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契丹害怕李存勖,而统一的大宋却患了恐辽症,根本原因一个字

契丹害怕李存勖,而统一的大宋却患了恐辽症,根本原因一个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631 更新时间:2024/1/20 5:16:43

北宋建立,并已经统一全国之后,国家力量空前强大。但在与契丹的两次作战中,都被契丹打得大败,整个大宋上下都患了恐辽症。

公元979年,宋太宗灭掉北汉以后,为了夺回五代时割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企图乘辽国不备,一举夺取幽州。结果宋军三面受敌,全线溃退,死者万余人,宋太宗的脚也被射伤,乘驴车仓惶逃回。

公元986年春天,辽国皇帝辽景宗死了,儿子耶律隆绪即位就是辽圣宗。辽圣宗才10岁,由他母亲萧太后掌权。宋太宗觉着孤儿寡母好对付,马上整顿起人马,再次进攻辽国。结果三路大军大败而归,著名老将杨业也战死疆场。

李存勖的后唐只是个割据政权,相对而言地盘小兵力少,而大宋王朝已经统一全国,不论人力物力都要比后唐大得多,但是,为什么李存勖能几次大败契丹,而大宋王朝却两次被契丹打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原因只有一个字,就是“变”。

契丹民族长期生活在我国的东北,是鲜卑人的一支,长期依附在北方民族之下,唐朝时被唐策封为节度使。公元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契丹”,多次与后唐李存勖发生冲突,被李存勖打得不敢南下,向北发展,灭掉渤海国。

到耶律阿保机的孙子耶律贤时,事情发生了变化。耶律贤称辽景宗,由于4岁时在一次政变中被惊吓,身体一直不好,体弱多病。

辽景宗虽然身体不行,但他有个很厉害的皇后,叫萧绰,小名燕燕。宋朝人都称她雅雅克。她父亲萧思温当过北府宰相,又娶了皇家的公主,一直受重用。辽国的官员分南院北院。南院的官是南面官,管汉人的事。北院的官是北面官,管契丹人的事。萧思温虽说是北府宰相,可他读过不少汉文的书,对历史上的事挺熟悉。萧燕燕打小受爸爸的影响,也读过许多书,做什么都像个样。

萧燕燕16岁时进宫做了辽景宗的贵妃,没多久就当了皇后。辽国从立国那会儿起,皇族耶律家就和萧家结亲,历代皇后基本都是萧家的人。

萧燕燕当了皇后,她对国事感兴趣,整天琢磨着怎么让国家强盛起来。辽景宗小时候落了毛病,身体不给力,不太处理政事。他知道皇后饱读诗书,就让她代行皇权,皇后的批文都以皇帝的口气发下去。这样,皇后的人气超过了皇帝,辽国上上下下都知道有个萧皇后,倒把辽景宗忘了。

辽景宗过几年死了,接位的辽圣宗太小,萧太后自然就代理朝政了。这一年,她30岁。

萧太后年轻的时候,跟一个汉人挺要好,这个人叫韩德让,韩德让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辽国的官员,韩德让长大以后,文的武的都有一套,遇事能拿出办法。萧家人看中了他,想招他做女婿,把萧燕燕嫁给他,萧燕燕自己也愿意。可后来,萧燕燕还是嫁给了辽景宗。

现在,萧太后年轻轻守了寡,又要照看儿子,又要管国家的事,朝里不服她的也有不少,她怕自己招架不住,就想起了韩德让。

在萧太后的坚持下,韩德让成了朝中最有权势的大臣,辽国的军政大权都在他的手里。萧太后想让国家富强起来,韩德让又有办法,两个人就商量着来一次变革。萧太后把想法跟儿子说了,辽圣宗也满心愿意。这样,新的法令就一个接一个地颁布出来了。

第一是法律。以往辽国法律不公平,只保护有权势的契丹人。比如汉人打死了契丹人,就要给处死,他家里人也得去当奴仆。可契丹人打死汉人,只赔一头牛或是一匹马就行了。奴隶主可以随便杀奴隶。改革以后契丹人和汉人一律对待,奴隶主不能私自杀奴隶,奴隶犯法,要交给官府处置。这样法律就以前公正了。

