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像
首先,我们看看吴三桂获封亲王的难度。吴三桂身为异姓,自然不能与清朝的皇室宗亲的亲王去比较,皇室宗亲获封亲王的难度远远小于吴三桂等异姓王,我们可以将他和另外三个名气稍微小一点的异姓王——三顺王做比较。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三人在后金时期就已投降,皇太极在将国号改为大清时,将这三位汉人降将分别封为恭顺王、怀顺王和智顺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此三人却在爵位上远不如后来者吴三桂。
吴三桂在1644年投降清朝后被封为平西王,康熙元年(1662年)又晋封为亲王,反观三顺王,则是另外一番情景。恭顺王孔有德后改封为定南王,但是却在1652年时被南明李定国将军围困在桂林城中,自焚而死,至死也没有获封亲王爵位;耿仲明后被改封为靖南王,但是最终因为触犯逃人法而畏罪自杀,也没有亲王爵位。而智顺王尚可喜则喜提亲王爵位,因为吴三桂叛清,为了笼络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熙皇帝下令晋封其为亲王,不过相比于吴三桂已经落后13年了。
尚可喜像
那为何吴三桂能够独受圣恩,在四位降王之中最晚封王,却最先晋封亲王呢?可能很多人觉得是因为吴三桂向清朝献出了山海关,使得清朝能够顺利入关,统一天下。但是,很明显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吴三桂1662年才晋封亲王,而献山海关则是1644年的事情,相隔已经18年了。那么吴三桂究竟是因为什么功劳才获封亲王的呢?还是与明朝有关。
山海关
吴三桂在带领清军入关后,一直帮助清朝消灭李自成和明朝残余势力,一路从北京打到西北,再从西北打到西南。1659年,明朝的残余势力基本已经被吴三桂等清朝军队赶到了境外,南明永历帝甚至逃亡到了缅甸,成了寄人篱下的流亡政权。对于南明的象征永历帝,吴三桂坚持斩草除根的立场,一直向朝廷上疏,希望朝廷能够允许他带兵将永历帝从缅甸抓回。
1661年,吴三桂终于如愿以偿,率领清军大举逼近中缅边境,向缅甸国王施加压力,缅王不堪清军的压力,只得将永历帝送到清军大营之中,之后永历帝被吴三桂大军带回昆明,当抓获永历帝的奏疏上奏到康熙皇帝时,康熙皇帝十分欣喜,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所说的“康熙元年,捷闻,诏进三桂亲王,并命兼辖贵州。”吴三桂因为抓获了南明永历帝,而得以晋封最高爵位——亲王,并且远远领先其他几位降王。
永历帝剧照
吴三桂,献出山海关,明朝开始走向灭亡,开启了南明的历史;而吴三桂擒获永历帝,又亲手终结了南明,明朝也正式灭亡。
参考文献:《南明史》、《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