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战国时代的赵国就能击溃匈奴,西汉却需要几十年时间?

为什么战国时代的赵国就能击溃匈奴,西汉却需要几十年时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028 更新时间:2023/12/14 17:47:39

记得2009年,那时候某浪博客还真有忒多的好文章。记得那一年,小编看过一篇文章,说的是“大一统”削弱了华夏族群的战斗力。而例子就是战国时候,赵国的李牧就能大破匈奴,反倒是大一统的西汉帝国,消耗了数十年时间,才打败匈奴。

[var1]

那时候小编其实就不赞同这个理念。如今,十三年过去了,小编决定解释一下这其中的原因。

1、陪练

其实本小编怀疑很多相信上文提到那个论调的人,大概率没上过高中。因为高中数学好歹告诉学生,有个概念叫“变量”,而高中的“思政”科目则告诉学生,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很多人其实之所以质疑赵国能轻松打败匈奴,西汉却不能,完全忽略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匈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原在处于“周秦之变”的同时,匈奴也在不断地变化。

2、匈奴的变迁

关于匈奴的起源,司马迁认为匈奴是夏后(夏朝)的后人。在春秋时期,匈奴各部处于分分合合的状态。从司马迁的描述不难看出,春秋时期的匈奴,其实是上不得台面的小势力。

战国时期,华夏面临塞外的诸侯国有三个:秦国、赵国、燕国。其中秦和赵的北方,是匈奴的部族,而燕国的北方,主要是东胡。从东胡和匈奴能保持并存,不难看出,匈奴和东胡的实力是差不多的。

燕国时期,燕王派遣大将秦开出击东胡,从东胡手里夺取大片土地。一般认为,本小编的家乡辽宁南部(包括营口、大连等地),都是这一时期被燕国夺取的。此外,沈阳的城建,最早也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

[var1]

燕国的战力在战国七雄中排名倒数。从燕国都能吊打东胡来看,匈奴的实力,在战国时代,那就是个陪练。所以,赵国就能重创匈奴,倒也不足为奇。

秦始皇横扫六国以后,听信一个神棍鼓吹,认为灭亡秦朝的就是匈奴。这可让秦始皇如临大敌。于是秦始皇派大军出塞追杀匈奴。可叹匈奴人,真正应了那句话: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在秦始皇的重创下,匈奴丢失了大片游牧区域,甚至东胡都经常来欺负匈奴。眼看匈奴就要成为历史的时候,对于匈奴人来说,一个天大的喜讯来临了:秦始皇,死了。

3、冒顿单于

秦末,冒顿单于成为新的匈奴王。冒顿单于利用秦朝陷入内战,无暇顾及匈奴的时候,暗中恢复匈奴的实力,并通过突袭的手段,兼并了东胡。自此,匈奴的实力要比被秦始皇追杀之前强悍不少。

就在冒顿干翻东胡,准备南下找秦人报仇的时候,中原也完成了秦末农民战争以及楚汉相争。新的西汉王朝,确立了对中原的统治。不过,汉代替了秦,并没有影响冒顿的南征之路。

[var1]

刘邦听说匈奴来犯,起初也没把匈奴当回事。毕竟,秦人都能追杀匈奴,西汉凭啥不能?于是刘邦御驾亲征,决定一举荡平匈奴人,哪料到刘邦因为轻敌,险些被匈奴俘虏。

而通过和匈奴的较量,刘邦也意识到:西汉需要休养生息。如果西汉和匈奴全面开打,到头来很可能导致西汉崩溃。于是刘邦忍辱负重,决定为西汉争取时间窗口。于是,刘邦向匈奴低头。

4、匈奴的继续壮大

就在西汉的吕后母子休养生息,以及文景之治不断恢复国力的时期,匈奴也不断进行扩张:比如原先在甘肃游牧的月氏人,被匈奴人赶走,一股脑驱逐到了今天阿富汗地区,而月氏原先的地盘,则被匈奴占领。此外,匈奴还利用其强悍武力,在东部击破韩半岛的势力,在西部则掌控西域地区。一时间,匈奴成了东方首屈一指的势力。

要知道,长城以北适合培养骑兵,而西域具备绿洲,同时,还可以联系中亚、西亚等商旅。这意味着,如果掌握长城以北的骑兵同时,在掌握西域绿洲的粮食产地,以及连接中亚、西亚的商路,这些力量整合在一起,其实力是恐怖的。

而西汉武帝时代的匈奴,恰恰是这样的一股强大势力。

因此,当汉武帝发动讨伐匈奴的战争之前,就开始筹备派人联系西域,因为西汉朝廷清楚,只要切断西域对匈奴的一切供给,匈奴的势力,至少会被砍掉一半。不过,汉武帝在位时期,西汉虽然在打通河西走廊以后,联系到了西域各国,但主体来说,却并没能切断西域对匈奴的供给。直到汉宣帝在位期间,西汉朝廷在西域设立行政机构,这才彻底削弱了匈奴的实力。在缺乏能量供给,而且面对西汉强大军事压力,匈奴不得不向汉宣帝臣服。

更多文章

  • 《春秋左传》中的春秋到底是何意?又是如何由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墨子·明鬼》中记载了许多奇闻异事,虽然前两篇失传了,但是下篇保留了下来,而且明确记载了各种怪事的出处:著在周之《春秋》。著在燕之《春秋》。著在宋之《春秋》。著在齐之《春秋》。足以见得当时各国均有春秋,而且春秋不过是史书通名而已。[var1]但是春秋也不仅仅是各国史书的通名,它同时也是鲁国史书的专名