第二是赋税。过去辽国没东西就到中原去抢,连人也抢。现在要按人按户收税。朝廷下令按唐朝的税法,定出几等,农业和工商各业都要缴纳。能干活的都分给土地,让能劳动的人都种田生产,按亩数缴租。

三是解放奴隶。原来打仗俘虏过来的人,都被送到贵族那里当奴隶,地位低不说,生命都没有保障。萧太后决定把这些人组成一个个部族,让他们成为平民。奴隶解放了,自然都高兴,国家也安定了。

第四是官吏使用。像唐朝那样,文臣武将都要进行考核,选出优秀的人才按能力授官,贵族也没有特权。这么一来,有能耐的汉人也有了机会,很多人成了各级官员。

萧太后又专门下诏书,给当官的定了几条规矩,不许奉迎拍马,要秉公办事。不许贪污害民,要勤政廉洁。皇亲国戚犯了法,一样治罪受罚。经过变革,辽国上上下下管理得有模有样。

有一次,有个公主杀了奴隶,萧太后马上下令,把公主降了身份,减了俸禄,驸马也挨了罚。

萧太后想得长远,她对大臣们说,咱们也要奖励农业。那些穷苦人家,要由官府给钱给牛,帮他们种上庄稼。这么下去,咱们契丹就能富强起来。

辽国变革图强,使辽国强大了。辽国的对手宋朝也在变,但宋朝是往另一个方向变,结果武力越来越下降。

宋太祖在世的时候,通过“杯酒释兵权”等手段,削夺了领兵大将们的兵权。军队反叛的事情少了,但大多数能征惯战的大将集体退伍,军队的战斗力在下降。

比起宋太祖,他的弟弟宋太宗在武的一面差了不少,可他读的书挺多,他就在文的一面下功夫。他不但是自己每天读书,还下令编了几本大书全国推广。一本叫《太平御览》,一本叫《太平广记》,还有一本《文苑英华》。在科举考试上,宋太宗下令扩大招生,这样,好多读书人都当了官。

“重文轻武”,是宋朝的一大特点,也成了宋朝的国殇。不仅对强大的辽国屡屡失败,对于仅占据今天宁夏一带的西夏政权,宋朝也采取“岁贡”的方式求得苟安。

大宋为什么患了“恐辽症”,根本原因在于一个“变”字上,辽国在萧太后主持下变得国富兵强。宋朝也在变,变得“重文轻武”,使宋词享誉天下,但武力却越来越差。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北宋无将、南宋无相”是怎么回事?说法准确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北宋无将南宋无相,宋朝十大名相分析,北宋跟南宋相隔多少年

    基于宋代如此特殊的政治、军事环境,我们得出了“北宋无将,南宋无相”的准确总结。“北宋无将,南宋无相”这是真的吗?要说无应该是夸张了,毕竟北宋有狄青、杨家将等著名将领,南宋也有陆秀夫、文天祥、张浚、李纲、虞允文等名相。那么,既然北宋也有将,南宋也有相,为什么还会有“北宋无将,南宋无相”的说法的?这个说

  • 成吉思汗4600兵力是如何消灭30万克里姆林宫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因此,可汗国王和成吉思汗之间的关系不断受到挑衅。最后,可汗国王带头挑起战争,消灭成吉思汗。克里姆林宫偷袭成吉思汗。幸运的是,有人向他通风报信,以便他能做出回应。然而,当成吉思汗接到王可汗即将进攻的消息时,他很匆忙。他没有时间组织一支大军抵抗。唯一的办法是撤退到有利的地形,然后组织反击成吉思汗的撤退战

  • 尼姑状告和尚非礼,朱元璋闻了一下尼姑,冷笑着说:把她凌迟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为何要杀尼姑,朱元璋整治尼姑的妙招,朱元璋得罪尼姑

    出身贫寒的朱元璋,一跃成为大明天子,放眼整个历史几乎都未有这样的人物出现,即便同样是“布艺”出身的刘邦,在当时也是一个身居要职的亭长。如此励志的人生,人们也不难理解“朱哥”会有众多的“粉丝”。在一统天下之前,朱元璋还曾有过较为特殊的身份——和尚,仅仅是为了混口饭吃。当时的寺庙并不像现在这般行善功德的

