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楚国的称霸崛起,也意味着他们衰败的开始

为什么说楚国的称霸崛起,也意味着他们衰败的开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905 更新时间:2024/2/4 7:07:12

[var1]

吴国虽然在西周与春秋早期看起来不起眼,但是他们的血统非比寻常,因为他们是周王室的同宗同族,他们的先祖,正是周文王的两个伯父。因为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很喜欢自己的孙子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因此,他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就倾向了姬昌的父亲季历。但问题是,季历看名字就知道,他只是古公亶父的小儿子,他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太伯和仲雍,而在那个时代,一旦发生这种情况,最终的结局都是兄弟之间,为了争权夺利自相残杀,他们当时所处的商朝是这样,在他们死后的几百年中,这种事在周王朝更是层出不穷。

[var1]

但古公亶父的家庭不存在这种问题,太伯和仲雍得知父亲的想法后,果断离家出走,不再给弟弟继位制作任何障碍,当然,他们这么做也有可能是为了避祸。总之,这哥俩走了很远,来到了江南一带,在几千年前,从陕西走到江苏,可以说是非常辛苦的。这就更加看出,两位先贤的伟大,等他们在江南落脚后,这个本来属于蛮荒的土地上,开始受到兄弟俩的影响,也就是开始了文明的进程,久而久之,兄弟俩相继成为了这里的领袖,等到武王伐纣成功后,也顺理成章地将太伯的后代封为诸侯。

[var1]

就这样,看着不起眼,但是出身不凡的吴国就这样延续了下去,传到了第十八代时,他们的国君寿梦开始称王了,一方面当然是周王室日益衰微,而吴国人也早已不把自己看成是中原诸侯,无需在意那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另一方面,这就意味着吴国想要跟自己的邻居楚国,较量一番了。因为楚国敢自称王,吴国当然不甘其后。但问题是,在当时,吴国与楚国的实力相距甚远,他哪来的勇气呢?那时很可能还没有伍子胥,吴国自然更得不到楚国的其他人才了。

[var1]

然而,帮助吴国发展的,还真是一个楚国能人,只不过他不是从楚国直接叛逃到吴国去的,而是以盟友晋国的专家顾问身份来到的吴国,此人便是申公巫臣。关于申公巫臣的故事,大家比较熟悉了,因为他最终赢得了已经年近五十的夏姬的放心,得罪了一心想要占有夏姬的楚国权贵子反,导致全家被子反杀死,巫臣这才立下誓言,要杀子反报仇。因此,巫臣投靠了晋国,并且帮着晋国给吴国训练军队,攻打楚国。并且还将自己的儿子留在了吴国,以便更加有效地帮助吴国,而这一举动,也彻底改变了春秋的历史格局,甚至是华夏大地上南方的发展历程。

[var1]

因为吴国强大了,楚国忌惮了,到了后来,伍子胥想要报仇,逃离楚国后,最理想的目的地就是吴国,既因为两国距离比较近,伍子胥到那里更方便,更大的好处是,吴国渴求人才,渴求打败楚国,而伍子胥所拥有的一切,正是吴国最需要的,再加上传说中孙武子为吴国练兵,打败楚国就是没有悬念的事儿了。也正是因此,吴国才搭上了春秋称霸的末班车,而从这个角度上看,无论是巫臣的间接投靠吴国,还是伍子胥直接逃往吴国,其根源,还是楚国在强大之后,很多权贵开始了狂妄自大,得罪了众多有能力却地位相对更低的人才,最终才自取其辱的。因此说,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团体,一旦强盛后膨胀起来,往往也是灭亡的开始。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吴国强大后攻破楚国,却没有彻底消灭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吴国灭了楚国后楚国后续如何,吴国能灭楚国吗,吴国是怎么灭楚国的

    [var1]应该说吴国在强大后始终研究着如何对付楚国,经过近十年的摩擦与争夺,阖闾找到了大举攻楚的理由和口舌,只因楚国对唐蔡小国羞辱得过火,吴国趁机找诸侯联合,大军压境誓将楚国攻破,凭借伍子胥伯嚭的骁勇拼搏,再加上孙武的运筹帷幄,楚国郢都被攻破是必然的结果。年轻的楚昭王只能四处逃躲,可伍子胥却感觉不

  • 为什么说周王朝的历史上,很可能出现过两个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楚国是周分封的吗,东周楚国的历史,周王朝与楚国的关系

    [var1]这位老先生来历非同小可,据说在周文王振兴西岐的时候,当时已经八九十岁的鬻子,也相应周文王的人才招揽政策,赶赴西岐。等到周文王死后,鬻熊就像是周武王的老师一样,尽心辅佐,但是老爷子年龄也一大把了,等到武王伐纣成功,分封天下诸侯的时候,鬻子已然离世。[var1]所以周武王就给鬻熊的后代封赏到

