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建立,并已经统一全国之后,国家力量空前强大。但在与契丹的两次作战中,都被契丹打得大败,整个大宋上下都患了恐辽症。
公元979年,宋太宗灭掉北汉以后,为了夺回五代时割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企图乘辽国不备,一举夺取幽州。结果宋军三面受敌,全线溃退,死者万余人,宋太宗的脚也被射伤,乘驴车仓惶逃回。
公元986年春天,辽国皇帝辽景宗死了,儿子耶律隆绪即位就是辽圣宗。辽圣宗才10岁,由他母亲萧太后掌权。宋太宗觉着孤儿寡母好对付,马上整顿起人马,再次进攻辽国。结果三路大军大败而归,著名老将杨业也战死疆场。
李存勖的后唐只是个割据政权,相对而言地盘小兵力少,而大宋王朝已经统一全国,不论人力物力都要比后唐大得多,但是,为什么李存勖能几次大败契丹,而大宋王朝却两次被契丹打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原因只有一个字,就是“变”。
契丹民族长期生活在我国的东北,是鲜卑人的一支,长期依附在北方民族之下,唐朝时被唐策封为节度使。公元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契丹”,多次与后唐李存勖发生冲突,被李存勖打得不敢南下,向北发展,灭掉渤海国。
到耶律阿保机的孙子耶律贤时,事情发生了变化。耶律贤称辽景宗,由于4岁时在一次政变中被惊吓,身体一直不好,体弱多病。
辽景宗虽然身体不行,但他有个很厉害的皇后,叫萧绰,小名燕燕。宋朝人都称她雅雅克。她父亲萧思温当过北府宰相,又娶了皇家的公主,一直受重用。辽国的官员分南院北院。南院的官是南面官,管汉人的事。北院的官是北面官,管契丹人的事。萧思温虽说是北府宰相,可他读过不少汉文的书,对历史上的事挺熟悉。萧燕燕打小受爸爸的影响,也读过许多书,做什么都像个样。
萧燕燕16岁时进宫做了辽景宗的贵妃,没多久就当了皇后。辽国从立国那会儿起,皇族耶律家就和萧家结亲,历代皇后基本都是萧家的人。
萧燕燕当了皇后,她对国事感兴趣,整天琢磨着怎么让国家强盛起来。辽景宗小时候落了毛病,身体不给力,不太处理政事。他知道皇后饱读诗书,就让她代行皇权,皇后的批文都以皇帝的口气发下去。这样,皇后的人气超过了皇帝,辽国上上下下都知道有个萧皇后,倒把辽景宗忘了。
辽景宗过几年死了,接位的辽圣宗太小,萧太后自然就代理朝政了。这一年,她30岁。
萧太后年轻的时候,跟一个汉人挺要好,这个人叫韩德让,韩德让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辽国的官员,韩德让长大以后,文的武的都有一套,遇事能拿出办法。萧家人看中了他,想招他做女婿,把萧燕燕嫁给他,萧燕燕自己也愿意。可后来,萧燕燕还是嫁给了辽景宗。
现在,萧太后年轻轻守了寡,又要照看儿子,又要管国家的事,朝里不服她的也有不少,她怕自己招架不住,就想起了韩德让。
在萧太后的坚持下,韩德让成了朝中最有权势的大臣,辽国的军政大权都在他的手里。萧太后想让国家富强起来,韩德让又有办法,两个人就商量着来一次变革。萧太后把想法跟儿子说了,辽圣宗也满心愿意。这样,新的法令就一个接一个地颁布出来了。
第一是法律。以往辽国法律不公平,只保护有权势的契丹人。比如汉人打死了契丹人,就要给处死,他家里人也得去当奴仆。可契丹人打死汉人,只赔一头牛或是一匹马就行了。奴隶主可以随便杀奴隶。改革以后契丹人和汉人一律对待,奴隶主不能私自杀奴隶,奴隶犯法,要交给官府处置。这样法律就以前公正了。
第二是赋税。过去辽国没东西就到中原去抢,连人也抢。现在要按人按户收税。朝廷下令按唐朝的税法,定出几等,农业和工商各业都要缴纳。能干活的都分给土地,让能劳动的人都种田生产,按亩数缴租。
三是解放奴隶。原来打仗俘虏过来的人,都被送到贵族那里当奴隶,地位低不说,生命都没有保障。萧太后决定把这些人组成一个个部族,让他们成为平民。奴隶解放了,自然都高兴,国家也安定了。
第四是官吏使用。像唐朝那样,文臣武将都要进行考核,选出优秀的人才按能力授官,贵族也没有特权。这么一来,有能耐的汉人也有了机会,很多人成了各级官员。
萧太后又专门下诏书,给当官的定了几条规矩,不许奉迎拍马,要秉公办事。不许贪污害民,要勤政廉洁。皇亲国戚犯了法,一样治罪受罚。经过变革,辽国上上下下管理得有模有样。
有一次,有个公主杀了奴隶,萧太后马上下令,把公主降了身份,减了俸禄,驸马也挨了罚。
萧太后想得长远,她对大臣们说,咱们也要奖励农业。那些穷苦人家,要由官府给钱给牛,帮他们种上庄稼。这么下去,咱们契丹就能富强起来。
辽国变革图强,使辽国强大了。辽国的对手宋朝也在变,但宋朝是往另一个方向变,结果武力越来越下降。
宋太祖在世的时候,通过“杯酒释兵权”等手段,削夺了领兵大将们的兵权。军队反叛的事情少了,但大多数能征惯战的大将集体退伍,军队的战斗力在下降。
比起宋太祖,他的弟弟宋太宗在武的一面差了不少,可他读的书挺多,他就在文的一面下功夫。他不但是自己每天读书,还下令编了几本大书全国推广。一本叫《太平御览》,一本叫《太平广记》,还有一本《文苑英华》。在科举考试上,宋太宗下令扩大招生,这样,好多读书人都当了官。
“重文轻武”,是宋朝的一大特点,也成了宋朝的国殇。不仅对强大的辽国屡屡失败,对于仅占据今天宁夏一带的西夏政权,宋朝也采取“岁贡”的方式求得苟安。
大宋为什么患了“恐辽症”,根本原因在于一个“变”字上,辽国在萧太后主持下变得国富兵强。宋朝也在变,变得“重文轻武”,使宋词享誉天下,但武力却越来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