  • 成吉思汗的子孙哪里最多?看看蒙古帝国4大汗国的延续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吉思汗缔造蒙古帝国,成吉思汗子孙统治蒙古了多少年,成吉思汗有没有建立蒙古帝国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建立了四个汗国,领土几乎涵盖整个亚洲和部分欧洲地区。成吉思汗的子孙后裔在这些地方称王称汗,自然会留下很多后裔。所以,要比较成吉思汗的后裔哪里最多,就要看他的子孙统治哪里时间最长最久。首先看看蒙古帝国四大汗国延续的时间。从延续时间最短的国家说起。伊尔汗国。范围主要包括伊朗伊拉克,阿富汗

  • 是谁把朱元璋画得这么丑?并非清朝人,而是他的儿子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棣炮轰朱元璋的画像,朱元璋的绘画水平,朱元璋真实皇帝画像

    说起历代封建王朝开国皇帝的相貌,大多还是好的,比如汉高祖刘邦,虽然生性风流,可是长得帅,刘邦也是靠着自己外表才娶了当时大户人家的女儿吕雉,如今我们看到的刘邦画像也是威武十足的美男子。还有像后来的唐太宗,赵匡胤,在其画像中都是一副雍容富贵的模样。而唯独明太祖朱元璋的样貌在民间却有着两极分化,有的画像上

  • 包拯的官职有多大?是什么级别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包拯最大的官职是几品,包拯的官职及特点,包拯相当于现在的官职

    提到“廉洁”,大家就会联想到狄仁杰、明朝的“海瑞”。不过,在中国人里,也有一个很有名的官员,他的案子很好,被称为“青天”,因为他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所以朝廷才会给他几次升迁。这是什么级别的官员?和现在的自己相比,是一个怎样的层次?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龙图阁御史京剧里唱道:“开封王府包龙图。”这是他的姓

  • 在位不足一年,朱高炽为何能获史书赞誉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而暴毙,朱高炽在位十个月就死了,正史中的朱高炽

    597年前的今天(1425年5月29日)明仁宗朱高炽病逝,他是明朝第四位皇帝,在位时间不足一年,就获得“仁宗”的庙号,可以说评价非常之高。朱高炽因为身体肥胖,不善骑射,早年,他的父亲朱棣常有换嫡之心,但是因为喜欢皇长孙才没有更换,所以,有人戏称,朱高炽是因为沾儿子的光,才当上了皇帝。接下来,我们用4

  • 含山公主:朱元璋最长寿的女儿,历经八朝,八十二岁戴上皇后凤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含山公主,朱元璋一生的三个女儿,朱元璋最长寿的女儿活了多少岁

    在众多儿子中,最为出色的要数朱标和朱棣,朱元璋的女儿也是个个落得出彩,其中含山公主的经历让人津津乐道,她幼年经历坎坷,却是朱元璋儿女中活得最久的,改朝换代经历了八朝七位皇帝,含山公主直到八十二岁才寿终正寝,离开人世,可以说是见证明朝历史更迭的活化石。虽然含山公主寿命很长,但是她一生经历坎坷,让人唏嘘

  • 明朝分封在山西的三位藩王,三个藩国都被李自成所灭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末藩王有多少位被李自成杀,明末三次从李自成手下逃脱的藩王,李自成攻打明朝藩王

    明太祖一共有26个儿子,除了皇太子朱标和皇子朱楠早逝外,其余24个儿子全部封王。其中分封到山西的有三个藩王,晋王朱棡,明太祖嫡三子,母为马皇后,洪武三年封,洪武十一年就藩太原;代王朱桂,明太祖第十三子,母为郭惠妃,洪武十一年年封为豫王,洪武二十五年改封代王,同年就藩大同;沈王朱模,明太祖第二十一子,

  • 锦衣卫的“前世今生”,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组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锦衣卫是什么样的组织,历代锦衣卫有多强,锦衣卫的历史事件

    明朝的锦衣卫,是皇帝的贴身心腹武官,只对皇帝一人负责,进行着各种神秘的任务。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只要皇上一声令下,再厉害的人,也插翅难逃。所以,不论是朝臣还是百姓,对于锦衣卫都没有什么好感。锦衣卫的最高职务是指挥使,纵观整个大明朝,能称得上是忠臣的锦衣卫指挥使寥寥无几,而明英宗身边的袁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