  • 楚国在春秋战国只有“半次变法”?他表示:其实我也有“半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楚国二次变法,先秦楚国有没有变法,楚国进行了什么变法

    而变法在这样的大乱世当中所显示出来的作用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甚至可以说,哪一个国家掌握了变法的先机,哪个国家就可能异军突起,就可能成为那个消灭其他的国家一统中原的诸侯国,而秦国能够实现最后的统一,也大抵是商鞅变法之功,当然这也是后话。但是在这些争霸的诸侯国当中也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楚国。[var1]被后

  • 战国竹简证实:马陵之战另有内幕,史记又一记载被推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国马陵之战在哪里,马陵之战是发生在战国时期吗,马陵之战是史记吗

    数十年后,孙膑横空出世,率领齐军连胜两场,尤其是马陵之战,一战歼灭十万魏军,杀死魏大将庞涓,俘虏魏太子申,重创了魏国,改写了战国局势,从此魏国沦为二三流国家。对于改写战国局势的马陵之战,史记描述得非常神奇,先在马陵道击杀了轻兵冒进的庞涓,后是“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重点突出孙膑用计击杀

  • 春秋时期周天子为何势力一落千丈?春秋五霸为何敢欺负周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春秋五霸与周国关系,春秋五霸和周王朝的关系,春秋周天子实力

    [var1]周武王一口气分封了八百多诸侯,周天子只留下了中原作为王畿之地。在西周初期王畿之地,方圆数千里绵延不绝。此时的周天子是所有诸侯里面最强大的。四方诸侯也都唯周天子马首是瞻。按时进贡、带兵随从作战。[var1]根据史料记载,周天子拥有三支强大的王师,这些王师就是周天子直接指挥的。一是驻防镐京的

  • 封君与封侯均为诸侯僭越行为,战国后期侯的地位超过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国封君一览表,战国封君制的特征,战国时期封君和封侯

    顾炎武曾谈道:“七国虽称王,而其臣不过称君,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是也。秦则有称侯者,如穰侯、应侯、文信侯。”他看到了称王和称君之间的关联性,但所言“不过称君”则似乎欠妥。各国封君情况战国时代各国的封君,就其本身身份来说,不外乎是:国君的亲属和外戚,国君和太后的宠臣,有功的将相大臣。在各国的

  • 范睢中苏代反间计与白起结怨?别信,这只是司马迁脑补出的神情节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白起杀范睢,范睢与白起有矛盾吗,历史上的范睢和白起

    秦国能从一个边陲小国崛起,并在战国七雄中胜出,进而豪取天下,有五个人居功至伟。这五个人就是人们常说的“秦国五大名相”:百里奚、商鞅、张仪、范睢、吕不韦、李斯。百里奚辅佐秦穆公三置晋君、尊王攘夷,提高了秦国的声望和政治地位,最终独霸西陲。商鞅推行变法,强根固本,极大地增强了秦国国力。张仪首创连横策略,

  • 一口气看懂十六国混战!历史上真实的十六国,到底是个怎样的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十六国全部的关系图,十六国历史简述,十六国演变全过程解说

    [var1]在这段长达一百多年的混战过程当中,北方涌现出来的割据政权,其实不止十六个。但对于有些存在时间过短的政权,后世史学家就没有统计。而那些存在时间比较长,对历史影响也比较大的政权,总共有十六个,所以后世就将这段历史时期,称之为十六国时代。因为当时南方还有一个东晋政权,长时间存在着。所以这段历史

  • 为何赵国不定都有黄河太行之险的晋阳却选了邯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邯郸是赵国还是燕国的,战国赵国晋阳分布图,晋阳是赵国吗

    (一)定都晋阳赵国最早的都城,正是在晋阳,而当时选择晋阳其实和“三家分晋”的历史背景关系密切。当时的晋国国政被智氏、范氏、中行氏、魏氏、赵氏、韩氏六卿控制。而其中赵简子赵鞅,非常具有战略眼光,他精心挑选之后,发现晋阳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战略意义的大本营。为何这么说呢?他是从这三个方面考虑的:首先,从军事

  • 春秋有位美女,杀3夫1君1子、亡1国2卿,9个男人因她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春秋战国时期的杀君案,春秋战国惨死的君王,春秋时一女子嫁三个国君

    人们说她“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九个男人因其而死”,她为何会被人如此称呼?她那悲惨多舛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var1]私通、远嫁、成为寡妇——夏姬夏姬是春秋时期郑国的一位公主,出生于楚成王三十一年(公元前640年),她的父亲是郑穆公,母亲是郑国公的少妃姚子。与夏姬一同出生的还有一个男孩,名叫貉