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画像公开逗笑众人?郑和下西洋曾带回两只麒麟,惹得朱棣稀罕不已

画像公开逗笑众人?郑和下西洋曾带回两只麒麟,惹得朱棣稀罕不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130 更新时间:2024/2/8 8:52:24

《宋书》中记载:麒麟者,仁兽也,牡曰麒,牝曰麟。

这句话的意思便是说,麒麟是一种祥瑞的动物。也正因如此,民间老百姓经常喜欢按照麒麟的模样制作出各种饰物和挂件摆放在自己的家里面,借此来祈福以及保佑平安

就历史事实来看,关于麒麟的传说故事虽然不少,但一直没人见过麒麟的真实样貌究竟是什么样子。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明成祖年间,郑和下西洋就带回了两只麒麟,骗得朱棣稀罕不已。要知道那个年代,麒麟可是“上天”的化身,麒麟降世,也正好说明朱棣继位正统是上天认可的。只是现如今画像公开,却逗笑众人。

郑和下西洋

公元1405-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率领明朝船队进行海上远航活动,不仅恢复了明朝对南洋诸岛的管辖,也将明王朝的中原文化传播到沿途各个国家境内。

而就目前已知的情况来看,郑和当年沿着海岸线行进,一路风雨无阻,最远抵达东非、红海一带,可见当时明朝整体实力的强悍。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缘由,世人多有两种说法,其一是明朝实力强盛,朱棣希望能够将明朝的强盛宣扬出去,让周边各国自觉臣服。

这样的认知绝非空穴来风,要知道朱棣五征漠北,通运河,兴教化,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千古一帝应有的姿态。

以他的雄心壮志来看,让郑和下西洋宣传国力,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一件事情。

其二则是朱棣希望能够寻找到建文帝朱允炆的身影,毕竟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取明朝天下,这个借口虽然哄骗了明朝老百姓,但朱棣内心却一直不得安宁。

所谓“清君侧”,是说朱棣想要“辅佐”君王,那么朱允炆一旦重现人世,朱棣又能否将皇位让出去呢?这自然不现实。因此,找寻朱允炆同样是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原因。

不过无论哪种原因的比重更大,都不能否认这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船只与海员最多的一次海洋远行活动,同时也是人类历史来到十五世纪时,最精彩的一次海上探险。

后人常怀疑明朝的海上军事实力能否匹敌整个欧洲,郑和七次下西洋,相信也足以给出最令人信服的答案。

麒麟的真相

那么就郑和下西洋并带回麒麟这件事情而言,究竟是真是假?为何后人看到麒麟画像的时候,却感到十分可笑呢?

事实上,根据当时朱棣命画师作画留下来的画像来看,所谓的麒麟其实就是现如今人们常在电视或公园里看到的长颈鹿。和中国古代神兽麒麟,根本没有任何关系,也难怪后人会以此为笑。

可朱棣真的不知道长颈鹿并非麒麟,是受到了郑和的诱骗?这就要从古代皇权统治民众的主要政治方针开始说起。

以汉朝为例,汉武帝为何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仅仅只是因为大儒董仲舒的个人学识足够优秀?非也。如果不是儒家对皇权的推崇,巩固了汉武帝的统治,他也不见得会真的推崇儒家学说。

朱棣也同样如此,本就对自己皇位由来不怎么自信的朱棣,对“正统”两个字更加重视。

在朱棣眼中,长颈鹿是否是麒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民众相信这就是麒麟,自己的皇位由来,也的确是上天所认可的。只要民众相信了这件事情,那么朱棣的统治就更加简单,要不然朱允炆在位的时候,麒麟为何没有显世呢?

当然,明朝年间的不少有识之士也曾对朱棣提出自己的疑问,毕竟历史传说中的上古神兽,哪能这么轻易地出现在世上,同时还这么轻易的被郑和带回来。

尤其是在外观上面,长颈鹿和原有的麒麟外形,未免差距也太大了。面对这些迂腐学士提出的质疑,朱棣的回答也十分简单:既然你说这不是麒麟,那你不妨告诉我,这是什么?

看似滑稽的事情,背后却体现了朱棣的智慧。或许在郑和向朱棣上书找到一种奇特生物的时候,朱棣就已经“知道”了这种生物究竟是什么。

等到郑和回归明朝,两人也只需要在大臣和天下人面前演一出好戏即可。当然,是不是麒麟肯定不能由朱棣来说,背锅这种事情,还得郑和来才行。

更多文章

  • 包拯斩杀了助手公孙策,包拯真的如此狠心,背后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包拯死后公孙策去了哪里,历史公孙策被包拯杀了,包拯 公孙策

    包拯、展昭和公孙策在《少年 包青天》里面是一个铁三角的关系。他们这个组合是一个无敌的存在,他们联手破获了很多的大案,还惩治了很多的贪官污吏,让他们原形毕露。他们不仅是好兄弟,还是好知己。但是历史上的公孙策是被包拯斩杀的,是不是让大家很吃惊。当时的江南有一群反贼,他们的首领叫做混江龙。有一年包拯和公孙

  • 岳飞入狱后,岳家军12名大将有9人证明他是反贼,岳飞真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为什么岳飞死时9个手下反他,岳飞的岳家军有多少个武将,岳飞的岳家军在当时有多少兵力

