是她一生经历坎坷,让人唏嘘

  • 明朝分封在山西的三位藩王,三个藩国都被李自成所灭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末藩王有多少位被李自成杀,明末三次从李自成手下逃脱的藩王,李自成攻打明朝藩王

    明太祖一共有26个儿子,除了皇太子朱标和皇子朱楠早逝外,其余24个儿子全部封王。其中分封到山西的有三个藩王,晋王朱棡,明太祖嫡三子,母为马皇后,洪武三年封,洪武十一年就藩太原;代王朱桂,明太祖第十三子,母为郭惠妃,洪武十一年年封为豫王,洪武二十五年改封代王,同年就藩大同;沈王朱模,明太祖第二十一子,

  • 锦衣卫的“前世今生”,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组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锦衣卫是什么样的组织,历代锦衣卫有多强,锦衣卫的历史事件

    明朝的锦衣卫,是皇帝的贴身心腹武官,只对皇帝一人负责,进行着各种神秘的任务。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只要皇上一声令下,再厉害的人,也插翅难逃。所以,不论是朝臣还是百姓,对于锦衣卫都没有什么好感。锦衣卫的最高职务是指挥使,纵观整个大明朝,能称得上是忠臣的锦衣卫指挥使寥寥无几,而明英宗身边的袁彬,是

  • 郑和七下西洋,按风水不能带女子上船,但为何带一船老妇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郑和下西洋路线图详细,郑和下西洋神秘事件,郑和为什么杀了妻子和儿子

    说起朱棣,很多人或许对他褒贬不一,但其实不论他是否因为夺取政权被人们诟病,都无法掩盖他的丰功伟绩,甚至可以说他的丰功伟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比如,在他的时期,不论是在历史文化还是在科学发展方面,我们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不仅如此,他还发展远洋舰队,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海上军事力量,加强了与其他沿海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