  • 春申君相关问题之春申君的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春申君故事,春申君的结局解析,春申君的人物评价

    对于这个字义,历来提出了封号名称、地名等看法。杨宽在《战国史》里指出封君的三种类型,即是“以封邑名为封号、以功德为封号、只有封号而无封邑(宠臣)。”杨宽认为,春申君与张仪(武信君)、吕不韦(文信君)及廉颇(信平君)相同,都是以功德为名的。对于封君的类型,除此之外,还有以战功为名的白起(武安君)、赵奢

  • 晋武帝司马炎为什么要实行已经被证明危害极大的分封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西晋分封制,分封制的消极影响,司马炎分封制的弊端

    西晋评价低的主要原因是短命而亡并在灭亡后出现了长达数百年的乱世(五胡乱华、南北朝),后世基本将西晋视为大分裂时代的短暂统一而已。而西晋短命而亡的原因之一就是分封制引发的“八王之乱”。西晋建立后,司马炎大封司马氏皇族成员为诸侯王,数量约有几十个。这些西晋的诸侯王在封地内拥有独立的选官权、行政权、财政权

  • 商契为何叫“商契”,甲骨文改写认知,难怪商朝重视鬼神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商朝甲骨文简介,商朝甲骨文跟埃及文字,商朝甲骨文记录了什么

    商契之名的由来,史书上并未记载,但甲骨文重现天日之后,却揭示“商契”之名意义非凡,暗藏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与此同时,搞清楚“商契”之名的由来,再结合相关文献记载,就可以更清楚的知道商朝为何更重视鬼神。首先,商朝为何大规模使用甲骨文?以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来看,唯有商周两朝使用过甲骨文,但周代主要是在

  • 《夏小正》成书时间应该在东周甚至西汉,并非夏朝典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小正历史,夏小正是什么朝代,夏朝最详细讲解

    也就是说,夏之是否存在是另外的事情,但起码不可以《夏小正》证明之。《夏小正》因载入戴德的《大戴礼》而流传。值得注意的是,《汉书·艺文志》里,将其收入属于先秦古文的《记》之中,为二百一十四篇之一。班固对于《记》之选择标准,是以为皆七十子后学者所“记”,而并非先秦“六经”典籍。郑玄稍晚于班固的郑玄,在其

  • 《夏小正》应流传于夏商,成书于西周甚至商朝,对研究夏朝有重要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夏朝与商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夏朝历史推演,商朝与夏朝有何进步之处

    如今,通过考古发掘,中国上古的三个朝代——夏、商、周,商朝和周朝的历史脉络因为有考古发现和文字记载,至少在王朝脉络等方面得到了比较一致的共识,但是,对于夏朝,却连其到底是否存在都要打上问号。所以《夏小正》这部书就有了更大的研究价值。《夏小正》的简单考释今天流传下来的《夏小正》正文最早见于汉朝时期戴德

  • 两千多年前的井田制,如果真的实现均等主义,庶民们或有余粮!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井田制走向崩溃的原因,赵国井田制,井田制下有私田吗

    中国的两三千年前,因为有了“井田”,也才有了封建,封建本就是依托于“井田”而成的。周天子们正是把天下之土地划分为一块一块的,给了亲族和功臣们。这些亲族功臣们变成了地方诸侯,又把土地分封给了亲族和臣僚,如此层层分封,到最底层的庶人的时候,庶人就没有权力分封了,便只能耕种于田地之上,如同与天子诸侯签订了

  • 商纣王真是昏君?因为妲己仅60天就被灭国?专家:别再泼脏水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商纣王与妲己真实历史,妲己历史上是真的把商纣王杀死吗,商纣王跟妲己有关系吗

    在中国,商纣王实在是一个“昏君”、“暴君”的标准模板。纵观史书上的记载,商纣王骄奢淫逸、残害忠良、不恤民力、统治残暴,基本属于是一点“拟人”的事都不干。而纣王这一通作死下来,自然就引发了“武王伐纣”,身死国灭,但是,如果我们捋一捋武王伐纣的时间轴,就会发现,武王从起兵到灭掉商朝,前后竟然只用了两个月

  • 周朝国都西岐,商朝国都朝歌,这两大名地都位于如今什么位置?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周朝的西岐是现在哪里,朝歌与西岐,朝歌和西岐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像如今的西安,古时候的长安,不仅好听还有着美满的寓意——“长治久安”。而在《封神榜》中也有两个极为美丽的都城名字,一个是周朝的西岐,另一个是商朝的朝歌。那要是从我们现在的地理位置来看,这两座都城又是位于哪里呢?周朝西岐在《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古公)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於岐下。”

  • 历史上唯一的出身为奴隶的宰相,伊尹成就了殷商盛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宰相伊尹后代现状,商朝宰相伊尹真实事迹,中国第一位宰相伊尹图片

    商朝遗址在仲虺和伊尹的帮助下,在公元前1600年的时候,商汤打败了夏桀,消灭了夏王朝,建立了商王朝。伊尹在辅佐汤建立商王朝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汤原来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太丁过早就去世了。汤去世后,伊尹扶持汤的二儿子外丙做了商王,外丙即位三年后就去世了。伊尹又扶持外丙的弟弟仲壬(汤的三儿子)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