    现在也兴起了洗白秦桧之风,认为岳飞之死,乃是宋高宗赵构的意思,秦桧只是猜透赵构的小心思,再加以推波助澜。史学界对于岳飞之死,也是争议颇多,一部分学者从《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中剖析出了一部分“岳飞之死”的蛛丝马迹。比如:岳飞主张“北伐,迎请二帝还朝”,这也威胁到了赵构的皇位;二来是岳飞干预了立储,犯下了

  • 宋朝:最尊重知识分子的朝代丨吴晓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是一个怎么样的朝代,宋朝是最优秀的王朝吗,宋朝的政治军事有多强

    宋朝:最尊重知识分子的朝代文:吴晓波 编:木叶前日,有杂志给我发问卷:“如果你能穿越,最喜欢回到哪个朝代?”我想了一下说:“宋朝吧。”▌一个最弱的朝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朝代为什么是宋代呢?那不是一个老打败仗、老出投降派、老没出息的朝代吗?连钱穆老先生都说:“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里,宋是最贫最弱的一环,专从

  • 刘豫:他是南宋著名的儿皇帝,死心塌地投靠敌国,诗却写得很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南宋刘豫,刘豫南宋皇帝图片,东晋权臣刘豫

    刘豫:甘作儿皇帝,千古遭世唾 提起儿皇帝,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石敬瑭,那幽云十六州让几代北宋皇帝想了一生,是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痛。但到了南宋,又出现了一个儿皇帝,他叫刘豫,这是一个比石敬瑭更无耻,更奇葩的儿皇帝。当年金人攻陷东京,二帝北行,大片中原领土沦陷,这时金人立足未稳,对统治诺大的宋地没有信心

  • 朱元璋大肆杀功臣,为什么没动耿炳文?有2个条件其他功臣不具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杀的功臣一览表,被朱元璋杀掉的功臣到底都有哪些,正史朱元璋都杀哪些功臣了

    朱元璋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属于一个传奇人物,他从一个社会最底层的人,直接到达了一个社会最顶层的人,掌握了整个国家的政权,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在他的一生当中创设了很多的制度,促成了明朝前期的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还直接影响到了清朝,中央集权的统治达到了统一管理的状态,制度制定的也相对比较完善

  • 朱元璋进寺庙上香,问和尚:朕要跪拜佛吗?和尚的回答绝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到少林寺问朕也要跪吗,朱元璋拜少林寺要下跪吗,朱元璋进了寺庙该拜还是不拜

    提到中国的宗教信仰,我相信大家都会自然而然地提出佛教。佛教可以说是在古代中国得到了很好地发扬,而且佛教还和当时的皇室有着很大的关系,许多皇帝也大肆的建立各种各样的寺庙。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将佛教发扬光大,而且还派出玄奘不远万里到西天去取真经,可见佛教在当时的地位有多高。佛教距今已经有两

  • 八股取士既巩固了明朝的统治也对明朝的灭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八股取士的措施,八股取士在明朝的突出特征,明朝八股取士的历史渊源

    对这个问题,吕思勉曾提过,由于八股文的影响,明清的人对历史也不是太熟悉:八股文“其式由明太祖及刘基所定,故亦谓之制艺。其用意,大概是防士子之竞鹜新奇的。”“八股文体的性质,尽于二语:(一)即文中的话不算自己所说,而算代圣贤说一篇较详尽的话。(二)则历来所谓对偶文字,系逐句相对,而此则系逐段相对,所以

  • 东林所谓“吾党”之说类似“吾辈”,“东林党”之称为阉党所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李三才被加上了盗用皇木营建私邸的罪名,使他声名狼藉。李三才在狼狈不堪时,还不忘为东林书院辩白,他上疏皇帝,希望消党祸以安天下。他指出:“东林者乃光禄卿顾宪成讲学东南之所也,宪成忠贞绝世,行义格天,继往开来,希贤希圣。而从之游者,如高攀龙、姜士昌、钱一本、刘元珍、安希范于玉立

  • 李自成42天的皇帝生涯,看看他在北京的42天都干了哪些愚蠢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自成做了42天皇帝,李自成是怎样当皇帝的,李自成的经历总结

    李自成42天的皇帝生涯,看看他在北京的42天都干了哪些愚蠢的事!我们都知道朱元璋起义后,成功做了明朝的皇帝,这是非常成功的农民起义,然而之后明朝的崇祯帝的那时,李自成也效仿朱元璋的做法,带着农民起义,然而之后他却失败了,并非是他不走运,而是他和朱元璋的领袖才能相比,还是不够火候。李自成只做了四十二天

  • 朱元璋要杀刘伯温,刘伯温:有1个字我不会写,因此保住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为何杀刘伯温,刘伯温怎么知道朱元璋要杀他,朱元璋为什么杀刘伯温的原因

    朱元璋在经历战争之后,对那些陪他一起打江山的弟兄们进行分封爵位,但是这些人根本不知道满足,以为自己有了一点点的功劳不思进取,拿这个朱元璋不当回事,暗地里做一些违法的勾当。朱元璋对这些看在眼里,看在陪自己多年老兄弟的份上,并没有对他们采取措施,在他看来,只要他们不来反对自己就行了。但是到了后来,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